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革兰氏阴性(G~-)菌脂多糖(LPS)可增强或抑制好几种不相关微生物的抵抗力,这主要取决于感染的时间。材料报导,24小时前由静脉注入0.1 μgLPS,可保护小鼠对李斯德氏菌等G~ 或G~-菌致死剂量的攻击。LPS还是一种强烈的网状内皮系统刺激剂,可增强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同种移植物排斥等作用。LPS使动物对李斯德氏菌抵抗力增强的作用常常可用实验动物存活率增加来测定。本文报导了作者用小剂量LPS处理小鼠后,动物对李斯德氏菌的一些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增李斯特菌(Lm)调控Hep G2细胞的凋亡能力以及对Rho家族Rho 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方法培养Hep G2细胞,分别以感染复数(MOI)=10和MOI=100接种Lm菌EGD株,共培养1 h和20 h后收集培养物。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反转录PCR检测Hep G2细胞Rho A和caspase 3编码基因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Hep G2细胞活化的caspase 3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Hep G2细胞Rho A蛋白表达。结果 Lm的侵袭可促进Hep G2细胞凋亡,下调Hep G2细胞Rho A编码基因和蛋白表达,并上调caspase 3编码基因表达。结论 Lm感染促进宿主细胞凋亡,抑制宿主细胞Rho A表达。  相似文献   

3.
李斯特氏菌特异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初步鉴定焦新安,张如宽,刘秀梵(江苏农学院,扬州1225001)李斯特氏菌(Listeria.简写为L)是一类十分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以单核细胞增生症李斯特氏菌(L.monocytogenes,L.M)为代表,可引...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的第一篇报告证明,给小鼠单次静脉注射大剂量羊红细胞(SRBC),可诱发抑制性细胞;本文进而报告抑制性细胞在体外培养,能产生一种特异性抑制因子。实验选用 CBA 小鼠,经静脉  相似文献   

5.
6.
PCR与微孔板杂交结合检测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CR与微孔板杂交结合检测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姜永强雷祚荣李瑾马颖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Listeriamonocytogenes,简称单增李氏菌)引起食源性李斯特氏菌病爆发。常规从食品中分离和鉴定单增李氏菌的方法费工、费时。在应用PCR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香港海鸥形菌(LH)对理化生因子的抵抗力。方法用紫外线、高温、干燥、pH、常用多种化学消毒剂及部分抗菌药物处理两株分离于病人的香港海鸥形菌,定量观察其生长情况。结果温度≥56℃即可灭活香港海鸥形菌;紫外线照射30s杀灭率〉90%,照射20min可完全灭菌;菌株在pH〉8.5或〈5.0条件下不能存活,最适生存pH范围为5.5~8.5;在3%以上盐浓度的肉汤中不生长;对化学消毒剂和干燥较敏感,除对2%碳酸氢钠、2%来苏儿、0.1%迭氮钠和70%乙醇有一定耐受力外,其余消毒剂均可在30s内杀灭该菌;香港海鸥形菌在自然干燥后15min即全部死亡;在18种常见抗菌药物中,仅对头孢噻吩、头孢哌酮、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克林霉素耐药,其余均敏感。结论香港海鸥形菌对多数理化生因子抵抗力较弱,常用的消毒剂能够有效杀灭LH。  相似文献   

8.
李斯特菌感染对小鼠APC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转基因鼠脾T细胞的分化研究,探讨感染初期APC的活性。方法:细胞因子ELISA测定转基因鼠脾T细胞产生的IFN-γ及IL-4,FACS鉴定T细胞为TCR-TG的T细胞(Vβ8.2品系)。结果:感染鼠的APC诱导TG鼠的T细胞向Th1方向分化,未感染鼠的APC诱导TG鼠的T细胞向Th2方向分化,IL-12和IL-4可影响APC对T细胞分化的诱导。结论:感染和外来细胞因子影响APC的提呈诱导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脂多糖结合蛋白(LBP)抑制肽对脂多糖(LPS)与人单核巨噬细胞株U937细胞结合的抑制作用,从而探讨LBP抑制肽阻断内毒素信号转导通路的机制。 方法: 夹心ELISA检测LBP抑制肽与LPS的相对亲和力;流式细胞检测分析(FACS)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LPS(FITC-LPS)与U937细胞的结合;ELISA检测U937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 结果: 在相同的浓度下,LBP抑制肽与LPS的亲合力比LBP高,约为LBP的1.15倍。LPS组平均荧光强度(MFI)明显高于对照组,LBP显著增强了LPS与U937细胞的结合,促进了LPS的内在化;LBP抑制肽组MFI显著低于LBP组(P<0.01),即P12减弱了FITC-LPS与U937细胞的结合。而且P12抑制了LPS诱导的U937细胞TNF-α的生成。 结论: LBP抑制肽与LPS有一定的亲和力,LBP抑制肽与LBP的致炎位点竞争结合FITC-LPS,从而抑制LPS与单核巨噬细胞的结合,阻止了LPS的内在化,并显著降低了LPS诱导的TNF-α释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脂多糖对滋养层细胞迁移的调节作用.方法不着留取正常早孕绒毛,分离滋养层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并利用Transwell检测浓度为0(对照组),11,和100ng/ml的脂多糖对其迁移能力的凋节作用.结果脂多糖作用后24h后,滋齐层细胞的迁移能力受剑明显的抑制,与对照组(One/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多糖能够抑制细胞滋养细胞的迁移.这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胎盘脂多糖(placentalipopolysac-charide)是由人胎盘组织中提取的大分子磷脂多糖物质,可能具有增强红细胞的免疫作用。采用RBCC3bRRT和DTERT,将胎盘脂多糖(0.25mg/ml50μl)作用于癌症(39例)、病毒性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 17XL)感染小鼠的免疫应答调节机制。方法小鼠腹腔注射感染疟原虫2 d后尾静脉分别接种Lm及热灭活李斯特菌(heat-killed Lm,HKLm),对照组单独感染疟原虫,统计小鼠虫血症及生存率。感染后处死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因子IL-4、IL-10、IL-12p40、IFN-γ分泌水平,Griess反应检测脾细胞上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m接种组的虫血症水平明显降低,P.y 17XL感染后5 d,CD4+、CD8+T细胞分泌的IFN-γ水平明显升高,巨噬细胞活化,NO产生增加。P.y17XL感染后3 d(Lm接种后1 d),Lm接种组比HKLm接种组IFN-γ水平升高显著,HKLm接种组虫血症水平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表明Lm通过增强P.y 17XL感染小鼠的Th1应答对疟疾感染起到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并且这种保护作用与感染早期诱导IFN-γ分泌有关。这对于进一步以Lm为疫苗载体或佐剂研制抗疟新药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甘草甜素抑制小鼠接触性超敏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甘草甜素(GL)对二硝基氟苯(DNFB)所致小鼠接触性超敏反应(CHS)的抑制效果。 方法: BALB/c小鼠分为GL1(11 mg/kg)组、GL2(22 mg/kg)组、GL3(44 mg/kg)组、生理盐水(NS)组和地塞米松(DXM)组5组;利用DNFB诱发小鼠右耳CHS,各组于 -1 d 至5 d每天腹腔注射0.2 mL上述不同剂量药物(溶于生理盐水)。以耳厚度差、耳重量差及右耳病理变化,观察GL对小鼠CHS的抑制效果;同时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了解GL对CHS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 结果: 3个剂量组GL和DXM均可明显抑制CHS小鼠右耳厚度及重量的增加,与NS组间差异显著(P<0.01),同时亦可明显抑制右耳组织水肿和炎细胞浸润。3种剂量GL均可减低CHS小鼠胸腺重量,与NS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脾脏重量无明显影响;DXM可显著降低CHS小鼠胸腺和脾脏重量。 结论: 甘草甜素可明显抑制DNFB诱发的小鼠接触性超敏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对人肝癌Huh7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阐明吴茱萸碱促进肿瘤坏死因子凋亡诱导配体(TRAIL)抗肿瘤活性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吴茱萸碱对Huh7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吴茱萸碱对细胞周期的阻滞;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测定细胞内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uh7细胞经吴茱萸碱处理后,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同时,细胞发生G_2/M期阻滞,p27、cyclin B1、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Cdc2)和p-Cdc2的蛋白水平上调(P0.05);吴茱萸碱能够诱导Huh7细胞发生凋亡,促进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和caspase-3的切割。当吴茱萸与TRAIL联用后,Huh7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ARP和caspase-3的切割增加;另外,吴茱萸上调Huh7细胞中死亡受体5(DR5)的蛋白水平。结论:吴茱萸碱通过抑制细胞活力和阻滞细胞周期于G_2/M期而抑制细胞生长,并诱导Huh7细胞发生凋亡;上调DR5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吴茱萸碱增强Huh7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用人工的方法使根结线虫 ( Meloidogynespp.)幼虫被穿刺巴斯德氏柄菌 ( Pasteuria penetrans)孢子附着 ,其中以离心法效果较好 ,但孢子容易脱落。该菌孢子的萌发率为 2 1% ,幼虫被孢子附着后活动力降低。受感染的线虫 (简称阳性线虫 )的发育比未受感染的线虫 (简称阴性线虫 )差 ,其成虫生殖腺长度只及阴性线虫的 1/ 3且较细 ,因而不能产卵 ,也不分泌胶质。该菌的生长经过微菌落、孢子幼体、成熟孢子等阶段 ,在 30 .2℃条件下经 18天 (积温 54 4 .8℃ )开始成熟。  相似文献   

16.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henes)简称单增李斯特菌(LM),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胞内寄生菌,对环境耐受性强,可在较高的盐浓度(可高达40%NaCl)以及宽泛的pH(pH3~12)和温度范围(0~45℃)内生长,并可形成夹膜,因而LM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李斯特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提高对中枢神经系统李斯特菌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9年至2018年收治的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李斯特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共纳入34例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李斯特菌感染患者,女性占68%,平均年龄为(43±15)岁;32例(94%)患者有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100%),意识改变(71%);实验室检查发现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升高,淋巴细胞计数减少;C反应蛋白升高(85%); 9例(26%)患者临床转归不佳,2例死亡,7例病重转院/出院。结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李斯特菌病多累及原有免疫低下疾病患者,临床预后不良转归概率高,当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时,应考虑到李斯特菌病,抗菌素经验用药应覆盖李斯特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制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基因芯片.方法 选择gyrB、ISR、16S rRNA、23S rRNA、hlyA、iap和prfA作为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靶基因,研制一种Oligo探针基因芯片,对18个不同种属来源的已知参考生物样品进行检测和鉴定,并且采用对比试验、重复性试验、灵敏度试验和特异性试验对该芯片进行验证评估.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IDT合成的70 mer Oligo芯片探针在芯片打印与芯片检测两个方面较优.比较10、40和80 μmol/L 3个Oligo探针点样浓度,结果 显示10 μmol/L的探针点样浓度已能获得很好的芯片检测结果.单增李斯特菌检测芯片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样品检测绝对量下限为0.9 ng DNA左右.结论 Oligo基因芯片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单增李斯特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获得具有抑制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致炎作用的可溶性多肽。 方法: 以LPS为目标分子,对噬菌体12肽库进行亲和筛选, 4轮筛选后,检测随机挑取的100个噬菌体克隆的结合活性和竞争抑制活性,将得到的可与LBP竞争性结合LPS的噬菌体克隆进行功能筛选,对获得的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推导外源肽氨基酸序列,并与LBP序列比较,确定LBP致炎作用位点。固相法合成 LBP抑制性多肽,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 结果: 16个噬菌体克隆可与LBP竞争性结合LPS,其中9个噬菌体克隆可显著抑制LBP增敏LPS的致炎作用。9个阳性克隆融合多肽的核心序列为WKXRKXFXKXXG,与LBP的91-102位氨基酸序列有明显同源性。化学合成的12肽WKVRKSFFKLQG-NH2具有显著的抑制LBP致炎功能的作用。 结论: 此12肽具有抑制LBP致炎功能的活性。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概念认为速发型超敏反应(反应素型或Ⅰ型变态反应)是由于过敏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主要是IgE),特异性抗原物质再次与结合在嗜硷或肥大细胞上的抗体结合,使细胞脱颗粒并释出介质,通过介质作用于效应器官,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