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CHD组患者39例,健康人对照组(CG)52例,分别检测血清Lp(a)、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D组L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Lp(a)与TC,HCL-C,TG,apoAI,apoB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Lp(a)与CHD的发病密切相关,检测Lp(a)含量对临床预测和诊断CHD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因患心脑血管性疾病就诊的218例病人血清中apoAI及apoB的含量。方法:将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poA泊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apoB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AI/B比值明显下降,部分心脑血管患者血清HDL-C、LDL-C均正常。结论:apoAI、apoB及AI/B比值的测定对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脑血管病的诊断明显优于HDL-C和LDL-C。  相似文献   

3.
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研究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变化情况,探讨其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增加的可能机制。方法:对58名肥胖儿童和55名对照儿童测定其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结果:肥胖组儿童TG,LDL-C,LDL-C/HDL-C,V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C,HDL-C/TC却低于对照组(P<0.05),肥胖组与对照组儿童TC浓度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肥胖组儿童apoA I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apoB100,apoB100/apoAI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9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脂质代谢出现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改变。以及这些改变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法和免疫扩散法,对28例妊高征孕妇,31例正常孕妇及24例未孕妇女血脂和载脂蛋白进行了检测。分别测定了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po)AI,B100,CⅡ,CⅢ和E,并计算非HDL-C(nHDLC)和TG/HDL-C秕值,结果:(1)与未孕妇女比较,正常妊娠36-42周妇女血清TG,apoCⅡ及apoCⅢ水平分别升高了3.5倍,2.4倍和2.8倍(P<0.001),血清TC升高21%(P<0.01),血清HDL-C未见明显改变,nHDL-C升高33%(P<0.05),apoA,I,apoB100及apoE分别升高了55%,79%和77%(P<0.001),TG/DHL-C比值显著增加(P<0.01),(2)与未孕妇女比较,妊高征组妊娠32-42周妇女血清TG,apoCII及apo CⅢ亦分别升高2=3倍,4.0倍和2.8倍(P<0.01),血清TC仅升高27%(P<0.01),HDL-C升高29%(P<0.05),nHDL-C升高26%(P<0.05);apoAI,apoB100及apoE分别升高52%,90%和67%(P<0.001),TG/HDL-C比值亦显著增加(P<0.01),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高征组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平均未见明显差异。(3)不同程度妊高征及正常妊娠对照血脂和载脂蛋白含量的比较显示,妊高征患者各亚组血脂和载脂蛋白的含量不随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升高。结论:妊娠时胎盘分泌的大量雌性激素是导致正常妊娠及妊高征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妊娠时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升高可能与妊高征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蛋白( a)[ Lp( a)]、载脂蛋白B/AI比值及纤维蛋白原( FIB)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和对照组的血浆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B/AI比值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1)Lp(a):SAP组:269±167mg/L;高于对照组182±73mg/L,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P组:324±190mg/L,AMI组:372±221mg/L,与对照组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载脂蛋白B/AI比值:UAP组0.86±0.19,与对照组0.68±0.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MI组0.96±0.25,与对照组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FIB:UAP组3.87±0.97g/L,与对照组2.87±0.36g/L,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MI组4.06±0.95g/L,与对照组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B/AI比值及纤维蛋白原( FIB)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对CHD的诊断和预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2月-2009年9月测定健康人80例与肝硬化患者80例的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和其他相关指标的水平。结果:肝硬化组血清apoA1及apoB平均浓度(0.82±0.55)g/L及(0.57±0.24)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38±0.60)g/L及(0.84±0.14)g/L(P〈0.05)。血清apoAl与胆红素的浓度上升呈负相关(r=-0.520,P〈0.01),与清蛋白浓度下降呈正相关(r=-0.501,P〈0.01)。结论:血清apoA1水平变化可作为反映肝功能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中载脂蛋白M(apolipoprotein M,apoM)与脂蛋白及其他载脂蛋白的相关关系。方法用dot-blotting法检测73例2型糖尿病患者(36男37女)血浆中apoM的水平,酶法及比浊法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空腹血糖(Glu),ELISA法测定血浆中瘦素的含量,对apoM与其它脂蛋白、载脂蛋白、瘦素的关系作相关性分析。结果男性病例中,apoM负相关于甘油三酯(r=-0.3648,P=0.0287),但与年龄成正相关(r=0.3752,P=0.0264)。女性病例中apoM负相关于血浆Lp(a)水平(r=-0.4420,P=0.0070),正相关于apoAI/apoB(r=0.4583,P=0.0043)。男女病例混合分析发现,apoM负相关于Lp(a)(r=-0.3385,P=0.0030),正相关于apoAI(r=0.2321,P=0.0466)、瘦素(r=0.247l,P=0.0326)和年龄(r=0.2420,P=0.0352)。结论apoM负相关于Lp(a),正相关于apoAI、apoAI/apoB,提示了apoM可能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如果体内apoM与apoAI同时升高,可能会降低体内Lp(a)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AI及载脂蛋白B和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50例CHD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成人的血清apoAI、apoB和CRP水平,观察它们的变化与CHD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HD组血清apoB、apoB:apoAI比值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临床类型患者的血清apoB、apoB:apoAI比值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临床类型患者的血清apoB、apoB:apoAI比值和CRP水平为:AMI>UAP>SAP,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者与不稳定型心绞痛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急性心肌梗死者与其他临床类型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poB:apoAI比值能够反应脂类代谢异常以及患有动脉硬化和CHD的危险程度。低浓度的apoAI、高浓度的apoB和CRP一同增加CHD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脂质紊乱与肾虚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血脂质紊乱与肾虚的关系,将57例CRF分为肾虚明显组与肾虚不明显组,观察各组血脂质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与痰,痰兼证的关系,结果发现,(1)CRF患者TG,apoB,apoB./apoAI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与对照组比较,CRF肾虚明显组与肾虚不明显组TG的均非常显著升高(P<0.01),肾虚明显组TC,apoB,apoB/apoAI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肾虚明显组TG,TC升高与肾虚不明显组有显著差异(P<0.05),(3)肾虚明显组痰湿兼证百分率肾虚不明显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 ,痰,瘀不明显组脂质紊乱较痰,瘀明显组更趋严重,说明CRF存在以TG升高为主的脂质代谢异常,CRF脂质紊乱与肾虚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Wistar大鼠L-蛋氨酸灌胃后血脂变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普通级Wistar雄性大鼠灌胃给药L-蛋氨酸(L-met)后对其血脂变化进行了研究。方法 模型实验组给药(L-met)剂量分别为230mg/只、450mg/只,持续给药时间为8周,每隔7d对模型组动物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载脂蛋白B(apoB)检测。结果 各给药组随着服用L-蛋氨酸时间的增加,TC、TG、LDL-C、apoB值基本呈上升趋势,且实验组血清中各血脂检测平均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Wistar大鼠服用L-met后可引起血液内血脂的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测定和比较84例脑梗死、83例脑出血和62例非脑血管病患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结果 脑出血组、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患TG、HDL-C、apoA1和apoA1/apoB比值异常的百分率有显差异(P<0.05-0.005)。三组患各项血脂水平间也有显差异(P<0.05-0.01)。其中脑出血组TC水平显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TG水平显高于脑出血组及对照组,而HDL-C则显低于脑出血和对照组;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的LDL-C分别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和对照组apoB分别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apoA1/apoB比值低于脑出血组。结论 血脂异常与脑血管病密切相关,脑出血与脑梗死血脂成分异常存在差异,对脑血管病患应进行血脂干预性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分析健康成人血清对氧磷酶-1(PON1)活性与血脂及主要载脂蛋白含量的相关性。方法;用比色法测定PON1活性,用酶法测定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用沉淀法分离高密度脂蛋白并用酶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用免疫单扩散法测定载脂蛋白(apo)A I、B100、CⅡ、CⅢ和E含量。结果:47例健康成人血清PON1活性与TG、TC、HDL-C及LDL-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11、0.177、0.228及0.071(P均>0.05);与apoAI、B100、CⅡ、CⅢ及E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03、-0.212、-0.065、-0.112及-0.122(P均>0.05)。结论:正常成人血清PON1活性与血脂及主要载脂蛋白含量无关联。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熊胆注射剂的降血脂作用。熊胆注射剂0.4、0.2g/kg静脉注射4d,明显地降低正常大鼠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动脉硬化指数(AI)(P<0.05,P<0.01)。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HDL-C/TC比值(P<0.05,P<0.01或P<0.001)。更明显地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小鼠及鸡的TC、TG、LDL-C及AI(P<0.001),增加HDL-C及HDL-C/TC比值(P<0.01,P<0.001)。提示,熊胆注射剂具有明显的降血脂,抗动脉硬化作用,其作用优于脉通及熊胆口服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民族间血清载脂蛋白和脂蛋白(a)的差异;方法:抽样调查内蒙地区蒙族和汉族共970名男女血清载脂蛋白A(apoAl)、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a)[LP(a)]水平。结果:蒙古族apoAl、apoB显著高于汉族(P<0.01,P<0.05);蒙、汉族血清apoA1、apoB随年龄变化趋势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结论:蒙、汉两民族血清载脂蛋白A1和B水平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观察了30例高脂血症患者口服鱼油后血脂、载脂蛋白、血小板聚集率、血粘度等指标的变化,探讨鱼油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结果显示:服用鱼油后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下降,总有效率66.7%,平均下降37.1%(P<0.01);总胆固醇(TC)水平降低,总有效率53.3%,平均下降16.0%(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及B(apoA1,apoB)水平无明显变化;但HDL-C/TC,HDL2-C/HDL3-C,apeA1/apoB比值服药前后差异显著(均为P<0.05)。服药后血小板聚集率、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下降(P<0.05,0.01)。研究结果说明鱼油制剂(EPA+DHA840mg/d)能有效调整血脂水平,以降TC效果明显;显著改善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在临床治疗中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测定在肝硬化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酶法(选择蔗蔽),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apoB100)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上述项目全部在OLYMPUS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结果 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清HDL-C、LDL-C、apoA1、apo B100浓度均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0.001)。肝硬化代偿期血清HDL-C及apoA1降低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而LDL-C、apoB100下降不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同时检测HDL-C、LDL-C、apoA1及apoB100水平,不仅可以反映肝脏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合成代谢水平,同时可以判断肝硬化严重程度及预后,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叶健烽  李毓仁  熊斌 《广东医学》2003,24(4):416-4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特点。方法:对56例2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的血脂与非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及单纯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较非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均升高(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均降低(P均<0.05),而总胆固醇(TC)无变化(P>0.05)。2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单纯糖尿病患者LDL-C、apoB及血糖水平升高(P<0.05),余指标无变化(P均>0.05),结论:LDL-C及apoB水平升高,HDL-C及apoA1水平降低,是糖尿病合并AMI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GM-1对培养的人胚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神经节苷脂(GM-1)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从人胚胎脑组织分离出神经干细胞,培养于含bFGF(阳性对照组)和B27(阴性对照组)的DMEM/F12细胞培养液中,实验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0.335μg/L,3.35μg/L及33.5μg/L的GM-1,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用含体积分数3%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诱导细胞分化,每间隔6h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分化情况,结果:5d,10dMTT比色显示,GM-1(33.5μg/L)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均>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均<0.05,GM-1(0.335μg/L)组,GM-1(3.35μg/L)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均>0.05。分化实验发现,接种6h后,体积分数3%血清+DMEM/F12组神球周边可见明显的细胞突起,呈放射状向周围伸出,而3个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的细胞突起短且细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的细胞突起逐渐伸长,3个实验组分化能力低于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GM-1能够维持神经干细胞的原始神经状态,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对神经干细胞无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贵州山区基层医院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特征。方法: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置入支架72例(单支病变36例、多支病变36例),以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未置入支架者为对照组69例,测定血脂及载脂蛋指标包括三酯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 B、载脂蛋白 AⅠ。结果:置入支架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99±0.99)高于对照组(2.54±0.73),呈正相关(P <0.01);置入支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3±0.37)低于对照组(1.31±0.61),呈负相关(P <0.05);置入支架组 Apo B /apo AI 比值(0.74±0.24)高于对照组(0.61±0.22),呈正相关(P <0.01)。Logistic 回归分析中上述三项指标均进入模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OR 值(3.549)高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282)。结论:(1)本研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可用于评价患冠心病危险性。(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对冠心病的评估优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Apo B /apo AⅠ比值在临床上对冠心病的评估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内皮衍生因子(NO/ET)与慢性胃溃疡形成的关系,采用大鼠醋酸性胃溃疡模型,分别以L-精氨酸(L-Arg)和NG-硝基-L-精氨酸(L-NNA)腹腔内注射,测定溃疡指数,以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技术,分别检测血清NO和血浆ET-1含量。结果显示:(1)L-Arg组溃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和L-NAA组(P<0.01),L-NAA组溃疡指数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2)L-Arg组血清NO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及对照组(P<0.01),L-NNA组血清NO含量显著低于以上3组(P<0.01)。(3)L-Arg组血浆ET-1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1),L-NNA组血浆ET-1水平显著高于以上各组(P<0.01)。提示内皮衍生因子的失衡可能是慢性胃溃疡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