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刘伟  赵伟 《江西医学检验》2001,19(3):141-142
目的 探讨血清HA、LN、PCⅢ、CIV联合检测对早期肝硬化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临床确诊早期肝硬化(A组)40例和慢性肝炎患者(B组)20例,抽静脉血用RIA法检测其血清HA、LN、PCⅢ、CIV;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 A组经肝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肝硬化只有22(22/40)例。(B组)血清HA、LN、PCⅢ、CIV检测值的均数在轻、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中,呈明显的上升趋势;A组血清HA、LN、PCⅢ、CIV检测值均数明显比B组的高;A组经肝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肝硬化血清HA、LN、PCⅢ、CIV检测值的均数明显比病理检查确诊为非早期肝硬化患者的高;彼此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HA、LN、PCⅢ、CIV是早期肝硬化较为可靠的非损伤性诊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HA、Ⅲ、PCⅢ、CIV联合检测对早期肝硬化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临床确诊早期肝硬化(A组)40例和慢性肝炎患者(B组)20例,抽静脉血用RIA法检测其血清HA、Ⅲ、PCⅢ、CⅣ;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A组经肝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肝硬化只有22(22/40)例.(B组)血清HA、LN、PCⅢ、CⅣ检测值的均数在轻、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中,呈明显的上升趋势;A组血清HA、LN、PCⅢ、CIV检测值的均数明显比B组的高;A组经肝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肝硬化血清HA、LN、PCⅢ、CIV检测值的均数明显比病理检查确诊为非早期肝硬化患者的高;彼此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A、LN、PCⅢ、CIV是早期肝硬化较为可靠的非损伤性诊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旨在探讨甘利欣注射液对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5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维生素、护肝片、五酯胶囊及静滴能量合剂等基础护肝药物,治疗组在基础护肝治疗的同时,给予甘利欣注射液300mg加入5%GS500ml,静滴,1次/d,连用8周。观察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HA)、板层素(LN)、三型前胶原肽(PcⅢ)和Ⅳ型胶原肽(CIV)。结果甘利欣注射液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ALT)、结合胆酸(SCG)、总胆红素(TBIL)、1-球蛋白(1-G)明显下降(P〈0.01);血清纤维化指标(HA、LN、CIV、PcⅢ)下降显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甘利欣注射液不但有良好的改善肝功能作用,还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血中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大剂量甲基强地松龙冲击和长疗程)20例和对照组(常规剂量组)16例。在患者入院第1、3、10天分别采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外基质成分: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IV)含量。结果用药后第1天两组血中细胞外基质成分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和第10天静脉血中HA、PCⅢ和CIV含量试验组明显低于与对照组(P〈0.05),而LN两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激素可能通过减少HA、PCm和CIV等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含量,抑制百草枯致肺纤维化作用,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彭渝成  王波  赵蓉 《华西医学》2002,17(1):81-81
目的 :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 (PCⅢ )、IV型胶原 (CIV)及透明质酸 (HA)对肺间质纤维化活动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14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PF)中晚期患者血清中PCⅢ、CIV和HA的含量 ,并与健康非吸烟者进行对照。结果 :IPF患者血清中CIV和H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和P <0 0 0 5 ) ,而PCⅢ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提示IPF中晚期患者血清中PCⅢ、CIV和HA水平的检测可作为IPF患者病期的早晚和活动性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rHB)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选取115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8例),西药组(38例)和结合组(39例).中药组口服安络化纤丸;西药组单用阿德福韦酯(ADV);结合组给予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检测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3组的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血清透明质酸(HA)、血清层粘连蛋白(LN)和血清Ⅳ型胶原(C-Ⅳ)的含量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后,结合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均显著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白蛋白(Alb)显著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结合组患者HBV-DNA转阴率为61.54%(24/39),与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3组的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PCⅢ、C-Ⅳ、LN及HA)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与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结合组治疗后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促进CHB患者肝功能恢复,降低肝纤维化程度,其疗效优于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CIV、PⅢP)、HBV—DN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关系。方法测定80例肝病患者血清TGF—β1、HA、LN、CIV、PⅢP、HBV—DNA、ALT,同时对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穿刺活检并进行病理分级分期,分析TGF-β1、HA、LN、CIV、PⅢP、HBVDNA、ALT与肝脏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各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但其在肝脏炎症各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各期和炎症各级之间HBV—DNA、ALT均无明显差异(P〉0.05);TGF-β1变化趋势与HA、LN、CIV、PⅢP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TGF—β1水平与乙型肝炎患者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且不受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影响,血清TGF-β1水平测定有助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扶正化瘀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口服阿德福韦酯片10mg,1次/d;扶正化瘀胶囊,1.5g/次,3次/d口服。对照组采用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1次/d,不服用其他抗纤维化及免疫调解药物。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CIV)、层黏连蛋白(L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HA、PCⅢ、LN、CI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两药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个月,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240例肝纤维化患者(肝纤维化组)及8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IV)、前Ⅲ型胶原(PCⅢ)、促甲状腺激素(TSH)、3,5,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3(FT3)、FT4。结果对照组中,≥45岁组的受检者血清HA、LN、CIV、PCⅢ水平明显高于45岁以下组,男性受检者明显高于女性(P〈0.05);男性受检者血清TSH、T3、T4、FT3、FT4水平明显低于女性(P〈0.05)。随Child-Pugh分级级别的增加,肝纤维化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其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T3、FT3尤为明显。A、B、C级患者血清HA、LN、CIV、PC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C级患者血清T3、T4、FT3、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标志物联合生化指标检测判断肝病进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铁蛋白(SF)、总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联合检测对肝炎患者病变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以竞争性放射免疫法分析检测242例不同类型、不同程度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和SF;用循环酶速率法分析测定TBA;用速率法分析测定ALT。并设立6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各组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SF、TBA、ALT7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血清HA、LN、PCⅢ、ⅣC和SF以中、重度慢性肝炎和活动性肝硬化升高最为明显,而TBA、ALT在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升高最为明显。结论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联合SF、TBA及ALT检测在判断肝纤维化程度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连续动态观察肝病进程是一组良好的指标,对肝病的预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健肝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68例中度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中药自拟方健肝胶囊口服,每日三次,每次6~8粒,连服1个月为一疗程,根据病情可连服2~3个疗程;对照组给服大黄蛰虫丸,疗程同前。在服药期间定期查肝功能、γ球蛋白、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和层粘蛋白。结果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自觉症状的改善情况也好于对照组:三个疗程后治疗组各项肝纤维化指标以及γ球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变化不甚明显。结论健肝胶囊对慢性肝炎有良好的抗纤维化和改善肝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77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活检患的血清HA、PCⅢ、LN、Ⅳ-C水平进行检测,对肝组织进行纤维化分期,分析上述血清指标水平与肝组织学诊断和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四项指标水平与慢性肝炎发展的阶段一致,在肝硬变阶段处于最高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亦一致,在纤维化分期S4水平最高,显示良好的正相关。结论 血清HA、PCⅢ、Ⅳ-C、LN可以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分别联合软肝颗粒、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活动期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秦皇岛市第三医院和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活动期患者,依照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10例,研究组9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研究组采用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四项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值、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指标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后肝硬化诊断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3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同时选择80例单纯慢性乙肝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蛋白(PⅢNP)、Ⅳ型胶原蛋白(Ⅳ-Col)、层黏连蛋白(LN)、AST/ALT比值及乙肝DNA(HBV-DNA)指标水平。结果 (1)乙肝后肝硬化血清中HA、Ⅳ-Col、PⅢNP、LN明显高于单纯慢性乙肝组(P<0.01)。(2)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在乙肝后肝硬化血清中HBV DNA>106copy/mL组中除LN外,其他指标水平明显高于乙肝后肝硬化血清中HBV DNA在103~105copy/mL组和HBV DNA<103copy/mL组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BV DNA 103~105copy/mL和HBV DNA<103copy/mL两组间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升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水平在AST/ALT>2、12时为(785.2±216.4)μg/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Col升高水平在AST/ALT>2[(598.2±158.6)μg/L]和AST/ALT<1[(438.7±146.1)μg/L]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PⅢNP和LN升高的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肝纤维化四项与AST/ALT比值、HBV DNA有利于临床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病程的监测,同时为临床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和抗纤维化治疗及疗效的判定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一般保肝治疗+苦参素)和对照组(一般保肝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PAF、sICAM-1.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HA、LN、PC-Ⅲ、CⅣ、TGF-β1及PAF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苦参素通过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GF-β1、PAF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和层粘连蛋白(LN)对自身免疫性肝病(ALD)患者肝纤维化诊断及鉴别的意义.方法 采用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3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25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33例肝硬化患者、3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HA、PCⅢ、CⅣ、LN进行检测,并对部分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同时和部分肝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LD患者4项肝纤维化指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AIH组4项指标均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均P<0.0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3、0.849、0.824和0.830; PBC组CⅣ和LN低于肝硬化组(P<0.05);两组ALD患者在经治疗6个月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 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HA、PCⅢ、CⅣ和LN对于ALD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及和病毒性肝炎的鉴别具有一定价值,并能间接反映肝脏炎症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瞬时弹性成像动态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肝硬度值的变化,评价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就诊的125例使用拉米夫定(LAM组)、阿德福韦(ADV组)和二者联合(LAM+ADV组)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检测其抗病毒治疗前、后(6~24个月)的肝硬度值、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抗病毒治疗前后患者肝硬度值、ALT值、肝纤维化指标值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肝硬度值与ALT值和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抗病毒治疗后患者的肝硬度值明显下降,从治疗前的(15.25±2.28)kPa下降至24个月后的(6.79±1.76)k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30.784,P<0.001),LAM组、ADV组和LAM+ADV组中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t=5.597、6.399、6.721,P均<0.001)、12个月与6个月(t=4.779、5.284、6.006,P<0.001、=0.001、<0.001)、18个月与12个月(t=3.109、3.456、3.638,P=0.003、=0.001、<0.001)、24个月与12个月(t=2.801、3.160、3.173,P=0.007、0.002、0.002)肝硬度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4个月后患者ALT恢复率为84.8%(106/125),其中LAM组为83.78%(31/37),ADV组为84.45%(38/45),LAM+ADV组为86.05%(37/43)。24个月后患者血清中的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 Ⅲ)及Ⅳ型胶原(Ⅳ C)等指标值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AM组:t=20.184、5.312、7.740、18.267,P均<0.001;ADV组:t=21.315、3.361、9.064、20.428,P均<0.001;LAM+ADV组:t=21.492、7.158、10.687、21.543,P均<0.001)。肝硬度值与ALT值、肝纤维化指标(HA、LN、PC Ⅲ and Ⅳ C)值的变化相一致,均呈正相关性(r=0.745、0.689、0.695、0.687、0.697,P均<0.05)。 结论瞬时弹性成像可动态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观察和评价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特点与临床非创伤性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8年6月南昌市第九医院住院的临床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76例,均行肝活组织检查及病理分期,根据组织学纤维化程度分为非肝硬化组(S0-S3期)、肝硬化组(S4期、活动性肝硬化),了解其构成比;研究非肝硬化组与肝硬化组之间非创伤性指标(包括性别、年龄、乙肝病毒标志物、血常规、生化、凝血系列、HBV—DNA载量、肝纤维化四项、脾脏肋间厚度、HBeAg阳性等25项)的关系。结果①在1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S0-S3期115例,占65.3%,S4期31例,占17.6%,活动性肝硬化30例,占17.1%。②在非肝硬化与肝硬化2组间,年龄、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HBeAg、AAR(AST/ALT)、直接胆红素、白蛋白(ALB)、球蛋白(GL8)、AGR(ALB/GLB)、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酸转肽酶、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国际标准化比率、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脾脏肋间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25项非创伤性指标中,患者的年龄、HA、PCⅢ、HBeAg、AAR、DBil、ALB、CLB、AGR、ACP、GGT、RBC、WBC、RCT、INR、PTA、纤维蛋白原和脾脏肋间厚与肝硬化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组织学肝硬化患者,临床上有许多非创伤指标有助于判断组织学肝硬化;HBeAg阴性比阳性患者存在组织学肝硬化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