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申克孢子丝菌是孢子丝菌病的致病菌 ,为双相致病真菌。发生孢子丝菌病是由于宿主体内酵母细胞增殖所致 ,同时还与宿主防御机制有关。对其基因分型、部分基因的鉴定、分子诊断方法及致病机理的分子基础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发的一种皮肤、皮下组织和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多发于四肢等容易暴露受伤的部位.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阴囊的固定型皮肤孢子丝菌病,并对申克孢子丝菌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的鉴定.  相似文献   

3.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常见深部真菌病,临床多见于淋巴管型及固定型,播散性孢子丝菌病少见.孢子丝菌进入人体后引起不同临床类型的孢子丝菌病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1],但是否与菌型有关尚无定论.为此,我们从一皮肤播散性孢子丝菌病患者皮损中分离1株孢子丝菌菌株,利用常规真菌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探讨该菌株与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在基因水平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申克孢子丝菌基因差异、致病力与孢子丝菌病不同临床型别的关系。方法 ①收集不同临床型别孢子丝菌病的申克孢子丝菌分离株并提取DNA,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扩增。②BALB/c小鼠接种不同临床型别孢子丝菌病的分离株菌悬液,观察实验动物发病及病变情况。③发病小鼠皮肤及内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接种不同临床型别孢子丝菌病的分离株菌悬液后小鼠病变内申克孢子丝菌孢子数量及分布。结果 ①不同临床型别孢子丝菌病的申克孢子丝菌分离株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电泳带型差异较明显:播散型分离株可见1800bp、850bp、500bp、180bp,皮肤淋巴管型分离株见1400bp、800bp、700bp、500bp,皮肤固定型分离株见2500bp、1400bp、1000bp、700bp。②注射播散型孢子丝菌病分离株菌悬液的BALB/c小鼠比注射皮肤淋巴管型分离株小鼠发病早、病变部位广且死亡率高;注射皮肤淋巴管型分离株的小鼠较注射固定型孢子丝菌病分离株小鼠皮损出现早、病变范围广且严重。③实验BALB/c小鼠病变皮肤及内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注射播散型孢子丝菌病分离株的小鼠病变内孢子数量明显多于注射皮肤淋巴管型分离株小鼠病变内孢子数量,而后者较注射固定型孢子丝菌病分离株的小鼠病变内孢子数量多。结论 不同临床型别孢子丝菌病的申克孢子丝菌的基因差异、致病力与孢子丝菌病不同临床型别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人和动物的皮下真菌感染性疾病,过去认为孢子丝菌病是由单一菌种即申克孢子丝菌引起,但申克孢子丝菌是多个同形种构成的复合体,最新的分类鉴定结果显示孢子丝菌病病原体除了狭义的申克孢子丝菌外,还包括巴西孢子丝菌、球形孢子丝菌、墨西哥孢子丝菌和卢艾里孢子丝菌。该文针对孢子丝菌病致病菌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评价及最新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spomthrix schenckii)引起的慢性深部霉菌病,临床报道较多,但麻风病患者家属患此病报道较少,笔者在工作中遇到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孢子丝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由申克孢子丝菌感染引起的,呈全球性分布的慢性真菌病,由于孢子丝菌的黑素形成对其毒力有很大的影响,故对人体有较大危害性。现就孢子丝菌病的微生物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申克孢子丝菌的种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鉴定方法,从而为临床孢子丝菌病的分子诊断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根据申克孢子丝菌几丁质合成酶基因1序列设计合成的一对寡核苷酸引物,分别对26株申克孢子丝菌(包括1株标准株,7株实验室保存株,18株临床分离株)及6种6株普通真菌(分属于3个菌属)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扩增产物选择性的从26株申克孢子丝菌基因组DNA中获得,而对念珠菌属、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的6株普通真菌基因组DNA均为阴性。结论采用以申克孢子丝菌几丁质合成酶基因1序列为基础的聚合酶链反应法鉴定申克孢子丝菌特异、简便、快捷,可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9.
孢子丝菌病是常见的深部真菌感染,孢子丝菌侵入机体后,通过自身毒力因子与免疫系统对抗,从而使感染迁延不愈。孢子丝菌感染与机体免疫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有限,同时也是目前本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将从孢子丝菌感染途径、机体的抗孢子丝菌免疫以及孢子丝菌的免疫逃逸机制等几方面,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从芦苇中分离孢子丝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省通榆县是孢子丝菌病高发地区。为了从自然环境中分离邮孢子丝菌病的病原菌,我们采集吉林省通榆县造纸厂芦苇垛底部腐烂的芦苇,按真菌学方法分离培养,对初代和二代菌落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对菌组织做了ABC-ELISA检测以验证其免疫学特异性,并做了动物实验,对其致病性及病理改变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1.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附近淋巴系统的慢性感染性皮肤病。现将我科门诊1989年至2006年4月经真菌培养证实的46例孢子丝菌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摘要】 世界卫生组织将孢子丝菌病归为“被忽视的热带病”,近年来对孢子丝菌病相关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从病原体、流行病学、诊断、治疗、疫苗这五个方面综述孢子丝菌病的近期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孢子丝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由申克孢子丝菌感染引起的,呈全球性分布的慢性真菌病,由于孢子丝菌的黑素形成对其毒力有很大的影响,故对人体有较大危害性。现就孢子丝菌病的微生物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造成孢子丝菌实验性感染,观察碘化钾的治疗作用和病损发展过程中病原体与炎症浸润细胞的变化及两者间的关系。结果进一步证实碘化钾对孢子丝菌病的治疗作用与宿主的免疫力有关,并发现碘化钾具有促进巨噬细胞在感染部位的浸润和增强小鼠对孢子丝菌的抵抗力,还表明碘化钾对小鼠内脏感染无效,而对血源播散型皮肤感染的作用因小鼠的免疫状态而异。  相似文献   

15.
26例孢子丝菌病临床分析唐国芬(江苏常州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213003)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所致的慢性皮肤病。本文26例均属于原发皮肤接种性孢子丝菌病,均经服用10%碘化钾溶液而获临床治愈,随访一年无一例复发。临床资料:26例患者中男性12例...  相似文献   

16.
报道儿童面部固定型孢子丝菌病5例,并总结儿童面部孢子丝菌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等。  相似文献   

17.
精制孢子丝菌素诊断孢子丝菌病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制孢子丝菌素首次由我科周冼苡研制,1988~1995年用于儿童孢子丝菌病的诊断,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自1988~1995年间临床上确诊为孢子丝菌病患者218例。其中男105例(48.2%),女113例(51.8%),儿童46例(21....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57岁。右拇指、腕部及前臂结节伴瘙痒和疼痛3月。右前臂皮损组织病理示:化脓性肉芽肿性改变。真菌培养见申克孢子丝菌生长。诊断: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  相似文献   

19.
孢子丝菌病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概述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及其卢里变种所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此病分布世界各地,但其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别,如在欧洲,孢子丝菌病非常少见,而美国南部则极其常见。1916年,刁氏首次在我国报告此病以来到1981年累计已有报道550例左右,据吴绍熙等对我国某地区该病发病情况的统计,认为孢子丝菌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孢子丝菌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上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染,当孢子丝菌由伤口进入组织,即引起局部化脓性病变。当机体抵抗力增强时,病变局限于侵入部位或附近,即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文报道通过对组织分子鉴定明确病原菌的孢子丝菌病3例。方法: 提取3例怀疑孢子丝菌病患者活检组织中的真菌DNA,进行ITS区扩增、测序和比对;病变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对脓液和组织进行真菌镜检及培养,对培养阳性菌落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糖同化实验鉴定以及体外药敏检测。结果: 真菌镜检脓液见少量孢子、未见菌丝;病理检查提示感染性肉芽肿,抗酸染色及PAS染色均阴性;ITS区鉴定提示申克孢子丝菌;真菌培养、形态学及糖同化鉴定及calmodulin分子鉴定为球形孢子丝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显示其对特比萘芬高度敏感;口服特比奈芬250mg/d;舍他康唑乳膏外用,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 直接提取病变组织DNA 进行早期DNA测序能够能尽早明确致病菌种并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