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站采血人员静脉穿刺采血的进针角度。方法:200例献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用传统30。进行静脉穿刺,观察组加大进针角度,用45。角进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疼痛程度、采血穿刺成功率,以及采血血流速度。结果:两种采血方法,观察组研究对象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对象,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064,P〈0.05)。观察组进针一次成功的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5,P〉0.05)。观察组采血血流平均速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901,P〈0.05)。结论:45。静脉穿刺采血方法,能够显著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血流速度,从而缩短采血时间,值得在血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静脉穿刺是血液采集应用广泛且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静脉穿刺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血液采集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也是对采血护士基本功的衡量和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检验。1静脉穿刺技术的基本要求1.1血管准备在献血者上臂距穿刺部位5 cm处扎紧止血带,献血者握拳,选择粗大、充盈饱满、弹性好、不易滑动的静脉,针头斜面向上,如静脉不够充盈饱满,可轻拍献血者欲穿刺的部位,使其加快充盈,然后进行皮肤消毒。1.2穿刺方法静脉穿刺时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约60°)可减轻进针引起的疼痛或达到无痛注射,还可以利用针尖刃面的锐度、穿刺时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0.5%碘伏与2%碘酊消毒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灭菌效果。方法:将100例浅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用0.5%碘伏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的皮肤,对照组50例用2%碘酊消毒相同的部位,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局部感染率比较x^2=6.52,P〈0.01。观察组消毒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碘伏是皮肤消毒、创面消毒及预防感染最理想的药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穿刺方法对于提高采血站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站进行无偿献血的献血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0例。采用直刺法为实验组献血者进行采血,另外采用斜刺法为对照组献血者进行采血,观察并比较两种采血方法的效果和献血者的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献血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献血者的94.20%;实验组的无痛率为55.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60%,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直刺法为献血者进行采血,可以有效地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二针率,同时还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标本采集过程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以此来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方法:选取来我院检验科进行血液检验的体检者和患者160例的血液样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我院检验科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的试剂进行血液样本检验,血液样本检验过程中均按照规范化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观察对比不同的采血时间、采血部位、血液标本溶血和送检时间对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早晨空腹采集的血液样本检验结果最为准确。同侧采集的血液样本与异侧采集的血液样本检验结果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h后送检的血液样本与在规范时间内送检的血液样本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溶血现象的血液样本与没有发生溶血现象的血液样本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血液样本的采集过程,控制血液样本采集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的不良因素,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站采血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站无偿献血的200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两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血液报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血站采血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对ICU昏迷患者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间我院收治的ICU昏迷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使用常规注射器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血液采集,使用一次性采血针为实验组患者进行血液采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采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照组35例患者中,血液样本发生凝固的患者有9例,因储备不当而使血液样本受到污染的患者有6例,血液样本发生受限情况的患者有5例;在实验组35例患者中,血液样本发生凝固的患者有3例,因储备不当而使血液样本受到污染的患者有2例,血液样本发生受限情况的患者有0例。实验组患者的血液采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对ICU昏迷患者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的采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动脉采血操作规范情况,为提高ICU动脉采血技术质量和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动脉采血操作规范调查表对深圳市某二甲医院20名ICU护士的800次动脉采血操作进行调查,观察采血操作规范和得分情况。结果:动脉采血操作规范得分为(8.60±1.18)分,操作规范得分较差的前三项为:穿刺部位皮肤消毒范围、一次穿刺成功率和采血后穿刺点按压时间。ICU护士动脉采血操作规范得分在护士的性别、年龄、职称、ICU工作年限、采血时间、采血部位和患者情况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ICU护士动脉采血操作欠规范;护理管理者需重视年轻护士的培养,加强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考核,同时注意监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分析本站采血不足量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降低不足量血液报废率。方法:对晋中市2012-2013年45388名无偿献血者中出现的441例不足量血液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站2012-2013年献血不足量为0.97%,主要与采血护士的穿刺技术及初次献血者精神过度紧张等原因有关。结论:提高采血护士的穿刺技术及职业素质,改善献血环境,普及献血知识,预防献血者的献血不良反应,可以减少采血不足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疗业和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采供血采集技术面临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作为卫生专业人员应该提高职业素质和采血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通过多年采血工作实践 ,总结出以下几种常见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1 并发症1.1 在采血过程中存在的献血反应 由于献血者对一针见血有明显的认识 ,非常关注护士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 ,在穿刺一针失败或反复穿刺的情况下 ,不仅给献血者带来精神上的紧张和痛苦 ,而且会损伤皮下静脉血管 ,穿透血管壁使血液在皮下形成血肿皮肤表面出现青紫 ,造成不应有的恐惧。1.2 损伤 在穿刺过程中错误地过深进针或来回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心血管病患者留置针相关感染的菌群特点,并从细菌学的角度探讨心血管病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部位.方法:本实验随机抽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40例住院患者,根据留置针留置部位和留置时间将患者分为三组,即手背组、前臂组、脚组,每组又分四个时间段(T1:48 h≤t< 72 h,T2:72 h≤t≤96 h,T3:96h<t≤120 h,T4:120 h<t≤168 h),每组每个时间段20例患者,分别对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皮肤消毒后、拔针时和留置针导管采样后)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结果:1)皮肤消毒后,穿刺部位皮肤样本的细菌培养均为无菌生长;2)三组患者拔针时穿刺部位皮肤样本的细菌培养中,41例有菌生长;三组患者T1和T2均未检出细菌,T3和T4两个时间段三组患者穿刺部位皮肤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拔针时留置针导管样本细菌培养,10例有菌生长;手背组、前臂组患者T1,T2,T3,T4四个时间段均未检出细菌;脚组患者T1和T2未检出细菌,T3检出4例、T4检出6例,三组患者拔针时留置针导管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患者留置针的最佳留置部位是前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减少或杜绝献血者穿刺部位皮下瘀血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分析3965例献血者穿刺部位皮下瘀血所产生原因的方法。结果全组3965例有43例(1.08%)出现穿刺针眼周围皮下瘀血;初次献血者2562例,有34例(1.33%)发生穿刺部位皮下瘀血;第二次及两次以上献血者1403例,仅有9例(0.64%)发生;两次比较P〈0.05(χ^2=3.927);局部瘀血发生的原因:①献血者献血后穿刺部位按压不当,精神紧张、恐惧、袖口太紧,极少数为血管原因;②采血人员技术及护理未能到位。结论根据上述原因,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轻献血者的痛苦,保护献血者,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前用肥皂水擦洗穿刺部位皮肤后常规毒、穿刺置管方法对置管后并发感染的观察。方法对本科54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9例和实验组25例;常规组即常规消毒后置管,实验组是用肥皂水擦洗局部皮肤后用温水擦洗干净,再行常规消毒置管,观察下列感染指标:①发冷、发热、寒战;②导管尖细菌培养:〉500个菌落/平皿;③置管口皮肤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结果实验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感染率p〈0.05(x=4.392)。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之前给予局部皮肤清洁,能有效降低置管后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寻找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实施严格护理质量控制以来的2009年1月-2010年12月列为质量控制组,行常规护理管理的2007年1月-2008年12月列为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工作,质量控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健全规章制度、环境管理、病人分区和包干管理、专业技能操作规范化、透析设备的维护消毒等,对两组患者血液透析的环境采样细菌培养结果、热原反应的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分析比较,评估质量控制对血液净化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质量控制组环境卫生采样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热原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上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做好质量控制管理,是保证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黄俐娟 《重庆医学》2006,35(9):844-846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非标量血液的原因构成比例,探讨今后采血工作努力的方向。方法 151袋非标量血液按照献血反应、血管细、穿刺技术、血袋质量和其他5种原因,根据不同年度和不同采血地点分别进行统计。结果 在非标量血液的原因构成中,献血反应占68.87%,血管细占11.26%,静脉穿刺技术占7.95%,血袋质量占4.64%,其他占7.28%。结论 在宏观宣传的同时着力做好微观宣传,让献血者全面了解献血知识及有关政策,作出自愿献血和坚持长期献血决定,从根本上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同时要提高采血技术水平、改善采血环境,最大限度减少非标量血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02~2007年柳州市149035名无偿献血者血液HBsAg感染状况和民族分布,以确保输血安全和保护受血者利益。方法使用ELISA法对2002~2007年33个民族149035名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测定。结果检测无偿献血者149035人次,不合格1762人次,HBsAg阳性率为1.18%,不同采血模式无偿献血者血清学样本HBsAg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模式2中首次献血者血清样本HBsAg阳性率为1.57%。重复献血者血清样本HBsAg阳性率为0.6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模式1中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无偿献血者HBsAg检测,对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避免输血后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3258例不同消毒方法对肘部皮肤的消毒结果比较解放军第463医院血库(110042)牛萍献血者肘部皮肤消毒不彻底是血液细菌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使献血者肘部皮肤消毒尽可能达到无菌,我们对3258名献血者采用不同的的消毒方法进行观察。培养管是用中国药...  相似文献   

18.
陈俊峰 《当代医学》2014,(27):25-26
目的:探讨血液样本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的方法和措施。方法选取南省通许县中医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血液检验的临床患者2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118)。2组患者的血液标本均采取HITAC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验,在检验过程中观察组给予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对照组不给予全程质量控制管理。结果观察组血液检验结果的误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样本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进行全程的质量控制管理,能够最大程度上消除可避免因素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从而降低血液检验结果误差的发生率,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率,为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杨堃 《当代医学》2016,(24):108-109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采血护理风险评估与控制的有效方法.方法 从进行无偿献血的人员中抽选1 80例,将其按照献血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控制,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统计所有无偿献血者在采血中或采血后所发生的不良事件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11%,低于对照组献血者的1 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评估在无偿献血采血工作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无偿献血者献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与安全隐患,分析其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防控,能有效杜绝无偿献血采血中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全血细菌污染调查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我站流动献血车上采集的血液污染情况及其来源,并探讨去除最初采集的少量血液对预防血液细菌污染所起的作用。方法用具有小型转移袋的血袋采集血液,以小型转移袋中的最初血液为研究样本,用Bacter/Alert3D进行细菌培养检测,ATBExpress及其配套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总共培养样本932份。培养阳性的样本相对应的所有血液成分立即找出并进行培养鉴定。对采血环境、采血员和献血者的菌检样本用普通平皿培养并鉴定。结果932份全血样本中,有2份(119号和454号)培养结果为阳性,菌种鉴定分别为头葡萄球菌和G+杆菌,污染率为0.2%。两个阳性样本相对应的血液成分培养显示全无细菌生长。通过对空气、采血员手指和献血者进针区的检查,119号样本污染来源很可能是献血者的皮肤正常菌群;454号样本污染来源还不能确定。结论本组全血细菌污染率处于国外类似报道结果的低限值,并且通过去除最初采集的平均12.9ml血液,防止了细菌污染其他血液成分。这一措施在预防全血细菌污染方面能起到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