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肖俊 《临床外科杂志》2011,19(7):471-472
目的分析特利加压素治疗肝叶切除术后肝肾综合征(HRS)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利尿合剂和白蛋白治疗,B组给予特利加压素和白蛋白治疗,疗程均为7d。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一般临床症状、尿量、血清尿素氮和肌酐以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疗程结束后,A组尿量治疗前为(663±249)ml/d,治疗后为(987±354)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氮和肌酐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尿量治疗前为(598±324)ml/d,治疗后为(1956±875)ml/d,尿素氮由(19.4±5.8)mmol/L下降至(10.5±4.3)mmol/L,肌酐由(231.2±69.8)μmol/L下降至(128.9±35.2)μmol/L,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尿量、尿素氮和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A组比较,B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特利加压素治疗肝叶切除术后HRS优于常用的利尿合剂,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奥曲肽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9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非绞窄性)患者分为奥曲肽常规剂量组(基础治疗加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1/8h)、加倍剂量组(基础治疗加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1/4h)和对照组(基础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7d后的临床症状、胃肠减压量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奥曲肽加倍剂量组在缩短腹痛时间、减少胃肠减压量、降低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及空腹血糖水平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但总有效率与常规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倍剂量奥曲肽治疗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红景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对照组(对照组)和氯沙坦联合红景天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2例。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②两组均能显著改善早期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P〈0.05),而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③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血尿素氮(BUN)、血白蛋白(Alb)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红景天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经动脉胰腺局部置管持续灌注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奥曲肽选择性动脉介入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43例SA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20例除常规治疗外,应用改良Seldinger法置导管于胰腺病变供血动脉,以奥曲肽25μg/h连续输注24~48h。对照组23例经静脉全身应用奥曲肽,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血液淀粉酶较对照组下降迅速,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临床治愈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治疗组分别为15.00%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43.50%和26.10%,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胰腺局部动脉置管持续灌注奥曲肽治疗SAP较静脉用药有更好疗效,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1.3%)(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不同分期及原发病脂质代谢紊乱特点及其变化相关因素,为临床调脂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18例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血脂特点及其变化相关因素。结果总胆固醇在前4期均高于对照组(P〈0.01),三酰甘油在前4期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在各期均与对照组无差异。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血总胆固醇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呈正相关(P〈0.01),与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等呈负相关(P〈0.05)。三酰甘油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呈正相关(P〈0.01),与年龄、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等呈负相关(P〈0.05)。高密度脂蛋白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呈正相关(P〈0.05),与体质量、尿素氮、血肌酐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不同分期患者血脂水平异常与患者年龄、血红蛋白、白蛋白、肾功能等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方法采用回归性分析的方法,分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60例。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止血时间、输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明显,止血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生长抑素在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肠梗阻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与常规保守治疗组相比.加用奥曲肽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胃肠引流量减少.肛门排气时间缩短,治愈率提高,住院时间缩短(均P〈0.01);然而,两组中转手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能明显改善肠梗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本组30例恶性肠梗阻患者中.初治病例13例.复治病例(以往接受过化疗)17例。均接受2-4个周期联合治疗:奥曲肽0.6mg/d,持续静脉注射;氟尿嘧啶(5-FU)2000mg/m2,静脉滴注,持续48h;草酸铂85mg/m2,静脉滴注d1;甲酰四氢叶酸钙(CF)200mg/m2,d1和d2,静脉滴注;每14d为1周期。评价治疗后化疗有效率、肠梗阻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患者化疗有效率为40.0%(12/30),其中初治组为53.9%(7/13),复治组为29.4%(5/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4)。肠梗阻治疗有效率为50.0%(15/30),其中初治组有效率为69.2%(9/13),复治组为35.3%(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9)。除1例患者出现Ⅲ度白细胞减少.1例出现Ⅲ度恶心呕吐外.其余患者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0~Ⅱ度)。结论奥曲肽联合FOLFOX化疗对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有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将9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及血肌酐、尿素氮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有利于排出体内毒素,能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的疗效。方法选择CKD3~4期患者95例,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A组)31例、厄贝沙坦组(B组)32例、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组(c组)32例。疗程共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血清胱抑素C(Cyc)、血钾、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h尿蛋白定量等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第3个月B、C组24h尿蛋白定量均减少,与A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减少更为显著,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治疗后SCr明显下降,与A、B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能有效降低SCr,减少尿蛋白,具有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是CKD3~4期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双重血浆滤过(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对合并狼疮肾炎(1u—pus nephritis,LN)的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治疗效果。方法36例合并LN的重型SLE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药物治疗+DFPP组(DFPP组),每组18例。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免疫学指标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DFPP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BUN、SCr、血清胱抑素C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DFPP组以上各项指标下降更明显(P〈0.05)。对照组和DFPP治疗组血白蛋白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ANA阳性率、抗ds-DNA阳性率、IgG、IgA、IgM、ESR下降(P〈0.05),补体C3、CA升高(P〈0.05),DFPP治疗组治疗后ANA阳性率、抗ds—DNA阳性率、IgG、IgA、IgM、ESR下降(P〈0.05),而补体C3、C4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DFPP组ANA和抗ds—DNA转阴率更高,IgG下降更明显(P〈0.05)。对照组与DFPP组治疗前后SLEDAI明显下降(P〈0.05),组问比较,DFPP组下降更显著(P〈0.05)。DFPP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合并LN的重型SLE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DFPP可显著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脏病(CKD)〉3期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DKD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对照组)和缬沙坦联合肾康注射液组(治疗组),每组40例。2组均行常规治疗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和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Alb和BMI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CKD〉3期DKD患者能够显著改善肾功能,可以延缓或逆转早期DKD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3期开始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对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门诊或住院的CKD3~4期非透析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干预组进行钙磷代谢紊乱严格干预,观察组则给予CKD的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parathyroidhor—mone,iPTH)、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白蛋白等指标,同时通过腹部、骨盆、手部x线平片进行血管钙化的定量测量。结果2组治疗后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iPTH、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和血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变化,而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和Hb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O.05)。干预组血钙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O.05),亦高于对照组(P〈O.05);干预组和观察组血磷和血白蛋白治疗前相比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0.05)。干预组和观察组血SBP和iFrrH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但干预组降低更显著(P〈O.05)。干预组发生血管钙化4例,观察组发生血管钙化10例,干预组血管钙化的发生率低于观察组(P〈O.05)。结论钙磷代谢紊乱参与了CKD血管钙化的进展,在CKD3期开始干预可明显延缓其进展,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扶正降浊方(又称肾病2号方)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不良和肾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扶正降浊方组(治疗组)49例和尿毒清颗粒组(对照组)47例。分别采用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汤剂或颗粒。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改良SGA评分、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改良SGA评分、PA、Alb、H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Scr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改良SGA评分、PA、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症侯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扶正降浊方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营养不良,缓解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治疗非糖尿病性慢性肾脏病(CKD)2~3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非糖尿病性CKD2~3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降压、肠道排毒及纠正贫血等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舒洛地特胶囊25mg/次,2次/d,共50d。比较2组治疗后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治疗组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洛地特治疗非糖尿病性CKD2~3期效果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E1(凯时)治疗脾肾气虚、毒瘀互结型2-4期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合并急性肾损伤( 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病例6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川黄方加凯时组(治疗组)29例、凯时组(对照组)31例,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肌酐( Scr)、血尿素氮( BUN)、血尿酸( UA)、肾小球滤过率( eGFR),并统计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能有效降低Scr、BUN、UA(P〈0.05或P〈0.01),提高eGFR(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在Scr、BUN、eGFR改善方面更为明显(P〈0.05或P〈0.01)。另外,治疗组取得75.86%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35.48%,P〈0.01),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川黄方联合凯时能有效减轻A on C患者肾损伤、促进肾功能恢复,并改善中医证候群,优于单用凯时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的疗效。方法58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出现慢性移植肾肾病后,在调整原有环孢素或他克莫司联合麦考酚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每次0.5g,每日3次,随访12周)。随访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含量的变化及其不良反应。结果他克莫司组和环孢素组治疗后血清肌酐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均P〈0.01)。他克莫司组和环孢素组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他克莫司组和环孢素组血清尿素氮水平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羟苯磺酸钙组治疗期间3例出现恶心、纳差,1例出现头痛,减量后均症状消失。结论加用羟苯磺酸钙可改善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的移植肾的肾功能,明显降低尿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