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X线与CT在外伤性膈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某院住院的17例外伤性患者,均常规拍摄X线胸部正位片并行64排螺旋CT检查,采用GE ADW4.6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结果:17例外伤性患者中,15例外伤性膈肌损伤发生于左侧(93.7%),1例发生于右侧(6.3%),1例未见膈肌损伤;在膈肌损伤患者所示征象中,膈肌轮廓不连续10例,胸腔内疝6例,狭颈征2例,悬挂征1例,内脏坠落征2例。结论:常规胸部X线正位片诊断膈肌损伤通常比较困难,CT多平面重建成像有助于诊断创伤后的膈肌损伤;对于多发性外伤的患者,影像科医生应该考虑存在膈肌损伤的可能性,并(或)将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作为常规检查,以寻找可以诊断膈肌损伤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华 《工企医刊》2010,23(6):13-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多发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胸部创伤患者共62根肋骨骨折进行X线平片和螺旋CT容积扫描,原始轴位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MIP和SSD重建,分析比较各种技术图像在显示骨折位置和空间关系等方面的优势。结果:25例共62根肋骨骨折,X线平片显示45根,5根不能确认,12根未显示;轴位CT结合三维重建显示全部肋骨骨折。结论:多层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各种类型和不同部位的肋骨骨折及胸部骨性立体结构,是X线平片检查的有力补充,尤其是连枷胸患者需行肋骨固定术,进行螺旋CT扫描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3.
陈作南 《现代保健》2011,(32):102-103
目的比较胸部创伤的X线及CT影像学表现,探讨不同成像方式的诊断价值及优缺点。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46例胸部创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其X线平片表现及CT表现进行比较,针对其诊断价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包括肺挫伤65例,骨折52例,肺不张45例,胸腔积血42例,纵隔气肿42例,在各种不同损伤类型中,CT成像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胸部创伤患者,特别是急诊患者,X线平片检查仍是首选检查方法,但X线平片检查存在敏感性低、特异性差的缺点,而CT成像可显示普通X线平片难以显示的部分细节,如少量的积液积气,对胸部创伤的诊断具有相当的价值,是胸部创伤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疑似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56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X线平片组(n=28)和64层螺旋CT组(n=28)两组,对两组患者的Lisfranc关节损伤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规X线平片组28例患者中,经手术或临床综合诊断为Lisfranc关节损伤25例,其中常规X线平片检出20例,检出率为80.0%;64层螺旋CT组28例患者中,经手术或临床综合诊断为Lisfranc关节损伤25例,其中64层螺旋CT检出25例,检出率为100.0%.64层螺旋CT组患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X线平片组(P<0.05).结论: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的64层螺旋CT诊断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X线平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64排螺旋CT对20例脑动静脉畸形、2例脑静脉畸形、2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CT血管成像检查。对扫描图像分别进行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及最大密度投影。结果 CT血管造影术(CTA)能显示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病变形态及准确部位,有效显示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血管巢。能清晰显示脑静脉畸形静脉血管的组成及引流静脉的数目和方向。但不能显示海绵状血管瘤的血管结构,对其诊断价值不大。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具有较粗大供血动脉或引流静脉、血管巢的脑血管畸形,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外伤性肩关节创伤临床诊断中64排128层螺旋CT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外伤性肩关节创伤患者37例,所有患者分别接受X线检查与64排128层螺旋CT检查,其中X线检查归为X线组,64排128层螺旋CT检查归为CT组,就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X线组检查确诊阳性率为37.84%(14/37),确诊阴性率为27.03%(10/37),不确诊率为35.14%(13/37);CT组检查确诊阳性率为48.65%(18/37),确诊阴性率为占51.35%(19/37),不确诊率为0.00%(0/37),两组对比,CT组检查阳性率、阴性率、不确诊率均优于X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伤性肩关节创伤临床诊断中,对患者施以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可以明显优化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对于病情的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值得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胸部外伤患者,用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后,运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如MPR、SSD和VR等进行肋骨三维重建成像并观察骨折情况。结果:80例中,骨折246处,完全骨折188处,不完全骨折58处,位于肋椎关节处12例,肋软骨骨折2例,肋骨多部位骨12例,明显错位26例。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诊断肋骨骨折,较X线平片及常规CT提供更多准确的影像信息,能完整显示肋骨骨折位置、形态、数量及合并症,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法医学鉴定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尽早对隐匿性骨折患者实施对症治疗,研究西门子64排螺旋CT(Siemens 64 row screw CT,S64CT)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本院收治的34例胸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2例患者为隐匿性骨折,对所有的患者先采取常规DR摄片,然后进行西门子64排螺旋CT扫描,对其成像的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和正确率。结果:经过检测,X射线摄片检查出12例隐匿性骨折患者,占比为37.50%,西门子64排螺旋CT检查出31例,占比为96.88%,同时可见明显的骨折线,西门子64排螺旋CT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射线摄片,两种检测方法检测检出率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西门子64排螺旋CT检查的准确率也显著高于X射线摄片检查,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门子64排螺旋CT能够较为全面地进行检查,检出率较高,可以扫描出传统方式不容易发现的隐匿性骨折,而且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具备很强的临床使用价值,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对急性肠梗阻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9月至本院就诊的急性肠梗阻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6排螺旋CT行全腹部扫描和腹部X线片检查,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对比16排螺旋CT与X线片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16排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符合率(97. 92%)较X线片(66. 67%)显著更高(P 0. 05),16排螺旋CT在肠梗阻程度、定位、定性诊断符合率较X线片显著更高(P 0. 05)。结论 16排螺旋CT有助于诊断急性肠梗阻的定位、定性、病因分析,对患者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腹部X线平片与64排螺旋CT对胃后壁穿孔患者游离气体检出率。方法笔者于2012年2月-2014年2月,共收集了46例被诊断为胃后壁穿孔的病患。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采用腹部X线平片以及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对比观察两种方法对游离气体的检出率以及扫描准确率。结果 64排螺旋CT对游离气体的检测率显著高于X线的检出率,且正确率显著高于X线;同时64排螺旋CT还可以准确检测出穿孔部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对胃后壁患者游离气体检出率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且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后处理技术在心脏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有急性胸痛感觉的62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心胸联合血管成像,之后对扫描的所有原始数据进行多层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以及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图像重组以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和胸主动脉等。分别统计64层螺旋CT心胸联合血管成像后处理检查和临床接诊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62例病例中有34例形成了冠状动脉斑块并狭窄,16例急性肺动脉栓塞,12例主动脉夹层,左房粘液瘤2例。其中46例临床初步诊断正确,临床初诊的符合率为74%;62例64层螺旋CT诊断正确,64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肺动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对肺动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疾病作出正确诊断,是一种无创、可靠的检查方法,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即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在颌面部复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64层螺旋CT对52例颌面部损伤患者采用容积扫描,进行MPR、MIP及VR图像重组,观察骨折细节,并与二维CT图像进行对比.结果 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重组图像可清晰显示颌面部骨折细节及空间解剖关系.二维图像对细小骨折显示较好,且可同时显示骨折部位的软组织改变情况.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诊断复杂颌面部骨折的有效手段,二维图像是诊断颌面部骨折的基础,两者结合应用是颌面部多发、复杂骨折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肝癌患者临床中采用3.0T磁共振成像与64排螺旋CT诊断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经临床病理诊断患有肝癌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在临床诊断中分别实施3.0T磁共振成像与64排螺旋CT诊断,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对肝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80例经临床病理诊断患有肝癌的患者中,3.0T磁共振成像诊断后的准确率为97.50%,64排螺旋CT诊断后的准确率为87.50%,两组诊断方式相比,3.0T磁共振成像诊断效果更佳,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3.0T磁共振成像与64排螺旋CT对肝癌患者的诊断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相比64排螺旋CT,3.0T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联合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表达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确诊的8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受试者血液中GDF-15、Fib水平,并行64排螺旋CT检查。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DSA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比较GDF-15、Fib、64排螺旋CT单一及联合诊断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中GDF-15、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DF-15诊断肺动脉栓塞阳性78例,Fib诊断肺动脉栓塞阳性78例,64排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阳性79例,平行联合诊断肺动脉栓塞阳性98例,系列联合诊断肺动脉栓塞阳性59例。平行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各指标单一诊断(P<0.05),系列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各指标单一诊断(P<0.05),平行联合及系列联合诊断的AUC值均高于各指标单一诊断(P<0.05)。结论:血清GDF-15、Fib表达联合64排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有效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重建技术对胸部外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06年3月—2008年12月收治62例胸部创伤患者,全部患者在伤后进行了MSCT检查,对骨性胸廓、肺组织进行容积再现(VR)重建、多平面重建(MPR)等图像后处理。结果62例患者多伴有复合伤,其中肺挫伤47例,肺撕裂伤3例,肺不张及肺萎缩9例,气胸35例,胸腔积液40例,肋骨骨折58例,肩胛骨骨折4例,锁骨骨折7例,胸椎骨折3例。MPR图像可清楚显示骨折线的走行及移位,VR重建图像从各个方位显示了骨折的空间改变。结论MSCT扫描结合重建图像能够清晰显示肺部损伤、显示骨折的立体空间改变,对于制定手术方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螺旋CT表现,并探讨其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急性腹部外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螺旋CT表现,其中男性64例,女性28例,年龄为15~78岁,平均36.5岁.结果: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主要累及脾、肝、肾、胰等实质器官及胃、肠等空腔器官,其螺旋CT主要表现为包膜下血肿、实质内血肿、撕裂伤、腹腔积血、腹腔游离气体、肠间隙模糊与肠壁增厚.结论:螺旋CT检查对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决定手术或保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徐志江 《现代保健》2010,(27):185-186
目的研究比较64层多排螺旋CT在重建复杂骨关节外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0例骨关节病变患者,患处薄层CT扫描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重建(MPR、CPR、SSD、SVR、4D、MIP等),观察比较影像效果。结果颅面骨13例,颈椎椎体4例,胸椎椎体8例,腰骶椎椎体23例,肩关节15例,肘关节7例,膝关节23例,腕关节5例,踝关节12例,骨盆及髋关节20例。影像清晰,直观立体,多角度多方位观察骨折、脱位、病变及周围关系一目了然。结论多排螺旋CT多种重建功能丰富了影像信息,为骨关节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精确、直观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腺样体低剂量CT扫描的表现并对其图像质量进行初步分析,以减少儿童X射线检查的辐射剂量,协助临床诊断。方法 分析100例临床怀疑腺样体肥大儿童。分2组,50例使用低剂量:60~80 kV,50例使用常规剂量:80~120 kV。所有患者均分析不同CT剂量的图像对其腺样体的显示情况。结果 检查患者中CT表现为腺样体肥大的占94例,占94%,常规剂量患者得到信噪比较高图像,但所接受射线量较大。低剂量扫描大大地减少了儿童的辐射剂量,图像均能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结论 低剂量CT检查能准确显示儿童腺样体的肥大程度并对其作出诊断,为临床提供足够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贺佳俊 《药物与人》2014,(7):99-100
目的:探析隐匿性骨折应用64层螺旋CT及MRI扫描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入选苏州市九龙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疑似隐匿性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入两组,各48例。观察组进行MRI扫描检查法;对照组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法,比较两组的隐匿性骨折阳性检出率及损伤部位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组的异常阳性41例(85.4%),其中31例仅经横断面图像显示骨折,10例行斜面或冠状面,结合矢状面图像诊断为骨折,骨折累及关节面者15例,其中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显示11例,4例通过斜面图像调整确诊;MRI组的发现异常阳性45例(93.8%),T2WI周围出现高信号水肿区,T2WI、T1WI呈条状、不规则状低信号带;T2WI部分信号带较T1WI欠清晰,范围缩小;48例T1WI、T2WI均见骨折线周围片状高信号水肿,少数病例T1WI低信号带周围夹杂小片状或斑点状高信号,T2WI呈现一致高信号。MRI膝关节损伤T1WI显示松质骨内低信号带,另外MRI显示膝关节积液3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3例,膝关节侧副韧带或前、后交叉韧带4例。结论:隐匿性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是多排螺旋CT扫描,对于诊断不明确者,可进行MRI扫描,二者相结合,可显著提高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度,同时可清晰显示骨折损伤部位,便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64层螺旋CT容积数据在胸外伤肋骨轻微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资料完整的胸外伤肋骨骨折的患者共53例,经容积数据结合MPR诊断与64层螺旋CT后处理图像资料SSD技术对照分析。结果 64层螺旋CT容积数据结合MPR在发现轻微骨折、不全性骨折方面较好,而64层螺旋CT后处理图像SSD显示骨折的位置、范围、移位方向方面较好。结论 64层螺旋CT容积数据结合MPR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有确定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