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急性卒中缺血半暗带的CT灌注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灌注成像能准确和及时地提供卒中后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且与当前公认的脑血流动力学测量手段——氙-CT、功能磁共振成像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等测得的参数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CT灌注成像在判断卒中后缺血半暗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2.
CT灌注成像在脑缺血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T灌注成像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能帮助确定缺缺血病灶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对临床超早期溶栓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介绍了CT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成像方法和在脑缺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CT灌注成像在脑缺血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T灌注成像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能帮助确定缺血病灶的部位、范围和程度 ,对临床超早期溶栓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介绍了CT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成像方法和在脑缺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缺血后,局部脑组织发生一系列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改变.CT灌注成像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功能成像技术,不仅能在急性期对缺血病灶进行定位,而且能定量评价脑梗死早期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并能区分梗死核心区与缺血半暗带,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曲东锋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7,15(4):278-278
CT平扫(noncontrast CT,NCCT)广泛用于急性卒中的评价,其早期缺血改变(early ischemic change,EIC)的范围与临床转归不良有关,但能否用作静脉溶栓治疗的选择标准仍然存在争议。NCCT最常见的EIC类型是脑实质低密度(parenchymal hypoattenuation,PH),它很可能预示着脑组织严重低灌注和不可逆性缺血性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溶栓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发病6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5例,于溶栓治疗前后行颅脑CT灌注成像检查,观察病变区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的变化,于溶栓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发病6 h内CT灌注成像均发现脑灌注异常的缺血半暗带。溶栓后患者缺血半暗带区rCBF显著增加(P<0.01)、rMTT减小(P<0.01)。溶栓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缺血半暗带区脑灌注异常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溶栓疗效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缺血性卒中的治疗靶应当是可逆的半暗带部分。PET和MRI技术有助于确认半暗带的存在。缺血半暗带的主要代谢特点是葡萄利用率增高和ATP水平逐渐下降。由兴奋性氨基酸介导的钙积聚,多形核白细胞(PMN)积聚导致的微血管受累,梗死周边去极化以及细胞凋亡是促使半暗带发展的可能机制。这些机制因不同个体具有差异。今后有可能在成像技术的指导下确认半暗带,把握好治疗时间窗,根据不同个体的状况,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血性卒中的治疗靶应当是可逆的半暗带部分。PET和MRI技术有助于确认半暗带的存在。缺血半暗带的主要代谢特点是葡萄糖利用率增高和ATP水平逐渐下降。由兴奋性氨基酸介导的钙积聚、多形核白细胞 (PMN)积聚导致的微血管受累、梗死周边去极化以及细胞凋亡是促使半暗带发展的可能机制。这些机制因不同个体具有差异。今后有可能在成像技术的指导下确认半暗带 ,把握好治疗时间窗 ,根据不同个体的状况 ,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缺血后,局部脑组织发生一系列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改变.CT灌注成像技术,特别是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功能成像技术,不仅能在急性期对缺血病灶进行定位,而且能定量评估脑梗死前期以低灌注为特征的脑血流动力学异常并区分脑梗死与半暗带,为临床干预性治疗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缺血半暗带概念的提出为缺血性卒中的超早期治疗明确了方向,但在如何迅速准确获得半暗带信息,即如何选择半暗带的测量方法时,是采用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不匹配,还是采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尚存争议。文章就此问题做了回顾。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出血时血肿周围脑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低灌注,但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目前的临床监测方法还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作为能够检测处于功能障碍但仍然存活的脑组织的一种成像技术,乏氧显像有助于确认血肿周围缺血半暗带并指导临床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2.
13.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半暗带的影像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和转归与血肿周围组织损伤和恢复密切相关。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十分复杂,血肿周围组织有局部血流改变,但是否存在与脑缺血类似的“半暗带”尚无定论。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局部脑血流和代谢的影像学检测方面,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和CT灌注成像等。这些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对于确定是否存在出血周围半暗带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法,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灌注(CT perfusion,CTP)成像获得的脑组织局部微血管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参数在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出血性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3~8h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TP检查。根据随访CT或MRI影像判断有无发生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分为出血组(PSHT)及未出血组(PSNo-HT)。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PSHT及PSNo-HT两者相应临床及影像学参数之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相对表面通透性(rPS)值预测HT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 26例患者进行入院CTP检查的患者中11例发生HT。PSHT组与PSNo-HT组患者的rPS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发病时间、rCBV及rCB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OC分析显示:rPS阈值为5.81时,预测HT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0.91%、87.50%。结论动态CTP成像获得的PS参数图能够判断哪些患者易发生HT,在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24例缺血性心肌病(ISCM)和21例非缺血性心肌病(NISCM)患者的核素心肌断层显像与超声心动图,并且结合53例正常对照组心肌定量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陈旧性心梗组(OMI)、高血压病组(EN)和扩张性心肌病组(DCM)的左室扩大,腔/壁比值分别是2、13±0.44、2.25±0.38及2.78±0.70与正常对照组的1.05±0.1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OMI组心肌定量分析见171个减低及缺损区。每个患者病变区数占自身总区数的11.60%~61.10%,平均27.16%,DCM组左室呈不均匀性分布,定量分析有27个减低区,每个患者病变心肌数占3.50%~11.52%,平均6.39%。两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EH组定量显像有52个增强区,每个患者心肌增强的区数占17.20%~50%,平均31.28%,DCM组有21个增强区,每个患者心肌增强的区数占0~10.72%,平均7.8%,两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许多国家首要的死亡原因,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肌灌注,室壁运动和心肌活性,成为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手段。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多层螺旋X线断层扫描仪的融合,把钙化积分和无创性的X线断层扫描仪血管造影加入心肌灌注显像和代谢显像,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提供形态和功能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