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检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是施行人工机械通气时常见并发症 ,是改善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最大障碍之一。为降低其发病率 ,关键是确定VAP病原菌 ,以指导抗生素应用。我们采用气管内吸出物定量培养 (QEA)与保护性毛刷 (PSB)、支气管肺泡灌洗 (BAL)定量培养、不良反应对比研究等方法 ,探讨QEA诊断VAP病原菌的价值。对象与方法 将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12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中 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 (QEA PSB BAL) 4 1例 :男 32例 ,女 9例 ,年龄 (5 4± 18)岁。B组 (QEA) 39例 :男 32例 ,女 7例 ,年龄 (5 6…  相似文献   

2.
比较单用静脉注射 (简称静注 )普罗帕酮、食管心房调搏(TEAP)以及二者联用终止房室折返性心动速 (AVRT)的疗效。我院 1992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经食管电生理确诊的AVRT住院患者 2 10例 ,男 90例、女 12 0例 ,年龄 38.5± 14.0(18~ 6 5 )岁 ,均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将患者分成 3组 ,每组 70例。普罗帕酮组 :男 35例、女 35例 ,年龄 36 .5± 12 .5 (2 0~ 6 5 )岁 ,初始剂量 35mg未转复者 ,逐次增加 35mg静注 ,间隔 15min ,最大累积量为 2 45mg。TEAP组 :男 45例、女 2 5例 ,年龄 40 .4± 13…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炎性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材料与方法根据WHO临床命名及诊断标准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 37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14例 ,年龄 6 0~ 6 9岁 ,平均 (6 4.7± 13.4)岁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患者 31例 ,其中男 15例 ,女 16例 ,年龄 6 0~ 6 5岁 ,平均 (6 2 .4± 12 .9)岁 ;健康对照组 (均为正常健康查体者 ) 35名 ,其中男 2 1名 ,女14名 ,年龄 6 0~ 6 8岁 ,平均 (6 4.3± 14.2 )岁 ,上述病例均除外各种急、慢性炎症 ,肝病、风湿性疾病及各种创伤等。AMI及UAP患者均在发病后 2 4h内采集静脉血 2ml,同时采集UAP患者及正常人静脉血 2ml,…  相似文献   

4.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在心肌缺血时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长时间监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术中、术后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GPBB)及其它酶学指标含量来探讨GPBB对诊断心肌缺血的作用及意义。1 研究对象 :行择期PTCA术病人 2 5例 [男 2 1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6 0± 9)岁 ]。术后即刻及 1、2、4、6、8h分别取血 ,测定GPBB、肌酸磷酸激酶 (CP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值。以常规体检的健康人 114例[男 6 3例 ,女 5 1例 ,年龄 2 5~ 5 1岁 ,平均 (38± 13)岁 ]为对照。2 测定方法 :CPK、CK MB活性由本院生化室…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 ,1 7岁。发热 4d ,用PG类抗菌素 3d ,体温仍为39 8℃ ,胸闷胸痛 1 4h ,门诊心电图示 :STV2~ 6上抬 0 2~0 4mV。遂以“急性心肌梗死 (AMI) ?急性心肌炎”收入院治疗。入院后ECG见图 1A :STV2~ 6上抬 0 2~ 0 6mV ,T波直立。次日ECG见图 1B :STV2~ 6上抬 0 1~ 0 3mV ,T波倒置。呈现出AMI时ST抬高、回落及T波由直立变为倒置图形。酶学检查 :CK 985U L(正常 <1 50U L) ,LDH 2 98U L(正常 <2 4 0U L)。CK明显增高为心肌损伤所致。入院第 3d、第 4d血清酶无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细胞癌伴胆管癌栓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12例患者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376 5岁 ,平均 47 5岁。根据临床、B超、CT、AFP及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 ,其中 4例经病理检查证实。均有乏力、肝区胀痛等症状 ,出现黄疸 10例。乙肝病毒标志物均有阳性 ,AFP >40 0 μg/L 8例。血清总胆红素 (TB) 36 2 45 μmol/L[(12 1± 5 6 ) μmol/L],结合胆红素 (CB) 14 6 141 2 μmol/L[(84 2± 14 8) μmol/L],丙氨酸转氨酶 (ALT) 35 190U/L[(110± 3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4 4180U/L[(96± 2 5 )U/L],碱…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 (AMI)属急重症心脏病 ,心电图 (ECG)是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 ,本文对 46例 80岁以上的AMI患者的EC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同时选择同期 60~ 79岁的AMI患者 5 7例作对比研究 ,旨在探讨高龄老年人AMI的ECG特点及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983~ 2 0 0 2年我院收治的≥ 80岁的AMI患者 46例 (A组 ) ,其中男 19例 ,女2 7例 ,年龄 80~ 94(平均 82 67)岁。随机选择同期入院年龄 60~ 79(平均64 3 1)岁的AMI患者 5 7例 (B组 )作对照 ,其中男 3 2例 ,女 2 5例。资料分析以入院首次描记的ECG为准。A…  相似文献   

8.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评定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评定价值。方法: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80例VBI患和38名健康进行检查,测量Ⅰ、Ⅱ、Ⅲ、Ⅴ波峰潜伏期(PL)和Ⅰ~Ⅲ、Ⅰ~Ⅴ、Ⅲ~Ⅴ峰间潜伏期(IPL)。结果:疾病组的VPL、Ⅲ~ⅤIPL较对照组延长(P〈0.05)。疾病组的Ⅲ~Ⅴ/Ⅰ~Ⅲ与对照组比较,具非常显性差异(P〈0.001)。80例VBI虱BAEP的异常率为8  相似文献   

9.
心电图 (ECG)V7~ 9导联对判别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PAMI)有重要意义 ,而标准 12导联对PAMI的诊断价值看法不一[1] 。本文通过对 3 2例确诊为PAMI患者ECGV1~ 3导联分析 ,并与正常人作对照 ,以探讨V1~ 3导联ECG改变对PAMI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3 2例住院患者 (A组 ) ,男 2 6例 ,女 6例 ,年龄 48~ 75 (平均 5 6 8)岁。诊断除依据临床表现、ECG (标准 12导联与V7~ 9导联 )外 ,均有心肌酶学改变。 3 2例中后下壁心肌梗死 10例 ,后侧壁 14例 ,正后壁 8例。对照 (B)组均系经临床除外心肺疾患的健康者 ,共…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间接固相酶免疫法 (EIA)检测 76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 (CP)特异性抗体IgG ,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TNF)、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浓度及同期血脂水平 ,以探讨CP感染与老年人ACS的关系。并从感染机制方面分析CPIgG与TNF、sICAM 1和血脂之间的关系。  一、资料与方法   1.对象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1年 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ACS患者 76例 ,男 45例 ,女 31例 ,年龄 6 0~ 77岁 ,平均 (6 2 8± 2 4 )岁。急性心肌梗…  相似文献   

11.
超声心动图在判断急性肺栓塞溶栓疗效中的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尤士杰  杨跃进  柳志红 《中华内科杂志》2000,39(9):627-628,I019
通过超声多普勒心动图 (UCG)观察右心超负荷的特征性改变 ,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对急性肺动脉栓塞 (APE)及其程度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旨在应用床旁UCG来判断APE溶栓的早期疗效。一、资料与方法我院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7月经同位素肺通气 /灌注扫描证实为APE患者 6例 ,男 4例 ,女 2例 ,35~ 80岁 ,平均(6 3± 16 )岁。 6例患者均于溶栓前 4~ 10h先行同位素肺通气 /灌注扫描和UCG检查 ,发病后平均 (5 6 7± 33 6 )h实施了溶栓治疗 ,给予重组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剂 (rt PA) 10 0mg静脉滴注 ,溶后 4~ 6h依据部分凝血…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纤溶活性及血小板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栓机制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及其抑制物 (PAI)是冠状动脉 (冠脉 )血栓形成的危险性标志。血小板表面糖蛋白 (GPIIb、GPIIIa)是血小板在体内活化的重要标志物 ,它与血栓形成也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AMI患者tPA、PAI 1、GPI Ib、GPIIIa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AMI组选择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住院的Q波型AMI患者 4 9例 ,其中男 33例 ,女16例 ,年龄 (6 5 .8± 10 .4 )岁 ;未进行溶栓 ,近 2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高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在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 (PTCA STENT)前后体表心电图PV1终末电势 (PtfV1)的变化 ,评价PTCA STENT术对心肌梗死相关血管缺血情况以及左室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自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11月行介入治疗的病例中选取 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男 5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6 5 8± 4 2岁 ;其中 ,LAD :4例 ,LCX :1例 ,RCA :2例。均于发病 2周后至 5周内施行梗死相关血管的PTCA STENT治疗 ,血管开通后前向血流达TIMIⅡ级以上。术…  相似文献   

14.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GPBB)作为反映心肌缺血的血清标志物 ,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我们就GPBB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研究。1 资料与方法 :健康人 34例 ,男 19例 ,女 15例 ,年龄(32 5± 11 8)岁。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14例 ,男 8例 ,女 6例 ,年龄 (48 3± 12 1)岁。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2 8例 ,男 18例 ,女 10例 ,年龄 (5 2 8± 10 8)岁。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组于入院后 0~ 4h、8、16、2 4、36、72h分别采取肘静脉血 4ml;入院后仍有发作者 ,于再次发作后 0、2、4、8、16…  相似文献   

15.
采用99mTc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99mTc MIBI)心肌灌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方法观察射频导管消融(RFCA)对儿童心肌的损伤情况 ,旨在评价RFCA在儿童应用的安全性。 8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 ,男 7例 ,女 1例 ,年龄8.5± 3.0 (5~ 13)岁。反复发作心动过速 6个月~ 3年 ,发作时心电图 6例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 ,2例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全部病例RFCA治疗前经体检、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及心肌酶学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全部患儿于术前 1~ 2天及术后 1天行99mTc MIBI…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治疗行血液透析(HD)的成年患者后 ,对血清生长激素 (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Ⅰ、IGF Ⅱ、IGF结合蛋白 (IGFBP) 1、IGFBP 3变化及rhGH作用进行评价。病人与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 ,选择了 2 0名有超过 6个月血液透析史的成人尿毒症患者( 1 2男 ,8女 ,平均年龄 4 8.6岁 )。其中rhGH治疗组 9例( 4女 ,平均年龄 4 9岁 ,平均体重 56kg) ,给予rhGH治疗[4IU/ (m2 ·d) ,每天晚 8:0 0点皮下给药 ],治疗 6个月 ,对照安慰剂治疗组 1 1例 ( 7男 4女…  相似文献   

17.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由于二尖瓣口机械性梗阻而有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可使狭窄的二尖瓣口开放 ,从而使肺动脉高压得以缓解。本文根据心电图变化 ,对 10 0例行PBMV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检测的血液动力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以评价心电图V1导联R波变化及其意义。资料与方法1 资料 选择 1993年 4月至 1999年 7月进行PBMV的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 ,ECG资料完整且无房颤者共 10 0例 ,男 33例 ,女 6 7例 ,年龄 18~ 6 2岁 (37± 6 8)岁 ,病程 1~ 30年 (6 8± 7 6 )年 ,随访 6~ 6 3个月 (2 6 2 5±…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研究显示血浆纤溶水平下降和脂蛋白代谢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浆纤溶指标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 1)、血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了解高血压患者血浆纤溶水平与脂蛋白代谢状况 ,以便为心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高血压组 (EH组 )共 42例 ,男 2 8例 ,女 14例 ,年龄 66~ 77岁 ,平均 (69 7± 3 4)岁 ,均为…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 ,60岁。临床诊断 :冠心病 ,心律失常。心电图 (ECG)示 :窦性心律 ,R -R间期 1 0s,P -R间期 0 2 4s,QRS时间 0 16s,Ⅰ、aVL、V6 呈宽钝R型 ,图中R4为提前出现 ,其前有P′波 ,P′ -R间期 0 2 8s,为房早 ,早搏后第 1个窦性QRS形态正常化。ECG诊断 :①窦性心律 ;②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Ⅰ°AVB)。③偶发房早。④3相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CLBBB)。⑤心肌缺血讨论 此患者CLBBB与心率快慢有直接关系 ,当R -R间期 1 0s时呈CLBBB ,早搏后出现代偿间期 ,当R -R间期长达 1 2 5s时CL…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分别应用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进行抗栓治疗 ,并观察其疗效及心电图改善情况。1 资料与方法1998年 5月~ 2 0 0 0年 5月我院收治的UAP患者 60例 ,随机分为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和普通肝素对照组各 3 0例。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平均年龄 ( 63 .7± 2 .9)岁 ,其中男 2 8例 ,女 2例 ;对照组 (普通肝素治疗组 )平均年龄 ( 61.4± 2 .5 )岁 ,其中男 2 7例 ,女 3例 ;所有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均伴有ECG相邻 2个导联的ST段缺血性偏移 >0 .1mV ,ST段压低、T倒置或伪改善。用药前 48h内心绞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