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科手术治疗阑尾恶性肿瘤12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阑尾恶性肿瘤较为少见 ,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 ,给诊治带来困难 ,现将经我院诊治的 12例阑尾恶性肿瘤患者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980~ 1999年共收治阑尾恶性肿瘤患者 12例 ,男性 9例 ,女性 3例。年龄 35~ 91岁 ,平均 5 7岁。其中类癌 6例 ,腺癌 4例 ,腺瘤癌变 1例 ,平滑肌肉瘤 1例 (诊断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 )。临床表现 :右下腹痛 10例 ,占 83%。右下腹肿块 1例。 6例有右下腹压痛。误诊为盲肠肿块 1例 ,11例误诊为阑尾炎。2 .病理学检查结果及病变部位 :类癌患者中肿块小于 1cm者 3例 ,1~ 2cm者 2例 ,大于 2cm者 1例。…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14岁。因右下腹痛伴低热1d入院。体查:体温37.8℃,双肺无异常,腹平软,麦氏点压痛明显,轻度反跳痛,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0×109/L,中性0.87。B超检查提示急性阑尾炎声像图。术前诊断急性阑尾炎。行常规阑尾切除术,肉眼观察阑尾稍充血、水肿。术后病理报告: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外胚层小细胞恶性肿瘤。讨论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少见,仅占全部肠道肿瘤的0.5%。且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常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手术前和手术时极少可获得诊断,大多术后病理检查而确诊。阑尾恶性肿瘤中类癌占88.0%,囊肿型癌约占8.0%,腺癌占3.0%,其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 69例手术治疗的老年人急性阑尾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至就诊时间 :2 4h以内 9例 (13 % ) ,2 5~ 48h2 2例 (3 2 % ) ,超过 48h3 8例 (5 5 % )。主要临床表现 :右下腹痛 3 6例 (5 2 % ) ,转移性腹痛 2 6例 (3 8% ) ;右下腹麦氏点附近有一固定压痛点 46例 (67% ) ,典型右下腹压痛、反跳痛伴肌紧张 16例 (2 3 % ) ;穿孔 2 5例 ,穿孔率 3 6% ;治愈 66例 ,治愈率 96%。结论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就诊时间延误、临床表现不典型、穿孔率高 ,主要诊断依据 :①右下腹痛或转移性腹痛 ;②右下腹压痛。及时手术是治疗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自1998年1月~2000年4月,于625例阑尾切除手术中发现伴有乙状结肠移位致右下腹的解剖变异共5例,占同期阑尾切除术的08%,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5例,男4例,女1例。年龄18~46岁。发病至手术时间1~3天。全组病例都具有转移性右下腹痛或右下腹痛病史。合并体温升高2例;合并胃肠道症状4例;既往有“阑尾炎”发作史者1例。结合体检右下腹麦氏点固定性压痛及反跳痛;血象及中性白细胞百分比均升高,术前均明确诊断“阑尾炎”。无肝、肾、心、肺功能障碍。12 手术方法及结果全组病例均先由工作2~4年的外科医师担任术者,由于对右…  相似文献   

5.
自1976~1989年经门诊、急诊收治这种病人9例,男6例,女3例,年龄39~78岁,平均58.5岁。临床表现:入1院时均有腹痛,其中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3例,畏寒发热3例,腹泻2例,既往有下腹胀感、腹痛、大便习惯改变、粘液便3例。右下腹压痛9例、反跳痛6例,扪及包块3例。术前诊断急性阑尾炎7例,其中3例术中发现回盲部癌,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结肠回肠端对端吻合术。4例阑尾切除术后仍有腹痛,大便习惯改变,腹胀感,腹泻,粘液血便,术后1~1.5个月来院钡剂灌肠造影,结肠纤维镜检查诊断为升结肠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另外2例病人人院时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其中1例52岁男性,抗炎治疗症状缓解经钡剂灌肠诊为回盲部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其中第2例78岁女性经“B”超检查为右下腹肿瘤,手术探查发现回盲部广泛浸润粘连行回肠、横结肠短路吻合术,手术证实阑尾呈急性炎症改变。病理:回盲部癌5例,升结肠癌4例。肿块型高分化腺癌6例,溃疡性低分化腺癌3例,单纯性阑尾炎4例,化脓性阑尾炎3例,坏疽穿孔2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确诊并手术的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资料。典型类癌6例,杯状细胞类癌1例;阑尾粘液腺癌4例,中分化腺癌2例,粘液囊腺癌2例。术前确诊1例杯状细胞类癌,行右半结肠切除+腹腔化疗;术中确诊7例,其中2例典型类癌、1例粘液腺癌和1例粘液囊腺癌行阑尾及肿瘤切除术,1例典型类癌、1例粘液囊腺癌及1例腺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明确诊断7例,2例典型类癌未再行手术治疗,1例典型类癌、4例腺癌行补救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2(4~98)月。11例无症状生存,3例腺癌和1例杯状细胞类癌在术后15月内死亡。结论阑尾恶性肿瘤术前确诊困难,术中确诊并选择合理术式是保证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阑尾肿瘤的诊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0~1996年,我院手术并经病理学诊断阑尾肿瘤13例,其中恶性肿瘤11例,无1例术前诊断.8例术后追加右半结肠切除。本文着重讨论阑尾肿瘤的诊断及右半结肠切除的适应证,以提高首次手术的一次性治疗效果。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25~73岁(平均47岁)。病程最短12小时,最长1年。13例中良性肿瘤2例,均为阑尾绒毛状腺癌。恶性肿瘤11例,阑尾腺癌5例,类癌4例,囊腺瘤恶变1例,残端类癌1例。二、临床表现与诊断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转移性右下腹疼痛5例,固定性右下腹疼痛8例,恶性呕吐8例,腹膜刺激…  相似文献   

8.
阑尾原发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其发生率约在0.03%~0.08%[1,2]。而阑尾腺癌约占阑尾原发性肿瘤的3%[3]。阑尾腺癌术前确诊困难,大部分以急性阑尾炎或回盲部肿瘤手术时发现,术后病理确诊。我院1998~2004年间共收治阑尾腺癌4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例患者均为男性病人,年龄43~60岁,平均年龄51岁。3例以急性阑尾炎行急诊阑尾切除术,病理为阑尾腺癌。1例以阑尾脓肿在当地医院行阑尾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1年右下腹疼痛,伴原切口内一肿块,行阑尾及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为阑尾腺癌,切口内肿块为种植癌。2例为粘膜内癌,2例侵及肌层…  相似文献   

9.
1 病例报告例 1 男 ,8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 1 0h入院。体查 :体温38 5℃。右下腹压痛 ,无肌紧张。白细胞 1 8× 1 0 9/L ,中性 0 84。诊断 :急性阑尾炎。术中见阑尾位于盲肠后位 ,上行于肝右叶下方折向下 ,沿侧腹膜后面下行 ,尖端在回盲部水平可扪及 ,呈袢状。阑尾充血肿胀明显。行逆形切除 ,先离断上升袢部份系膜 ,提起阑尾 ,再切开侧壁腹膜 ,小心保护平行之输尿管 ,剥离至阑尾尖端。切除后阑尾长约 35cm。术后康复出院。病理报告为单纯性阑尾炎。例 2 女 ,1 1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 2d入院。体查 :右下腹压痛、反跳痛 ,肌紧张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提高原发性阑尾肿瘤 (Primary Neoplasm of Appendix,PNA)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6年来 2 2例PNA。结果 :2 2例术前无 1例确诊 ,12例术中确诊 ,10例术后病理确诊。临床表现为急性阑尾炎、肠梗阻和右下腹包块。类癌是最常见肿瘤。 4例黏液囊肿行单纯阑尾切除术 ,6例腺癌中 ,1例非浸润癌行单纯阑尾切除术 ,1例浸润性结肠型腺癌行回盲部切除术 ,3例再次手术行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 ,2例广泛浸润转移行肿物切除术。11例类癌中 5例单纯阑尾切除术 ,5例回盲部切除术 ,1例右半结肠切除术。 7例阑尾腺癌 ,余予以化疗。随访 :2例腺癌因广泛浸润转移而术后 2个月和 7个月死亡 ,3例腺癌分别存活 13个月、19个月、3年 ,2例超过 5年。 11例类癌 ,6个月死亡 1例 ,30个月死亡 1例 ,其余 9例超过 5年 ,其中6例超过 10年。 4例黏液囊肿均生存至今超过 5年。结论 :PNA无临床特异症状 ,腹部 B超和 CT对术前诊断有重要辅助意义。PNA的手术方式 ,要根据肿瘤类型、有无浸润及深度、淋巴结转移、远隔脏器转移情况及病人全身状态来决定。关腹前标本检查及术后病理学检查有重要意义。腺癌预后较差 ,类癌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1.
阑尾周围脓肿的即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建平 《腹部外科》2002,15(4):254-254
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的一种类型 ,其发生率约占急性阑尾炎的 5 %~ 10 %。我院 1998年 8月~ 2 0 0 0年 8月对 5 0例阑尾周围脓肿行Ⅰ期阑尾切除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 5 0例中男 30例 ,女 2 0例。年龄 17~ 6 7岁 ,发病至手术时间最短 3d ,最长 11d。本组均有急性阑尾炎病史和体征症状。 2 5例可触及右下腹压痛性包块。术前 2 8例行腹部B型超声检查证实阑尾周围脓肿。白细胞计数 (11~ 2 2 )× 10 9/L ,N0 .83~ 0 .97。治疗 :均行阑尾切除术。结果 :术后 3例切口感染 ,1例出现假性肠梗阻 ,经保守治愈…  相似文献   

12.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6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和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通常是在对右下腹囊性包块或手术切除的炎性阑尾病检时发现,手术治疗效果良好.6例中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而以体检发现右下腹囊性肿块入院;2例以突发右下腹痛,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入院;1例以右中下腹隐痛不适伴大便习惯改变,误诊为结肠肿瘤入院.1例术前诊断为阑尾黏液性囊腺瘤;2例行单纯阑尾切除术,术后病检为阑尾黏液性囊腺瘤;1例行回盲部切除术及2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检均为阑尾黏液性囊腺癌;1例因阑尾切除后病检示阑尾黏液腺癌,累积全层,而再次行右半结肠切除术.6名患者随访2~6年,均情况良好.结论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发病隐蔽,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手术完整切除是其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切口阑尾切除80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 1988年 8月至 2 0 0 0年 8月间 ,采用右下腹皮纹小切口阑尾切除术 80 0例 ,效果良好。本组男 448例 ,女 3 5 2例 ,年龄 8~ 65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 712例 ,右下腹痛 88例 ;伴发热者 672例 ;白细胞总数升高者 75 6例。全组患者均行B超检查排除泌尿系病变、妇产科病变、消化道穿孔、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疾病。手术证实回肠前位阑尾 3 0 0例 ,盆位 3 0 4例 ,盲肠下位 12 0例 ,回肠后位 76例。顺行性阑尾切除 75 2例 ,逆行性阑尾切除 48例。病理检查结果 :单纯性阑尾炎 484例 ,化脓性阑尾炎 2 3 2例 ,慢性阑尾炎 84例。术后 1天内肠蠕…  相似文献   

14.
阑尾腺癌5例     
<正>阑尾肿瘤少见,阑尾腺癌更为罕见,仅占阑尾切除标本的0.08%[1]。兴化市人民医院20042013年共收治阑尾恶性肿瘤5例,均为阑尾腺癌,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4159岁。3例为外院行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阑尾腺癌,其中2例为黏液腺癌,例为绒毛管状腺癌。另2例均有较长的反复右下腹疼痛病史;其中1例女性患者自觉触及右下腹包块,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阑尾恶性肿瘤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方法本文分析1983年至2006年,我院7例阑尾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阑尾恶性肿瘤患者中阑尾类癌5例,阑尾腺癌2例,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阑尾切除术3例,回盲部切除术2例,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结论阑尾恶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诊断困难,术前常易误诊为阑尾炎,且二次手术率较高,因此,对术中可疑者应快做快速病理切片予以确诊,并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温世冰 《腹部外科》2005,18(4):255-256
阑尾恶性肿瘤在临床上非常罕见,本组病例是我院于1993年3月~2003年11月在对526例急性阑尾炎及13例阑尾粘液囊肿病人行手术探查时发现的,术前均误诊,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56岁。因右下腹疼痛10h,伴发热4h入院。入院体检: T39.2℃, P82次/min, R21次/min,BP140/90mmHg。下腹部腹肌紧张明显,以右下腹为著。压痛及反跳痛明显,未触及包块。结肠充气试验阳性,腰大肌试验阴性。血常规:白细胞16.8×109/L,血红蛋白132g/L,中性粒细胞率0.94,淋巴细胞率0.043。腹部彩色超声示:右下腹见有小范围低回声暗区。术前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急…  相似文献   

17.
阑尾非何杰金淋巴瘤二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 ,临床表现多样 ,容易漏诊、误诊。我们曾遇二例发生在阑尾的非何杰金淋巴瘤 ,术前均未确诊 ,报告如下。例 1男 ,6 1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 12h入院。查体 :T 37 6℃ ,急性病容 ,心肺 (- )。腹平坦 ,右下腹压痛 (+) ,反跳痛 (+) ,移动性浊音 (- ) ,肠鸣活跃。右闭孔内肌及腰大肌紧张试验 (+)。血常规检查 :RBC 4 2 0万 /mm3 ,WBC130 0 0 /mm3 ,N 0 8。腹透见肠腔积气影。术前诊断 :急性阑尾炎。急诊手术 ,术中见阑尾头部有一约 2cm× 3cm× 3cm大小实性肿物 ,阑尾体部扭转 ,阑尾充血水肿明显…  相似文献   

18.
阑尾癌二例     
我院于1965~1980年,行阑尾切除2,459例,其中2例经病理证实诊断为阑尾癌,报告如下。例1.女,59岁。病人一个月来自觉右下腹及骶尾部持续性疼痛,便后加重。查体:除右下腹部压痛,轻度肌紧张外,余未见明显异常。术前以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开腹后见腹腔内有少量稀薄液体,阑尾肿大6×2.5cm,其基底部坚硬,表面轻度充血,瘤尾于后腹膜与髂外静脉粘连,分离后将阑尾和部分盲肠一并切除并送病理检查,诊断为阑尾癌。术后10天再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11天创口愈合出院。术后随访3年4个月死于本病复发。例2.男,59岁。于两个月前发现右下腹不规律  相似文献   

19.
例 1 ,女 ,5 6岁。因右下腹痛 7d入院。既往阑尾炎病史 1 0年。体检 :T 37.2℃ ,腹平坦 ,右下腹压痛 ,可触及 5cm× 6 .5cm大小肿物 ,触痛 ,活动度差 ,表面不光滑。B型超声示 :右下腹包块炎性可能性大。血常规 :WBC 1 0 .6× 1 0 9/L ,N 0 .80。入院诊断 :阑尾周围脓肿。入院后经用抗生素及对症处理后 ,无腹痛及恶心呕吐 ,右下腹包块无明显变化 ,住院 7d,好转出院。半月后以右下腹痛再次入院 ,行手术治疗 ,见回盲部肿瘤。例 2 ,男 ,6 7岁。因右下腹痛 5d入院。阑尾炎病史 2 5年。查体 :T 37.0℃ ,腹平坦 ,右下腹压痛 ,轻微反跳痛 ,右下…  相似文献   

20.
自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 7月 ,我们对适宜患者使用腹腔镜两孔法行小儿阑尾拖出腹腔外切除术 6 8例 (简称“两孔法”)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6 8例中男 4 0例 ,女 2 8例。 2~ 4岁 30例 ,5~ 7岁 2 5例 ,8~ 11岁 13例。临床均有腹痛、呕吐、发热、WBC上升、右下腹压痛、肌紧张等典型急性阑尾炎症状及体征。病程 12~ 2 4h。术后病检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4 5例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2 3例。1 2 手术方法 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 ,置尿管。气管插管全麻或持续硬膜外麻醉。建立CO2 气腹 ,压力 1 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