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123例局限性癫痫的脑电图(EEG)和CT检查结果,EEG异常率明显高于CT异常率(P<0.05);癫痫波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波检出率(P<0.05);局限性异常明显高于广泛性改变(P<0.05).检出率与年龄、病程和发作类型有关,而与性别、发病年龄及发作频率无关.CT,EEG及临床发作形式三者的定位符合率较高.提示EEG对局限性癫痫的定位诊断率较高,可作为一项常规的筛选性检查.  相似文献   

2.
比较脑磁图(MEG)和脑电图(EEG)在癫痫诊治中的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临床诊断的癫痫患者,41例患者均行MEG、EEG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率及影响因素。结果:MEG检出癫痫波阳性率为73%(30/41),EEG检出癫痫波阳性率为37%(15/41);病程>5年的MEG阳性率(92%)明显高于病程<5年的MEG阳性率(43.75%);发病年龄<30岁的MEG阳性率(90.5%)明显高于年龄>30岁的MEG阳性率(55%);年龄<30岁的EEG阳性率(57.1%)明显高于年龄>30岁的EEG阳性率(15%);特发性癫痫与继发性癫痫的MEG及EE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显示年龄是MEG及EEG阳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越小,MEG及EEG阳性率越高。结论:MEG检测阳性率明显较EEG高;罹患癫痫的病程长短对MEG阳性率有影响,但对EEG阳性率没有影响;患者发病年龄对MEG及EEG阳性率均有显著影响,年龄是MEG及EEG阳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而癫痫病因分类对MEG及EEG阳性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108例癫痫患者的脑电图与CT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兰  陈敬华 《重庆医学》2003,32(8):1069-1070
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和脑CT对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8例临床诊为癫痫的患者进行EEG和脑CT检测。结果 癫痫患者EEG和脑CT异常率分别为87.9%、67.5%。病因中颅内肿瘤31例,EEG异常占90.3%,CT异常占100%。隐原性癫痫47例,EEG异常85%,CT异常29.3%。结论 EEG和脑CT都是诊断癫痫的重要方法,EEG对癫痫诊断、分型有重要意义,而脑CT在癫痫病因找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谢俏  潘莉  覃浩强 《华夏医学》2014,27(5):42-45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和头颅MRS对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治疗的58例癫痫患者分别行EEG和头颅MRS检查,并对比分析两者的检查结果。结果:58例癫痫患者头颅MRS检查的阳性率77.6%(45/58),高于EEG异常率56.9%(33/5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G和头颅MRS都是诊断癫痫的重要方法,EEG对癫痫的诊断及分型有重要意义,而MRS对难治性癫痫诊断的敏感性高于脑电图,MR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脑电图在定性、定位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在癫痫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外科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15例癫痫患者,术前分别行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显像、常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视频脑电图(vedio-EEG,VEEG)、CT或MRI检查,术中行皮层脑电图(electrocorticogram,ECoG)监测,与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EEG、VEEG、CT和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检出癫痫的阳性率为90.4%,高于EEG的37.4%(P<0.05)、VEEG的82.6%(P>0.05)、CT的48.8%(P<0.05)和MRI的54.2%(P<0.05)。与术中ECoG结果比较,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对癫痫灶定侧率为91.3%,定位率为71.2%。结论术前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显像与ECoG在癫痫灶定位诊断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术前综合定位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脑电图监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医学综述》2009,15(18):2874-2875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监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HIE患儿的EEG检查表现。结果40例HIE患儿的EEG异常率为52.5%(21/40);其中EEG轻度异常为37.5%(15/40),重度为15.0%(6/40)。轻度HIE患儿EEG异常率为41.9%(13/31),中度HIE患儿EEG异常率为75.0%(3/4),重度HIE患儿EEG均为异常(100%)(5/5)。不同HIE分度患儿EEG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G能客观、直接地反映脑细胞的功能状态及损害程度,对早期发现窒息缺氧后脑功能异常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 8 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结合脑电图 ( EEG)、头颅 CT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EEG检查 80例 ,异常 74例 ,异常率为 92 .5 % ;头颅 CT检查 72例 ,异常 31例 ,异常率为43.1%。提示 EEG确是监测脑功能变化及病理变化较为敏感的指标 ,可作为脑内病变转归的客观依据 ,而头颅 CT检查对病脑的病理解剖形态的显示则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诊断价值,比较脑电图较其他方法对诊断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早期的优越性。方法:采用seiiate Harmonie 44数字化脑电图仪对6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EEG检查,并且和其脑脊液、CT等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62例脑炎患儿,EEG轻度异常26例,中度异常22例,重度异常9例,正常者5例,阳性率91.9%,以发病后4~7天阳性率最高;CT结果异常14例,正常者48例,阳性率22.6%;脑脊液检查异常36例,正常者26例,阳性率58.1%。结论:在临床上有病毒感染史、EEG结果异常时,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应考虑病脑的诊断。尽管脑电图的异常并非是病脑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但其变化早于脑脊液及头颅CT,故对病脑的临床早期诊断有可靠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郝晋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8):1935-1936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脑电图、脑地形图和CT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348例脑血管病患者脑电图、脑地形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与CT的资料和临床结局作对照.结果:CT检查组阳性率最低仅3.3%.对EEG,BEAM从二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异常率依次为BEAM(83%)、EEG(54%),BEAM对检测TIA的意义最大.结论:通过这些观察对比提示EEG/BEAM对各类脑血管病的检测有着相对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要性,是实现脑血管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患者脑电图、脑地形图和CT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对 348例脑血管病患者脑电图、脑地形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与CT的资料和临床结局作对照。结果 :CT检查组阳性率最低仅 3.3%。对EEG ,BEAM从二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异常率依次为BEAM (83% )、EEG(5 4 % ) ,BEAM对检测TIA的意义最大。结论 :通过这些观察对比提示EEG/BEAM对各类脑血管病的检测有着相对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要性 ,是实现脑血管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在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神经外科因外伤收住但脑CT正常的17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经CT分型证实脑梗死面积超过一个脑叶、>50 mm的162例病人作为大面积脑梗死组,脑梗死面积<50 mm的158例病人作为小面积脑梗死组。对3组病例的EE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24 h内以及24~48 h进行CT检查的阳性率和相同时间段EEG检查结果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组EEG正常10例,EEG轻度异常19例,EEG中度异常84例,EEG重度异常49例。小面积脑梗死组EEG正常28例,EEG轻度异常80例,EEG中度异常40例,EEG重度异常10例。2组脑梗死患者EE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E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内大面积脑梗死组EEG阳性率和脑CT检查结果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4~48 h EEG和脑CT检查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G对早期CT排除出血而未能显示梗死灶的脑梗死诊断价值较CT大,CT与EEG联合检查,可以更好地为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宁霞 《中国医药导报》2010,7(7):154-154,157
目的:探讨脑电图和脑CT对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60例癫痫患者脑电图和脑CT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癫痫发作患者中,脑电图异常率为86.7%,CT异常率为65.0%;脑CT在颅内肿瘤、脑囊虫、脑出血、脑梗死的阳性率均为100.0%。结论:脑电图和脑CT对诊断癫痫均有重要价值,其中脑电图在癫痫临床分型中作用较大,脑cT在癫痫病因寻找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CT与脑电图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共100例,全部患者均行CT与脑电图检查,整理分析脑部CT异常率、EEG脑电图检查异常率。结果:CT检查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异常率为29.00%,主要表现为:脑沟变深为26.00%,第三脑室扩大12.00%,脑裂增宽为16.00%,侧脑室扩大为9.0%;重度脑萎缩为10.00%,轻度脑萎缩为14.00%,中度脑萎缩为13.00%。EEG脑电图检查结果如下:不正常为59.00%;重度异常为10.00%,轻度异常为27.00%,中度异常为22.00%,正常为41.00%。结论: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经CT与脑电图检查后均存在异常,且以脑萎缩为主,这一检查结果可提示患者脑部存在脑器质性损害基础,同时可作为临床医生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18F-FDG PET脑3D显像对致痫灶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癫痫患者13例,继发性癫痫4例,原发性癫痫9例。皆行18F-FDG脑三维PET显像,通过目测和半定量方法分析图像。所有患者均行EEG检查,其中2例行皮层脑电图(EcoG)或深部脑电图(DEEG);12例行脑MRI或CT检查。结果:PET阳性表现为低代谢灶者检出率为92.3℅(12/13例),明显高于EEG和脑MRI/CT(分别为92.3℅、69.2℅和33.3℅,χ2分别为14.3和35.0,P均<0.01)。单病灶检出率PET明显高于EEG(分别为61.5℅和38.4℅,χ2=23.1,P<0.01)。与皮层脑电图(EcoG)或深部脑电图(DEEG)相比较,PET对致痫灶的检出灵敏度为95℅,定位准确性为89℅。结论18F-FDG PET在致痫灶的检出及定位方面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在引导癫痫外科手术及放射定向治疗方面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心清与抗痫药修复癫痫病人异常灌注灶的发作间期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显像与长程视频脑电图(EEG)的变化。方法对100例癫痫病人治疗前后两次发作间期SPECT、长程EEG和CT/MRI检查。监测抗痫药及血浓度,控制平均24个月,加入中药脑心清治疗12个月。结果全身强直-阵挛发作(GTCS)62例,局灶性癫痫等38例。CT/MRI异常42例(42%)。SPECT异常81例(81%),异常灶153个,修复后正常增加18例(24.2%),总灶数减少61个(39.8%,P<0.05)。异常灶变化67%:长程EEG异常89例(89%),正常增加29例(29%,P<0.05)。痫样放电81例(90.0%),治疗减少40例(49.4%,P>0.05)。结论脑心清与抗痫药修复长期控制的癫痫异常灌注灶初步显示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85例精神运动性癫痫中,脑电图异常79例(92.9%),其中弥漫性或双侧异常24例(30.4%);局限性异常55例(69.4%);CT 扫描异常44例(51.8%);脑电图与CT 异常局限于颞叶、额颞或枕颞者分别为73.45和34.1%脑电图弥漫性或双侧异常与局限性异常间的CT 异常有显著差异(P<0。01);脑电图与CT 均异常者43例,脑电图异常中有30例,CT 异常中有12例位于颞叶、额颞或枕颞,其问差异极显著(P<0.001)。伴有大发作者54例,仅有复杂部分性发作者31例,脑电图异常分别有49例和30例,CT 异常分别有36例和8例,两组间CT异常差异极显著(P<0.001)。精神运动性癫痫伴有大发作或脑电图为局限性异常时,CT 异常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T与脑电图在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152例脑梗死患者分别做CT与EEG,并进行异常率的比较。结果:24小时内组EEG发现急性脑梗死的阳性率较头颅CT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梗死早期脑电图检查较CT更为重要,且脑电图对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及判断是否合并癫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韦玉华  胡常理 《广西医学》2006,28(8):1187-1189
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脑脊液、CT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脑脊液、头颅CT的检查结果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EG异常率为86.4%,BEAM的表现与之相符,EEG及BEAM随病情的变化而改变.脑脊液检查97例,异常23例(23.7%).CT异常33例(28.0%).EEG和脑脊液及CT检出结果 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EEG及BEAM为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结合脑脊液、CT结果 及临床表现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疗效及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薛丽丽  吴伟  王丽红 《医学综述》2009,15(13):2061-2062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散发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预后估计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散发病毒性脑炎的异常EEG和临床资料。结果本组EEG检查正常范围脑电图9例(20.5%),异常脑电图35例,阳性率为79.5%,轻度异常14例(31.8%);中度异常15例(34.1%);重度异常6例(16.2%)。治愈率86.3%(38例),病死率13.6%(6例)。结论EEG检查阳性率高,且经济方便,对早期诊断、临床分型、疗效和估计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作为首选实验室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EAM、EEG、CT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意义,应用BEAM、EEG、CT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康泰电子公司BEAM仪对206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于住院24h内做BEAM 和EEG检查,并进行CT检查192例、脑脊液检查171例,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BEAM异常率93.6%,EEG异常率72%,脑CT异常率54%,脑脊液异常率83%.结论:BEAM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异常率高、敏感性好,优于脑CT和EEG,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