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大面积脑梗死指脑组织的梗死灶大,大多数为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层的完全性闭塞所致的脑梗死,是脑梗死中较严重的一类,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等特点,大面积脑梗死发病率占脑梗死的10%~15%。为探讨本病的治疗效果,收集了自2005年3月至2009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90例患者,现详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将1998至2004年间国内期刊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相关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亚低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MCI)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近10年来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CECDB)、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QVIP),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进行评价,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随机临床试验(RCT)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6个RCT共251名MCI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亚低温治疗)12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127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临床失智评分(CDR)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相比常规治疗,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提升MCI患者的疗效,值得在临床诊疗中广为普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亚低温结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 ;治疗组给予亚低温脑保护治疗并结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2组在治疗前后均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2组于治疗后神经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但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 05)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 67%和73 33% ,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给予亚低温结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 ,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针刺放血治疗风热型急性创伤性喉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疗法治疗风热型急性创伤性喉炎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治疗机理.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针刺放血疗法(三棱针点刺拇指三商穴和耳穴轮1、轮3、轮5放血),每日1次;对照组行西药(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疗程均为5天.结果:试验组疗程结束的愈显率为90.0%,对照组为86.7%,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愈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其症状体征积分及嗓音声学参数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放血疗法治疗风热型急性创伤性喉炎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于金栋 《河北中医》2011,33(9):1411-1414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卒中,属中医学中风范畴,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中老年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虽然该病的死亡率逐渐下降,但其高致残率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提高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临床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对急性脑梗死疾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针刺督脉穴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脑梗死体积及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督脉穴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创伤性喉炎风热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创伤性喉炎风热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运动疗法(针刺开音1号穴结合喉部声门深呼吸运动),每日1次;对照组行西药(0.9%氯化钠注射液20ml,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地塞米松注射液5mg)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疗程均为5d。结果:治疗组治疗3d的痊愈率为60.00%,疗程结束的愈显率为90.00%;对照组分别为50.00%、83.33%,2组愈显率比较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其症状体征积分及嗓音声学参数FPQ、APQ、H/N、MPT值比较,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组30例无不良反应,所有病例安全性评价为1级。结论: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创伤性喉炎风热证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并发吞咽障碍的病人60例,随机分成针刺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6d为1个疗程,休息1d后进行第2个疗程,最长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病人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有显著疗效,是提高这类病人的康复率、改善吞咽功能的疗效确切、操作简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1月~ 2 0 0 3年 5月以来先后对 2 16例病人进行亚低温脑保护治疗及护理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2 16例病人中有重型颅脑损伤 73例 ,颅内血肿 36例 ,脑出血 4 8例 ;脑干损伤 2 8例 ;中枢性高热 2 3例 ;其它 8例。年龄最大的 6 8岁 ,最小的 12岁 ,平均年龄在 4 5岁。发生并发症的 14例 ,其中心律失常的 4例 ,复温性休克 3例 ,褥疮 2例 ,肺部感染 5例。2 护理措施2 1 作用机理 :①降低脑能量代谢 ,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 ;②保护血脑屏障 ,减轻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 ;③抑制兴奋性氨基酸、自由基及一氧化氮等有害物质的释放 ,减少对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脑梗死患者,按会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采用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37例单纯采用电针治疗。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次后休息2天,治疗30次后,以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改良的Banhel指数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单纯电针疗法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针刺对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Pseudobulbar Palsy),患者吞咽功能重塑的干预效应.方法:将72例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6d后休息ld,治疗6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共治疗42d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0.6%,对照组总有效率5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吞咽障碍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项针能够明显改善假性球麻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肯定,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0例脑梗死患者以病程分层随机,恢复期2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6例,对照组11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4星期。随访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可比性好,(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剌是安全的,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能够改善症状,减少致残,防止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脑梗塞下肢运动功能障碍针刺治疗方案.方法以脑梗塞下肢功能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以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积分为指标,应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脑梗塞针刺疗效的4因素3水平搭配组合方案进行优选.结果在脑梗塞病程3 d内,可获得相对最佳的下肢功能Fugl-Meyer积分效应.结论对于所考察的因素和水平来说,前述方案即为脑梗塞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针刺治疗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刺并高压氧改善脑梗死平衡功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高压氧的综合疗法对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7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加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以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为标准观察治疗前后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平衡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更为显著(P<0·01),并且运动功能提高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高压氧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整体同步康复脑梗死患者感觉、运动功能,明显改善患者平衡障碍,尤其对伴有视、听等感觉障碍的脑梗死早期患者疗效独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寻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较佳方法。方法: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0例均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术后随机分为针药组(30例)和药物组(30例)。两组均采用内科西药常规治疗,针药组在此基础上,术后第2天加用针刺,穴取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血海和水沟,治疗10天,以"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法"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价。结果:手术死亡率为20.0%;术后采用针刺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针药组总有效率为40.0%,优于药物组的13.3%(P<0.05)。结论: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能降低大面积脑梗死的死亡率;术后采用针刺配合西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有协同作用,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樊宇婷    关莹    李冬岩 《陕西中医》2023,(5):644-64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奥拉西坦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血清GDNF、S100β、SIRT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脑血流动力学的水平,评估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Barthel指数的差异,统计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GDNF、SIRT1等相关因子、脑血流动力学相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GDNF、SIRT1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治疗后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S100β、NSE及阻力指数(RI)治疗后下降,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MoCA评分治疗后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老年性痴呆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评分治...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提高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的针刺方法。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12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观察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发病1星期内针刺比1星期后针刺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针刺选穴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头针配合体针与单纯体针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2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用头针配合体针和单纯体针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志、语言、肢体运动功能等进行综合评分并比较。结果:2组疗后积分均比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头体针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异显著大于体针组(P〈0.05);2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愈显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头体针组疗效明显高于体针组。结论:针刺可明显改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神志、语言和肢体运动功能状态,头针配合体针疗效优于单纯体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针刺方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的康复作用及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交替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40例.两组在采用相同的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良肢位摆放的同时均给予针刺治疗.交替针刺组采用巨刺与非巨刺交替运用的方法,即每日2次、健侧与患侧腧穴交替使用;常规针刺组每日1次、仅取患侧腧穴针刺.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SS)评分,并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监测两组患者治疗第1天及治疗最后1天针刺前及针刺过程中病灶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交替针刺组的愈显率为65.0%,优于常规针刺组的37.5%(P(0.01);交替针刺组治疗后的改良SSS评分低于常规针刺组(P<0.01);交替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在治疗第1天及最后1天针刺过程中均可使病灶侧MCA平均血流速度下降(均P<0.05);治疗最后1天交替针刺组针刺前MCA平均血流速度与常规针刺组针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替针刺组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组,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灌注是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