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ER、PR和EphA2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和EphA2在52例乳腺癌的表达情况。[结果]ER、PR和EphA2的表达均与疗效相关。新辅助化疗后EphA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下降(P〈0.05),ER、PR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疗效与ER、PR、EphA2表达水平有关。新辅助化疗可显著降低EphA2的阳性表达,而对ER、PR的表达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辅助化疗(NAC)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治疗前后ER、PR、Ki-67及HER-2的变化,探讨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46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分析患者术前弹射式空芯针穿刺活检标本和术后大标本癌组织ER、PR、Ki-67和HER-2表达的变化。患者化疗前行乳腺肿瘤粗针穿刺活检并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ER、PR、Ki-67和HER-2的表达。化疗后评估疗效并对接受手术的患者的手术标本通过同法检测各指标的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Ki-67和HER-2的表达均发生了改变,新辅助化疗前ER、PR、Ki-67和HER-2阳性表达的肿瘤组织新辅助化疗后下调(ER:82.6%和80.4%;PR:78.3%和71.7%;Ki-67:39.1%和30.4%;HER-2:28.3%和26.1%),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Ki-67和HER-2阳性表达疗效有效率与阴性表达有效率分别为ER:68.4%和50.0%;PR:66.7%和60.0%;Ki-67:77.8%和57.1%;HER-2:53.8%和69.7%。ER、PR、Ki-67、HER-2表达状态与化疗效果均无明显的关系(均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改变ER、PR、Ki-67和HER-2的表达,本临床研究未发现ER、PR、Ki-67和HER-2的变化与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疗效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的表达状态对新辅助化疗反应的预测作用以及化疗前后其表达差异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118例乳腺癌组织的ER、PR、HER-2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118例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病例中,ER-和PR-组pCR分别为26.1%和27.1%,明显高于ER+组11.1%和PR+组6.8%,P-0.003。HER-2和Ki-67的表达对新辅助化疗疗效无显著影响。新辅助化疗前ER、PR与Ki-67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01;新辅助化疗后Ki-67的高表达病例数显著减少,P-0.001。结论:ER-/PR-的患者对新辅助化疗更为敏感,Ki-67在化疗后发生了显著下调,提示新辅助化疗能降低肿瘤的增殖活性。ER、PR及Ki-67可以作为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的表达状态对新辅助化疗反应的预测作用以及化疗前后其表达差异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118例乳腺癌组织的ER、PR、HER-2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118例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病例中,ER-和PR-组pCR分别为26.1%和27.1%,明显高于ER+组11.1%和PR+组6.8%,P=0.003。HER-2和Ki-67的表达对新辅助化疗疗效无显著影响。新辅助化疗前ER、PR与Ki-67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01;新辅助化疗后Ki-67的高表达病例数显著减少,P=0.001。结论:ER-/PR-的患者对新辅助化疗更为敏感,Ki-67在化疗后发生了显著下调,提示新辅助化疗能降低肿瘤的增殖活性。ER、PR及Ki-67可以作为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新辅助化疗联合改良根治术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硒结合蛋白1(SBP1)、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表达与定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01月-2019年01月收治的186例乳腺癌患者,依照免疫组化结果分为三阴型(46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表达型[HER-2(+)](45例)、Luminal A型(48例)及Luminal B型(47例),均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不同分子亚型治疗效果,SP免疫组化检测对比治疗前后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HER-2、细胞增殖抗原(Ki-67)及SBP-1表达,Western-blot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RUNX3亚细胞定位。结果:不同亚型乳腺癌控制率和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新辅助化疗联合改良根治术治疗前不同分子亚型ER、PR、HER-2及Ki-67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新辅助化疗联合改良根治术后ER、PR、HER-2表达状态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Ki-67表达出现明显下降,且不同分子亚型间Ki-67下降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新辅助化疗联合改良根治术后,SBP1在不同亚型乳腺癌中表达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各分子亚型SBP1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亚型乳腺癌RUNX3表达存在明显差异,乳腺癌细胞核中表达明显增多,细胞浆中表达明显降低(P<0.05);新辅助化疗联合改良根治术后各分子亚型乳腺癌RUNX3水平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改良根治术在不同亚型乳腺癌中的应用效果较好,通过对乳腺癌分子标志物、SBP1及RUNX3的测定可为临床治疗效果的判断提供有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探讨乳腺癌组织中ER、PR、p53及Bcl-2表达变化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中的意义,指导乳腺癌化疗的选择及判断预后。方法:术前采用空心针穿刺活检予以病理确诊并行ER、PR、p53及Bcl-2测定。化疗采用CEF方案[氟尿嘧啶(flurouracil,5-FU)500mg/m2,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75mg/m2,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500mg/m2],经3个疗程化疗,再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免疫组化SP法检测98例Ⅱ/Ⅲ期乳腺癌病例在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ER、PR、p53及Bcl-2的表达,比较化疗前后上述各指标阳性表达率的变化。结果:98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经3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70例(71.4%)获得临床部分缓解。化疗前后ER、PR阳性表达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p53及Bcl-2化疗前后表达阳性率显著变化(P〈0.05),化疗有效组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下降(P〈0.05)而Bcl-2阳性表达率显著上升(P〈0.05)。结论:ER、PR表达在新辅助化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新辅助化疗可能通过抑制p53的表达来抑制乳腺癌的增殖并通过上调Bcl-2表达来调整肿瘤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7.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ER、PR和EphA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ER、PR和EphA2的表达在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和EphA2在52例乳腺癌的表达情况。结果ER、PR和EphA2的表达均与疗效相关;新辅助化疗后EphA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下降(P<0.05);ER、PR的阳性表达率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显著降低EphA2的阳性表达,而对ER、PR的表达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回顾性分析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进而明确生物标志物对疗效和预后的判断意义。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63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免疫组化法检测ER、HER-2、Ki-67表达情况,术后均接受辅助放疗,并根据激素受体情况选择内分泌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新辅助化疗有效率达93.6%,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生物标志物表达差异与疗效无明显的相关性,中位随访42个月后,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Ki-67≥30%、化疗前与术后ER(-)及术后HER-2(++~+++)是局部晚期乳腺癌无病生存率的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ER(-)和术后HER-2(++~+++)是对无病生存率有独立影响的不良预后因素(P<0.05)。结论:治疗前ER(-)是局部晚期乳腺癌最重要的不良预后因素,化疗前测定的Ki-67指数和ER表达情况更能反应肿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9.
69例年轻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年轻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年龄小于40岁的接受术前化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资料。[结果]全组患者病理完全缓解9例(13.0%),有效率76.8%(53/69);1例病情进展。5例在化疗后接受了保乳手术。单因素分析发现,含紫杉类方案(TE)是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因素(P〈0.05),而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状况,ER、PR、HER-2表达和分子分型与新辅助化疗疗效无关。[结论]年轻局部晚期乳腺癌对术前化疗敏感,含紫杉类药物的方案有助于提高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表达的影响及化疗的疗效。方法采用E livision法分别测定53例乳腺癌组织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C-erbB-2的表达,并进行比较;同时评估新辅助化疗后癌组织及腋窝淋巴结的病理反应情况。结果 53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缓解40例,其中病理完全缓解3例。新辅助化疗后50例有癌组织的病例中,ER、PR、C-erbB-2新辅助化疗前的阳性例数分别为20、17、14,新辅助化疗后的阳性例数分别为21、14、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C-erbB-2新辅助化疗前后表达一致的分别为41、39、43例,表达完全相反的分别为9、11、7例。结论新辅助化疗不影响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的表达;但对一些特殊病例,测定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的表达能给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新辅助化疗TE(紫杉类联合蒽环类)及CEF(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其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探讨新辅助化疗对ER、PR、HER-2、P53表达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天津肿瘤医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临床分期Ⅱ~Ⅲ期的行TE新辅助化疗患者167例,行CEF新辅助化疗患者256例。化疗皆以21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完成3个周期以上的化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差异进行评价。结果乳腺癌原发肿瘤的总缓解率(RR),TE组为86%(144/167),CEF组为67%(172/25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完全缓解率(cCR),TE组为32%(54/167),CEF组为23%(59/25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完全缓解率(pCR),TE组为19%(32/167),CEF组为14%(36/25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2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PD)。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TE组脱发较严重。两组化疗方案对ER、PR、HER-2、P53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TE与CEF方案对乳腺癌均有较高的缓解率,且TE方案优于CEF方案。化疗的不良反应均在可耐受范围之内,而TE组患者的脱发等副反应要高于CEF组。两组新辅助化疗对ER、PR、HER-2、P53表达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MCM7和C—erbB-2蛋白的表达状况,分析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5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标本中MCM7和C—erbB-2的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76.4%。化疗前MCM7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化疗后(P〈0.01),而化疗前后C—erbB-2蛋白阳性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有效组(42例)MCM7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无效组(13例)(P〈0.01),而化疗有效组C—erbB-2蛋白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无效组(P〈0.01)。结论:ET方案新辅助化疗有较好的疗效,可能通过抑制MCM7蛋白表达来阻止乳腺癌细胞的增殖。MCM7高表达,C—erbB-2阴性者化疗更为敏感,二者可作为临床指导乳腺癌化疗并预测化疗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及其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检测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NCT前后的血清MMP-9水平并评价NCT疗效。64例ER、PR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EC-T方案化疗(表阿霉素90mg/m2静滴,d1;环磷酰胺600mg/m2静滴,d1,21天为1周期,共4个周期;序贯多西他赛80mg/m2静滴,d1,21天为1周期,共4个周期),16例ER、PR阴性者采用TEC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mg/m2静滴,d1;表阿霉素75~85mg/m2静滴,d1;环磷酰胺600mg/m2静滴,d1,21天为1周期,共4个周期)。分析血清MMP-9水平与NCT疗效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80例患者共完成NCT 290个周期,有效率(RR)为78.8%(63/80),其中获CR 4例,PR 59例。38例(47.5%)临床分期降低。NCT前血清MMP-9阳性组(>900U/L)和阴性组(≤900U/L)的RR分别为85.2%(46/54)和65.4%(1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MP-9水平与乳腺癌化疗前分期、HER-2、ER/PR状态及病理学反应性分级均有关(P<0.05)。在化疗有效、化疗前分期Ⅲ期、HER-2+、ER+、PR-/+、病理学反应性分级G1~G3和G4~G5及绝经和未绝经的患者中,化疗2个周期后的血清MMP-9水平与化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清MMP-9水平对乳腺癌NCT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减少NCT的盲目性,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乳腺癌空芯针穿刺活检(coreneedle biopsy,CNB)对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HER-2及Ki-67表达状况评价的可靠性,探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对乳腺癌分子生物学信息表达的影响,分析上述生物学指标对NAC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03-01-2013-01~31山东省肿瘤医院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77例,其中行NAc者95例作为NAC组,未行NAC者82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组患者CNB和治疗性手术切除标本中ER、PR、HER-2及Kb67的表达状况,依据Miller-Payne分级系统评价化疗后病理反应,依据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进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cNB和手术切除标本ER表达一致率为97.6%(80/82),PR为95.1%(78/82),HER-2为97.6%(80/82),Ki-67为92.7%(76/82),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均〉0.8,P均〈0.05。NAC组和对照组CNB和手术切除标本比较,ER表达状况改变率分别为12.4%(10/79)和3.9%(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PR表达状况改变率分别为24.0%(19/79)和2.4%(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ER-2表达状况改变率分别为5.1%(4/79)和2.4%(2/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9;Ki=67表达状况改变率分别为38.0%(30/79)和7.3%(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0.001。NAC前后ER阳性率分别为64。6%和5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PR阳性率分别为63.3%和45.6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Ki-67高表达率分别为45.6%和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化疗反应分级与ER、PR、HER-2表达变化无相关性,P均〉0.05;与Ki-67表达变化明显相关,P=0.008。ER和PR表达状况与NAC疗效无相关性,P均〉0.05;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NAC有效率为81.8%,阴性者有效率为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Ki-67高表达乳腺癌患者NAC有效率为70.2%,低表达者有效率为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cNB与手术切除标本在判断HR、HER-2和Ki-67表达状况上有很好的一致性;NAC能改变乳腺癌患者HR和Ki-67的表达状况,NAc使PR的阳性率降低,Ki-67的表达下降,ER阳性率有降低趋势,NAc对HER-2的表达无显著影响;HER-2阳性和Ki-67高表达的患者对化疗更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D46在进展期浸润性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探讨其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预后评估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及30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CD46的表达,并分析该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采用生存分析预测CD46表达对患者预后的意义。结果乳腺癌组织CD46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81.67%vs.46.67%,P<0.05);新辅助化疗后,CD46表达阳性率明显下降(P<0.05),CD46表达阳性率与患者化疗疗效呈负相关关系(P<0.05);CD46阳性表达提示患者的生存预后较差,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CD46表达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技术有效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CD46表达高于健康者,与新辅助化疗技术的临床疗效呈负相关,CD46阳性表达率升高对患者较差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Li X  Li Y  Yang SE  Ma Y  Wen SJ  Guo L  Guli KZ  Zhao B  Liu W  Hu X 《中华肿瘤杂志》2011,33(12):916-920
目的 探讨生存素(Survivin)、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表达对乳腺癌TE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56例乳腺癌患者行TE方案新辅助化疗,应用RT-PCR法检测TE方案化疗前后Survivin、BCRP和HER-2 mRNA的表达差异,并结合化疗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56例乳腺癌患者经TE方案新辅助化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1.4%.全组完全缓解5例,病理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35例,稳定13例,进展3例.Survivin mRNA的阳性表达率由化疗前的60.7%降至化疗后的35.7% (P =0.008);BCRP mRNA的阳性表达率由化疗前的37.5%降至化疗后的19.6%(P=0.036);HER-2 mRNA的阳性表达率由化疗前的41.1%降至化疗后的21.4% (P =0.025).Survivin或BCRP单独阴性表达的患者化疗的有效率均较阳性表达者高(均P<0.05).HER-2 mRNA的单独表达状况与化疗疗效无关(P =0.144).Survivin、BCRP和HER-2 mRNA均为阴性表达的患者化疗疗效高于其他各组(P =0.003).在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BCRP和HER-2 mRNA的表达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 联合检测Survivin、BCRP和HER-2的表达可作为预测乳腺癌TE方案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生物标记物雌激素受体(E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P53和Ki67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接受4~6个周期紫杉类联合蒽环类方案新辅助化疗的165例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肿瘤病灶ER、HER-2、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用术后病理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病理学反应级别为G4、G5则认为化疗有效。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法分析上述指标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165例患者中56.4%(93/165)新辅助化疗有效。ER阳性者有效率为43.5%(20/46),ER阴性者有效为61.3%(73/119),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P=0.04);HER-2过表达者有效率为72.0%(36/50),低表达者为49.6%(57/11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P=0.01);P53阳性者有效率为66.7%(30/45),阴性者为53.4%(47/8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P=0.14);Ki67过表达者化疗有效率为62.4%(68/109),低表达者为44.0%(22/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P=0.03)。结论 ER阴性、HER-2及Ki67过表达者对紫杉联合蒽环方案的新辅助化疗更敏感,ER、HER-2及Ki67表达情况对新辅助化疗疗效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