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脑电图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将脑电图异常改变的4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依达拉奉治疗。统计24h内及48h内脑电图和CT平扫检出的阳性率。患者治疗出院后3个月随访复查患者神经功能评分(NIHSS)及脑电图情况。结果:发病24h内脑电图扫出病灶神经功能异常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T平扫检出阳性率(P0.05);经治疗后,B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A组;两组显效率及脑电图改善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脑电图可反映出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脑功能异常情况,为超早期脑保护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应当及早给予自由基清除剂脑保护治疗;脑电图对缺血性脑组中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碳酸锂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于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抽选77例,分别给予患者采用安慰剂以及碳酸锂治疗,治疗后给予患者实施必要的康复训练,应用效果显著。结果治疗时,参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MBI、FMA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MBI、FMA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结合采用碳酸锂联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时间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本院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根据治疗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入选患者均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对照组发病后3~6h内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发病后3h内进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7及14 d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7、14 d 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 (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3h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及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发病在72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4d,观察血浆纤维蛋白的变化,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早期应用巴曲酶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水平,提高治疗效果。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纤溶酶联合血栓通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纤溶酶治疗,观察组给予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血栓通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7月到潮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并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并遗留有神经功能缺损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发病4.5h内在本院静脉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每天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肌注,并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只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并使用NIHSS评估治疗前、治疗7d及治疗14d时疗效。结果两组溶栓前的NIH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对比有意义,经治疗后7d、14d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  相似文献   

7.
将症状发作后4小时内入院的144例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73例)在3小时以内静脉注入切割成单一的重组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100mg治疗,对照组(71例)以同样的速度注入安慰剂。在这以前,两组都曾注入肝素500u,在给予活性药物(激活剂)/安慰剂之后又注入肝素1000u/h。从开始发病到接受治疗前之间的时间,其中数为195分。梗塞发生后一周,125例曾作有参考价值的血管造影,结果显示70%的病人在使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试验,评价了法昔洛韦对无并发症的急性带状癌疹(AHZ)和AHZ后神经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所有患者均在瘤疹性皮疹发病72小时内用法昔洛韦500、750mg或安慰剂治疗7天,一日3次。1方法419例患者中,法昔洛韦500mg和750mg组分别为135例和135例,安慰剂组146例,平均年龄50岁,50%以上有严重庆疹,60%以上有中、重度AHZ疼痛。急性期治疗中5例失去随访,AHZ后神经痛患者约90%在皮损愈合后5个月得到评价。2结果治疗组(500mg或750mg)皮报完全结痴时间较安慰剂组快1.3~1.5倍,停止排病毒时间较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8月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4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单抗治疗,给予(安慰剂+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抗血小板;实验组实施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给予(氯吡格雷75mg+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联用3个月后改为单药(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抗血小板.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情况及各项指标.结果:两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情况,实验组复发3例,复发率5.26%;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1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33,P=0.045<0.05).治疗过程中无出血副作用,实验组明显减少患者致残.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3项指标,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纤维蛋白原变化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具有明显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小续命汤”对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共纳入98例发病7天内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双盲分为2组,试验组为小续命汤组,对照组为安慰剂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安慰剂对照方法将6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控制血压及血糖基础上均常规予以甘露醇降颅压及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32例予辛伐他汀40mg每晚1次,对照组32例予以安慰剂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辛伐他汀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包括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7 d以内)的住院患者210例,均在入院次晨抽血,检查血清白蛋白水平,在入院、出院进行NIHSS评分,在入院、出院、发病后3个月、6个月进行BI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作为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估指标,同时进行Barthel生活指数评分,作为评价预后的主要指标。结果 21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33例(15.7%)患者进院时发现血清白蛋白低于35 g/L,入院时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白蛋白组的患者,入院、出院时,NIHSS高于正常组,BI低于正常组,发病后3、6个月BI都低于正常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可能导致患者神经功能差,生活能力差,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名刊浏览     
朱雪辉翻译 《广东药学》2011,(2):I0002-I0003
氟西汀有助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康复 研究者探讨脑卒中造成运偏瘫或伴偏瘫的患者在入院后尽早给予氟西汀治疗能否提高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此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试验在法国9个脑卒中中心展开,年龄在18-85y有缺血性脑卒中伴偏瘫或轻度偏瘫的患者入组。  相似文献   

14.
Neurobiological Tec公司已经开始Viprinex(ancrod,安克洛酶)注射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第一个Ⅲ期临床试验。以前的一项Ⅲ期临床试验已被终止,是因为发现其没有可能达到统计学显著意义。但是,该公司称,现在此药将静注三小时,而不是原来的5~7天,以期增加获益患者的人数,同时降低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分析纤溶酶联合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6例采用复方丹参联合纤溶酶治疗,观察组74例患者采用纤溶酶联合疏血通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疾病采用纤溶酶联合疏血通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8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0)。治疗组给予LMWH,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丹参,疗程均为11天。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8.6%,对照组为4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P<0.01),但出凝血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LMWH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明确,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单味中药组方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2组均给予降低颅内压、抗凝、控制血糖及血压、改善脑微循环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高频单味中药组方联合普罗布考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普罗布考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1.13%(P<0.05)。结论高频单味中药组方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3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药的最小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3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药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9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分为3组,分别给予巴曲酶(降纤组)、阿加曲班(抗凝组)、阿替普酶(溶栓组)治疗,进行最小成本分析。结果:降纤组、抗凝组、溶栓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85.00%、94.74%(P>0.05),人均治疗总成本分别为13098.27、15477.96、21040.86元(P<0.05)。结论:降纤组方案较经济。  相似文献   

19.
背景 尽管人们怀疑抗血栓药物的有效性并关注它们的安全性,抗血栓药物还是经常被用于治疗缺血性卒中。近期用于治疗其他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经验表明,每日只需皮下给药一次或两次的低分子肝素可能较标准肝素更有效也更安全。方法 我们采用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比较了两种不同剂量的低分子肝素和安慰剂对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发病48小时内的病人被随机分为三组,各自接受大剂量速碧林组(4100AXa1U,每日两次),小剂量速碧林组(4100AXa1U,每日一次)。或安慰剂皮下注射10天。初级结果的评估方法是随机分组治疗后评价6个月内死亡或日常生活的依赖惰况。次级结果为发病10天内死亡、梗死后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和3个月内死亡或生活依赖情况。结果 本试验共对2750病人进行了筛选。对其中312例病人随机分组,6个月时306例病人有了结果并进行了分析。45例(45%)大剂量组病人、53例(52%)小剂量组病人,和68位(65%)安慰剂组病人死亡或成为依赖者。低分子肝素的有效性在3个研究组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05)。在10天时的次级结果没有发现组间特异性。结论 对出现症状48小时内的缺血性卒中病人,低分子量肝素在6个月时对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有效。(N.Engl J,Med.1995;333:1588—93)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分析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护理前后健康知识评分.结果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