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动脉旁路手术治疗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天勇  李虹  魏强  沈宏  杨宇如 《华西医学》2004,19(4):618-619
目的:探讨肾动脉旁路手术治疗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年来收治的4例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的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例1为右肾动脉狭窄(纤维肌肉增生型),例2为左肾动脉狭窄(多发性大动脉炎型),例3、例4皆为左肾动脉狭窄(纤维肌肉增生型)。分别采用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脾动脉与肾动脉行搭桥术治疗,阻断肾动脉血供40至55分钟。结果:4例病人手术顺利,无术中、术后早期并发症。病员术后一周恢复良好,血压平稳。随访2—4年,例2术后一年发现血压升高及左肾动脉狭窄,手术切除萎缩的病肾后血压降至正常。讨论:对于严重肾动脉起始部的狭窄,采用外科旁路血管吻合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经腹膜后途径可降低经腹腔途径术后发生局部粘连的可能性,并减少对患者脾门和胰腺损伤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疑有肾动脉狭窄的9例患者共17条肾动脉(1例患者一侧肾切除)行经静脉超声造影检查,超声造影前均先行常规超声检查,根据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肾动脉峰值流速、肾动脉与肾动脉开口处腹主动脉的峰值流速比值、肾内叶间动脉血流加速时间、收缩早期加速度判断肾动脉是否存在狭窄,并与血管造影结果对比.结果 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8~15 s后肾动脉显影并达到最大强度,增强平均时间为(530±32)s.超声造影后有16条肾动脉显示,均观察到彩色血流信号增强,超声造影显示8条肾动脉狭窄,其中1条肾动脉造影后狭窄不明确,血管造影后确诊为轻度狭窄;不显影的1条被证实为闭塞.以血管造影为标准,超声造影诊断肾动脉狭窄与血管造影的吻合系数Kappa=0.882,P<0.01;常规超声诊断肾动脉狭窄与血管造影的吻合系数Kappa=0.414,P<0.05.结论 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肾动脉狭窄的血流显示,在诊断肾动脉狭窄方面,与常规超声相比,超声造影与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出更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背景: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包括摘取栓塞或切除狭窄段后重新吻合血管,或者利用自身静脉进行肾动脉与髂动脉的搭桥手术,虽然手术技术逐渐改进,但仍有部分病例发生移植肾的丧失。目的:分析移植肾动脉狭窄的病因、分类、诊治方案的选择及效果。方法:对2002/2010收治的10例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36.9(22~55)岁。发病时间移植后5d~7年半,其中8例患者为移植后半年内发病。常规超声筛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结果与结论:除1例患者拒绝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及1例开放手术患者,最终有8例接受介入治疗,8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均确诊移植肾动脉狭窄,狭窄程度为60.3%(40%~80%)。4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4例支架置入,其中7例均取得显著的效果,5例肌酐降至正常,2例肌酐降至发病前水平,所有患者移植后早期即尿量显著增加、血压降至正常。在之后的长期随访中,也未发现再次狭窄或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但其中1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中出现动脉出血,最终导致移植肾切除。提示对于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应结合发病时间、发病原因以及狭窄程度等因素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取得最佳的疗效,并将风险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4.
张晓峰  朱起之 《临床荟萃》1998,13(18):863-863
肾动脉狭窄是造成肾性高血压常见的原因之一,我们遇到1例肾性高血压经手术证实为血管外压迫至肾动脉狭窄,属少见特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导致的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一种,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大动脉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RAS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RAS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病情严重未获及时治疗者可出现肾萎缩和肾功能恶化[2-4]。然而,RAS可通过介入治疗改善或治愈RAS性高血压、保护或改善肾功  相似文献   

6.
【病例】男,78岁。因腹泻2天入院。既往患高血压病4年,自服北京降压0号后,血压控制在150/90 mmHg左右。入院时血压150/80 mmHg。血尿素11·39 mmol/L,肌酐138 mmol/L。B超示左肾体积缩小,皮髓质界限不清。经非洛地平5 mg,每日2次,依那普利10 mg,每日3次,氢氯噻嗪25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血压波动在150~180/80 mmHg。分析有继发性高血压之可能,遂行肾动脉酐均恢复正常。肾动脉狭窄多由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及大动脉炎引起,老年患者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本例即存在股、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在老年人较常见,尤其是单纯性收缩期高…  相似文献   

7.
肾动脉狭窄(renalarterystenosis,RAS)常可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和进行性肾功能衰竭。有研究表明,RAS>50%的患者中,93%有高血压[1]。有报道RAS>70%,甚至>60%即可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但有人则认为,RAS的严重程度与血压改变无关[2]。肾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MD)及Takayasu大动脉炎(TA)是RAS常见病因[1]。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多见于老年人,FMD多见于年轻人,国内则以TA最多见。近年来,因冠状动脉造影时同时行肾动脉造影,ARAS病例已逐渐增多[1]。RAS治疗方法有3种[1]:①介入法肾血运重建(revascularization),包…  相似文献   

8.
肾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肾动脉位置深在,相对较细,且受肠道气体和肥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彩色多普勒超声较难探测的动脉之一。自1981年Greene等首次将多普勒超声用于检测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以来,有关它的超声诊断存在一定争论。但是,随着仪器的改进和经验的积累,目前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经验丰富的诊断人员使用高性能的彩超仪,对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RAS可获得较为满意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9.
移植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9例移植肾动脉狭窄的病人,经股动脉入路行狭窄段的导管球囊扩张和内支架植入术。结果:9例移植肾动脉的患者均成功完成球囊扩张术,其中3例行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后一周7例血压基本恢复正常,2例靠药物维持,所有患者的肌酐术后均明显下降。结论:导管球囊扩张和内支架植入术对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晓杰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2):915-915
【病例】男,28岁。因右侧肢体无力阵发性、进行性加重伴血压增高入院。诊断为“高血压病,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既往健康,其患高血压病。查体:血压195/112mmHg。意识清、语利,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肢体肌力Ⅲ级,腱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余生命体征未见异常。查尿肌酐、血肌酐、肝肾功能均正常;行头颈部MRI检查未见异常。先后多次去市级医院就诊,按高血压病、一过性脑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稍有缓解,但应用降压药治疗无效。行静脉肾盂造影示右肾缩小;肾动脉造影示右肾动脉狭窄,右肾萎缩。行右肾切除术,术后血压恢复正常,右侧肢体肌力恢复正常。术后诊断为先天性肾动脉狭窄、继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1.
移植肾动脉狭窄1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包括摘取栓塞或切除狭窄段后重新吻合血管,或者利用自身静脉进行肾动脉与髂动脉的搭桥手术,虽然手术技术逐渐改进,但仍有部分病例发生移植肾的丧失.目的:分析移植肾动脉狭窄的病因、分类、诊治方案的选择及效果.方法:对2002/2010 收治的10例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36.9(22~55)岁.发病时间移植后5 d~7年半,其中8例患者为移植后半年内发病.常规超声筛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结果与结论:除1例患者拒绝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及1例开放手术患者,最终有8例接受介入治疗,8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均确诊移植肾动脉狭窄,狭窄程度为60.3%(40%~80%).4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4例支架置入,其中7例均取得显著的效果,5例肌酐降至正常,2例肌酐降至发病前水平,所有患者移植后早期即尿量显著增加、血压降至正常.在之后的长期随访中,也未发现再次狭窄或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但其中1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中出现动脉出血,最终导致移植肾切除.提示对于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应结合发病时间、发病原因以及狭窄程度等因素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取得最佳的疗效,并将风险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肾动脉支架术治疗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的近中期疗效.[方法]24例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接受肾动脉支架术,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24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术后1个月平均收缩压为(143.0±10.3)mmHg,舒张压为(86.0±5.1)mmHg.术后6个月平均收缩压为(150.9±13.8)mmHg,平均舒张压为(90.9±18.8)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和6月分别有19例(79.1%)和16例(66.7%)获益.[结论]肾动脉支架术治疗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的近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肾动脉狭窄(RA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肾动脉狭窄的认识,并评价介入治疗RAS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将我院2004~2010年收治的RAS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大动脉炎者介入治疗未获成功,其余9例均成功植入支架1枚,术后血压改善7例,2例无效;肾功能治愈1例,好转3例。结论详尽的临床资料采集有助于提高RAS的诊断,RAS的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安全,是肾血管性高血压及缺血性肾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可进一步推广,但有待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林辉  黄颂敏  付平  周莉  唐万欣 《临床荟萃》2002,17(24):1461-1462
肾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肾病 (ischemicrenaldisease)的主要因素 ,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及大动脉炎。最近发现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占 6 0 %~ 97% ,其导致的慢性肾衰竭大约占透析人群的 12 %~ 2 5 %。因此我们应提高对此病的重视。下面报道两例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肾动脉狭窄。例 1,女 ,6 8岁 ,因头痛 30年 ,心累气促水肿 2年 ,加重伴少尿 8周入院。患者 30年前常感头痛头昏不适 ,测血压15 0 / 94mmHg(1mmHg =0 .133kPa)。无明显慢性肾炎病史。2年前开始心…  相似文献   

15.
超声检查因其无创、快速、安全等优点成为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首选影像学方法之一。肾动脉狭窄常用超声诊断指标多为多普勒血流参数,其需获取肾主动脉或肾内动脉多普勒频谱,对操作者的技术依赖性高,检查费时。超声造影是超声技术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新应用,但其中延用的多普勒血流参数指标,并未根本解决肾动脉显示困难及检查费时等问题;通过分析造影后肾实质回声的时间一强度曲线,则为无创、快速诊断肾动脉狭窄提供了新思路,有较广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6.
刘晓勤  童南伟 《华西医学》2006,21(4):875-876
随着我国高血压和糖尿病(DM)发生率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stenosis,ARAS)在肾动脉狭窄(RAS)的构成比从1990年前的28·9%增至1990年后的71·1%,成为RAS的首要病因[1]。当肾动脉直径减少达到50%或以上时定义为RAS,当管腔直径减少达到70%  相似文献   

17.
肾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肾动脉狭窄为一发病率较低的疾病,它可以引起两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即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两者是造成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纠正肾脏血流动力学障碍后,不仅能纠正高血压,而且能保护受损的肾功能,使肾动脉狭窄成为少有的慢性肾功不全的可治性病因之一,因此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移植肾动脉狭窄是肾移植术后一种重要的并发症,由于此病可逆转,了解其发生发展过程对提高移植肾存活有益。临床表现移植肾动脉狭窄患病率为1%~23%[1~3],之所以报道的患病率差异显著是由于各自采取的诊断方法及标准不同所致。移植肾动脉狭窄最主要临床表现为渐进性高血压,且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其可导致移植肾功能不全,甚至移植肾失功能。本病肾移植术后任何时间均可发生,但以术后3个月~2年最为常见。单纯依据移植肾周围血管杂音诊断移植肾动脉狭窄并不可靠,因为髂动脉及股动脉湍流同样可以产生杂音,近端髂血管狭窄及肾实质内动静脉瘘也可…  相似文献   

19.
肾血管性疾病:肾动脉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谌贻璞 《新医学》2006,37(5):286-287
1引言 肾动脉狭窄常由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全及大动脉炎引起。青年患者多见于后两种疾病,而老年患者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西方国家常见前两种疾病,而中国大动脉炎的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与肾动脉狭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冠心病与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相关性,以及引起肾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1997年6月 ̄1999年12月,对临床诊断或怀疑冠心病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同时常规进行肾动脉造影,同时调查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易患因素及血肌酐水平与肾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260例进行造影的患者中,30%(79/260)患者有肾动脉狭窄,其中肾动脉明显狭窄41例(16%),轻度狭窄38例(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