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踝部骨折用骨片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踝骨骨折的病人,采用骨片钉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1年随访复查,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骨折愈合好,尚未发现因骨片钉内固定所致的并发症。结论踝部骨折用骨片钉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手术简单,创伤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内侧采用前弧形内踝切口显露内踝骨折,外侧采用经腓骨的Gatrllier—chastang手术入路同时切开显露内、外及后踝。整复固定顺序是后、外、内和下胫腓联合。骨折复位固定完成后,行踝部正侧位及踝榫位x线检查。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6周。随访时疗效评定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13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2.6%。术后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 踝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最佳的临床效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量最大的屈戍关节,站立时全身重量均落到踝关节上,当发生骨折、脱位或韧带损伤时,如果治疗不当,都会对关节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踝部骨折均是关节内骨折,需要完全复位。踝关节骨折复位后的x线片应满足下列要求:(1)必须恢复踝穴的正常解剖关系;(2)踝关节负重面必须与小腿纵轴线垂直;(3)踝关节面的轮廓应尽可能光滑。三踝骨折常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踝关节完全失去稳定性,踝穴完整性受到严重破坏,目前多倾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以骨折解剖复位、损伤韧带愈合良好为原则。我院自2003年5月~2005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1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应用内、外踝纵行切口,治疗Ⅲ、Ⅳ度旋前-外旋型踝部骨折的经验和疗效。方法:于1997年7月~2003年4月,对56例Ⅲ、Ⅳ度旋前-外旋型踝部骨折病人采用内、外踝纵行切口进行手术。操作按照从外踝→内踝→后踝的顺序进行。外踝或腓骨骨折用钢板或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用1枚螺钉通过腓骨、胫骨固定下胫腓关节;内踝骨折使用l枚或2枚松质骨加压螺钉或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后踝行加压螺丝钉固定。对下胫腓韧带联合等所有断裂韧带均予以修复。结果:其中45例随访3~5年,根据Leed’s临床评定标准,优33例,占73%;良9例,占20%;优良率93%。差3例,占7%。结论:踝部骨折内外侧路径安全,易行。用此方法治疗Ⅲ、Ⅳ度旋前-外旋型踝部骨折,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臂跨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4例开放性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单臂跨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术后X线检查示骨折对位对线均可,踝穴位置形态较为理想。术后1个月可负重行走。术后6~12个月骨折愈合。优7例,良5例,差2例。结论:单臂跨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疗效较好,固定牢靠且不影响软组织创面的处理,是该类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股骨踝间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因其解剖位置和解剖特点特殊,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常不满意。其内固定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院自2000年2月~2004年6月,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踝间骨折,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踝关节骨折脱位是踝部最常见的骨折,治疗目的是恢复踝关节生物力学稳定性,尽可能减轻其病损程度及患者痛苦。传统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极易引起感染、畸形、骨不连、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近年来,微创手术治疗踝部骨折越来越引起重视。自1995年3月至2004年3月,作者等采用急症微创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脱位3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临床较为常见。分为关节内与关节外骨折,关节内骨折可分为二类,即Bennet骨折和Rolando骨折,治疗方法较多,各有利弊。本次研究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国产)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关节内骨折1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严瀚  张光明等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0):1106-1107
目的:总结60例踝部骨折治疗效果。方法:松质骨加压螺钉,配合必要的特型钢板内固定。结果:41例得到随访,时间6-28个月,优良率91%。结论:踝部骨折应尽早手术。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0.
梁羽  方跃  姚相雨 《华西医学》2014,(1):172-178
踝关节骨折的发生率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而逐步增长,其中,跌倒伤是踝关节骨折的主要受伤机制。关于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目前的治疗金标准仍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关于三踝骨折的处理,应先行内外踝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后再行后踝处理,而后踝骨折的固定与否,由后踝骨折块的大小或胫距关节的稳定性决定。若存在踝关节上方5cm以外的腓骨骨折或踝关节上方3.0~4.5cm以外的腓骨骨折合并不能修复的内踝损伤应行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若踝关节骨折合并严重的软组织损伤且明确的固定方式未定之前,临时性跨踝外支架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踝关节术后因创伤性关节炎引起的持续疼痛,去神经支配可望成为未来一种尝试性的治疗方式。踝关节镜为新型微创手术的代表,简单骨折类型如Cedell骨折、撕脱性骨折、创伤后的异化骨,都能通过该方式治疗。关于小于关节面25%的后踝骨折块是否应该固定以及下胫腓联合螺钉使用的适应证的判断有待于未来进一步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可吸收材料与金属材料治疗踝部骨折45例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比较可吸收材料和金属材料在踝部骨折治疗中的优缺点,了解可吸收材料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项,选择2000-02/2004-05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踝部骨折患者45例,分别应用可吸收螺钉(21例)与金属材料内固定(24例)治疗,并随访10~18个月。结果发现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根据术后X射线片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可吸收材料组优良率为92%(19/21),金属材料组优良率也为92%(22/24),两者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这表明可吸收材料可以替代金属材料成为治疗踝部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2.
背景:距小腿(踝)关节的解剖结构并不复杂,但其生物力学关系十分重要。距骨参与组成3个关节,对距小腿关节功能起极其重要作用。因此恢复踝穴的解剖关系,稳定距骨在其中的位置甚为重要。目的:探讨踝部骨折的治疗与距骨生物力学的关系。设计:非随机非对照的研究。地点和对象:1985-01/2000-1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距小腿关节骨折患者95例。收集患者因恶性肿瘤截肢后小腿标本3只。干预:通过离体小腿标本,对距骨在踝部骨折中生物力学关系做简要观察,并对95例距小腿关节骨折治疗后的临床及X射线加以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观察不同骨折类型受力情况。②观察距小腿关节恢复的临床疗效与距骨生物力学变化的关系。结果:随访65例,优41例,良12例,尚可7例,差5例。生物力学结果:双踝骨折时,头颈压缩0.48cm.外踝骨折,垂直压力时外踝面受力大于内踝面,腓骨下1/3骨折,内翻位时距骨外踝面受力轻于内踝面。结论:距小腿关节骨折不论手法复位外固定或手术复位内固定.均应注意距骨在踝穴内解剖关系,并注意下胫腓关节间隙距离。恢复踝穴和距骨的生物力学关系是极为重要的治疗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三踝骨折是踝部严重的骨折之一,疗效的好坏对患者日后的生活及工作能力影响甚大,近年来对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科自1999年7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21例,均给予手术内固定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使用解剖钢板(胫骨远端踝板)螺钉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06年5月共18例Pilon骨折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18例均得到随访,疗效参照Mazur标准,优良率为86.5%。结论解剖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具有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邻近第一腕掌关节,包括关节内骨折和关节外骨折。关节内骨折包括Bennett骨折和Rolando骨折,常伴有第一腕掌关节周围韧带损伤,腕掌关节的不稳、脱位或关节面碎裂,严重影响第一腕掌关节的稳定性和拇指功能。目前其治疗方法多样,包括克氏针、螺钉、微型钢板、微型外固定支架等,其中克氏针固定仍是最经典和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药薰洗治疗踝部骨折后关节僵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部骨折常累及胫距关节、距下关节及踝周围软组织,经治疗后常遗留关节僵硬,致使屈、伸、内、外翻活动受限,应用中药薰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踝部骨折后关节僵硬56例,优良率89%。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闭合性踝部骨折保守治疗的价值。方法:按照Lauge—Hamsen分型,采取手法整复结合石膏固定及功能锻炼治疗闭合性髁部骨折。结论:64例髁部骨折手法整复后拍片复查达解剖复位56例,并随访恢复正常功能活动54例。因此保守治疗仍不失为闭合性髁部骨折首选之法。  相似文献   

18.
踝关节骨折在创伤骨科中发病率较高。踝关节损伤的处理和分类治疗比较复杂,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关节疼痛、行走不稳,甚至关节畸形和创伤性关节炎,导致病员的残疾。以前常把重点放在胫骨、内踝骨折的治疗上,相对忽视了外踝的治疗。但近年来证明这一严重后果的发生,多因早期处理中对外踝骨折及下胫腓关节分离认识不足所致。外踝的损伤时常发生距骨在踝穴内的位置改变,可导致踝关节负重面应力的严重改变,引起创伤性关节炎。需后期外科治疗的踝部骨折多数是由于外踝骨折畸形愈合和下胫腓关节的分离所致。  相似文献   

19.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一个关节,故也是最容易损伤的关节,该关节损伤在治疗上要求甚高,必须达到解剖复位,才能恢复良好的功能.笔者总结了我院自2006~2009年不稳定型踝部骨折32例住院病人,均为采用手法复位,应用洛阳小夹板固定或U型石膏固定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聂俊 《临床医学》2001,21(7):29-30
本文通过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同侧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分析,认为对高能量小腿伤要重视踝部骨折与否,对严重小腿伤患者治疗上遵循AO内固定原则,作胫腓骨和踝部骨折内固定有利于稳定骨折端,有利于软组织损伤减少,减少术后所致的并发症。强调重视对皮肤、血管和早期清创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