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某院应用PDCA循环管理在规范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合理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为实施PDCA循环前组;根据PDCA实施的3个循环过程,将2011年7月-2012年12月全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分为3组。按照PDCA循环管理法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程序,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进行管理和控制,对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用药合理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施PDCA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率为100.00%(101/101),实施3个PDCA循环后,降至36.09%(61/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66,P<0.001);合理用药率由实施PDCA前的62.38%(63/101)提高至81.97%(5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P=0.04)。实施PDCA前,51.49%(52/101)的患者术后用药时间>3 d;实施3个PDCA循环后,术后用药时间>3 d的患者降至7.69%,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较前规范,无联合用药。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在规范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中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现状及合理性。方法对2002年4月~2004年4月间289例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89例患者中4例发生医院感染,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率为1.38%;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率98.62%,2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用药时间不超过3d,266例患者用药时间超过3d;I型切口抗生素使用率98.33%,乳腺病损切除术使用率97.87%;围手术期抗生素主要以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喹诺酮类为主,头孢菌素类使用率最高,为77.85%,第2代头孢菌素使用率有上升的趋势,2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二联、三联用药应用率分别为74.05%,23.83%,1.38%,以单用为主。结论应严格掌握手术预防用药指征;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围手术期预防;限制手术后期用药时间;定期对手术患者用药进行监测;加强抗生素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普外科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应用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528例住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因、切口分类、使用抗生素种类和时间与感染率的关系。结果: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肠道修补术的感染率较高,其中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感染率均高于总感染率,而乳房癌根治术和肝、脾切除术的感染率较低;同种类型切口使用同种抗生素,术后给予全量抗生素的感染率均明显高于术前术后各给予半量抗生素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使用同一种类型抗生素的切口,Ⅲ类切口的感染率均明显高于Ⅰ类和Ⅱ类切口的感染率,而Ⅱ类切口的感染率均高于Ⅰ类切口的感染率。结论:要预防普外科手术切口术后发生感染,要强调抗生素的种类选择、使用时间和手术切口分类,应在术前和术后分别给予抗生素,手术切口类型与术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密切相关,临床手术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型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黄爱娟  苏和  李斌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8):1329-1330
目的分析强化学习外科抗生素使用指南前后我院普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方法从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我院普外科手术住院患者的资料中选取320份,其中强化学习前160份作为组A,强化学习后160份作为组B,分析强化学习前后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强化学习后,组B抗生素的平均使用时间显著降低[(5.2±2.2)dvs(3.1±1.4)d,P〈0.05)],平均药费和抗生素费用显著降低(P〈0.05),联合用药情况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强化学习外科抗生素使用指南对我院普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作为基础病,研究抗生素对预防切口感染的情况,探讨合理的预防性用药方案。方法选择2011年1~5月于我院普外科手术患者400例,观察各种方式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400例普外科手术共发生切口感染12例,感染率为3%;其中术中给药的患者感染率为1.11%,术前、术后给药的患者感染率则为7.78%;使用二联三联用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药使用者。结论预防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应严格按照各种抗生素使用指征,慎重选择联合给药,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探讨合理的应用方式.方法 选取该院普外科手术患者28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42例.观察组于术前1h使用抗生素静脉滴注1次,手术时间超过3h者术中加用1次,Ⅰ类、Ⅱ类切口术后不再使用抗生素,Ⅲ类切口于术后12h加用1次,之后不再使用抗生素.对照组于术后当天开始使用抗生素,连续使用5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2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且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医院疝气修补术、甲状腺及乳腺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11月-2010年10月3种Ⅰ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228例,对患者的基本资料、疾病诊断、手术情况、用药时间、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达100.0%,使用抗菌药物频度居前3位的为二代头孢87例次、一代头孢42例次、三代头孢40例次;108例术前30min~2 h给予首剂药,占43.4%,35例首剂用药时间>术前24 h,术后平均用药时间3.5 d;单一用药占69.3%,二联用药占22.4%,≥三联用药占8.3%。结论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仍需加强管理,药物的选择及用药时间应遵守相关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现状。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患者342例,调查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342例切口感染患者中,Ⅰ类切口109例占31.87%、Ⅱ类切口152占44.45%、Ⅲ类切口81例占23.68%;抗菌药物用药疗程表现为Ⅱ类切口Ⅲ类切口Ⅰ类切口(P0.05);用药剂量表现为Ⅲ类切口Ⅱ类切口Ⅰ类切口(P0.05);二联用药和三联用药使用率表现为Ⅱ类切口Ⅲ类切口Ⅰ类切口(P0.05);342份病历中,共使用抗菌药物758次,涉及4大类7个品种,头孢菌素类使用率最高,共425次占56.07%,其次为硝咪唑类,共158次占20.84%,再次氨基糖苷类,共102次占13.46%;骨科切口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性主要为用法用量不合理占35.09%,其次为用药疗程和用药指征。结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用药指征、用药疗程、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用药时机等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妇产科围手术期产妇的抗生素使用率并分析其使用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其使用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所有产妇抗生素的使用率为100.00%。清洁切口有116例(58.00%);清洁-污染切口有52例(26.00%);污染切口有32例(16.00%)。使用最多的是头孢类抗生素,有164例(82.00%),其次为喹诺酮类抗生素,有62例(31.00%)。单独用药32例(16.00%),二联用药166例(83.00%),三联用药2例(1.00%)。术前使用抗生素者32例(16.00%),术中使用抗生素者22例(11.00%),术后抗生素者144例(72.00%),三种切口类型产妇使用抗生素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43%。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妊娠期住院和妊娠并发症的孕妇在孕期使用抗生素的危险性较高,而产次、规律产检、文化水平、收入情况、抽烟、喝酒、妊娠合并症及不孕史对孕妇在孕期使用抗生素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围术期产妇使用抗生素人数较多,其中使用最频繁的为头孢类抗生素,并且二者联用较为多见,术后使用较频繁,而有妊娠并发症、孕期住院等因素影响的产妇妊娠期使用抗生素的危险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现有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抗生素在预防切口感染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对术后不同时间、不同方式和使用不同抗生素下的切口的感染程度进行观察。结果在本组的160例普外手术患者切口中发生感染的有7例,感染率为4.37%。术中使用抗生素的效果要明显低于术前和术后使用的效果,二、三联用药的感染率要远高于一联用药感染率。结论在普外手术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应用中,要严格把握抗生素的使用特征和使用时间,做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以来,我国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2011年和2012年分别选取了241所医院进行调查。运用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9月期间医院的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进行分析。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每百人天DDDs值)、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综合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等为主要分析指标。结果 从2011年至2012年,被调查医院的平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综合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使用率整体变化不显著,联合用药情况仍普遍存在。且医院的规模与抗菌药物使用存在显著关联性。结论 仍需通过进一步加强抗生素耐药性监测以及对医务工作者和公众抗菌药物使用培训等管理措施,从本质上改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甘肃省兰州市临床分离幽门螺杆菌(Hp)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患者胃粘膜标本,分离培养和鉴别Hp,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检测Hp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结果 从197例患者中分离出81株Hp,阳性率41.12%,性别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阳性率(56.25%)高于慢性胃炎患者(P<0.05);Hp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依次为3.70%,7.41%,67.90%,3.70%和6.17%。结论 兰州市流行的Hp对甲硝唑耐药率高,不应作为治疗Hp的一线药物;呋喃唑酮、阿莫西林等应作为治疗Hp感染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15.
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抗生素不合理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抗生素的应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查2003年住院患者应用抗生素的病历1 517例,调查患者的细菌培养情况及抗生素的应用时间、应用种类、应用指征,分析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性的相关因素.结果在1 517例应用抗生素的住院患者中,进行细菌培养者15.6%(236/1 517)、明确感染性疾病者36.0%(547/1 517)、应用抗生素时间≥2周者62.3%(945/1 517)、应用过2种或2种以上抗生素者64.7%(982/1 517).结论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医师对应用抗生素的指征掌握不严、细菌培养意识淡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当、抗生素的应用管理混乱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儿败血症细菌种类的变迁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改变.方法:回顾分析近 20年来 247例小儿败血症的病 原学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有所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明显减少,凝固酶阴 性的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败血症明显增多,各占 1/3左右;细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的耐药性明显 上升,在 80%以上,对利福平敏感性很高,达 90%.除发现一例微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外,其余细菌均对万古霉素敏 感.结论:随着年代变化,败血症的常见致病菌发生改变,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增加,临床经验性治疗时应充分 考虑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常用益生菌菌种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肉汤稀释法,对中国益生菌保健品行业常用的9株双歧杆菌和22株乳杆菌,共计31株益生菌进行了2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31株益生菌均对下列抗生素敏感:氨苄西林、青霉素、亚胺培南、庆大霉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加替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和头孢噻肟;而对萘啶酮酸、万古霉素和磷霉素的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are a mean topic in cardiac surgery, leading to a prolonged hospitalization, and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ne source of pathogens is the endogenous flora of the patient’s skin, which can contaminate the surgical site. A number of preoperative skin care strategies are performed to reduce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like preoperative antiseptic showering, hair removal, antisepsis of the skin, adhesive barrier drapes, and 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Furthermore we can also support the natural host defense by optimal intra-operative management of oxygen supply, normoglycemia, and temperature. Nevertheless we still have a number of patients, who develop a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Therefore new skin care strategies are introduced to reduce the contamination by the endogenous skin flora. We present the use of a new microbial sealant, InteguSeal®, which was evaluated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this investigation showed a trend in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reduction by the use of this new microbial sealant.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临床医师有关抗生素使用问题的认知误区,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285名医务人员进行抗生素使用认知误区的调查与分析。结果 临床医师对抗生素的选择、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及细菌耐药性产生、抗生素疗效不佳的原因等方面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亟须改进。结论 应加强对抗生素的管理及对临床医师的教育.减少临床医师抗生素使用的认知误区,提高用药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antibiotic prophylaxis strategy for transrectal prostate biopsy (TRPB) as a function of the local antibiotic resistance profile.

Methods

We developed a decision-analytic model to assess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four antibiotic prophylaxis strategies: ciprofloxacin alone, ceftriaxone alone, ciprofloxacin and ceftriaxone in combination, and directed prophylaxis selection based on susceptibility testing. We used a payer’s perspective and estimated the health care costs and quality-adjusted life-years (QALYs) associated with each strategy for a cohort of 66-year-old men undergoing TRPB. Costs and benefits were discounted at 3% annually. Base-case resistance prevalence was 29% to ciprofloxacin and 7% to ceftriaxone, reflecting susceptibility patterns observed at the Minneapolis Veterans Affairs Health Care System. Resistance levels were varied in sensitivity analysis.

Results

In the base case, single-agent prophylaxis strategies were dominated. Directed prophylaxis strategy was the optimal strategy at a willingness-to-pay threshold of $50,000/QALY gained. Relative to the directed prophylaxis strategy, the 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 of the combination strategy was $123,333/QALY gained over the lifetime time horizon. In sensitivity analysis, single-agent prophylaxis strategies were preferred only at extreme levels of resistance.

Conclusions

Directed or combination prophylaxis strategies were optimal for a wide range of resistance levels. Facilities using single-agent antibiotic prophylaxis strategies before TRPB should re-evaluate their strategies unless extremely low levels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re docum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