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把心肌梗塞(MI)划分为Q波型和非Q波型。尽管非Q波型MI的心肌坏死数量较少,住院死亡率比Q波型低,早期预后好,然而,长期存活率与Q波型相似,甚至更短。现已证明非Q波型MI病人更易发生再梗塞。由于β阻滞剂对非Q波型病人未显示疗效,作者选用钙拮抗剂硫氮(?)酮(Diltiazem)用于预防非Q波MI早期再梗塞的研究,并对药物的预防效果作出评价。方法:9所医疗中心共576例非Q波型MI患者作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其中硫氮(?)酮组287例,安慰剂组289例,两组病人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相类似。治疗开始于非Q波型MI发作后24-72小时,两组病人首次分别服硫氮(?)酮(每片30毫克)和安慰剂1片,第二次各服2片,此后各服3片,每天4次,直至第14天。也允许同(?)用β阻滞剂、硝酸  相似文献   

2.
非Q波心肌梗塞(MI)后再梗塞的发生率高于Q波MI,且再梗塞对左室功能和生存率均有不利影响。本文评价地尔硫对非Q波MI患者再梗塞及其后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在多中心地尔硫心肌梗塞后研究中的2466例患者中,除外需行冠脉搭桥术和服用钙拮抗剂者,以及心电图(ECG)示异常Q波者,共有514例非Q波MI患者进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在MI后3~15天内随机分入地尔硫(D)组或安慰剂(P)组,其中D组  相似文献   

3.
影响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预后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CHD)监护病房的普及和各种治疗措施的发展,急性心朋梗塞(AMI)后存活者逐年增多。但是许多研究证实,仍有10~15%的AMI患者死于出院后第一年内。现就影响AMI病人预后的几个有价值的因素综述如下,旨在识别心肌梗塞(MI)的高危人群,制订正确的康复治疗措施。心肌梗塞部位心肌梗塞部位(前壁和下壁)是决定MI预后的重要因素。B0urke等观察756例首次MI患者中,705例(93.3%)为Q波型;51例  相似文献   

4.
作者以201例接受溶栓治疗的首次急性心梗(AMI)患者为对象,评价 Q 波形成的时间及其预后意义。开始溶栓治疗3小时内141例(70%)已有 Q 波,开始溶栓治疗3小时后至出院前31例(16%)形成 Q 波,29例(14%)出院时仍无 Q 波。与无 Q 波型 AMI患者相比,Q 波型 AMI 患者反映心肌损伤的实验室指标、住院病患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结合 Q 波形成时间评价上述指标,表明 Q 波延迟形成者和非 Q 波型 AMI 者的预后无显著差异。与早期(≤3h)形成 Q 波者相比,Q波延迟形成或非 Q 波型 AMI 者的肌酸磷酸激酶峰值较低(均值661~1081对1251~1541IU,P=0.05),放射性核素法左室喷血分数较高(54±11%对47±13%,P<0.01),  相似文献   

5.
观察79例Q波型AMI患者的疼痛特点,并探讨其与梗塞部位的关系,前壁与下壁梗塞疼痛部位及其它特点相似.下壁梗塞者消化遗症状较常见;持续性疼痛者血肌酸激酶水平(643±327IU/L)高于有MI前心绞痛和(或)间断疼痛者(524±291IU/L)(P<0.01);再发MI者.若两次梗塞部位不一致,则疼痛部位多不同(P<0.01)。结果提示:前壁与下壁梗塞疼痛特点相似;再发MI者,疼痛部位的改变提示新的心肌受损;持续疼痛者梗塞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6.
无Q波性心肌梗塞:运动试验特征、冠脉解剖及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 Q 波心肌梗塞(MI)患者的短期预后相当好,其住院死亡率约2%。然而,晚近报告无 Q 波 MI 患者与有 Q 波 MI 患者相比,远期并发症导致死亡、再梗塞及心绞痛的危险性更高。本研究对无 Q 波 MI 和 Q 波性MI 两组患者,就其运动试验特征、冠脉解剖及预后进行比较。病人和方法研究对象为339例确诊 MI 的患者,年龄34~70岁,所有患者均无接受过溶栓治疗。于出院前完成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运动试验后所有患者服用β阻滞剂至少1年。结果 339例 MI 患者中无 Q 波者87例(26%),Q 波性 MI 者252例(74%)。两组年龄相似,但无 Q  相似文献   

7.
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发生率约为3~6%。本组报道的85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CAD 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6岁(27~40岁)。54%的患者(44例)在38~40岁,40%(34例)在31~37岁,8%(7例)≤30岁.临床表现 59例(09%)既往有心肌梗塞(MI)史,其中40例(68%)无胸痛史。在无 MI 的26例患者中,14例有静息性心绞痛,12例有轻度胸痛。在 MI 患者中,50例为 Q 波型,9例为非 Q 波型。心电图提示前壁 MI24例,下壁28例,侧壁5例,2例无明显的心电图改变,但肌酸磷酸激酶(CPK)浓度增高。冠脉造影发现,43例(51%)为1支血管病变,26例(31%)为2支血管病变,16例(19%)为3支病变。3例左  相似文献   

8.
心电图左心室肥厚(LVH)被认为是预测Q波型和非Q波型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心脏性死亡的重要而独立的危险因素,本文研究AMI后LVH对预后的估价,作者于1981~1983年间研究13个冠心病临护病房(CCU)治疗生存的4 720例AMI患者,病死率的随访在1988年完成(平均随访5.5年)。187例诊断为心电图LVH。结果:心电图LVH在女性(7.4%)为男性(3.5%)的两倍以上(P<0.001)和随年龄而增加。在AMI前既往AMI、心绞痛和高血压患者也更为多见。LVH在非Q波型AMI为7.3%与Q波型AMI的4.3%对照(P<0.005),且LVH在住院时充血性  相似文献   

9.
心(肌)梗(塞)的部位(前壁对下壁)和类型(Q波型对非 Q 波型)的相对预后意义迄今仍无定论。本研究以 MILIS 中471例首次心梗患者为对象,平均随访30.8(0~48)个月。依心梗部位划分:前壁心梗253例,下壁心梗218例。依心梗类型划分:Q波型心梗323例,非 Q 波型心梗148例。依心梗部位和类型划分:前壁 Q 波型心梗190例,前壁非 Q 波型心梗63例,下壁 Q 波型心梗133例,下壁非 Q 波型心梗85例。前壁心梗组的住院期和随访期的临床病程均较下壁心梗组为差:梗塞范围较大(21.2对14.9gEg/m~2[MB CK],p<0.001),入院时左室喷血分数较  相似文献   

10.
心前导联ST段压低被认为是非Q波型前壁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典型表现,一般不作为紧急溶栓治疗的指征。后壁AMI的心电图诊断颇为困难。多中心的576例AMI患者经随机分组后,服用大剂量地尔硫(艹卓),以期预防再次发生AMI。随机分组当时心电图示Q波型(前壁)AMI 20例,R波型(后壁)AMI 12例。余544例非Q波型AMI,均经肌  相似文献   

11.
无 Q 波(非透壁)或有 Q 波(透壁)初发心肌梗塞病人出院后的预后问题已引起关注。作者曾报道无Q 波初发心肌梗塞病人的梗塞范围通常较小,与有Q 波心肌梗塞者相比有较低的住院期死亡率(分别为3%与11%,p=0.007)。本文报道初发梗塞者出院后的预后,指出初发梗塞的某些特征可作为梗塞后存活的预测指标。方法与结果:593例年龄≤75岁不伴持续LBBB、有典型病史、心电图或/和酶学改变的初发心肌梗塞出院患者,其中499例有 Q 波(84.2%),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陈刚 《心电学杂志》1993,12(3):200-202
临床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 MI)的诊断和处理起重要作用。既往根据心电图有无异常 Q 波将 MI 分为透壁性和非透壁性或心内膜下 MI,前者 ST 段抬高,后者 ST 段压低。70年代以来,这种传统概念受到挑战,MI占室壁内层1/5—1/4者也出现 Q 波。因此目前已采用 Q 波 MI(QMI)和无 Q 波 MI(NQMI)分类,而 ST 段压低常出现在冠心病各种临床之中。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阐明经常规治疗的Q波型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心电异常和机械损伤后的恢复能力,作者对平均年龄57.1(36~81)岁的23(男19、女4)例首次发生的Q波型梗塞患者(根据标准12导联心电图:12例前壁梗塞,11例下壁梗塞),于发病后第5天、出院前(约第16天)和第6个月,进行120导联体表电位标测和放射性核素左室造影.除评价心电类型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许多研究证实QTc离散度(QTcd)主要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与电不稳定性,具有预测急性心肌梗塞(AMI)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本文旨在通过比较AMI病人几种不同情况下的QTcd,以初步探讨其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择1988年10月至1996年12月AMI住院病人共182例,男127例,女55例,年龄42-86岁(61.75±7.35岁)。其中前壁MI92例(包含广泛前壁及前壁合并下壁MI者)。下壁MI77例,非Q波  相似文献   

15.
近来的研究表明,异常Q波并非总是表示心肌坏死。本研究旨在揭示前壁急性心梗(AMI)者Q波消失与左前降支(LAD)再通及左室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方法 首次前壁AMI者94(男78、女16)例,年龄36~76岁。梗塞相关动脉病变仅为LAD近端和第一主间隔支包括其发出部之间(第6段),或LAD第一主间隔支起始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II、III、a VF导联病理性Q波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临床判定价值。方法:分析2006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 007例,包括心肌梗死(MI)患者305例,根据心电图定位分为前壁MI组患者204例及下壁MI组患者101例,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体表心电图病理性Q波评价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灵敏度为35.6%,特异度为83.0%,准确度为49.2%;前壁MI患者心电图病理性Q波评价冠脉多支病变的灵敏度(22.4%)高于下壁MI患者(13.2%)(P<0.01);下壁MI患者心电图病理性Q波评价冠脉多支病变的特异度(98.0%)高于前壁MI患者(85.1%)(P<0.01);在评价的准确度方面前壁(40.3%)与下壁MI患者(37.4%)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I、III、a VF导联病理性Q波判断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灵敏度是前壁梗死高于下壁梗死,而特异度则是前壁梗死低于下壁梗死。  相似文献   

17.
(接第1期) 超声心动图用于梗塞患者评定:超声心动图(UCG)用于评定AMI患者有关预后及心室功能具有相当价值,尤其是表现有梗塞并发症者和某些可改变梗塞治疗情况的病症。当患者有左束枝阻滞,心脏起搏器,后壁梗塞或无Q波梗塞时,ECG的诊断大为受限,UCG可有助检测梗塞定位及了解损害范围。早期AMI应用UCG的建议: Ⅰ类:①MI伴休克或明显泵衰竭,广泛心肌功能失调,或有潜在的可经手术矫正的损害如室膈破裂,游离室壁破裂,明显二  相似文献   

18.
大约三分之一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不出现穿壁性心肌坏死的特征性 Q 波。然而无 Q 波心肌梗塞(NQMI)患者再梗塞的发生率,死亡率、猝死发生率明显高于有Q 波心肌梗塞(QMI)患者。因此,对 NQMI 患者在梗塞后早期应进行全面评价,并给予积极治疗实属必要。现将近年来的研究概况作一简要综述。一、定义:传统上从心电图(ECG)角度将心肌梗塞分为二种类型:①穿壁性心肌梗塞.②非穿壁性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这种分类是以体表 ECG 有无病理性 Q 波为依据的:即穿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肌钙蛋白T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比较不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肌钙蛋白 T(Tn T)变化。  方法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Q波型和非 Q波型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于急诊就诊时、住院后第 2、第 3和第 6日取血测定 Tn T水平。  结果 :35 %的 UAP患者 Tn T表现为升高 ,其升高的幅度 (均 <3.0 ng/ ml)明显 <非 Q波型 AMI(2 4% >3.0 ng/ml)和 Q波型 AMI(90 % >3.0 ng/ ml) ,且一般 3天后即转为阴性 ,而 AMI患者 6天后多数仍为阳性。非 Q波型 AMI和Q波型 AMI急诊就诊时 Tn T的阳性率分别为 79.1%和 90 .7% ,住院后第 2日均达 10 0 % ,均明显高于同时间谷草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阳性率 ,两组 Tn T阳性在持续时间上相似 ,但在升高幅度上有明显的区别。再灌注治疗可能会影响 Q波型 AMI患者 Tn T的自然变化规律。  结论 :UAP患者 Tn T的变化与非 Q波型 AMI和 Q波型 AMI有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地尔硫预防再梗塞研究资料库建立于1982年至1985年间,其中576例经 ECG 检查和CK-MB 测定确诊为非 Q 波型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后53±14小时随机分组:287例接受地尔硫(艹卓);289例接受安慰剂。根据发病后50±10小时记录的基础 ECG:544例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