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急性上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9例经手术证实的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 CT 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患者中,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3例(67.35%);胃溃疡穿孔16例(32.65%),其中胃窦前壁穿孔9例(56.25%),胃小弯前壁穿孔7例(43.75%)。腹腔游离气体49例(100.00%),腹腔积液46例(93.88%),胃肠道壁不规则增厚或周围脂肪层模糊23例(46.94%)。结论 通过螺旋CT诊断上消化道穿孔的患者,可以明确患者穿孔的病灶,能弥补X线平片的不足,为临床外科急腹症提供快速而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对急性胃及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X线和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急性胃及十二指肠穿孔的超声表现。结果胃穿孔22例,十二指肠穿孔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6.7%。结论超声可明确诊断腹腔游离气体及腹腔积液,对诊断急性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有重要参考价值,为诊断胃及十二指肠穿孔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 病变阑尾回声及周围的回声特征与病理类型相关。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8例(32.4%),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6例(37.9%),坏疽穿孔性阑尾炎24例(16.2%),阑尾周围脓肿20例(13.5%)。结论 超声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急性阑尾炎的B超诊断与手术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诊断一般较易,但阑尾炎有时表现不典型,易与胆囊炎、上消化道穿孔、输尿管结石、妇科疾病相混淆,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我院2003年12月~2005年12月临床疑诊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急性阑尾炎均经超声检查,给临床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B超诊断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合并周围脓肿1例河南省开封市肿瘤医院(475003)张亚平,孔常宝患者女,61岁。上腹疼痛十余天,伴有恶心呕吐。临床以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穿孔?入院。WBC17×109/L,N:0.9,血清淀粉酶850u。超声所见:胰腺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0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05例中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91例(符合率86.6%)。病理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8例,超声诊断11例(符合率61.1%);病理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77例,超声诊断71例(符合率92.2%);病理诊断为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8例,超声诊断10例(符合率80%);阑尾周围脓肿1例,超声与病理诊断一致(100%)。结论: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频小探头超声辅助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频小探头超声辅助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圈套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治疗前经高频小探头超声评估和未经评估的分别为84例和110例,采用高频电凝电切圈套切除术治疗直径0.5~3.0cm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严密观察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切除组织全部送组织病理学检查,术后定期门诊随访。结果经高频小探头超声评估后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圈套切除术治疗成功率100%(84/84),无1例出现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而未经超声内镜评估的治疗成功率85.69%(101/110),3例出现大出血,4例穿孔,两组病例随访2~60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高频小探头超声辅助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圈套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变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变频超声研究了69例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变化,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检查显示阑尾异常者56例(81.2%)右下腹呈气体多层反射,其他图像显示不清者8例(11.6%);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者5例(7.3%)。69例患者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6例,其中6例伴有粪石,坏疽性穿孔性阑尾炎21例,阑尾脓肿8例。结论变频超声在诊断急性阑尾炎和在其他急腹症的签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高频探头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结果证实的急性阑尾炎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利用彩色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51例,准确率91%。根据声像图表现可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1例),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11例),急性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6例),阑尾周围脓肿(3例),误诊5例。结论:对临床疑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高频探头诊断准确率高,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及病变程度,探讨急性阑尾炎超声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2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资料,对其声像图特征进行分型。结果 本组122例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76.2%(16/21);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0.9%(60/66);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3.3%(15/18);阑尾周围脓肿1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上消化道穿孔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明确诊断是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X线腹片检查发现气腹是诊断本病的重要征象,但不能确定穿孔部位[1]。本组回顾性分析经我院手术确诊的45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超声检查情况,旨在探讨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对其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45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其中男40例,女5例,年龄5~80岁,平均45岁。  相似文献   

12.
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超声表现及其定位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声像图表现及超声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证实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的声像图资料。结果手术证实超声定位的31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部位全部符合。直接声像表现为局部胃窦或十二指肠球部壁全层中断,胃肠腔内外回声贯通,可见"漏斗征"、"通道征"声像图。间接声像表现有膈下游离气体、腹腔积液,穿孔断端向内塌陷,肝下间隙大网膜增厚包裹等。结论上消化道溃疡穿孔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超声弥补了X线检查无法定位的缺陷,对临床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检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声像图明确诊断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中,前壁心梗6例,前壁合并下壁心梗2例,下壁心梗1例。心尖部前室间隔穿孔8例,后室间隔穿孔1例,穿孔直径0.7~2.0cm。并发室壁瘤2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并发室间隔穿孔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急性心梗患者经左心室造影或手术或介入治疗证实并发室间隔穿孔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 超声心动图均可清楚显示1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部位、形态、大小、穿孔数目、分流量及房室瓣的反流.结论 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具有特异性,且简便、准确,可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消化道穿孔超声检查临床应用的评价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为了评价普通超声在诊断消化道穿孔中的价值。方法:119例经手术证实的消化道穿孔病人,术前行X线检查,68例术前行普通超声检查。将所有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评价及对比分析。结果:行X线检查的119例病人,91例为阳性,符合率为75%(91/119),假阴性28例,占25%(28/119)。行超声检查的68例中阳性者占78%(55/68)。其中10例超声发现膈下气体而X线为阴性。结论:普通超声在诊断消化道穿孔中可弥补X线的不足,在急腹症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EUS)对指导内镜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治价值。方法 对怀疑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患者共110例,内镜治疗前行内镜超声评估。根据黏膜下肿瘤的大小、起源及内部回声决定治疗方案。内镜治疗包括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内镜下黏膜挖除术(ESE),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及双镜联合治疗。术后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经内镜超声检查,35例起源于黏膜肌层,9例起源于黏膜下层,均为腔内型,超声测量大小0.3~2.0 cm,平均大小0.88 cm,采用ESD治疗;42例起源于固有肌层,12例起源于黏膜下层,均为腔内型,超声测量大小0.5~3.0 cm,平均大小1.1 cm,采用ESE治疗;8例起源于固有肌层并呈腔内腔外型生长,超声测量大小0.8~2.5 cm,平均大小1.78 cm,采用EFR治疗;4例起源于固有肌层且超声测量大小>3 cm,采用双镜联合治疗。术中穿孔13例,其中8例为EFR治疗的主动性穿孔,4例为双镜联合治疗病灶较大的穿孔,1例为ESE的小穿孔,除1例4.7 cm的病灶经双镜联合治疗后穿孔创面较大而中转外科手术治疗,其余穿孔均由金属夹封闭抑或联合组织胶喷洒。术后无迟发性出血及穿孔。EUS检查对黏膜下肿瘤的定位及定性准确率分别达98.3%和95.5%。结论 内镜超声能够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和性质进行诊断,对黏膜下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74例经超声检查右下腹并最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声像图特征,并对比各型阑尾炎的超声检出率。结果: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符合率29%,阑尾周围脓肿诊断率77%,坏疽性(阑尾穿孔)诊断率64%。结论:超声对阑尾周围脓肿及阑尾炎穿孔诊断价值较高,而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8.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临床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6例)及急性胰腺炎(6例)、纵隔肿瘤(1例)、肾结石(1例)、胃肠炎(1例)应用CDUS作纵横切面连续扫查。结果:15例CDUS均显示为AD声像图特征。并分别经CT、手术、尸解证实。结论CDUS能正确诊断AD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室异常肌束性狭窄(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室异常肌束性狭窄(附15例报告)陈良龙,廖崇先右心室(流出道)异常肌束性狭窄是一组较为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临床上本病极易与室间隔或肺动脉瓣狭窄相混淆。本文总结15例经手术证实的右心室异常肌束性狭窄的超声探查及诊断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微超声探头对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胃镜或钡餐检查疑有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的患者进行了微超声探头检查。结果:(1)65.4%(17/26)粘膜下病变位于胃壁,34.6%(9/26),位于食管壁;(2)微超声探头对26例粘膜下病变均可显示(显示100%),确诊率96.3%。结论:微超声探头有助于上消化道粘膜下病的定位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