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无名氏”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特点及其救治经验。方法统计笔者所在医院16年来治疗的入院1周以内身份不明的患者和手术3d内不知姓名的患者(“无名氏”)158例临床特点、发病率、病因及其治疗效果。结果“无名氏”急性重型颅脑损伤(158例)占同期重型颅脑外伤住院(1301例)的12.14%。抢救成功率71.5%,病死率28.5%。与同类型有名氏患者的病死率26.3%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这类患者的病因多为交通事故伤,相当一部分患者入院前有不等时间的延误。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能使许多患者得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10例重型颅脑损伤,依时间顺序分为三组:A组,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70例;B组,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73例;C组,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67例。A、B、C组手术数分别为34例、48例、42例,手术率分别为48.5%、65.7%、62.6%。结果收治重型颅脑损伤210例,死亡102例,病死率为48.5%,B组手术率最高,病死率最低,早期手术病死率低于晚期手术病死率。结论为了降低病死率,适宜的手术率是基础,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关键,综合性治疗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伤术中急性脑膨出30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颅脑膨出的原因及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术中发生急性颅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探讨发生脑膨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30例患者死亡17例,存活13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急性脑膨出经过积极救治,可以降低其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恢复良好33.8%,中残11.8%,重残17.6%,植物生存状态8.8%;死亡19例,占27.9%。死亡原因:脑干呼吸循环功能衰竭7例,脑疝合并严重失血性休克4例,失血性休克后DIC3例,术后非中枢性呼吸衰竭2例,长期昏迷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结论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损伤病情重笃复杂,及早明确诊断、及时明确损伤的主次部位、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合理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继发肺部感染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继发肺部感染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衰竭且继发肺部感染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30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和护理,情况良好16例,占据53.33%,中残5例,占16.67%,重残2例,站6.67%,死亡23.33%。结论通过术前精心准备,抓住手术时机,观察术后病情,强化护理等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和护理的经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方法:对 1997年 1月~ 2003年 收治的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 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中,急诊手术 13例.治疗后恢复良好 2例,轻残 10 例,死亡 3例.结论:加强救治的各环节,采取综合治疗与护理,及时手术治疗、控制颅内压,预防控制并发症等,是 提高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以及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张红阳 《现代保健》2008,(30):50-50
目的探讨提高对颅脑损伤院外救治的疗效,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96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6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现场及途中死亡79例,占8.2%。重症病死率为20.6%。结论规范的院前救治流程、合理的现场救治和平稳快捷的监护转运可能有利于提高院外救治的疗效,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特点和综合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ODS患者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出现MODS41例,其中死亡28例,病死率为68.3%。广泛的脑实质损伤,尤其脑干损伤、下丘脑损伤以及严重的合并伤是引起MODS的重要因素。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ODS越早、影响器官越多,病死率就越高。结论积极有效地缓解颅内高压,缓解脑干和下丘脑的继发性损害,重视对MODS的早期识别和防治,是提高颅脑损伤并发MODS的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125例救治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125例患者有效救治方法,降低病死率。方法采用加强创伤现场及院前急救、术中脑保护与降颅压,术后专科监护和救治。结果存活93例(74.4%),死亡32例(25.6%)。其中手术治疗组102例中,存活81例(79.4%),死亡21例(20.6%),非手术治疗组23例中,存活14例(60.8%),死亡9例(39.1%)。结论强调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CT扫描、术中脑保护、及时清除颅内血肿等占位病变以及专科监护室内接受积极的处理是及时有效地抢救危重患者、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急性颅脑损伤脑疝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脑疝的临床特点及各种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提高急性颅脑损伤脑疝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降 低其病死率.方法:对 2000~ 2003年收治的 51例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 51例通过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方法,死亡 33例,住院病人病死率高达 64.7%.主要 死亡原因:颅内血肿及脑挫裂伤后脑水肿引起的 ICP增高形成脑疝和原发性或继发性脑干伤;其次是各种严重的并 发症.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引起脑疝伤残、病死率极高,其预后与 GCS计分、瞳孔变化、损伤类型、年龄大小、手术时 机及手术指征的掌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7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其中52例早期气管切开(时间≤2h),21例未早期切开或延迟切开(〉2h)。比较两者的预后情况。结果52例早期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死亡17例,病死率32.69%,未经早期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12例,病死率57.10%。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估计近期不能清醒,呼吸道有梗阻,肺部痰多不易排出及合并胸部外伤者宜早期行气管切开,可减少肺部感染,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朱福阳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8):1578-157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救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救治的124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其中应用手术方法治疗76例,非手术治疗48例。[结果]良好77例(62.10%),中残13例(10.48%),重残10(8.06%),植物生存1例(0.81%),死亡23例(18.55%)。[结论]急诊对病情的正确判断及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正确处理合并伤,重视并发症的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性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死亡原因和救治经验。方法:分析GCS3-8分的119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术前伤情、血肿类型、处理措施和预后。结果:119例中死亡35例。主要死亡原因:严重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疝、脑干损伤,严重的复合伤、合并症、并发症。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正确掌握手术指征,有效解除颅内高压,积极治疗复合性损伤及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张新鹏 《现代保健》2010,(12):63-64
目的探讨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进行分析,其中GCS评分:6~8分52例,3~5分40例。结果本组患者存活74例(80.4%),根据ADL(13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29例(31.5%),Ⅱ级25例(27.2%),Ⅲ18例(19.6%),Ⅳ级2例(2.2%),死亡18例(19.6%)。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具有明显优越性,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县、乡镇医院如何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元月~2005年12月对4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及治疗效果.结果:432例患者中手术184例,非手术248例.恢复良好239例,中残30例,重残27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128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及时实施院前急救,手术;纳络酮、应用甲氰咪呱,精心护理及综合治疗,减少残障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对32例经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存活21例(65.6%),治愈6例(18.7%),中残9例(28.1%),重残5例(15.6%),植物状态1例(3.2%),死亡11例,病死率34.4%。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外伤的有效方法,充分减压,保护脑组织,减轻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降低急性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致死率和病死率。方法对38例急性期颅脑损伤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结果痊愈22例、中、重残7例、轻残5例、死亡4例和同期相比较病死率下降3.20%。结论亚低温治疗是急性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6月至2008年11月收治的12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和护理体会。结果本组123例患者手术治疗36例,非手术治疗87例。治愈100例,占81.3%,好转13例,占10.6%,死亡10例,占8.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发病突然,病情多变,救助困难。积极抢救和精心合理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王晓宏  陶建坤 《现代保健》2011,(26):142-143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治疗经验与体会。方法统计本院5年来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总数、发病率及病因,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2005—2010年共收治急性颅内血肿576例。手术和保守治疗死亡率分别为19.5%和10.7%。结论CT的临床使用使患者得以及时准确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与救治经验。方法: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CT检查特征、治疗方法等进行探讨,其中35例早期手术治疗,其余病例采取保守综合治疗。结果:本组45例存活42例(93.33%,42/45),死亡3例(6.67%,3/45)。40例(95.24%,40/42)患者获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5年),28例(70.0%,27/40)恢复良好,轻残7例(17.5%,7/40),中残3例(7、5%,3/40),重残2例(5.0%,2/4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及时抢救并配合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能明显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