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研究潜在的危险因素与14年间老年性黄斑病变(ARM)发生率的相关性。设计: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受试者:1986—1988年间共946例年龄60~80岁,居住在哥本哈根terbro区的志愿者纳入基线研究。排除随访期间死亡的受试者,14年后于2000—2002年间再次检查359例研究对象(存活者的97.3%)。对31.8%(301/946)的原始资料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受试者在哥本哈根医科大学Rigshospitalet医院接受眼科检查。基线和随访检查中采用相同的标准化体检方案。由同一分级者依据改良的威斯康辛老年性黄斑病变分级系统对两次检查所得的眼底彩色照片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2个人种即高加索人和中国人单眼患老年性黄斑变性(AM D)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态学特征与对侧眼老年性黄斑病变(ARM)严重程度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共纳入135例荧光素血管造影发现1眼有新生血管性AM D、另1眼有ARM的患者。其中高加索人为英皇学院医院的38例患者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简单分级评分法,创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的临床病例和病历记录。并评估患者的临床分类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分级(CARM S)系统。受试者:采用CARM S系统评估246例处于不同时期ARM的患者,该患者在第4年纳入本研究,设计:横断面对照研究。方法:CARM S系统依据裂隙灯所见的玻璃疣、视网膜色素上皮、地图状萎缩、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和脉络膜新生血管对患者进行分类。采用受试者的眼底照相和临床数据评估CARM S系统的评分值。不同时期的ARM的246例患者的492只眼的临床分级与由读片中心评估的眼底照片分级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性黄斑病变(ARM)/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与晶状体屈光及ARM/AMD与眼轴长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随机挑选663例、>65岁的受试者进行横断面患病率研究。测量眼轴长度和屈光情况。依据改良的威斯康辛ARM分级系统对眼底图像进行分级。研究中获取了大多数受试者的双眼资料。分析单眼和双眼结果。结果:右眼平均眼轴长度23.22mm,左眼23.21mm。女性平均眼轴轴长较男性短0.57mm。右眼平均屈光度+1.0D,左眼+0.9D。70岁时女性远视度数较男性高0.66D。ARM的不同阶段屈光和眼轴长度无显著差异。结论:眼轴长度/屈光与AMD/ARM之间…  相似文献   

5.
背景:据推测,黄斑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可能防止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生。本研究通过一个病例对照研究——M uenster年龄与视网膜研究(M A R S)的基线检查,评价血液中叶黄素(L)和玉米黄素(Z)含量与老年性黄斑变性(AR M)的关系。方法:在1060例59~82岁的受试者中,收集910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全身炎性标记物、内皮功能障碍与老年性黄斑病变(AR M)的关系。设计:①偶发A RM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②对基于人群队列的随机抽样进行ARM发生率的前瞻性分析。方法:采用标准化的方法采集血样、测量标记物、进行问卷调查和对立体彩色眼底照相分级来评估ARM,并对其进行标准化的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受试者:1988—1990年在基线水平对188例居住在威斯康星州Beaver Dam的中度到重度AR M患者和195例年龄、性别和目前吸烟状况与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纳入本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在前瞻性研究中,随机对321例受试者进行为期5年和(或)10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老年性黄斑病变患者随访14年的生存率研究。设计:基于人群的14年队列研究。受试者:居住在丹麦哥本哈根sterbro区946例居民,年龄60~80岁,首次检查时间为1986~1988年,随访直至死亡或截至2002年5月1日,二者均作为观察终点。方法:受试者接受哥本哈根国立大学医院的全面眼科检查。制定体格检查、血样标准,患者资料来自国家中心人口登记处、国家死亡登记处及国家患者登记处。主要观察指标:死亡率及老年性黄斑病变。结果:截至2002年5月1日,基于人群研究队列中60.9%(946人中的577人)的受试者死亡。校正后的早期及晚期老年性黄斑病变的14年累…  相似文献   

8.
李琼  吴文捷  李青  陈轶 《吉林医学》2012,33(17):3605-3606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关系及弥可保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70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和35例健康人的血浆Hcy浓度,并对其中35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应用弥可保进行治疗,观察血浆Hcy水平的变化。结果: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血浆Hcy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弥可保治疗后血浆Hcy浓度明显降低,接近正常健康人。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老年性黄斑变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弥可保可显著降低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血浆Hcy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老龄双生子老年性黄斑变性(AM D)的可变风险和保护因素。方法:美国双生子老年性黄斑变性研究包括国家研究院的科学-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退伍军人双生子登记册中的老龄男性双生子。为确定AM D的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调查双生子受试者既往是否被诊断为AM D,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与无黄斑变性的对照组比较,对患有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或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 D),且无亲缘关系的日本患者的载脂蛋白E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多态性进行分析。设计:横断面研究。方法:225例大于50岁的受试者中,PCV患者58例,A M D患者85例,另82例无黄斑变性。采集受试者的血样,对编码载脂蛋白E基因的外显子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PCR)进行扩增,用自动测序仪对DN A进行直接测序。结果:A po E3/3是出现最频繁的基因表型,79.3%的PCV患者、76.5%的A M D患者和67.1%正常人中存在Apo E3/3。但是经过统计分析,出现率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马结合雌激素(CEE)或CEE联合黄体素(CEE P)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 D)的效果。方法:在女性健康引导临床试验的附属激素疗法研究中,4262例年龄≥65岁的女性接受了诊断AM D的眼底照相。受试者从2000年4月至2002年6月的21个临床点随机抽取,周期平均为5年。受试者随机进行C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描述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视功能问卷(N EI-VFQ)检测原发老年性眼病研究的预后随时间而改变情况(反应性)的能力。方法:对老年性眼病研究中的4119例受试者以1~4年的间隔进行2次关于25项NEI-VFQ及附属项目的随访研究。评价事件包括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A M D)、视力(V A)丧失至少15个字母及晶体混浊的进展。采用t检验、效果量(ES)、反应性统计量及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对反应性进行测量。用变量分析估计事件对N EI-V FQ分数的影响。结果:全部的N EI-VFQ评分都反应出A M D的进展(t=14.0,P<0.001,ES=0.81)及V A(t=16.2,P…  相似文献   

13.
光明合剂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光明合剂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方法:对60例(104只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眼底病患者,以光明合剂为治疗组,西药维生素E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对照组无明显效果。结论:光明合剂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典型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伴随老年性黄斑变性(ARM D)的成本-效用及PDT的价值。设计:采用临床试验资料、基于患者治疗时间的折衷效用参数和三级保险公司成本观点进行平均成本-效用分析。方法:从TA P(采用PD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研究得到的5年视力数据资料,利用2004年医疗保险的费用和$/QALY(美元/质量校正生命年)结果将上述资料模拟成一个12年的以价值为基础的参考病例成本-效用模型。根据健康与医疗小组的推荐,应用纯现值分析折算治疗预后与治疗花费的年率为3%。结果:应用维替泊芬(维速达尔)染剂行…  相似文献   

15.
杨云荔  陈浩宇 《医学综述》2012,(18):2954-2956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RM)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可分为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补体因子H(CFH)、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易患位点2(ARMS2)、高温必需蛋白A1(HTRA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早期ARM及晚期ARM(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相关性研究,对ARM的遗传学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对CFH、ARMS2、HTRA1与ARM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实施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本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实验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指标,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指标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腹泻、眼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在正确处理后可有效缓解,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给予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改善临床指标,又可降低临床症状评分,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治疗,治疗组给予康柏西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光动力疗法(PD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和病理性近视引起的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干预性病例研究,分析PDT治疗后临床上出现的并发症。通过老年性黄斑变性和病理性近视行PDT治疗的连续性患者的医疗资料,回顾分析其并发症。并发症包括与治疗相关的全身副作用、注射局部反应和眼部副作用。结果:纳入273例患者(198例老年性黄斑变性、75例病理性近视),共行485次PDT治疗。6例报道出现与输液相关的背痛和胸痛(2.2%,95%CI0.8%~4.7%)。未见注射局部反应,如外渗和光敏反应。注药期间2例出现呼吸困难和颜面…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基线翼状胬肉和睑裂斑与老年性黄斑病变(ARM)5年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设计:基于人群的纵向研究。方法:蓝山眼科研究在1992~1994年期间检查3654名年龄>49岁的当地居民,5年后对其中的2335名(75.1%的存活者)进行再次检查。利用威斯康星老年性黄斑病变分级系统进行视网膜眼底照相分级。裂隙灯检查记录翼状胬肉和睑裂斑。利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眼部相关的数据。结果:经年龄、性别和吸烟因素调整后,患有翼状胬肉或者以前进行过翼状胬肉手术与没有翼状胬肉的眼相比,晚期ARM犤优势比(OR)3.3,95%CI1.1~10.3犦、早期ARM(OR1.8,95%C…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为基于老年人群的历史性队列研究,旨在评估饮食中的脂肪与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RM)的纵向联系。方法:1992—1994年参与蓝岭眼科研究年龄≥49岁的3654例受试者,2335例(存活者的75.1%)在5年之后(1997—1999年)重新接受检查。在研究初期从2895例(79%)受试者收集有关饮食的资料,通过半定量饮食频率调查表计算饮食中脂肪的摄入量。通过视网膜照片(威斯康辛ARM等级系统)对ARM分级。并进行经年龄、性别、维生素C的摄入量、吸烟等因素校正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n-3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最高的受试者与摄入量最低的受试者相比,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