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提高对肺放线菌病发病机制、诊断、临床特点及治疗的认识。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结果 复习近25年国内外文献报道的186例肺放线菌病(国外161例,国内25例)及该院2例支气管内放线菌病的资料。此病男性多见,男∶女为2.3∶1;年龄12~87岁;咳嗽、咳痰及胸痛为常见症状,咳黄色颗粒样物少见。胸部CT可表现为实质肿块影、片影、空洞、支气管充气征、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膜增厚。病变部位以左下叶及右中叶居多,与肺癌、肺结核易混淆。确诊主要靠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及手术病理,痰涂片及培养阳性率低。青霉素治疗及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结论 肺放线菌病是一种少见病,呼吸科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以期获得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放线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肺放线菌病临床误诊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近年收治的4例肺放线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肺放线菌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4例均为放线菌感染,但都误诊为肺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外科手术肺叶切除病理可确诊.结论 肺放线菌病是临床少见肺部真菌病,易误诊为肺癌,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肺放线菌病的认识,在肺部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中要考虑到肺放线菌病,避免误诊误治,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放线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肺放线菌病临床误诊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近年收治的4例肺放线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肺放线菌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4例均为放线菌感染,但都误诊为肺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外科手术肺叶切除病理可确诊.结论 肺放线菌病是临床少见肺部真菌病,易误诊为肺癌,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肺放线菌病的认识,在肺部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中要考虑到肺放线菌病,避免误诊误治,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放线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肺放线菌病临床误诊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近年收治的4例肺放线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肺放线菌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4例均为放线菌感染,但都误诊为肺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外科手术肺叶切除病理可确诊.结论 肺放线菌病是临床少见肺部真菌病,易误诊为肺癌,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肺放线菌病的认识,在肺部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中要考虑到肺放线菌病,避免误诊误治,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放线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肺放线菌病临床误诊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近年收治的4例肺放线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肺放线菌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4例均为放线菌感染,但都误诊为肺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外科手术肺叶切除病理可确诊.结论 肺放线菌病是临床少见肺部真菌病,易误诊为肺癌,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肺放线菌病的认识,在肺部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中要考虑到肺放线菌病,避免误诊误治,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损伤.  相似文献   

6.
张齐 《中国内镜杂志》2003,9(8):86-86,89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0月~2002年12月采用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的2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均以气促、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临床表现类似于急性肺部感染,但对积极抗感染治疗无效。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以弥漫型为主,但并无特异性。支气管镜下现察亦无特异表现。均经支气管镜肺活检而获得病理确诊。结论:对以急性肺部感染为临床表现、且经积极抗感染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考虑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可能,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是确诊这一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放线菌病的临床特点、支气管镜下表现特征及分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该中心经病理确诊为肺放线菌病的65例患者的临床病史、影像特征、支气管镜下表现和治疗方法等。结果该病常见主诉为咯血和咳嗽,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支气管镜下可表现为乳白色脓液、坏死、新生物、异物或结石钙化侵蚀感染、非特异性充血、水肿等,通过支气管镜或其他形式的病理活检可确诊。结论肺放线菌病极易被误诊,支气管镜下可表现为隐匿表现型、化脓坏死型、腔内肿物型、机化侵蚀型和混合表现型。积极抗生素治疗或手术治疗后治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对吸烟者肺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肺切除术后132例吸烟患者根据术前吸烟量大小,分为A、B两组,每组再分为两组A1、A2和B1、B2组,其中A1、B1组术后第1—5天进行纤支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治疗。A2、B2组予单纯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结果:吸烟量大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P〈0.05),常规治疗组(A2、B2)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纤支镜治疗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治疗对肺切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漏诊原因,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1例粟粒型肺结核并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患者因咳嗽、低热、盗汗2个月,高热3d入院.在外院误诊为肺部感染,转我院后经胸部CT、痰找抗酸杆菌和抗结核抗体等检查确诊粟粒型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症状好转.但出院1个月后症状明显加重,支气管镜肺活检证实漏诊细支气管肺泡癌.结论 对于肺部弥漫性结节性病变患者,即使有粟粒型肺结核的确诊证据,也要警惕合并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周边型肺部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支气管肺癌、肺转移瘤、肺结核等多种疾病均可表现为相似的影像学表现。周边型肺部病变常规支气管镜难以探及,对于距离胸壁较远或周围有大血管等重要脏器的病灶经皮穿刺也难以实施。合理利用细(或超细)支气管镜、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径向气道内超声引导肺活检术、支气管肺泡灌洗以及支气管镜导航等新技术可以提高周边型肺部病变的确诊率,便于指导临床早期治疗,以期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成人不典型肺结核误漏诊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9年11月~ 2010年11月发生误漏诊的20例成人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误诊为肺炎13例,支气管炎2例,肺癌2例,漏诊3例.后经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活检确诊7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3例,痰集菌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各确诊3例,术后病理确诊2例,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有效确诊2例,均予相应抗结核治疗症状缓解.结论 成人不典型肺结核误漏诊率高,临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行CT检查,必要时可结合纤维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活检等,以增加本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曲菌球病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6 例手术证实为肺曲菌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6 例曲菌球病的临床表现多为反复咳嗽、咳痰、咯血等非特异性表现;影像学有典型表现31 例(67.4% ),不典型表现15 例(32.6% );纤维支气管镜镜下支气管黏膜活检11 例,其中4例得到确诊(36.7%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确诊.39 例患有肺结核、支气管囊肿、肺脓肿、支气管扩张、肺癌等基础疾病.46 例肺曲菌球病中17 例术前误诊(37.0% ),误诊为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等.结论 肺曲菌球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和漏诊.确诊主要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抗真菌药治疗效果欠佳,手术是本病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主支气管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特点,以期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35例原发性气管、主支气管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疾病特点,总结临床经验。结果:35例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痰血、咳血、气急、胸闷、胸痛、发热等。13例(37.1%)患者早期误诊。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3例行术后放疗。术后31例完成随访的患者中,26例存活,5例死亡,无瘤生存时间平均为(34±16.2)个月(16~4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50个月(16~138个月)。结论: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应及早行气管镜和胸部CT检查;确诊后积极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非典型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手术(41例)、穿刺活检(31例)证实的肺结节的CT图像和病理学资料。结果CT表现:浅分叶征(34/72)、形态不规则(50/72)、长毛刺征(10/72)、空气支气管征(2/72)、空泡征(2/72)。螺旋CT拟诊肺癌38例、肺结核瘤22例和肺炎性假瘤12例。病理证实:肺癌30例(其中腺癌16例、鳞癌8例、肺泡癌4例和类癌2例),肺结核30例和肺炎性假瘤12例。诊断符合率:肺癌20/30,肺结核瘤18/30和肺炎性假瘤2/12。72例中,CT诊断正确40例,误诊32例,误诊率44.4%。10例肺癌误诊为肺结核瘤4例(长毛刺、形态不规则)、炎性假瘤6例(形态不规则、长毛刺或空气支气管征);12例肺结核瘤误诊为肺癌8例(浅分叶征)、炎性假瘤4例(浅分叶征);10例炎性假瘤误诊为肺癌(浅分叶征)。结论螺旋CT对非典型肺结节定性诊断较局限,常需穿刺活检确诊。但其对非典型的肺内结节具有很好的定位、密度分辨和形态描述。  相似文献   

15.
不典型肺癌CT误诊6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秋  陈刚文  罗颖 《华西医学》2009,(6):1421-1423
目的:分析不典型肺癌CT误诊的原因,以提高对不典型肺癌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经手术、病理及细胞学检查证实的不典型肺癌误诊病例65例的临床及CT资料。其中胸部CT平扫20例,平扫+增强扫描45例。结果:误诊为肺结核28例,肺炎2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1例,支气管扩张2例,肺脓肿1例。误诊时间1~11个月。结论:不典型肺癌CT表现呈多样性,当肺部有多发病灶特别是合并基础疾病时,容易造成误诊。反复脱落细胞检查、及时纤支镜检、穿刺活检及密切随访复查是减少不典型肺癌误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12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989年1月—2001年12月本所确诊的12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肺部隐球菌病以中青年(8例,66.7%)和男性(9例,75.0%)多见。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咳嗽(7例,58.3%),咳痰(6例,50.0%),胸痛(4例,33.3%),发热(3例,25.0%),气促(2例,16.7%)和消瘦(2例,16.7%),5例(41.7%)无症状。病变分布呈下肺(8例,66.7%)多于上肺(4例,33.3%),右肺(6例,50.0%)多于左肺(3例,25.0%,余3例双侧)的特点。病变表现多为孤立性肿块影,共6例(50.0%)。全部病例均经病理确诊。手术切除病灶或足疗程氟康唑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效果。绪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多发于无基础肺疾患的中青年,以肺部阴影为主要表现,易被漏诊、误诊,足疗程氟康唑可取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4年10月-2012年10月确诊的94例PC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结果:94例PC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32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6.2±14.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50例(53.2%)、咳痰41例(43.6%)、发热20例(21.3%)、胸痛15例(16.0%)、气急10例(10.6%)、咯血7例(7.4%)等.影像学显示,以下肺受累多见,60例(63.8%)表现为单发和(或)多发结节,17例(18.1%)表现为渗出实变影,27例(28.7%)表现为混合病灶.94例中,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48例(51.1%),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17例(18.1%),胸腔镜手术确诊24例(25.5%),开胸手术确诊1例(1.1%);经组织学培养确诊4例(4.3%).54例患者行乳胶凝集试验检查,阳性率98.1%(53/54).接受手术治疗的28例患者中,24例得到随访,随访1~3年,术后1年复发1例;接受单纯抗真菌治疗的66例患者中,59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3年,40例治愈,12例病灶明显吸收、3例病灶无变化、2例恶化、1例病死、1例2年后复发.结论:PC影像学表现为病灶多发且以肺下部受累多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乳胶凝集试验敏感性高,经皮肺穿刺及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有利于该病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