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瘿汤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强的松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清瘿汤联合强的松口服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全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瘿汤联合强的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可靠,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宣肺清水饮加减与泼尼松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性原则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68例,将68例确诊为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仅采取运用泼尼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宣肺清水饮加减与泼尼松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以及血清蛋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治疗方案后,显效的患者中对照组13例(38.24%),观察组19例(55.88%);无效患者中对照组10例(29.41%),观察组3例(8.82%)。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迹象,但对照组与观察组好转程度不统一,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变情况较对照组较好,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采取宣肺清水饮加减与泼尼松联合治疗,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且治疗前后对比效果显著,有益于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红  王群元 《山西中医》2001,17(1):32-32
采用中药大黄水煎剂保留灌肠和川芎嗪静脉滴入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43例.结果治愈29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7%.治疗后血BUN、Cr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尿量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7,(7):936-937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选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80例,将其根据病情程度、年龄、性别等,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使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主要使用激光和辅以药物治疗,时间持续为两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好转程度及最后不同方案所达到的治疗效果,黄斑受损及恢复程度,视盘治疗后恢复程度,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后好转程度等差异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病情好转程度相比于对照组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比对照组高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对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热敏灸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肽(PICP)表达的影响.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以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及阿伦膦酸钠内服对照.观察临床疗效、检测PICP的表达.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治愈7例,显效14例,好转5例,无效2例,有效率92.85%,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8例,好转8例,无效7例,有效75.00%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血清PICP含量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血清PICP含量比较,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热敏灸可改善临床症状,增加PICP的表达,疗效优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6.
藓化饮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激活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藓化饮对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激活调节因子(RANTES)表达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OLP患者(治疗组)和24例健康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藓化饮治疗,ELISA法检测对照组和治疗组应用藓化饮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清RANTES的表达观察疗效;比较OLP患者与健康人RANTES表达的不同。结果:OLP患者经藓化饮治疗8周后,自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痊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OLP患者组血清中的趋化因子RANTES含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OLP患者治疗后血清中的趋化因子RANTES含量降低,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趋化因子RANTES在反映OLP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和监测患者的免疫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藓化饮可调节OLP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病情的好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雪莲通脉丸对达坂城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气虚血瘀型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组)、治疗组(雪莲通脉丸+西医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1次/d;他汀类(口服辛伐他汀片20mg,1次/d);硝酸酯类(口服欣康40mg,1次/d);β-受体阻滞剂(口服比索洛尔5mg,1次/d或美托洛尔25mg,2次/d),疗程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雪莲通脉丸,9g/次,2次/d,疗程8周。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中医症状定量积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 (1)心绞痛症状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功能方面:治疗后2组LVEF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升高,LVESD、LVEDD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管内皮功能方面:治疗后2组FMD、NMD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升高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氧化应激方面:治疗后两组SOD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升高,MDA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血管活性物质变化:治疗后两组ET-1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降低,NO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雪莲通脉丸可以明显改善达坂城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其机制与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配合针灸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活血法配合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采用改良中文版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CRMDQ)对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痊愈20例,好转7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13例,好转5例,无效12例;前者有效率为90.0%明显大于后者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RM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CRMDQ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配合针灸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疏肝化浊药物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加服疏肝化浊方,每日1剂,早晚服用,疗程均为4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纤维化指标及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4周、48周的肝功能指标比较ALT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前与治疗24周、48周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HBVDNA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疏肝化浊药物对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患者临床疗效满意,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使用。  相似文献   

10.
王武军 《新中医》2008,40(3):49-50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对照组63例以稳心颗粒治疗,2组均7天为1疗程,连续观察治疗4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23%,对照组为71.4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主要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对心悸、心胸憋闷改善尤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硝酸甘油用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用量减少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2组期前收缩、ST降低、平均持续时间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对改善期前收缩、平均持续时间指标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有明显的疗效,且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贝尔面瘫且面神经功能Ⅲ级及以上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均采用糖皮质激素加能量合剂、甲钴胺、抗病毒等常规综合治疗,其中观察组加用葛根素。观察时间为10 d。结果与治疗前对比,2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观察组满意率(92%),对照组满意率(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方案加用葛根素治疗贝尔面瘫的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颞三针配合挛三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其推广价值,及其与康复训练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靳三针组、康复组、联合组,在基础治疗上分别施加颞三针合挛三针治疗、康复训练和联合治疗,分别进行功能评定和量表评估。结果:在FCA、NDS、FMA量表评分方面,7天后,除康复组外,其他两组的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4天后,3组患者的量表评分较7天前均有好转(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CSI评分方面,治疗7天后,靳三针组、康复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的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康复训练及其联合应用均可缓解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症状,而靳三针不仅能够降低肌张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肢功能,提高康复训练效果,而且取穴、操作简便,适宜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肌电图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梁镇宏 《新中医》1998,30(8):22-23
笔者对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温针治疗,同时观察治疗前后常规肌电图和F波传导速度的改变,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5.6%,随着病情好转,肌电图复查异常自发电位减少,运动单位电位数和电压增加,F波传导速度增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经临床观察,温针治疗可缓解或消除神经根的受压状态,使受损的神经根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功能状态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和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有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芪参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应用芪参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2组连续治疗6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1.67%,对照组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T段降低导联、ST段下降电压总和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T段下降电压总和、ST段降低导联改善大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心绞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心绞痛发作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并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吕景山对法配合中医特色护理治疗糖尿病并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予抗抑郁治疗,观察组予吕景山对法配合中医特色护理治疗,疗程均为14天,比较2组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糖尿病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DQOL)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SDS、HAMD、DQOL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QOL积分分为生理、精神/心理、社会关系、治疗4个维度。治疗后,2组生理维度、精神/心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治疗维度积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本治疗方案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采用吕景山对法配合中医特色护理治疗糖尿病并抑郁症患者安全、有效,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分析止酸方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本院收治的符合本文筛选要求的反流性食管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112例,男60例,女5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结果 治疗后2组症状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但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胃镜下食管黏膜改善对比,观察组治愈22例,好转31例,总有效率94.6%;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29例,总有效率83.9%,2组胃镜黏膜炎症的观察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p消除率分别为86%、95%.结论 本试验证实止酸方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特别是对抗生素过敏或用西药久治不愈的病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祛瘀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应用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肺功能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Vs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7%Vs72.7%),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在FEV1、FVC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见有任何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高。结论:临床中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效果显著,改善其肺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南星止痛膏加抗骨增生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狗皮膏加抗骨增生胶囊治疗。观察临床疗效、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显效6例,好转2例,无效1例,愈显率为92.5%。对照组治愈22例,显效7例,好转6例,无效5例,愈显率为72.5%。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汕头市金平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手术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骨折部位手术复位固定后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骨密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且观察组患者骨密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06 %高于对照组的70.5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 %低于对照组的3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明显,中西医结合治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