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二肽胃肠外营养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小肠上皮细胞产生营养作用的机制。方法19只SD大鼠行全腹部放射后,随机分为三组,常规胃肠外营养组(STD组,n=6):大鼠输入常规静脉营养液;谷氨酰胺组(GLN组,n=7):大鼠输入含谷氨酰胺的静脉营养液;正常组(n=6)为未经腹部照射的正常大鼠。连续7d胃肠外营养,在实验结束前经颈静脉注入5-溴脱氧尿苷(BrdU),采用ABC方法及光镜观察小肠隐窝细胞有丝分裂相、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和5-溴脱氧尿苷(BrdU)阳性细胞。结果GLN组小肠隐窝细胞有丝分裂相细胞数多于STD组(P<0.05)。GLN组小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数多于STD组(P<0.05)。GLN组小肠BrdU阳性细胞数多于STD组(P<0.05)。结论GLN二肽可促使急性放射肠炎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的分裂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二肽胃肠外营养对短肠大鼠小肠上皮细胞产生营养作用的机制。方法18只Wistar大鼠,手术切除其大部分空肠及近端回肠,然后经右颈内静脉插管,建成短肠大鼠胃肠外营养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常规胃肠外营养组(STD组),3%丙氨酰-谷氨酰胺胃肠外营养组(GLN组)和正常对照组(n=4),连续7d胃肠外营养后,在实验结束前经颈静脉注入5-溴脱氧尿苷(BrdU),采用ABC方法及光镜观察方法。结果GLN组小肠PCNA阳性细胞数多于ST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GLN组小肠BrdU阳性细胞数多于ST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提示GLN二肽可促进短肠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的分裂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胃肠外营养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肠屏障功能的作用。方法SD大鼠行全腹部60Coγ射线8Gy放射后,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常规全成分胃肠外营养组(Standard 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STD组,n=10):大鼠输入常规静脉营养液;谷氨酰胺组(Glutamine-enriched 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GLN组,n=10):大鼠输入附加谷氨酰胺的静脉营养液;正常组(n=10)为未经腹部照射的正常大鼠,连续7d全成分胃肠外营养。采用光镜、电镜观察、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和无菌采取肠系膜淋巴结做细菌培养。结果GLN组小肠蛋白质和DNA的含量明显高于STD组,GLN组空、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全层壁厚度均显著大于STD组。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GLN组和STD组小肠绒毛顶部都有程度不同的糜烂形成,但GLN组绒毛表面糜烂较少,而STD组则较多。GLN组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明显低于STD组。结论附加丙氨酰-GLN二肽的全成分胃肠外营养能有效的保护肠黏膜辐射性损伤后肠屏障功能和防止肠细菌移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全肠外营养减少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细菌易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SD大鼠行全腹部60Coγ射线8Gy放射后,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即:常规全肠外营养组(standard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STD组,n=10),大鼠输入常规静脉营养液;谷氨酰胺组(glutamine-enriched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GLN组,n=10),大鼠输入附加谷氨酰胺的静脉营养液;正常组(n=10)为未经腹部照射的正常大鼠,连续7d全肠外营养。采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透射光镜、电镜观察、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和无菌采取肠系膜淋巴结做细菌培养的方法。结果 GLN组小肠蛋白质和DNA的含量明显高于STD组;GLN组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全层壁厚度均显著大于STD组。透射电镜下可见GLN组小肠上皮细胞微绒毛明显高于STD组。GLN组肠系膜淋巴结细菌易位率明显低于STD组。结论附加丙氨酰-GLN二肽的全肠外营养能有效减少肠黏膜辐射性损伤后肠细菌易位,其作用机理可能是GLN对小肠黏膜有明显的营养作用,促进肠上皮细胞合成DNA和蛋白质,维持肠黏膜上皮的正常代谢,加速修复损伤的肠黏膜,降低细菌易位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二肽肠外营养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小肠上皮细胞产生营养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19只SD大鼠,给予60Co8Gy剂量的全腹部照射,经右颈内静脉插管,建成急性放射肠炎全肠外营养大鼠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成模型常规全肠外营养组(STD组)、谷氨酰胺(GLN)组和正常对照组(正常组)。连续7d全肠外营养后,取相应部位的空、回肠,测定其蛋白质及DNA含量,并对其DNA倍体和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进行定量分析。结果GLN组空、回肠分裂期细胞数、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内核仁组成区AgNOR数目、蛋白质和DNA含量均显著大于STD组。结论提示GLN二肽全肠外营养能加速急性放射性肠炎受损小肠黏膜细胞的修复,对维持小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小剂量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支持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伴营养风险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9年6月~2020年7月收治的重度UC伴营养风险患者83例,随机分为谷氨酰胺组(n=42)和对照组(n=41).两组均给予等氮、等热卡的肠外营养治疗,谷氨酰胺组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内、肠外序贯营养支持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4年8月入院的9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5)行肠内、肠外序贯营养支持,对照组(n=45)行单纯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血浆谷氨酰胺、白蛋白水平,甘露醇/乳果糖(L/M)比值,并发症及预后。结果营养支持10 d后,观察组血浆谷氨酰胺及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M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肠外营养序贯过渡至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更好地预防感染、改善机体营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脓毒症患者使用谷氨酰胺(Gln)对其营养、免疫、急性炎性反应和机械通气时间、肠外营养时间、住ICU时间等的影响。方法 62例老年脓毒症患者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谷氨酰胺(Gln)强化营养组(n=32)和对照组(n=30);两组使用等热能肠外营养。Gln组另给予Gln 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至肠内营养正常启动。比较两组用药前1天及用药后第8天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淋巴细胞值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并记录最终肠外营养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结果 Gln组治疗后的血清Alb、PAB、IgG、IgA、淋巴细胞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0.01);而两组CRP水平及APACHE I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且Gln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两组白细胞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略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肠外营养时间比较,治疗组短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脓毒症者进行Gln免疫营养治疗,能促进蛋白质合成,调节免疫功能,缩短肠外营养、机械通气及ICU治疗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6,(9):117-120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加入到肠内营养液中对重症监护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重症监护患者15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3组。低剂量组给予添加低剂量谷氨酰胺的常规肠内营养液,谷氨酰胺的剂量为0.3g/(kg·d);高剂量组给予添加高剂量谷氨酰胺的强化肠内营养液,高剂量组谷氨酰胺的剂量为0.6g/(kg·d),并给予相应的营养液输注护理;对照组不给予谷氨酰胺的强化肠外营养液。给予营养支持干预两周后,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二胺氧化酶、谷氨酰胺水平以及免疫蛋白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肠内营养液中加入谷氨酰胺的患者的免疫蛋白(Ig A、Ig G、Ig M)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免疫指标均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液中加谷氨酰胺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其肠道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且添加高剂量的谷氨酰胺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对肝硬化大鼠肠屏障功能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酒精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硬化模型对照组及谷氨酰胺治疗组。使用苏木素-伊红(HE)、胶原纤维(VG)染色以及电镜技术从形态学上检测谷氨酰胺对肝硬化程度以及肠功能屏障障碍的改善状况,采用血浆二胺氧化酶和血浆内毒素水平检测各干预组的疗效。结果 VG染色显示谷氨酰胺治疗组肝纤维化程度减轻;HE、电镜结果显示谷氨酰胺治疗组肠屏障结构损伤减轻;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及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在肝硬化模型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谷氨酰胺治疗组两指标水平均低于同期肝硬化模型组(P<0.05)。结论谷氨酰胺对肝硬化大鼠肠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谷氨酰胺(Gln)强化营养支持,观察其对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B)的影响。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所有患者入院第1天常规营养支持,试验组加Gln强化的肠外营养(PN)支持7d。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营养支持。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7天检测ALB、TRF、PAB含量。结果 2组治疗后AlB、TRF、PAB均下降(P〈0.05或P〈0.01);治疗后2组ALB、TRF、PA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ln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应用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相对缓和患者的高分解状态。  相似文献   

12.
孙运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066-3068
目的:探讨病程早期大承气汤联合空肠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SAP 3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16例.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大承气汤方剂空肠营养管内注入,待肠道排气后行空肠营养;并与同期静脉外全营养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Ranson评分,APACHE-2,CT分级等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0天实验组腹胀消失时间,上腹压痛消失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中药方剂大承气汤联合空肠营养治疗SAP能明显防止肠道功能衰竭,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治疗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6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患者均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均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危重症评分(APACHE)情况、通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当天APACH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评分均逐渐下降,研究组治疗后4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通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转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对于SAP患者的治疗较肠外营养支持效果夏佳,但肠内营养不适于发病初期,因而临床应联合应用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效果。方法将36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各18例。EN组采用液囊空肠导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PN组给予常规的营养支持。比较2组间手术前后体质量、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转铁蛋白水平,并观察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间手术前后体质量、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转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用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可早期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行食管癌手术96例,其中42例实施全静脉营养,54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术后并发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全静脉组(P〈0.05)。术后并发症中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在两组中分别是18.5%、1.85%、3.70%和38.1%、11.91%、16.7%,且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其相比于全静脉营养组可改善胃肠功能恢复及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