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IE)的安全性。方法 :将 32例中重度 HIE足月新生儿 ,出生体重 3.5± 0 .5 kg,5 min Apgar评分 <5分 ;生后 6h内存在脑电图异常和 (或 )临床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随机分为治疗组 1 6例和对照组1 6例。治疗组于生后 6h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 ,维持鼻咽温度为 34.0土 0 .2℃ ,持续72 h;对照组不进行亚低温治疗。治疗前、中、后监测心率、心律、呼吸频率、呼吸暂停时间、经皮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等。治疗组还检测动脉血气、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等。观察硬肿发生情况。结果 :亚低温治疗期间 ,治疗组患儿心率减慢 ,与对照组 2 4 h、48h、72 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t值、P值分别为 1 .93,<0 .0 5 ;2 .0 4 ,<0 .0 1 ;2 .0 6,<0 .0 1 ) ,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等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均未发生硬肿症、呼吸暂停、心律失常、低血糖、低血钾、低血钠等。结论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切实可行 ,对窒息新生儿的心、肾、肝及代谢功能无不良影响 ,故该温度对于窒息新生儿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窒息新生儿肾损害与血、尿β2 微球蛋白(β2 MG)变化的关系.方法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61例窒息新生儿(重度25例,轻度36 例)生后第1天、第7天的血、尿β2 MG的水平.结果血、尿β2 微球蛋白在早期重度窒息组较轻度窒息组明显增高(P<0.01),轻度窒息组较正常组水平明显增高(P <0.01),且恢复期(出生后第7天)血β2 MG较尿β2 MG下降速度快.结论窒息新生儿血、尿β2 微球蛋白水平明显增高,提示窒息新生儿普遍存在肾功能损害,且肾小管功能恢复比肾小球慢.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8):9-11
目的 研究儿童过敏性紫癜不同时期血清D-二聚体水平、尿β2微球蛋白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儿科住院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实验组,3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组,检测不同时期血清D-二聚体、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实验组又分为单纯型组和混合型组,比较两组在相同病程中血清D-二聚体、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并分析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患儿入院1 d(未治疗前)、病程1个月、病程6个月时的血清D-二聚体、尿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组患儿入院1 d、病程1个月、病程6个月时的血清D-二聚体、尿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单纯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个月后混合型组D-二聚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儿病程早期的血清D-二聚体、尿β2微球蛋白水平不能准确反映病情,但病程超过1个月后,血清D-二聚体、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增高提示病情迁延,需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窒息新生儿肾损害与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的关系。方法: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61例窒息新生儿(重度25例,轻度36例)生后第1d,7d的血、尿β2-MG的水平。结果:血、尿β2-微球蛋白在早期重度窒息较轻度窒息组明显增高(P<0.01),轻度窒息组较正常对照组水平明显增高(P<0.01),且恢复期(出生后第7d)血β2-MG较尿β2-MG下降速度快。结论:窒息新生儿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增高,提示窒息新生儿普遍存在肾功能损害,且肾小管功能恢复比肾小球慢。  相似文献   

5.
血β2微球蛋白测定对新生儿窒息后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新生儿血中β2微球蛋白的含量来分析血陡微球蛋白含量的变化对于新生儿窒息引起的早期肾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选取足月窒息新生儿重度窒息组30例和轻度窒息组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正常足月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在不同的时间点分别对3组新生儿血β2微球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并与常规检测肾功能的指标(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相比较,最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窒息新生儿中血β2微球蛋白、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对照组(P〈0.05),重度窒息组血陵微球蛋白、血尿素氮和血肌酐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提示窒息程度越重肾功能受损程度越严重;而血β2微球蛋白在早期的变化(24h内)较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更为明显。结论新生儿窒息会导致肾功能损害,血β2微球蛋白、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可以作为早期判断肾功能受损的指标,而血岛微球蛋白的检测较血尿素氮、血肌酐更为灵敏,因此血β2微球蛋白作为早期判断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是否受损的常规检测项目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窒息新生儿血、尿β2-微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窒息(观察)组(51例)和正常(对照)组(27例)血、尿β2-MG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血、尿β2-MG明显升高(P<0.05或0.01),且与窒息程度呈正比.结论窒息新生儿的肾功能受到损害,检测血、尿中β2-MG的浓度是观察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一个敏感特异指标.  相似文献   

7.
杜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86-87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近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窒息新生儿(观察组)作为观察对象,其中重度窒息32例,轻度窒息18例,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儿的肌酐、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和血清尿素氮,与同期出生没有窒息症状的50例患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5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中有11例的血清尿素氮超过正常值,肌酐和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轻度窒息患儿、重度窒息患儿和对照组的血清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对于肾功能的敏感性没有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强,患儿的窒息程度越重,检测中的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就越高。  相似文献   

8.
王士梅  陈淑英 《浙江医学》1997,19(6):332-333
测定106例足月新生儿出生24h内与出生后6~10天中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浓度,结果提示宫内窘迫组,轻、重窒息组患儿尿β_2-MG均显著增加。3组新生儿出生后6~10天日β_2-MG较出生后24h内尿β_2-MG明显下降,表明尿β_2-MG浓度与窒息程度密切相关。而血肌酐浓度不能灵敏反映窒息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2例新生儿HIE随机分为常温组、亚低温组各11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干预,亚低温组于生后6小时内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后基本生命体征(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生化(血糖、血电解质及肝功能、肾功能)、血气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儿生后28天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结果:亚低温组和常温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硬肿、肺出血、心律失常、DIC及难以纠正的低血压等副作用,病死率分别是18.2%(2/11)和27.3%(3/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组治疗72小时后心率减慢(P<0.05),但停止亚低温治疗后差异很快消失(P>0.05);生后28天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亚低温组高于常温组,分别为36±9分、2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后6~12 h 开始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常温组)18例,观察组(生后6~12 h 实施亚低温)22例。所有患儿给予相同的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维持肛温(34.0±0.5)℃,持续72 h,患儿在3、6月龄时用中国标准化的贝来量表( CDCC)测智力发育指数( 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两组患儿的 MDl 分别为73.2±11.2和80.7±10.3。PDl 分别为77.2±9.3和84.5±10.2。观察组 MDl、PDl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生后6~12 h 开始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仍可有不同程度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尿转铁蛋白(TRF)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变化。方法:取51例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30例,重度窒息21例)及206例正常新生儿生后第1次及生后24h尿液,检测TRF、β2-MG;同时取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结果:窒息组2次尿TRF及β2-MG异常率及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与重度窒息组比较,轻度窒息组第1次尿TRF及β2-MG水平及异常率较低(P〈0.05),而第2次结果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TRF及β2-MG是反映窒息新生儿早期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改变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王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6,(26):3654-3655
目的:探讨应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出生的78例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9例)和常温组(39例),给予常温组患儿常规治疗,亚低温组采用常规治疗+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于患儿应用亚低温治疗的0,72,96 h 观察其各项指标,评价患儿出生后28 d的神经行为,对2组患儿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72 h 后,亚低温组患儿的心率与常温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治疗96 h 后,2组患儿的心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2组患儿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亚低温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结论应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选择性头部降温治疗围产期窒息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实施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以下条件的新生儿:①孕周≥37周。②出生后首次动脉血气分析BD>15mEq/L,或生后5minApgar评分<6分。③出生后6h内出现临床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随机分为亚低温组(n=40)和对照组(n=38)。亚低温组采用选择性头部降温方法,维持直肠温度于34~35℃,持续72h;6h内常规应用苯巴比妥负荷量20~30mg·kg-1,再用维持量5mg·kg-1·d-1对症止痉治疗,予多巴胺5μg·kg-1·min-1,维持3d。对照组维持正常体温,其他治疗相同。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气分析、血糖、电解质、心、肝、肾等功能。结果:两组各有40例和38例完成治疗;亚低温组直肠温度降至目标温度35℃所需时间为(55±20)min,治疗过程中心率平均下降至(105±6)次/min,对照组(140±11)次/min,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两组平均动脉压保持在正常范围(45±5)mmHg;两组血肌钙蛋白-I、肝功能、肌酐、尿素氮虽有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围产期窒息后新生儿实施选择性头部降温维持直肠温度于34~35℃是安全的,可应用于具有重症监护条件的新生儿病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重度窒息51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进行头部亚低温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23例未做亚低温治疗23例,观察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头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AST及CK-MB等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ST及CK-MB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能够有效患儿神经行为评分,改善转归及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哑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生后6 h内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足月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亚低温组各2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稳定内环境,维持血压、血糖、血流灌注、通气、止痉、对症、降低颅内压、消除脑干症状、护脑等综合治疗;亚低温组加用在出生后6 h内进行头部亚低温治疗72h后再复温.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后血生化(血电解质及心肝肾功能)变化及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生后7、14、28 d的NBNA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后生化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亚低组治疗中后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亚低温组生后7、14、28 d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是有效的,具有近期及远期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朱亚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5):33-34,37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疗效和临床安全性。方法将51例重度窒息新生儿按序贯试验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选择性头部降温72 h。进行两组患儿出生后10 d EEG分级、治疗72 h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检测,并记录治疗72 h和复温48 h的心率、呼吸和血压。结果治疗组10 d EEG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72 h两组血清CK-MB和LDH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治疗组血清CK-MB和LDH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均P<0.05)。治疗72 h,治疗组除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外(P<0.05),呼吸、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并且治疗组患儿复温48 h后,以上各指标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降温亚低温治疗可以提高重度窒息新生儿的疗效,并初步验证了其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比较尿系列微量蛋白和血肌酐(Cr),尿素氮(BUN)在肾功能障碍检测中的敏感性和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常规血生化法及放射免疫法对36例窒息新生儿及26例正常新生儿进行血肌酐,尿素氮及尿系列微量蛋白测定:包括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IgG。结果:窒息新生儿组尿NAG、β2—MG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组,尿Alb、IgG及血BUN、Cr两组之间无差异。结论:窒息新生儿普遍存在肾小管功能障碍,检测尿系列微量蛋白较血BUN、Cr更为灵敏。  相似文献   

18.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将 6例中重度 HIE患儿作为治疗组 ,同期住院的足月新生儿窒息患儿 1 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的方法 ,维持鼻咽温度为 (34.0± 0 .2 )℃ ,维持 48h;对照组不进行亚低温治疗。治疗组均在生后 48h内开始亚低温治疗。治疗前、中、后监测心率、心律、呼吸频率、呼吸暂停时间、经皮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等。治疗组检测动脉血气、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等。观察硬肿发生情况。结果 :亚低温治疗期间 ,治疗组患儿心率减慢 ,与对照组 2 4 h、48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t值、P值分别为 1 .93,<0 .0 5;2 .0 4 ,<0 .0 1 ) ,呼吸、经皮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等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未发生呼吸暂停、硬肿症。结论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上是安全的 ,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方法 2004 年2月~2007 年10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新生儿科收治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73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32例)和对照组(41例),亚低温组病儿在生后2~6 h内给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维持肛温在34~35 ℃,持续72 h,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下维持肛温在36.7~37.5 ℃.通过对两组病儿治疗前及治疗24、48、72、96 h时的神经系统表现评分,生后7、28 d时的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及28 d时神经系统发育评估评价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近、远期效果.结果 亚低温组治疗24、48、72及96 h的神经系统临床表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Z=2.321~2.833,P<0.05).亚低温组28 d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5.31,P<0.05).亚低温组28 d神经系统发育评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57~5.22,P<0.05).压低温组伤残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55,P<0.05).结论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明显的近期和远期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尿β2微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4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尿β2微球蛋白,并与3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患儿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生理性黄疸组患儿(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存在肾功能损伤,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可以早期敏感地判断新生儿肾功能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