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目的 比较2种面神经显露方法 (顺行法和逆行法)在腮腺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 2001年7月-2007年6月,共完成腮腺切除术65例,其中35例采用逆行法(周围支法)解剖显露面神经,其余30例采用顺行法(总干法)解剖显露面神经.术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面瘫症状,出现面瘫的时间、范围及面瘫症状恢复的时间.结果 2种面神经显露方法 均能很好地显露面神经及其分支,但面神经总干解剖恒定,更加容易暴露和解剖.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周围支法术后有6例、总干法有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瘫症状,所有面瘫症状均在术后3~6个月内得到恢复,总干法患者的面瘫症状恢复较快.结论 2种面神经显露方法 均可安全地用于腮腺手术,但总干法更加安全可靠、快速简便,特别适合于改良切口的腮腺切除术,值得进一步应用和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腮腺切除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及其与腮腺切除的范围,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对62例腮腺混合瘤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手术治疗,神经损伤22例,占35.48%,其中腮腺区域性切除32例,术后即刻出现面神经颧支及颊支暂时性麻痹2例(6.3%),下颌缘支暂时性麻痹3例(9.4%),1个月后自行恢复。腮腺浅叶摘除20例中,术后即刻出现面神经颧支及颊支暂时性麻痹2例(10%),下颌缘支暂时性麻痹5例(25%)。腮腺全切解剖面神经的10例,术后全部即刻出现面神经暂时性面瘫(100%),所有麻痹平均在1.5个月恢复。结论:面瘫的发生率与手术术式、瘤体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以及面神经的解剖形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腮腺肿瘤的切除与术后发生面瘫的原因及关系,以指导临床减少面瘫的发生.方法:2009年1月~2011年4月60例腮腺肿瘤切除术后发生面瘫患者26例,根据肿瘤大小行全腮腺切除术、区域性切除或浅叶切除术.结果:60例行面神经解剖加腮腺全切除术51例,其中有9例行面神经颊支切除术,发生面瘫26例.其原因是患者肿瘤侵及面神经颊支,术后出现永久性面瘫;肿瘤切除术及面神经解剖加腮腺浅叶切除术者51例,发生暂时性面瘫25例,进行对症治疗,给予肌肉注射维生素B1、B12及其他治疗,3个月后恢复,经过1个月~2年的随访,1例腮腺鳞癌患者复发死亡.60例发生面瘫26例,面瘫发生率43.3%,其中永久性面瘫1例(总面瘫的3.85%),发生暂时性面瘫25例,发生暂时性面瘫占总面瘫的96.15%.结论:手术的切除范围、肿瘤大小、面神经的解剖方法是影响面神经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腮腺混合瘤个体化手术治疗对面神经功能影响的临床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造成腮腺混合瘤手术切除后面神经损伤的原因。方法对76例腮腺混合瘤的患者采用个体化的手术方式,观察其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76例患者中有26例手术后出现面瘫,占34%。其中腮腺区域性切除者面瘫发生率为22.2%,为暂时性面瘫;行腮腺浅叶和瘤体切除者面瘫的发生率为37.9%,均为暂时性面瘫;全叶切除者发生率为46%,1例为永久性面瘫。结论手术方式、手术范围、面神经的解剖方法是影响面神经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面瘫的发生率与手术术式、肿瘤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以及面神经的解剖形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造成腮腺混合瘤手术切除后面神经损伤的原因。方法对76例腮腺混合瘤的患者采用个体化的手术方式,观察其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76例患者中有26例手术后出现面瘫,占34%。其中腮腺区域性切除者面瘫发生率为22.2%,为暂时性面瘫;行腮腺浅叶和瘤体切除者面瘫的发生率为37.9%,均为暂时性面瘫;全叶切除者发生率为46%,1例为永久性面瘫。结论手术方式、手术范围、面神经的解剖方法是影响面神经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面瘫的发生率与手术术式、肿瘤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以及面神经的解剖形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发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情况、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对腮腺肿瘤手术3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解剖面神经下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28例,术后并发涎漏2例,暂时性面瘫3例;解剖面神经下腮腺全叶及肿瘤切除术6例,并发颊支永久性面瘫1例,术后2年复发2例。结论腮腺肿瘤以良性肿瘤为主,良性肿瘤的治疗行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或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次全切除术;腮腺恶性肿瘤在未侵及面神经时行保留面神经的全腮腺切除术,术后辅以放疗,同时应注重快速冷冻切片病检在手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吴厚刚  何广  孙玮  欧乐豹 《吉林医学》2012,33(17):3694-3695
目的:探讨腮腺区肿瘤发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情况、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腮腺区肿瘤手术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解剖面神经下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27例,术后并发涎漏1例,暂时性面瘫3例;解剖面神经下腮腺全叶及肿瘤切除术5例,并发颊支永久性面瘫1例,味觉出汗综合征1例,术后2年复发1例。结论:腮腺区肿瘤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效果好,术后辅以放疗,同时应注重快速冷冻切片病检在手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发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情况、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科1999年至2006年间进行的腮腺肿瘤手术3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解剖面神经下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28例,术后并发涎漏2例,暂时性面瘫3例;解剖面神经下腮腺全叶及肿瘤切除术6例,并发颊支永久性面瘫1例,术后2a复发2例。结论:腮腺肿瘤以良性肿瘤为主,良性肿瘤的治疗行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或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次全切除术;腮腺恶性肿瘤在未侵及面神经时行保留面神经的全腮腺切除术,术后辅以放疗,同时应注重快速冰冻病理在手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改良腮腺切口治疗腮腺肿瘤3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腮腺切口的临床效果及其合理性.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实行传统手术切口,另一组实行改良腮腺切口,两组均保留腮腺筋膜,并采取面神经干顺行分离及面神经颈支逆行解剖分离法.随访观察该切口的美观程度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改良腮腺切口术后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暂时性面瘫、涎瘘和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腮腺切口改良式手术方法 切口入路隐蔽,美容效果好,术后患者有较满意的面部外形,腮腺任何部位的肿瘤都可以采用此术式.较传统手术切口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腮腺肿瘤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新华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7,17(3):417-417,419
腮腺肿瘤85例中良性肿瘤61例,采用浅叶切除加解剖面神经46例,腮腺全切除解剖面神经9例,脂肪瘤4例,血管瘤2例行单纯切除。恶性肿瘤24例,肿瘤切除、保留面神经10例,肿瘤和面神经均切除14例,手术并发暂时性面瘫9例,永久性面瘫4例,碘油造影、B超、CT检查对区分腮腺肿瘤、良恶性有帮助,术后放疗或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听神经瘤术中面肌肌电图监护对面神经保留的作用。方法对28例听神经瘤经枕下入路行肿瘤全切除术,术中进行面肌肌电图实时监护。结果全部患者均全切肿瘤,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2.9%,术后1个月和半年H—B分级Ⅰ~Ⅱ级为82.1%,其中术末面神经刺激强度为0.1~0.5mA,波幅〉1.0mV。结论在听神经瘤术中行面肌肌电图监护可以有效提高面神经保留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33例34个听神经瘤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通过枕下乳突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瘤体;对照组24例24个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术中未进行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比观察2组听神经瘤全切除率、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和面神经功能保留率。结果观察组听神经瘤全切除率、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及面神经功能保留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能有效保留面神经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鞘瘤术中连续面肌肌电图监测对面神经解剖保留和功能保留的作用。方法分析术中应用面神经监测组46例和术中无面神经监测组56例患者资料,比较两组面神经解剖保留率,House-Braekmann评分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的面神经功能状态。结果监测组与无监测组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分别为91.30%和71.43%;两组术前面神经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53,P=0.452),术后2周面神经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9,P=0.035)。结论大型听神经鞘瘤手术中采用面神经监测对面神经的解剖和功能保留有明显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中面神经监测对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的影响。方法使用英国牛津公司Medelec神经生理术中监测仪,对22例听神经瘤术中进行面神经自发面肌电图及电刺激诱发面肌电图监测。结果通过术中监测自发肌电图结合电刺激诱发肌电图可以精确判断面神经的位置;本组22例大中型听神经瘤,术后6月面神经H-B分级Ⅰ-Ⅱ级13例,Ⅲ级2例,Ⅳ级1例,Ⅴ级1例,Ⅵ级5例。结论术中肌电图监测可以提示面神经的位置和走行,为手术时避免损伤神经提供依据;肿瘤切除后可帮助确认面神经结构是否完整;全切肿瘤后引出肌电图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与面神经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Although various monitoring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 routinely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lesions in the skull base, iatrogenic facial paresis or paralysis remain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problem.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traoperative facial motor evoked potentials monitoring with 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preservation of facial nerve function. Method From January to November 2005, 19 patients with large acoustic neuroma were treated using intraoperative facial motor evoked potentials monitoring with 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CEMEP) for preservation of facial nerve func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crease of MEP amplitude after tumor removal and the postoperative function of the facial nerve was analyzed. Results MEP amplitude decreased more than 75% in 11 patients, of which 6 presented significant facial paralysis (H-B grade 3), and 5 had mild facial paralysis (H-B grade 2). In the other 8 patients, whose MEP amplitude decreased less than 75%, 1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facial paralysis, 5 had mild facial paralysis, and 2 were normal. Conclusions Intraoperative TCEMEP can be used to predict postoperative function of the facial nerve. The decreased MEP amplitude above 75 % is an alarm point for possible severe facial paralysis.  相似文献   

16.
颞骨内面神经麻痹面神经超兴奋性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神经兴奋性测试仪测试100名正常人双侧面神经兴奋性阈值的正常范围为1.72~-1.57mA,对19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也进行同样测试,其中29例阈值差值超过-1.57mA为超兴奋性。豚鼠面神经压迫试验有34.8%出现超兴奋性。提示超兴奋性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李晨  田文  臧宇  姚京  陈凛 《海南医学》2016,(3):392-394
目的 观察甲状腺癌喉返神经(RLN)发生解剖病理变异时对术中神经监测(IONM) 4步法的影响,为IONM规范化操作提供理论支持及应用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行甲状腺癌手术并于术中行IONM的1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显露RLN形态特征,分为变异组55例(解剖变异、病理变异)与无变异组105例.评估RLN解剖病理变异对IONM 4步法操作的影响.结果 术中显露RLN共297根.RLN识别率变异组为89.32%(92/103)顺利识别,其中11根(10.68%,11/103)寻找困难;无变异组100%均顺利识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RLN显露部位为气管食管沟内194根(65.32%)、气管旁75根(25.25%)、食管旁17根(5.72%)、甲状腺腺体内11根(3.71%);评价术后刺激RLN所得EMG波形对诊断术后声带麻痹的灵敏性与特异性,发现阴性预测值100%,阳性预测值仅25.00%.结论 RLN变异造成IONM4步法操作时RLN定位困难,R1值难以获取,干扰EMG波形研读;准确认知RLN解剖病理学形态特征,有利于提升IONM规范化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腮腺良性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其并发症.方法 收集我院2007-2011年间83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行腮腺部分切除术21例,腮腺浅叶切除术43例,全腮腺切除术19例,随访1~4年,分析其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在本组病例中,均无肿瘤复发及永久性面瘫;在腮腺部分切除术中,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为14.3% (3/21),Frey综合征为4.8% (1/21).在腮腺浅叶切除术中,暂时性面瘫为39.5% (17/43),涎瘘为14% (6/43),Frey综合征为16.3% (7/43).在全腮腺切除术中,出现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为52.6% (10/19),涎瘘为10.5% (2/19),Frey综合征为15.7% (3/19).结论 腮腺部分切除术并发症少,但有严格的手术适应证,腮腺浅叶切除术手术疗效肯定,但并发症较多,术中尽量保护面神经,保留腮腺导管、耳大神经.全腮腺切除术术后暂时性面瘫发生率最高.三种术式均有严格的适应证,不同部位的腮腺肿瘤应采用不同的手术切除方式,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报告3例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转移累及颈动脉,术中保留预动脉,术后4~6d颈动脉破裂大出血。分析原因为伤口感染和颈动脉已被肿瘤浸润所致,提示受肿瘤侵犯的颈动脉不宜保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原发性面肌痉挛(HFS)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阐明MVD在提高手术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接受MVD治疗的HFS患者163例,其中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3例HFS患者作为对照组,术中无电生理监测;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HFS患者作为监测组,术中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侧方扩散效应/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BAEP/LSR/FN MEP)监测。对比分析2组减压手术患者术后有效率及听力下降、眩晕和面瘫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监测组患者即刻显效率为 52.55%(47 例),轻微面瘫1.11%(1 例),听力下降、眩晕5.56%(5 例);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6个月,面瘫、听力下降及眩晕均明显改善,手术显效率为65.56% (59 例)。对照组患者即刻显效率为 30.14%(22 例),轻微面瘫13.69%(10 例),听力下降、眩晕23.29%(17 例);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6个月,面瘫、听力下降及眩晕均明显改善,手术显效率为64.38 % (47 例),2组患者即刻手术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面瘫、听力下降和眩晕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优于对照组。结论:LSR 监测能够提高面神经MVD近期疗效,对于远期疗效意义不明显,但术中行BAEP、LSR及FN MEP监测对于责任血管的识别、减压效果和面、听神经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