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补乌糖浆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共纳入45例白癜风患者,采用复方补乌糖浆口服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IL-17水平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痊愈3例,显效15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患者血清IL-17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复方补乌糖浆对白癜风具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与降低患者血清IL-17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1)
目的:观察IgG1在不同严重程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B细胞分化水平及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观察健康志愿者、哮喘患者及其治疗后外周血清中IgG1水平变化;比较不同严重程度哮喘患者血清中IgG1水平;统计学分析IgG1与B细胞分化及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Pre)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哮喘患血清中IgG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哮喘患者IgG1水平显著下降(P<0.05);轻度、中度及重度哮喘患者IgG1水平有显著差异;IgG1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B细胞分化水平存在正相关,与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Pre均存在负相关。结论:IgG1在哮喘中分泌增加,治疗后下降,可能参与了哮喘B细胞的细胞免疫功能,并可能反映患者气流受限程度及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血清IL—12水平的变化及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应用ELISA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分别检测了60名HCC患者和15例良性肝病对照患者血清IL—12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HCC患者血清IL—12水平显著性下降,CD3^ 、CD4^ 细胞下降,CD8^ 细胞升高,CD4^ /CD8^ 比值下降。IL—12水平和CD4^ /CD8^ 比值随HCC分期升高而降低。IL—12水平和CD4^ /CD8^ 比值有显著性正相关。结论:HC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血清IL—12水平在评价HC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手术效果及预后方面有重要作用。IL—12在减慢HCC恶化进程方面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扁桃体炎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了25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20例健康人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结果 急性扁桃体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均高于健康人(P<0.05)。结论 三种细胞因子参与了急性扁桃体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在带状疱疹发病中的作用及喜炎平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通过微量血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观察喜炎平联合泛昔洛韦治疗效果。结果:129例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CD3、CD4明显下降(P<0.05),CD8有升高趋势,CD4/CD8比值有所下降。65例喜炎平联合泛昔洛韦治疗组CD3、CD4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利巴韦林治疗组CD3、CD4较治疗前虽有所提高,但无显著差异。喜炎平联合泛昔洛韦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利巴韦林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喜炎平联合泛昔洛韦能够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且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在带状疱疹发病中的作用及喜炎平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通过微量血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观察喜炎平联合泛昔洛韦治疗效果。结果:129例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CD3、CD4明显下降(P〈0.05),CD8有升高趋势,CD4/CD8比值有所下降。65例喜炎平联合泛昔洛韦治疗组CD3、CD4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利巴韦林治疗组CD3、CD4较治疗前虽有所提高,但无显著差异。喜炎平联合泛昔洛韦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利巴韦林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喜炎平联合泛昔洛韦能够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且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辛夷复方口服液对哮喘豚鼠血清IL-5、IL-8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模型组、中药3个剂量组及博利康尼对照组.ELISA法检测各组豚鼠血清 IL-5、IL-8水平的变化.结果:辛夷复方口服液5,10 mg/kg组哮喘豚鼠血清IL-8、IL-5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辛夷复方口服液具有下调IL-8、IL-5水平的作用,减轻哮喘炎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34例膀胱癌术前患者应用单抗ELISA夹心法检测血清SIL-2R,APAAP桥联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表明:膀胱癌患者血清中SIL-2R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T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组比较,CD_4,细胞显著降低,CD_8细胞则显著增高.CD_4/CD_8比值显著降低(均P<0.01)。如以正常人血清SIL-2R含量(-x±2s)482u/ml为上限阈值及CD_4/CD_8比值1.24为下限阈值,其中的任何一项升高或降低确立为免疫异常,34例膀胱癌患者免疫异常为79.4%(27/34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肾胶囊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RF)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并开始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加用延肾胶囊口服,对照组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RF的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检测血清IL-1β和IL-6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24 h尿量、RRF、血清IL-1β及IL-6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间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肾胶囊可能是通过抑制血清IL-1β和IL-6的升高,达到保护长期血液透析患者RRF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P物质(SP)的干预作用.方法:以AA大鼠为研究对象,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作为炎症活动的指标,造模成功后,予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灌胃治疗30天,分别在治疗前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液、滑膜中的TNF-α、IL-1β、SP以及脊髓后角中的SP水平,以观察雷公藤多苷治疗后各组织SP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液和滑膜中的SP、TNF-α、IL-1β和脊髓后角中的SP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30天后,给药组大鼠的右足趾肿胀较模型组减轻(P<0.05),给药组大鼠血液、滑膜中TNF-α、SP及滑膜中IL一1β水平都显著降低(P<0.05),而脊髓后角中SP水平未见明显下降(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具有抗炎镇痛免疫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除降低血清和滑膜中的TNF-α、IL一1β水平外,还可能与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的SP水平有关,但对中枢SP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白细胞介素-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nter leukin-10,IL-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trythematosus,SLE)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4例SLE患者按SLE活动性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SLEDAI)积分分为活动组(27例)和稳定组(27例);对照组为30例健康人。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10水平,并分析其与SLEDAI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活动组SLEIL-10水平([52.13±10.24)pg/ml]显著高于稳定组SLE([19.55±8.76)pg/ml]和正常对照组[(13.25±3.12)pg/ml](<0.01);并且IL-10表达量与SLE活动组SLEDAI积分呈高度正相关(=0.7946,<0.01),与SLE稳定组SLEDAZ积分呈低度正相关(=0.3872,<0.05)。结论IL-10的表达水平和SLE的病情呈正相关;检测IL-10对SLE病情的判断及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采用酶联双抗体夹心法,对36例哮喘患者和54例正常献血者(对照组)进行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生白细介素2(IL-2)水平的检测。结果;哮喘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生的IL-2活性[吸光度(A)值]为0.2015±0.0225,血浆可溶白细胞介素2(sIL-2)水平为167.5±52.4kU/L,均高于对照组[前者A值为0.1881±0.0300,后者为(114.2±48.6)kU/L(P<0.05,P<0.01)]。提示:外源性哮喘患者发病中存在着T淋巴细胞的活化,导致IL-2诱生水平和血浆sIL-2R水平的增高,二者在哮喘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DU)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十二指肠溃疡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治疗前42例DU患儿与对照组比较CD3^+、CD8^+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CD4^+、CD4^+/CD8^+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治疗后治疗组CD4^+、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能恢复儿童DU异常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A5(ApoA5)及血脂水平的影响,研究ApoA5与血脂谱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入选153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回顾性分为对照组75例与治疗组7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 ACEI,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 mg/天治疗8周,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poA5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ApoA5和血脂水平,并分析ApoA5和血脂的相关性.结果 ApoA5与TG呈负相关(r=-0.268,P<0.05),与TC、HDL-C和LDL-C无明显相关(P>0.05).用药后治疗组ApoA5水平(369.6±28.76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95.83±20.10 ng/m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显著升高冠心痛患者血清ApoA5水平,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炎症细胞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白介素-4(IL-4)及γ干扰素(IFN-γ)等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用胡椒、白芥子、细辛、白芷、半枫荷、姜油、姜汁等,对照组用姜汁配红米、黑米、玉米等,分别制成药饼敷贴穴位。两组均选用大椎、肾俞、肺俞、脾俞(第1组穴)和天突、膻中、气海、关元、足三里(第2组穴)穴位交替进行治疗,每周敷贴2次,共贴8次。观察治疗前后EOS计数,IL-4、IFN-γ水平及肺功能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EOS计数显著性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EOS计数变化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FEV1值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4、IFN-γ水平有显著性改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间IL-4、IFN-γ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可能通过调节体内细胞免疫反应抑制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气道炎症性反应,从而减少哮喘复发频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等不同干预方法对海洛因依赖大鼠CD4^+、CD8^+细胞百分数及CD4^+/CD8^+的影响。方法采用逐日递增法建立海洛因依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自然戒断组、美沙酮组、针刺组和穴位埋线组,给予相应干预结束后,比较各组大鼠外周血CD4^+和CD8^+细胞百分数、CD4^+/CD8^+的变化。结果美沙酮组CD4^+、CD8^+细胞百分数及CD4^+/CD8^+与自然戒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和穴位埋线组CD4^+、CD8^+细胞百分数及CD4^+/CD8^+与自然戒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和穴位埋线组CD4^+、CD8^+细胞百分数及CD4^+/CD8^+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改善海洛因依赖大鼠紊乱的T淋巴细胞亚群,提高其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