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所致膀胱功能障碍的治疗是极其复杂的综合工程,目前尚无一种疗法可以使其完全恢复,由此而继发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肾积水及肾功能衰竭是脊髓损伤患者晚期死亡的首位原因[1]。所以针对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近五年来,在对我科住院的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护理过程中取得一定体会,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38例,女2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5  相似文献   

2.
近年我科将康复护理的有关新理论和新技术导入脊髓损伤外科护理工作中,在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方面体会颇深,自2007年6月~2009年9月,我科共收治脊髓损伤、马尾损伤患者共32例,经过(3~6)个月的康复护理和膀胱功能训练,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致尿潴留容易引起膀胱及尿路感染,严重者可致患者死亡。现就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康复的护理体会作如下陈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合并膀胱功能障碍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间歇导尿、排尿训练、呼吸肌训练及排便训练等康复护理措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留置尿管时间明显缩短,自助排尿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施行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其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转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转归的影响。方法:应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对20例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相关专科评估,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测定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膀胱功能训练,间歇导尿,配合药物治疗),并进行护理评价。结果:20例成功解决小便困难,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成功率达80%。结论:经过积极的护理干预,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能建立节律性的排尿规律,相对自由地介入社会活动,生活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冯江学 《广西医学》2012,34(10):1407-1409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对脊髓损伤患者采取有效的修复治疗方法进行功能重建是临床上的难点.文中介绍了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治疗及康复方法,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康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孙智慧 《中外医疗》2009,28(25):130-130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的膀胱康复护理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52例SCI患者通过留置导尿、间断导尿及反射性排尿的训练等相结合,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疗效。结果45例建立了反射性膀胱,可自主控制排尿,有6例病人需长期间断清洁导尿,1例伴有尿失禁,需配合使用假性导尿。结论科学的康复护理可避免长期留置导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总结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针灸诊疗特点.方法:通过对诊疗方法、取穴特点、操作方法等几方面时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进行归类分析,客观的对针灸治疗该病的诊疗特点、常用腧穴、操作方法、刺激参数、疗程频次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通过以上检索策略的检索及纳入排除标准的筛选,共纳入相关临床文献53篇,其中中文文献50篇,英文文献3篇,包含随机对照试验14篇,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3篇.最常用的是辨病的诊疗方法,主穴配伍固定.取经以膀胱经、任脉、脾经为主.常用腧穴为八髎穴、三阴交、关元、中极、会阳.结论:针灸对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具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损伤(SEI)对患者来说是一个灾难性的疾病,在美国发病率约为30~32/100万,在我国八、九十年代,北京6.7/100万,上海13.7/100万,并有增加趋势。而排尿功能障碍,尿路感染是SEI的严重并发症,如何防止尿路感染和改善膀胱功能对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不幸的是病人经常忽略排尿功能障碍可以通过训练和康复护理得到改善,这些改善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经济消费。2002年7月~2003年12月,我科共收治脊髓损伤术后患者5例,经过3~6个月的康复护理和膀胱功能训练,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静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8):1004-1006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的效果,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30例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的过程进行记录、整理、分析。结果:24例能感觉尿意自行排尿;5例经Crede氏压迫法协助排尿数次后,尿液能自行排出,残余尿液在按压后排出;1例经按压膀胱后仍未排出,重新留置导尿3 d,再次拔管后经按摩能自行排尿。结论:实施膀胱功能训练,尽快拔除导尿管,利用生理尿路排尿、预防泌尿系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脊髓损伤患者尽早恢复自主排尿。  相似文献   

11.
石玉昕 《中外医疗》2012,31(21):141-141
目的对脊柱脊髓损伤并伴有神经元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综合康复护理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我院2010年3月-2011年8月期间接收的45例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元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对这45例患者采取了一系列康复护理措施,并对变化情况进行了记录分析。结果这45例患者中,有25例不完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和20例完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其中27位患者的膀胱功能得到恢复,14位得到了改善,4位患者仍在护理当中。结论良好的科学技术、有序的康复训练及综合护理能给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12.
李望宁 《当代医学》2011,17(31):16-17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膀胱功能训练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共49例,并将其随机分为3组,其中无菌间歇导尿组17例,清洁间歇导尿组16例,保留导尿组16例(该组为对照组)。分别给予为期1个月的无茵间歇导尿、清洁间歇导尿和保留导尿。并对所有患者的尿常规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无茵间歇导尿组、清洁间歇导尿组和保留导尿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9%、6.3%和87.5%,对照组明显高于间歇组(P〈0.05),无菌间歇导尿组低于清洁间歇导尿组,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膀胱容量在训练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的残余尿在试验前后差异显著(P〈0.05),但无菌间歇导尿组与清洁间歇导尿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清洁间歇导尿可促使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并能增强患者的自尊及自主权,建立反射性膀胱自行解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12月收治脊髓损伤(SCI)病人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15—78岁,平均住院天数38天。SCI患者通过留置导尿、手法排尿、反射性排尿三个阶段的膀胱功能训练,其中有8例在3周内拔除了导尿管,24例在25~51天拔除了导尿管,28例建立了反射性膀胱,能自行排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行间歇导尿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疗效。方法:60例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实验组30例采用间歇导尿术,对照组30例采用留置导尿术。结果:实验组患者83.3%通过间歇导尿术建立了反射性膀胱,形成自主排尿,泌尿系感染发生率16.7%;对照组始终未建立反射性膀胱,泌尿系感染发生率1 00%。结论:间歇导尿术对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膀胱排尿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叶静  张凌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55-56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系统膀胱功能训练和心理康复护理的体会。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4月40例SCI排尿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了系统的膀胱功能训练,包括间断开放导尿、间歇性导尿、手法排尿以及心理康复护理。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10d~治疗后10d每天的排尿次数、最大排尿量、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10d患者每天的平均排尿次数和残余尿量均明显减少,而最大排尿量和膀胱容量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1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早期、系统的膀胱训练及心理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排尿功能障碍的恢复,使膀胱容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膀胱残留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利用,进而显著提高SCI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护理措施,提高康复效果。方法:采用心理疏导、功能训练综合护理措施,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身、心康复。结果:96例患者中83例(86.46%)依靠轮椅、支具或拐杖能自理生活,13例(13.54%)治愈,恢复正常生活。结论:有效的心理疏导及正确到位的功能训练,促进脊髓损伤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指导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6例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尿残余量、自主排尿时间和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尿残余量下降明显、自主排尿时间早、并发症少(P<0.05).结论 有效护理指导有利于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侯春林 《当代医学》2000,6(11):31-31
如何改善截瘫病人的膀胱功能,恢复截瘫病人的可控性排尿,是目前尚未解决的医学难题,1995年以来,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工作,初步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 我们开展了选择性骶神经根切断术治疗截瘫后痉挛性膀胱的研究;将12只家犬,制成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模型,并根据骶神经切断方式分成4组。通过尿动力学检测及电生理学观察,记录骶神经根切断前后各项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选择性切断犬S_1  相似文献   

19.
脊髓损伤常见的功能障碍是膀胱功能障碍。对患者施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脊髓性膀胱自主排尿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本文综述脊髓损伤致膀胱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影响,以及膀胱功能康复常用护理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留置导尿、间隙性导尿、手法挤压排尿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重建的疗效。方法:采用综合性膀胱功能锻炼方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患者30例,记录患者平均排尿次数、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平均膀胱容量、尿中白细胞数和清洁尿培养细菌数来评价疗效。结果:30例患者接受膀胱功能锻炼后平均排尿次数明显减少、最大排尿量增加、残尿量减少、平均膀胱容量减小、尿中白细胞数及清洁尿培养细菌数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应用膀胱功能锻炼可显著改善神经源性膀胱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