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X线成像在X线摄影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X线成像(CR)把传统X线摄影技术和计算机处理相结合,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在提高影像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患者和放射人员的辐射剂量.我院2005年7月引进CR系统,经过近26个月使用,总曝光达120 000余次.对第1批成像板(IP)更换前各部位的摄影进行图像质量分析,对保证CR图像质量及临床价值取得了一些经验,并抽取2007年3月3 400张胶片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X射线摄影(CR)替代普通X线胶片成像具有较高的成像质量、宽容度较大的照射条件以及实现数字化的图像后处理等特点,备受放射科同行们青睐.CR成像板中含有微量二价铕的氟卤化钡晶体,这种晶体受到X线的照射时,将以潜影的方式记录下影像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研究在CR条件和普通X线胶片条件下乳腺摄影中患者所受的剂量变化,有助于提高诊断质量,改进诊断条件,减少患者所受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梁真 《右江医学》2010,38(4):468-469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系统是计算机与X线摄影结合起来的、是采用成像板(imagingplate,IP)代替X线胶片使普通的X线摄影转换为数字图像,经计算机处理实现了X线信息的数字化储存再现及相关联网及传输。CR系统的使用,完成了X线图像由模拟影像向数字影像转变的飞跃,告别了脏、臭、暗、累的暗室内成像,更重要的是杜绝了废片,极大提高了影像的质量和工作效率。现将CR在综合医院床边摄影中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CR后处理技术在提高影像质量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将X线摄影记录在成像板上,然后再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图像处理的一种新型的医学成像系统。CR与传统的X线摄影相比,除可降低X线对人体的照射、获得丰富的诊断信息以外,最有优势的地方还在于CR具有强大的图像信息后处理功能。本文从临床需要出发,探讨CR系统后处理技术对影像质量的影响,以便合理的利用后处理功能,获得高对比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CR技术在X线摄影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CR技术逐步取代了X线成像历经数十年的增感屏-胶片系统成像方式,成为X线成像新时期的代表。它把模拟影像信息转变为数字影像信息.实现了影像信息数字化。其实质是图像板(IP)经X线照射后,在成像层形成潜影,含有潜影的IP被激光束扫描后读出,经光电转换成为数字影像。现通过我们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进一步说明CR技术在X线摄影技术中应用伊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部计算机 X线摄影质量控制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胸部影像质量.方法:选择质量控制前后胸部 CR照片各 100例,评价胸部七个部位的显示情况.结果:经统计学χ 2 检验 , 质量控制前后胸部 CR照片两者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 2=7.44, P<0.01),质量控制后胸部 CR照片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对胸部计算机 X线摄影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胸部 CR影像质量明显提高.摄影技术是胸部 X线成像的关键,可以通过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胸部影像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CR、DR与屏胶摄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化计算机X线摄影(CR)、数字X线摄影(DR)影像属于计算机成像,它以对比度分辨率高,辐射量少,成像质量高,大大提高了影像质量的显示能力,突破了常规摄影技术的局限性,为临床提供层次丰富的影像信息。近年来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CR、DR应用于临床,图像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在细微结构和微小病变的处理上,比较传统的屏胶系统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自1895年X线的发现及其医学上的应用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医学影像设备的数字化已成为影像科室的必然发展趋势,最终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无胶片化,使X线摄影数字化得到了发展.传统的X线摄影是以胶片作为成像的介质,发展到计算机摄影(computel radiography)简称CR、直数接数字摄影(diqited radiogaph,DR),是将X线拍摄的影像信息记录在IP板(image plate,IP)上,经读取装置读取,由计算机算出一个数字化图像,复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换,于荧屏上显示灰阶图像.CR与DR同属数字化图像,提高了图像的密度分辨力和显示能力,增加图像的后处理功能,实现放射科网络化和无胶片化管理.为医院建设PACS、RIS、HIS系统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自1995年6月率先在国内引进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设备。CR成像与传统影像不同,可提供数字化的平片影像,从而使X线平片跨入医学影像信息数字化领域。经计算机处理后的CR照片性能已得到放射学界的充分肯定。 CR系统由日本富士医疗设备公司于八十年代开始研制,八十年代后期已有产品应用,九十年代产品几经升级。目前CR类型设备已在全世界初步普及(约2600台)。 (一)CR系统的成像原理 CR系统改变了常规X线摄影中使用的增感屏-胶片组合系统在胶片上最终形成的影像无法直接数字化的成像方式。发展了一种既可接收模拟信息,又可实现模拟信息数字化的信息载体,获得的数字化信息可应用已有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再进一步处理,实现数字化存贮与传输。 CR成像系统中记录和显示信息的载体称为成像板(imaging plate,IP),是CR成像的关键元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X线摄影——CR(Computed Radiography)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式成像系统,该系统使用一种能存储S线能量的成像板(IP)代替传统的X线胶片,实现了X线平片数字化,照片清晰度明显优于传统的X线平片,给X线摄影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诊断水平及工作效率。随着医学影像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及CR系统的广泛引进和临床应用,医学影像界对CR系统的性能及CR片的影像质量越来越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