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钩体菌苗的应用对控制和消灭钩体病具有重要的作用。几年来我区使用钩体菌苗后,钩体病的发病率有了明显下降。但由于钩体菌苗过去的免疫方法是皮下注射。接种剂量大,注射次数多,群众不易接受,给防治工作带来不少麻烦,影响预防  相似文献   

2.
女,39岁。首次皮下注射钩体菌苗1.0ml(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8421)后半小时,自觉头昏心慌,全身出现绿豆样大淡红色点状皮疹,胸部和四肢内侧多见,瘙痒难忍,2小时后,颜面开始水肿,次日晨水肿加剧,以口唇、眼睑为甚。患者既往体健,无过敏史,未注射过钩体菌苗。诊断为:血管神经性水肿(注射钩体菌苗所致)。经服用苯海拉明,每日3次每次25mg,静脉注射10%萄葡糖酸钙  相似文献   

3.
我旗在进行“流脑多糖体菌苗”的预防接种过程中,出现临床过敏一例,报道如下: 1988年3月4日,有一4岁男孩,经乡村医生按计划免疫程序常规接种了北京生物制品新生产的“冻干A群流脑多糖菌苗”,(批号8710~3)接种4小时后,该男孩体温升高到39.2℃,接种部位出现红丘斑,继而红斑形成2×2cm的透明水泡。接种次日,患儿以先耳后四肢,后遍及全身,尤其是臀部及下肢分别出现红斑,丘疹及水泡,疱疹周边呈充血性凸起,中心呈泡状,臀部皮疹部分融合,口腔及阴茎包皮粘膜红肿、糜烂并伴有血液渗出。经当地医生治疗无效后,转本旗医院以脱敏法治疗半月后痊愈出院,追踪2个  相似文献   

4.
钩端螺旋体菌苗(简称钩体菌苗)对降低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的发病率有肯定的作用,而接种后对人群的有效保护期限究竟有多长,何时接种较为适宜,则是目前防治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981年我们在一个公社对67人接种钩体菌苗后不同时期的抗体变化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1990年6~10月,莒县发生钩体病流行,疫情报告共892例,其中46例经过血清学证实为钩体病,主要为波摩那群,流行期中有4例死亡,简要报告如下:例1:王××,男39岁,苍山乡××村人。1990年8月23日曾下水抢收农作物,8月24日出现发烧,全身酸痛,心悸,呼吸困难,8月28日入院。  相似文献   

6.
1976—1979年我院先后收治3例钩端螺旋体病复发的患者,在两次住院中均分离到钩体,两例是由于青霉素疗程不足而复发。青霉素对复发病例仍有效。现报告如下: 例1 女,33岁。1979年8月26日起畏寒、发热、全身酸痛,8月27日到卫生院就诊,注射青霉素后2小时,出现赫氏度应,寒战、高热、头晕、腿痛不能站立、呕吐频繁,两天来未能进食,无尿,拟诊流感伤寒型钩体病于8月28日第一次入院。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有传染病史,当年未注射钩体菌苗,病前从事农业劳动。入院时体检:体温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16例以腹痛及呕血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观察和护理要点的总结。方法:对2010年2月—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以腹痛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6例经胃镜检查,10例皮肤紫癜出现后明确诊断,并进行严密观察护理。结果:经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消化道症状的护理,禁食一切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严格护理体检观察皮疹情况及相关对症治疗后,16例患儿均治愈出院,随访中1例复发。结论:过敏性紫癜的发生与感染、食物、花粉、疫苗接种等有关,护理中注重避免接触过敏原,指导坚持合理化饮食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是干预过敏性紫癜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 注射乙脑疫苗后引起过敏性休克、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例文献有报道。1987年1~4月,我县接种乙脑疫苗10600余名6个月~2岁幼儿中,出现过敏性紫癜2例,发生率为1.89/万,现报告如下。例1 男,1岁半,住院号11323。1987年3月19日下午1时皮下接种乙脑疫苗0.5ml。5时许出现烦躁、哭闹、口渴、拒食、恶心呕吐。次日9时全身出现有大小形状不一的散在淤点、淤斑,以臀部及四肢为甚。皮疹为紫黑色,压之不退,到当地卫生院治疗3天未见效,于23日转县人民医院。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症状先于皮疹出现的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上容易误诊。现将我科收治的4例报道分析如下1.误诊为胆道蛔虫症 例1:男,10岁。因阵发性上腹疼3天入院,病前曾便出蛔虫2条。起病后腹部疼痛以剑突下明显,似有“钻顶感”,有时脐周亦疼。体检:痛苦貌,皮肤无淤血点及淤斑,巩膜无  相似文献   

10.
抗六○一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本院曾遇二例对该药过敏病例,简单报导讨论如下: 例一:陈×(病誌号17—312)女、40岁。因背部生痛注射抗六○一2毫升,经二小时病人出现发冶发烧、头迷、恶心等症状。体温38℃,除白血球为11,000外,余未见异常,未介意。第二次又注射抗六○一2毫升,上达症状加重。第三次注射后病人又出现口唇麻木感,当时检查病人血压无变化,也无皮疹。考虑为药物过敏停药,上述症状消失。例二:王×(病誌号50—157)女、15岁。因下肢浓泡病注射抗六○一2毫升,其后二小时病人出  相似文献   

11.
李××男,24岁,农民,吉林省双阳县人。1980年7月初,因腹痛,便血,发斑而入×医院,诊为过敏性紫癜。予犀角地黄汤与激素治疗。1剂药后,当晚便全身不适;腹部拘急冷痛;便血增加;前额角出现一约鸭蛋大的肿块,疼痛质软,有波动感;呼吸急促,几至不支,胸透两肋膈角变钝,有少量液体。由于病情急剧变化,患者家属要求出院求他医治疗。  相似文献   

12.
患儿于×,女性,5岁。因皮肤红斑鳞屑伴脓癌一个月于94年1月6日入院。患儿子93年12月7日在幼儿园受注射“流脑菌苗”,五天后在注射部位及腹部出现红色丘疹,上有银白色鳞屑,逐渐漫延至全身,并在其上出现较多针头大小表浅脓疮,伴发热(体渐在385℃左右),四肢关节酸痛。曾在当地医院口服及外用药治疗,皮疹略消退,但很快复发加重,故住院治疗。患儿既往身体健康,91年曾注射“流胞菌苗”一次,未发生不良反应。辅助检查:血常规WBCM.OX且0儿,分叶0.87淋巴0.13,Hb131g/L,血浆总蛋白71g/L,白蛋白4wt,球蛋白319几,血清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用钩体秋季群56060株制备的外膜菌苗免疫6只恒河猴(RM1~6),其中pRM1~2接种外膜菌苗0.5ml,RM3~6接种1.0ml。RM7~10不予免疫作为对照。RM1~4用5ml秋季群钩体强毒株活菌进行攻击,RM5~6用10ml,RM7~10分别以5ml及10ml活菌攻击,攻击后24及48小时抽取血液培养。结果证实所有免疫猴血液培养全部阴性。对照组不论是5ml或10ml攻击的均为阳性。第11日选取免疫组RM  相似文献   

14.
患儿 ,男 ,9个月 ,主因皮肤出紫癜 3h入院。患儿入院前 2 2h注射“麻疹疫苗” ,注射后 3h发现外阴、臀部、手足水肿及皮肤出血点 ,继之头面部也出现同样皮疹 ,病前未进特殊食物和药物 ,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体检 :头面部、双眼睑、手足、臀部、外阴处皮肤水肿明显 ,颜面、双手、双下肢及臀部散在小出血点及瘀斑 ,高于皮肤。臀及神经系统无异常。血常规 :WBC 11 2× 10 9/L ,N 0 39,L 0 6 1,HB 14 0 g/L ,PLT :179× 10 9/L ,E 1 2 % ,出凝血时间正常 ,尿潜血试验阴性 ,尿蛋白试验阴性 ,便潜血试验阴性。诊断 :过敏性紫癜…  相似文献   

15.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 ,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南康市有 30个乡 (镇 ) ,1998年以前 ,北片山区 8个乡 (镇 )每年均有钩体病发生 ,基本处于流行状态 ,其他乡 (镇 )无病例报告。多年来 ,由于我们采取了以灭鼠 ,人群接种钩体菌苗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控制了钩体病的发生和流行 ,2 0 0 1年我市没有发生钩体病。为了分析我市钩体病的流行情况 ,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1996~ 2 0 0 1年我市钩体病流行情况统计分析如下。1 历年发病情况我市 1996~ 2 0 0 1年共发病 175例 ,各年份发病、钩体菌苗接种情况见表…  相似文献   

16.
复发性多软骨炎为一较罕见的临床综合征,最近我们经治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刘×、女、24岁、住院号83702。因呼吸因难6年,皮肤紫癜、皮疹2年,紫癜加重4天于1986年12月10日入院。1980年4月始有鼻塞、鼻痛、血性鼻涕,7天后嗅觉丧失,左面部肿胀,双眼球发红,胀疼到某院检查:鼻中隔右侧有溃疡面、粘膜充血。按鼻炎治疗10天后又有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2月1日,乌鲁木齐市2名儿童在接种麻疹疫苗后出现红色皮疹,经自治区中医院就诊,被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经我们调查,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陆欣志 《吉林医学》2013,34(9):1764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8例小儿过敏性紫癜病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儿中,痊愈出院者43例,好转出院者14例,1例病情加重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根据患儿的病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儿痛苦,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正> 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并发症文献已有报道,但多系接种神经组织疫苗所致。本文报道一倒罕见的接种狂犬病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后发生过敏性紫癜、急性肾炎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多。患者男,31岁。1984年5月31日被犬咬伤,次日开始注射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灭活狂犬病疫苗(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按规定于咬伤当日、咬伤后3、7、14及30日各肌肉注射本疫苗2.0ml。6月初,于注射第一剂5~6天感脐周隐痛,两下肢及臂部散在大片瘀斑,稍痒,后来分批出现皮疹,每批持续6  相似文献   

20.
勒雪氏病是比较少见的组织细胞病,现将我们遇到的一例尸体剖检报告如下: 病史摘要×××,女,1岁零2个月,云南玉溪人。83年6月29目受凉后发热,三日后先在背部出现红色皮疹,几日后皮疹遍及四肢、躯干及面部。皮疹先为斑丘疹,后发展成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