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手术治疗中Ⅰ类切口80例作为研究对象,40例干预前作为参考组,40例干预后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情况、平均住院天数、抗菌药物费用等.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抗菌药物费用与参考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减少治疗成本,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白内障手术围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的效果比较。方法:对我院2009年(干预前)及2010年(干预后)的白内障手术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从年龄、性别、切口愈合程度、住院天数、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评价、费用、术后感染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切口感染率下降1.53%,平均住院天数下降16.66%,平均使用抗菌药物金额下降83.57%。结论: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干预用药后,围术期切口感染率控制较好且抗菌药物使用较为合理,切实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谢莹霞 《抗感染药学》2019,16(3):436-438
目的:探究和比较药学干预对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成效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期间诊治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的400例患者资料,按药学干预前后将其分为干预前组200例和干预后组200例;干预前组患者给予采用常规抗菌药物管理,干预后组患者给予采用药学干预下抗菌药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及其费用的差异。结果:干预后组患者治疗期间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低于干预前组,抗菌药物费用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干预前组(P<0.05)。结论:在患者治疗期间采用药学干预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且确保了患者抗菌药物临床治疗的合理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药剂科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菌药物使用,实验组患者进行医院药剂科干预抗菌药物使用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医院药剂科干预抗菌药物使用后,实验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和给药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更换抗菌药物发生率(12.50%)和联合用药发生率(1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更换药物发生率(37.50%)和联合用药发生率(3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药剂科干预抗菌药物使用后,更换抗菌药品和联合用药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
  间、使用药物种类和给药天数均明显缩小,保障了用药者的利益,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江鸿 《海峡药学》2012,24(6):279-280
目的 探讨药剂科在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全年出院患者374份病历作为非干预组,2011年全年出院患者374份病历作为干预组.对两组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非干预组比较,干预组更换药品、联合用药、药物选择、单次剂量及术后用药时间的不合理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非干预组比较,干预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费用、平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数目及抗菌药物应用的平均给药天数均显著下降(P<0.05),所开药物在医保范围内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结论 加强科学监管,进行临床药学实践,是保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综合干预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依《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建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网络监测平台,组织专家组,综合制定各科干预抗菌药物使用措施,并从住院总病历中,随机抽取干预前407例和干预后557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菌送检率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的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提高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对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统计医院某科2011年1月至7月(干预前)和2012年1月至7月(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干预前全部病例都使用抗菌药物,干预后有3例未使用抗菌药物,干预后克林霉素、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呋辛钠使用例数明显增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使用明显减少,平均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有所减少。结论通过综合干预措施使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管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某二级综合医院2010年上半年未实施综合干预和2011年上半年已实施综合干预的住院病历各600例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抗菌药物合理利用进行干预的患者,其使用抗菌药物的频率明显呈下降趋势(P<0.01),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减少,在抗菌药物的使用资金方面也逐渐降低。结论采取恰当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抗菌药的合理利用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机体因使用抗菌药物而引起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闫美兴  王少华  李杨 《中国药房》2012,(25):2394-2395
目的:介绍我院强化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实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综合制定加强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分级管理制度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审批制度等干预管理措施;借助医院信息系统,比较干预前、后各7个月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及其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的比例(简称"销占比")、月销售金额。结果: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销售金额从干预前的最高190万元降至100万元左右,下降幅度达47.37%;"销占比"从干预前最高的20%降至10%左右,下降幅度为50%;月销售金额从干预前的平均141.39万元下降为平均84.43万元,干预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医院采取合理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的运用对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及联合用药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对内分泌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干预,利用医院HIS信息系统回顾性抽取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2019-2021年)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人数占比、住院患者平均使用抗菌药物疗程等,在临床药师干预跟踪后,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过PDCA循环管理后,内分泌科室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从实施前(2019年)的41.17%,经干预后下降至(2021年)39.17%;使用强度从实施前的43.76 DDDs,经干预后下降至32.07 DDDs;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人数占比从干预前的41.97%,下降至干预后的24.73%;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天数从实施前的21.17天,经干预后下降至17.17天;以上数据干预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对患者的用药进行管控可降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减少抗菌药物的联用,缩短使用疗程,PDCA循环法的干预有利于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抗菌药物使用综合干预效果,为规范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干预措施:采取药学干预和行政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进行综合干预。效果评估:分别调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干预前)、2013年6月-2014年5月(干预后)使用过抗菌药物的病区及门诊病历作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从综合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强度(DDD,Daily Defined Dose)以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送检率、抗菌药物联用情况等几个方面评估综合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率、平均使用强度分别为59.18%和35.19 DDD,低于对照组的71.39%和45.64 DDD;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送检率由26.65%上升至81.58%;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更趋于合理。结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以降低门诊和病区病例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强度;提高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送检率,抗菌药物联用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某院新生儿ICU(NICU)实施抗菌药物管理项目的经验与成效。方法:基于国际上施行的抗菌药物管理项目(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program,ASP)策略目标,在某三级综合医院NICU病房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包括教育、医嘱点评和反馈、咨询和多学科病例讨论等。并对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抗菌药物使用天数、治疗失败率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病原学检查比例明显升高(83.55%vs 100%,P<0.001),使用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率明显升高(23.08% vs 90.91%,P<0.001);抗菌药物治疗天数(每千人日)较前下降3.54%,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天数(每千人日)较前下降31.05%。结论:药师主导的抗菌药物管理项目,提高了NICU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干预过程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对药物使用经济性的干预以及对患者预后和科室细菌耐药性长期影响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临床药师干预对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率的成效,为促进医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6月间抗菌药物使用各指标(使用强度、使用率及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发生的数据为干预前组;另选取2019年7月-12月间抗菌药物使用各指标数据为干预后组;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8月26日至9月25日(干预前)和2013年1月26日至2月25日(干预后)的全部住院患者病历,对其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该院儿科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70.98%下降至62.68%,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干预前的37.02DDDs/(100人·d)下降至20.16 DDDs/(100人·d),抗菌药物费用由干预前的7.02万元下降至6.16万元,抗菌药物用药不合理使用率由34.59%下降至15.72%。结论:采取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使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明显提高,儿科患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经费明显下降,对社会、医院和患者均有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药师干预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药师干预前的2010年和实施药师干预后的2011年5月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干预前组75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5.0%,干预后组65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较干预前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抗菌药物费用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药师干预措施对临床合理运用抗菌药物具有积极影响,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天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武德廉  WU De-lian 《安徽医药》2013,17(6):1057-1058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对干预前后抗菌药物应用的对比变化以及综合干预的效果,规范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通过制定规范、加强教育、分级管理、检查反馈等措施来干预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对医院干预前(2012年1—4月份)和干预后(2012年5—8月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结果干预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比例由66.90%下降至60.88%,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75.91DDD下降至62.93DDD,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100%下降至29.58%,微生物送检率由17.71%提高至30.62%,干预效果显著。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对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方法 医院2009年至2012年对抗菌药物实施的监管分为3个阶段,采用分层抽样法,对各阶段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送检率的指标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等级相关的统计方法,研究Ⅰ类切口手术平均预防用药天数逐季度变化值与医院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实施行政干预强度变化的关系.结果 3个阶段抗菌药物使用率呈逐渐下降趋势,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及预防用药合理性虽然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处于较低水平;Ⅰ类切口手术平均预防用药天数与行政干预强度呈负相关.结论 医院现阶段各项管理制度及采取措施提高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但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预防使用率、病原送检率还未达到《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需要持续改进,同时医院应加强监管力度,以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临床药师通过综合运用多种干预措施对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规范,并评价其可实践性及效果,为探索合理的干预管理措施,规范医院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医院各临床科室病例200份,实施综合干预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并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总药费、抗菌药费、住院天数、预防性用药情况等指标,观察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总药费、抗菌药费、住院天数、预防性用药的比率等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通过药师与医院相关部门的实施有效可行的综合干预,可有效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规范化管理,指导医生的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19.
李玲  廖赟  袁波  黄芳 《中国药房》2013,(17):1545-1547
目的: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的药事管理工作成效。方法:以数据库建设为核心内容,对临床信息系统(CIS)中医院感染相关信息进行提取、整合,设计由基础数据库建设、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监控等5个模块构成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医院整体用药情况进行电子监控。以我院骨外科为例,分别对2011年1-6月(干预前)和2012年1-6月(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比较干预前、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等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初步建立了一个科学合理、操作简便的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干预前使用强度为66.94DDDs/100人/天,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为62.18%,干预后使用强度下降了13DDDs/100人/天(仅为53.22DDDs/100人/天),使用率下降7%(仅为55.7%)。结论:抗菌药物的信息管理能够及时、有效地规范医院抗菌药物应用,使之日趋合理,有效提高药事工作效率与管控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5,(14):1977-1979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在胸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全程持续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年1-12月(干预前)、2013年7月-2014年6月(干预后)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病历,各300例。对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以及使用频率、联合用药情况、人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以及种类、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占住院费用比例,以及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种类较干预前少,且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单用比例为74.00%、联用比例为26.00%,干预后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单用比例为97.37%、联用比例为2.63%,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人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人均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以及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占住院费用比例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在胸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中全程持续干预可明显提高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合理性,减少抗菌药物临床使用量,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提升临床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