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2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及消除氨氯地平片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收缩压160-179mmHg和舒张压100-109mmHg的新诊断2级高血压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15例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顿服治疗为对照组,另15例吲达帕胺片1.5mg加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顿服为治疗组,观察两组药效。结果:治疗组的平均血压平稳下降且药物不良反应少,患者的耐受性及依从性较好。结论:吲达帕胺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平降压效果显著,两药联合应用有相协作用消除氨氯地平水肿的不良反应,同时不会过度地进一步反射性增高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吲达帕胺具有利尿和钙拮抗的作用,通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使血压下降,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临床观察显示,吲达帕胺具有强效和长效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3.
吲达帕胺是一种具有轻度利尿作用和钙拮抗作用的降压药物,由于它价格低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应用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时遇到双下肢乏力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章伟锋 《浙江医学》2009,31(6):861-862
高尿酸血症既是心血管疾病的—个独立危险因子,也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代谢紊乱现象,降低血尿酸水平对伴有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Wurzner等报道,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以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促进尿酸排泄。吲达帕胺是一种利尿剂,可使血尿酸进一步升高。ARB与吲达帕胺联合应用对血尿酸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观察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降压效果及对血尿酸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邱斌  鲁方旗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78-79
目的对依那普利结合吲达帕胺来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5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人,对试验组采取依那普利结合吲达帕胺来综合治疗;同时对照组单独使用吲达帕胺来治疗。10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的降糖、降压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治疗结果分析可知,在试验纽中,患者的降糖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的降糖效果,同时,两组均有比较明显的降压效果,但是在两组间的降压效果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结论采用依那普利结合吲达帕胺来综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树录  殷慧 《吉林医学》2013,34(9):1689-1690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和吲达帕胺联用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卡托普利联合吲达帕胺组(A组)、卡托普利组(B组)和吲达帕胺组(C组),每组各40例。结果:A组降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1)。结论:卡托普利和吲达帕胺联合应用比单用卡托普利或单用吲达帕胺能更有效降低血压,且出现低血钾的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吲达帕胺对合并心动过缓的高血压患者心率的影响,验证长期使用对血钾水平的影响。方法:共选择64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其中29例合并心动过缓使用吲达帕胺治疗,35例为常规观察组,运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观察患者心率及血钾变化。结果:吲达帕胺控制血压总有效率为90.6%,对心动过缓组提高心率的总有效率为89.7%,对血钾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未低于正常值。结论:吲达帕胺降压效果确切,作用缓和,对血钾影响较小,在降压的同时可以提高心动过缓患者的心率。可提高此类患者高血压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对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观察32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服用吲达帕胺前后的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血糖、血尿酸、心电图、尿常规、肝及肾功能、血电解质变化。结果:吲达胺对轻、中度高血压有较好降压效果,总有效率达84.4%,且无不良影响,结论:吲达帕胺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及同脂血症和糖尿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对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观察32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服用吲达帕胺前后的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心电图、血、尿常规、肝及肾功能、血电解质变化。结果:吲达帕胺对轻、中度高血压病人有较好的降压效果,总有效率达84.4%,且无不良影响。结论:吲达帕胺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及伴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赖诺普利联合吲达帕胺与双氢克尿噻的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以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并且分别应用赖诺普利联合吲达帕胺、赖诺普利联合双氢克尿塞进行治疗,用药前及用药期间观察血压,并监测血钾、血钠、肌苷、谷丙转氨酶、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结果:赖诺普利联合引达帕胺与赖诺普利联合双氢克尿噻降压效果均明显,赖诺普利联合引达帕胺不良反应小,耐受性良好。结论:赖诺普利联合吲达帕胺与赖诺普利联合氢克尿噻均有明显的降压效果,但赖诺普利联合吲达帕胺的不良反应更小,更不易出现低血钾。  相似文献   

11.
陈远勤  周长文 《重庆医学》2006,35(4):366-367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将100例确诊糖尿病合并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用依那普利加吲达帕胺治疗,对照组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加吲达帕胺治疗。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的降压、降糖疗效及血清钾、钠及总胆固醇变化,10个月后随访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降糖疗效优于对照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有显著的降压疗效,但组间降压效果无明显差异;治疗前后两组血清钾、钠及总胆固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用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联合使用伊贝沙坦和吲达帕胺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清晨顿服伊贝沙坦和吲达帕胺,B组清晨服用吲达帕胺,晚间服用伊贝沙坦,总疗程8周.结果 两组用药后各时点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用药前.B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晨峰血压升高程度、清晨收缩压、清晨舒张压、清晨脉压均较A组低.结论 清晨和晚间分别服用吲达帕胺和伊贝沙坦比清晨顿服伊贝沙坦和吲达帕胺更能降低夜间血压,遏制清晨血压过度升高,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更有优势,分次联合用药效果好、降压平稳、安全可靠,符合人的生理血压变化规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洪鸣鸣  张邢炜 《浙江医学》1999,21(12):734-735
动态血压监测(ABPM)已成为观察降压药物效应的良好手段。笔者用ABPM评价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降压效果,以探讨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口服吲达帕胺对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患者停用其他降压药物3天后用吲达帕胺2.5mg每天1次口服用动态血压24小时进行观察.结果吲达帕胺治疗前的动态血压24小时均值明显高于治疗后(P<0.01).结论吲达帕胺是一种安全有效新型抗高血压药物,长期保持每日1次,可平稳降压,副作用少,简化了给药次数,与同类产品比较有更好顺应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实际吲达帕胺比较钙阻滞治疗高血压实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表现形式.方法:选择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个组别,每组患者50例,分别使用吲达帕胺药物治疗和硝苯地平治疗,硝苯地平组治疗过程中,需要给钙通道阻滞剂进行治疗,吲达帕胺组是采用吲达帕胺进行治疗.连续治疗四周后,准确的对比分析实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实际可能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下降,差异符合实际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采用吲达帕胺和硝苯地平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经过治疗后,吲达帕胺组的显效为30例,有效为15例,无效为5例,综合有效率达到90%;硝苯地平组的显效为25例,有效为15例,无效为10例,总有效率为80%.对比两组实际的降压效果,结果显示总有效率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问题,P>0.05.其中吲达帕胺组实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硝苯地平组较低,差异符合实际的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结论:采用吲达帕胺在临床治疗钙通道阻滞剂的实际治疗过程中,对于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更佳明显,可以有效的降压,确保实际效果的明显水平.吲达帕胺更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的.  相似文献   

16.
替米沙坦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或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替米沙坦+吲达帕胺组(吲达帕胺组)和替米沙坦+左旋氨氯地平组(左旋氨氯地平组)进行治疗,疗程8周。结果:第2周末,吲达帕胺组和左旋氨氯地平组的降压达标率分别为61.5%和4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末,两组降压达标率分别为71.8%和74.4%,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2.1%和84.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或左旋氨氯地平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耐受性好,故这种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徐杰  李佩哲 《中原医刊》2006,33(16):76-77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和吲达帕胺联合与培哚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根据1999年WHO标准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5例,分为A组(培哚普利和吲达帕胺联用)和B组(培哚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联用)。结果两组药物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均有明显疗效(P<0.05),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培哚普利和吲达帕胺联合组降压较快,用药初始阶段降压幅度大,而培哚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组降压缓慢,持续时间长,血压下降较平稳。结论培哚普利和吲达帕胺或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均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理想联合方案,培哚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更佳,更能实现老年性高血压平稳降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张颂军 《当代医学》2013,(23):78-79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同期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治疗,连用4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降压效果及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降压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单用氯沙坦或与吲达帕胺合用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氯沙坦单用加量组及氯沙坦与吲达帕胺合用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随测血压、多普勒彩色心动图指标及动脉脉搏速度(PWV)。结果 两组患者均有显著的血压降低,氯沙坦与吲达帕胺合和组的降压效果较氯沙坦单用加量组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重量指数(LVMI)、室间隔厚度(L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和动脉脉搏速度(PWV)均有明显下降,E/A比值升高(P<0.05,P<0.01)。结论 氯沙坦与吲达帕胺合用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并能有效改善心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单用氯沙坦或与吲达帕胺合用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氯沙坦单用加量组及氯沙坦与吲达帕胺合用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随测血压、多普勒彩色心动图指标及动脉脉搏速度(PWV).结果两组患者均有明显的血压降低,氯沙坦与吲达帕胺合用组的降压效果较氯沙坦单用加量组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重量指数(LVMI)、室间隔厚度(L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和动脉脉搏速度(PWV)均有明显下降,E/A比值升高(P<0.05,P<0.01).结论氯沙坦与吲达帕胺合用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并能有效改善心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