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胃肠减压在防止小儿体外循环术后早期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年龄在 2~ 12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6 0例 ,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治疗组术后经鼻安置胃管 ,麻醉清醒、拔除气管插管前 ,先在负压下拔除胃管 ;对照组不安置胃肠减压 ,其余处理同治疗组。观察并记录气管插管拔除后 72 h之内发生恶心、呕吐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1) ,平均呕吐次数和持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 ( P<0 .0 5 )。结论 :小儿体外循环术后早期胃肠减压可以有效防止恶心、呕吐的发生 ,具有简单、安全、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是否留置胃管及术后早期拔除胃管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2月行肝癌切除术的3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对照组120例患者于术前留置胃管,术后持续胃肠减压至首次肛门排气后拔除;试验1组104例患者于术前留置胃管,术后持续胃肠减压至次日9∶00拔除;试验组98例术前不留置胃管。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不适症状、总体康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试验2组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较早,使用营养液的时间较短,不适症状发生率较低(P0.05);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不留置胃管或术后早期拔除胃管均有利于促进术后康复,建议减少留置胃管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护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本科的6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及相应并发症的概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和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体重低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监护的效果。[方法]将208例低体重低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0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监护,观察组接受风险管理,对两组患儿术后监护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呼吸机通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监护室监护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体重低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监护工作中风险管理可大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监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实施强化气道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科室2014年7月~2015年5月先天性心脏病行手术的患儿5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强化组30例,对照组患儿在手术后予常规护理干预,强化组患儿在术后实施强化气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例、肺不张3例、气胸1例,而强化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例、肺不张1例。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强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实施强化气道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胸以及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实施强化气道护理策略有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男性婴儿术后拔除尿管方法。[方法]将择期手术的126例危重症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的男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取随机拔除留置导尿管,观察组选择在拔管前夹闭导尿管至膀胱充盈后拔除导尿管。两组患儿均选用儿童型6Fr~8Fr硅胶导尿管。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拔除导尿管后烦躁哭闹、拔管后第1次排尿时间、排尿时呼吸、血压及心率上升情况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拔除导尿管后引起的排尿不适、尿道损伤、尿路感染、继发尿潴留、重插尿管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择期手术的危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男性婴儿体外循环术后选择膀胱充盈拔除导尿管,可有效预防继发性尿潴留及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先天性心脏病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患儿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单号43例为对照组,双号4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于术后24 h或气管插管拔出后6 h后开始行胃肠内营养,观察组于术后6 h开始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的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Hb)、血清前清蛋白(PA)、人血白蛋白(ALB)、血清转铁蛋白(TR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有效改善先天性心脏病机械通气患儿术后的营养状况,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留置及拔除胃管最佳时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留置及术后拔除胃管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7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全麻后置管,清醒后拔管)和对照组49例(麻醉前置管,排气后拔管),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后恶心和呕吐发生率,术后24h内肛门排气和12h内下床活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恶心和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4h内肛门排气和12h内下床活动多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成功后留置胃管可以减轻患者术前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术后麻醉清醒后立刻拔除胃管有利于胃肠道的恢复,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心病术后早期留置胃管对患儿呼吸功能改善影响。方法将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采用前后对照的方式进行观察,观察组采用术后回监护室立即给予留置胃管进行适时胃肠减压及鼻饲营养液,通过优良的肠内营养,提高患儿的营养,帮助患儿尽快恢复体力,帮助呼吸功能的恢复。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护理,不常规留置胃管。结果观察组患儿进食后腹胀、呛咳、呕吐发生率等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婴幼儿先心病术后早期留置胃管可降低患儿腹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对患儿的呼吸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缩短监护室住院时间,促进患儿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心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60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比较两组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及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营养状态、心功能,干预后排便功能。结果:观察组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营养状态及心功能优于干预前(P<0.01),观察组干预后营养状态及心功能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排便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有利于改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指标、营养状况和心功能,可以促进患儿胃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胃肠减压方式对结肠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31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无负压引流,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负压吸引引流胃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液引流量、术后不适症状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当天及术后第1天胃液引流量分别为(52.73±12.06),(123.03±12.87)m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22.58±12.90),(276.13±14.7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2.33,-44.25;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2天及第3天胃液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第1次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恢复普通饮食时间分别为(2.82±0.73),(3.48±0.51),(8.64±0.60)d,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87±0.81),(4.19±0.54),(9.61±0.6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49,-5.40,-6.15;P〈0.05)。结论结肠癌术后采用无负压胃肠减压可以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有利于尽早拔除胃管和尽快过渡到正常饮食,同时可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次性肢体外固定带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监护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4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期间需要约束四肢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100例),分别应用一次性肢体固定带和普通布带式固定带对患儿进行保护性约束。观察两组患儿应用后影响治疗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滑脱后影响治疗及并发症发生率(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一次性肢体固定带使用效果显著优于普通布带式肢体固定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在胃肠道肿瘤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手术后6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早期多次少量饮水及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围术期处理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情况及免疫功能.观察比较术后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制剂能改善患者的基本状况,恢复肠道功能,同时提升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健康教育模式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心脏外科3~6岁的先心病手术患儿(复杂先心病患儿除外)60例,将家长(每位患儿一位家长)随同患儿随机各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儿家长应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患儿家长应用个体化营养健康教育模式,观察患儿术后第8天的身高、体重、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患儿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医疗费用及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结果:术后第8天,试验组患儿的白蛋白、前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日、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长个体化营养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提高了先心病患儿术后血中白蛋白、前白蛋白含量,缩短了患儿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日,降低了平均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温生理盐水洗胃在胃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胃潴留需要行洗胃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将生理盐水加热至35 ~ 38℃经胃管洗胃,对照组采用常温下生理盐水直接进行洗胃,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心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情况及心率改变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适当加温的生理盐水进行洗胃治疗能有效减少恶心、呕吐、心率改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提高冠心病病人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舒适度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56例冠心病经桡动脉行介入诊疗术后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24 h 非血管并发症(手部肿胀、麻木疼痛、睡眠障碍、手部皮肤破损)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手部肿胀、麻木疼痛、睡眠障碍、手部皮肤破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lt;0.05);两组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可提高冠心病病人经桡动脉行介入诊疗术后的舒适度、预防及减少非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熊瑛 《全科护理》2013,11(3):197-197
[目的]观察人工皮肤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鼻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3例鼻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对照组103例,观察组采用人工皮肤,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在拔除鼻饲管后面部皮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拔除鼻饲管后面部皮肤完好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人工皮肤应用于鼻饲管治疗,能够有效预防面部皮肤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气管插管后洗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窒息新生儿40例(观察组),应用喉镜下气管插管后行插胃管洗胃操作,并与同期分娩的窒息新生儿43例(对照组)未用喉镜引导进行插管洗胃对比研究。插胃管长度与洗胃方法相同,两组新生儿均排除新生儿胃肠道闭锁畸形、感染性疾病,观察两组插胃管时间、插胃管一次成功率、洗胃效果等指标。结果:两组插管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意义(t=-4.658,P=0.0000)。插管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8,P=0.0000),而洗胃后咽下综合征发生率无差异(χ2=0.7053,P=0.4010)。结论:在插胃管困难的洗胃操作中,应用喉镜引导下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只要操作轻柔很容易实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一种先心病患儿术前准备中简单易行的动脉血样采集方法。[方法]选取准备接受手术治疗的住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血气标本采集时机选择在应用水合氯醛镇静后;对照组在常规入院后次日上午清醒时,比较两组患儿采血前、中、后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部位皮下血肿的发生情况、成功采集血气标本时患儿哭闹持续时间及完成采血时间。r结果]两组患儿采血前心率、血氧饱和度无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采血中及采血后1rain、5rain、10rain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一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部位皮下血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成功采集血气标本患儿的哭闹时间及完成采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合氯醛镇静后采集血气标本增加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术前护理操作的安全性,减少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抚触对6个月以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6)和对照组(n=16),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每日抚触,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平均每日摄入奶量(381.5±42)ml,多于对照组(357.5±58)ml;引流管拔除时间(71.8±14.0)h,低于对照组(92.5±15.8)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2,3.92;P<0.05)。观察组患儿75.0%睡眠良好,高于对照组5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恐惧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2,P<0.05)。结论抚触作为6个月以下婴儿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简便易行的干预措施之一,有助于患儿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