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蛇串疱、火滞疱、蜘蛛疱、甑带疱 ,俗称串腰龙。病因多为肝胆湿热 ,循经蕴肤 ,脾肺湿热发于肌肤 ,体虚血瘀 ,邪滞经络所致 ,病后久痛难退。1 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2.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是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生对象的以表皮下水疱形成为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长,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表皮下水庖形成,疱壁较厚,紧张呈半球状,直径约1—2cm,内含浆液,疱不易破,糜烂面常覆以痂皮或血痂,尼氏征阴性。  相似文献   

3.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由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严重大疱性皮肤病,其特征为正常的皮肤黏膜或红斑上出现难以愈合的松弛性大疱,若不及时治疗,皮损可逐渐增多泛至全身,机体日益衰弱,可因继发感染而导致死亡,此病可发生任何年龄,但以老年患者居多。现将本院抗衰老科收治的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辨疱论治     
疱是指皮肤上发生限局性空腔含有液体的隆起损害,为皮肤病常见的基本损害之一。据笔者最近统计,在现代西医文献中记载的1400余种皮肤病中,可以伴有疱者,竟达200种以上。疱可单独出现,亦能与其它皮损如斑疹、丘疹、风团、结节等同时发生,或先后出现。疱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疱壁、疱底、疱周、疱液  相似文献   

5.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是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生对象的以表皮下水疱形成为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表皮下水疱形成。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为第一线治疗。现将我们对16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天疱疮和类天疱疮属于大疱性皮肤病,通过对古籍文献的搜索及整理,本类疾病中医学称为"天疱(泡)""天疱(泡)疮""火赤疮"等,多由心火妄动,脾虚湿蕴,或久病后气阴两伤而致.中医以辨证论治为指导,内外兼治,内治法急性期治以清热除湿、解毒凉血,予解毒泻心汤、龙胆泻肝汤等;慢性期或后期治以益气养阴、健脾除湿,如清脾除湿饮等.外...  相似文献   

7.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为重型皮肤病,现代医学治疗以皮质类固醇为主,常带来不可逆的损害及严重不良反应,探索积极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对于本病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众多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加深,中医内治法、外治法、中成药等治疗更加丰富.本文将近年来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以老年人为多。临床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外加应用免疫抑制剂,疗程长,激素副作用大。我院对2001年8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大疱性类天疱疮40例采用中药湿敷辅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芪止疱颗粒体外抗HSV-2的作用。方法:利用HFF感染HSV-2,用参芪止疱颗粒予以干预,以ACV做对照药,采用CPE法和MTT法进行实验。结果:实验发现HSV-2的TCID50为104;参芪止疱颗粒对HFF的CC50值大于10mg/ml,表明其对HFF的毒性作用小;在药物直接抗病毒复制实验中,参芪止疱颗粒对感染细胞EC50为0.30mg/ml,TI36表明其对HSV-2感染HFF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在HSV-2感染HFF的治疗实验中,参芪止疱颗粒EC50值为0.60mg/ml,TI25,提示其对病毒感染后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对HSV-2复制的抑制作用时相主要在感染后0h、2h、4h。但是,其对HSV-2感染细胞无预防作用。结论:参芪止疱颗粒在体外试验中具有较好的抗HSV-2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大疱性类天疱疮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临床上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典型损害为外观正常的皮肤上或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水疱或大疱,疱壁较厚、紧张,呈半球状、直径约1—2cm、内含浆液,少数可呈血性,疱不易破,糜烂面常覆以痂皮或血痂,尼氏征阴性。病程大多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11.
大疱性坏疽性丹毒属少见型丹毒,其皮疹可在数小时内形成大疱、红斑血疱甚至坏疽,因此初期易误诊为接触性皮炎或化学性烧伤。特别是坏疽性丹毒诊治不及时死亡率很高。现将我们治疗1例大疱性坏疽性丹毒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苦肤汤”治疗汗疱症40例无锡县中医院(214121)李焕铭[关键词]苦肤汤,汗疱症汗疱症系以手掌、足跖起深在性水疱由损为主要症状的一种非特异性皮肤湿疹样反应。好发于春末夏初,夏季加剧,入冬自愈,是临床上常见而又较难治愈的疾患,若误诊或治疗不当常使症...  相似文献   

13.
大疱性类天疱疮又称泛发性类天疱疮,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慢性泛发性大疱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临床上表现为胸腹、腋下、腹股沟和四肢屈侧等部位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出现紧张性大疱,疱液澄清,疱壁紧张不易破裂等。目前对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研究虽呈现多方位、多角度的趋势,但有关其中医证型的研究几乎未见报道。2004-01-2008—06,我们选择68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采用四诊合参的方法,从宏观辨证与微观指标相结合的角度,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中医证型的特点,并与20例健康者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陈丹 《湖北中医杂志》2007,29(12):45-46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好发于夏、秋季,多见于成年人.本病以局部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呈带状分布簇集成团的黄绿豆大小水疱为主要特征,有的疱疹可融合成大疱,间有血疱,伴有感染时可出现脓疱,全身不适,或有低热,食欲下降,剧烈疼痛等.  相似文献   

15.
张××,女,50岁。自述颜面及周身皮肤反复起水疱糜烂二十余年,口腔粘膜亦发生过水疱,曾赴外地某医院就医诊为天疱疮,长期治疗,疗效不显,于1985年9月10日来我部皮肤科就诊。体检:颜面、躯干及四肢近心端布满黄豆至鸡卵大水疱,有糜烂和渗液。皮损为大小不一浆液性水疱,疱壁薄松驰易破。以手指将疱轻轻推压,可使疱壁在皮肤上移动,或  相似文献   

16.
金××,男,47岁,因头部左枕页红色疱七天就诊,症见局部皮肤刺痛如针扎伴瘙痒,夜不能寐,疱从小米粒至黄豆粒大小排列成带状,疱群之间皮色正常,疱壁紧张,内壁清晰,确诊为蛇窜疮.就诊前曾用抗病毒药物及中药内服治疗,疱干瘪,但疼痛难忍.就诊后给予针灸治疗,疼痛逐渐减轻,一周后疼痛消失.  相似文献   

17.
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大疱性类天疱疮是好发于老年人的大疱性皮肤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全身或部分皮肤起水疱、破溃后渗血、渗液,极易合并感染导致死亡。我科于2008年10月收治1例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该患者病情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46例大疱性皮肤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临床诊治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此次研究取样的30例患者为大疱性类天疱疮,占总研究数的73%,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中抽取24例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痊愈9例,好转13例,治愈率为38%;取6例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WiG)治疗,4例治愈,治愈率为67%;大疱表皮松懈型药疹患者中5例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中治愈3例,好转3例,治愈率为50%;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7例患者中,5例达到痊愈,1例好转,治愈率为71.4%。结论大疱性类天疱疮是大疱性皮肤病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糖皮质激素在大疱性皮肤病治疗中有显著效果,而注射丙种球蛋白是一种疗效明显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揿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理论基础。方法结合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及整理从中医学以及现代医学角度分析揿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原理。结果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病位在黑睛,脏腑辨证为肝,风、热、痰、瘀、虚为本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病理因素。而揿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中医理论基础来源于皮部-经络理论和卫气理论,在现代医学方面则主要基于皮-脑轴理论。结论揿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理论基础较为充分,相关临床或实验研究可进一步开展,为揿针的广泛应用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皮疹出现在肌体一侧,沿某一神经分布呈带状排列或非带状排列,伴有剧烈的疼痛,属中医学“缠腰火丹”、“蛇串疱”、“蜘蛛疱”等范畴,其发病与性别无明显关系,发病季节以6-11月为高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