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种黄芪质量比较及山西道地黄芪的产业化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山西应县黄芪、内蒙武川黄芪、河北安国黄芪的显微结构、微量元素和黄芪甲甙含量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性状外观显微结构方面,山西应县黄芪与内蒙古武川黄芪有相近之处,与河北安国黄芪差异很大;微量元素和黄芪甲甙测定显示,山西应县黄芪优于内蒙武川黄芪及河北安国黄芪。文中对山西地道黄芪的历史沿革、地域资源、生长环境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对山西黄芪的开发利用及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地蒙古黄芪中黄芪甲甙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玉杰 《中药材》1998,21(10):492-493
黄芪为著名补气类中药,来源于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ge.和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 (Fisch.)Bge.的干燥根。蒙古黄芪主产于山西、内蒙古等地。近年来有人曾对不同品种和产地黄芪内在质量作过研究,但有关内蒙各地黄芪质量研究尚未见报道。药理实验表明,黄芪皂甙是黄芪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为了科学评价黄芪质量,本文测定了内蒙5地所产蒙古黄芪中黄芪甲甙的含  相似文献   

3.
黄芪浅识     
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及内蒙黄芪的根,微温,无毒。黄芪有补虚、排脓止痛、利水消肿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内蒙黄芪和膜英黄芪做了一系列的比较,两者在植物生长习性、叶、根、荚果的形态、染色体核型、物候期和地理分布方面均有差异。鉴于内蒙黄芪是中药黄芪正品之一,建议在药典修订时采用Astragal usmongholicus Bunge这个拉丁学名,以便在药学界和药行业取得统一。  相似文献   

5.
黄芪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芪为豆科植物荚膜黄芪和内蒙黄芪的干燥根,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等功效.化学成分包括含黄芪多糖、多种氨基酸、黄芪皂苷、维生素及硒、硅、钴、钼等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6.
对以不同方法干燥的北海道产内蒙黄芪鲜根,测定异黄酮、黄芪皂甙、蔗糖及黄芪稀乙醇提取物的含量,并对其化学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黄芪总提物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黄芪是豆科多年生革本植物荚膜黄芪和内蒙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等功效。黄芪含有多种有效成分,黄芪总提物(total astragalus extract,TAE)是从黄芪中提取的有效部位群,本研究室多年研究发现,黄芪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以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作用。本研究观察了TAE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药品种混乱,质量下降,黄芪尤为突出。作者近年在中药材标本的采集和搜集工作中,对东北、内蒙、甘肃和青海等地的黄芪做了调查研究,简要整理如下:一、东北的野生黄芪(北芪),原植  相似文献   

9.
平地速生黄芪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地速生黄芪栽培技术李昌爱(山西中医学院太原030024)马慧珍(山西省农牧厅太原030001)杨国锦(山西省应县农业局037600)我国黄芪主产于山西、内蒙等省区,多野生或栽培于丘陵、土石山区。由于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所以栽培条件,特别是水肥条件较差,致使黄芪生长缓慢,生长周期较长,经济效益差,常常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近年来,山西和内蒙不少地方,利用平川土地土层深厚,温差大,光照足,水肥条件好等优势,试种黄芪,比山上种植生.…  相似文献   

10.
山西绵黄芪与福建土黄芪的药理作用比较实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芪产于甘肃、陕西、内蒙、河北、东北、山西等地,一般认为山西绵黄芪其质较优。在南方各省未闻有生产者。我省中医,特别是草药医,相当长期而且广泛的以“土黄芪”来代替黄芪,作为补气药应用于临床。“土黄芪”与赵燏黄氏等①在黄芪商品调查报告中所提到的土黄芪不同。赵氏所报告的系假地豆黄芪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中有效成分对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能力,并探讨黄酮类物质抗氧化能力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蒙古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通过化学发光法测定这些成分对邻苯三酚-鲁米诺-碳酸缓冲液(pH10.2)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结果从蒙古黄芪中分离出12个黄酮类单体,分别为:槲皮素(Ⅰ),异槲皮苷(Ⅱ),芦丁(Ⅲ),山柰酚(Ⅳ)和异鼠李素(Ⅴ),芒柄花素(Ⅵ),芒柄花苷(Ⅶ),毛蕊异黄酮(Ⅷ),(3R)-8,2′-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烷(Ⅸ),2′,4′-二甲氧基-3′-羟基异黄烷-6-O-β-葡萄糖苷(Ⅹ),(6aR,11aR)-10-羟基-3,9-二甲氧基紫檀烷(Ⅺ),(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Ⅻ)。结果表明,所有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此浓度范围所对应的清除率在10%~90%之间),量效呈对数关系(y=alogx+b)。构效关系结果显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决定其抗氧化活性。结论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明显的清除超氧阴离子活性,是黄芪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且黄酮类成分的清除超氧阴离子活性与其结构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甘肃省黄芪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方法:通过植物病原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以及16S rDNA、rpoB和rpoD基因位点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对黄芪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病原菌在营养琼脂(NA)培养基上培养24 h后菌落直径为1~3 mm,圆形或近圆形,乳白色、光滑凸起、半透明状、边缘整齐;革兰染色反应为阴性,好氧型,在10~40℃均能生长,在pH为5.7、6.8的环境中生长良好,在2%、5%NaCl环境下可生长;可利用葡萄糖、木糖、甘露糖、柠檬酸盐及硝酸盐;在代谢活动中可产生酪氨酸酶、过氧化氢酶、苯丙氨酸脱氨酶;分解色氨酸,液化明胶;不产生卵磷脂酶、淀粉水解酶及乙酰甲基甲醇。致病性测定初步验证了黄芪细菌性叶斑病的致病菌;16S rDNA、rpoB和rpoD基因序列分析进一步确定引起黄芪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菌为绿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viridiflava(Burkholder)Dowson。结论:明确了甘肃省黄芪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为黄芪细菌性叶斑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俊霖  郭淑红  张强  张丽君  田洪岭  张琼 《中草药》2024,55(7):2366-2374
目的 以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为材料,解析其叶绿体基因组的序列特征,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 利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对蒙古黄芪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完成其组装、注释、特征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蒙古黄芪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23 349 bp,GC含量为34.09%,由于缺失反向重复IR区,Circos图呈现出非典型四分体结构,属于IRLC群体。获得注释基因109个,其中蛋白编码基因76个,rRNA基因4个,tRNA基因29个。蒙古黄芪叶绿体基因组的密码子偏好性较弱,密码子偏向使用A碱基和U碱基。MISA检测出263个SSR位点,以A/T重复为主;叶绿体全基因组比较分析可知17种豆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基因区间组成差异较小;但trnF-GAA~trnTUGU、trnfM-CUA~psbC、trnE~trnD、psbM~rpoB、ycf1和ycf2等编码区存在差异性;系统发育树显示,蒙古黄芪与胶黄芪A. gummifer聚为一类,与阿纳卡黄芪A. nakaianus、膜荚黄芪A. membranac...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生长年限子洲黄芪休眠前期和休眠后期的有效成分含量,揭示子洲黄芪在休眠期各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确定子洲黄芪的最适采收期。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收集8批不同生长年限休眠前期及休眠后期的子洲黄芪,以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水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为指标,结合聚类分析法分析其质量差异。结果:各指标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各成分含量呈规律性动态变化。黄芪甲苷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质量分数均在生长5年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166%、0.079%;水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在生长7年时达到最高值,为21.290%。对不同生长年限休眠前期和休眠后期的各成分含量进行对比发现,休眠后期黄芪甲苷质量分数显著下降,且下降幅度逐年增大,生长7年时下降幅度最大,为54.09%;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质量分数增加,生长5年时增幅最大,为145.83%;水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生长7年时增幅最大,为18.40%。结论:子洲黄芪有效成分积累受生长年限及采收时间的影响,且变化趋势不一致,如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为指标,宜在生长5年休眠后期采收;如以黄芪甲苷为指标,宜在生长5年休眠前期采收;若综合考虑黄芪甲苷及毛...  相似文献   

15.
16.
蒙古黄芪主产区2种不同种植模式黄芪药材的质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杜国军  秦雪梅  李震宇  何盼  高凡茸  李科  周然 《中草药》2013,44(23):3386-3393
目的 比较传统与2年生栽培蒙古黄芪药材的化学成分,探讨化学成分差异性。方法 采集HPLC-ELSD指纹图谱信息,测定指标成分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总多糖、浸出物的量。对传统黄芪和2年生栽培黄芪样品进行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代谢组学多元统计分析以及质量比较。结果 传统黄芪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总多糖量明显高于2年生栽培黄芪,但二者的黄芪甲苷量和浸出物量没有差别;HPLC-ELSD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可以将传统黄芪与2年生栽培黄芪明显区分开,引起二者明显区别的主要差异性化学成分为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峰4和5、黄芪皂苷II、峰13、黄芪皂苷I。结论 基于HPLC-ELSD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化学指标成分的测定,可用于传统黄芪与2年生栽培黄芪的质量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依洋  杨珍  张晓娜  翟仰魁  孙蓓  潘从清 《中草药》2018,49(14):3298-3308
目的探索托里消毒散精简方中黄芪、当归、白芷、皂角刺4味中药促糖尿病创面愈合的药物成分及其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PLC-Q-TOF/MS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方中的药物成分进行分析,分子对接技术对药物作用的靶蛋白进行预测,Uniprot、KEGG等相关数据库对靶蛋白功能及通路进行注释,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功能网络图。结果在正、负离子模式下从托里消毒散精简方醇提物中共鉴定出包含黄酮、皂苷、香豆素、甾体类及萜类成分的28个化合物。通过对分子对接的结果分析发现17个化合物可与17个靶蛋白相互作用,成分-靶点关系共计210对。其中与免疫调节相关的靶点5个,与抗菌、抗炎作用相关的靶点6个,与细胞分化相关的靶点6个,与细胞迁移相关的靶点10个,与血管新生相关的靶点6个,与上皮生长因子刺激相关的靶点2个,与血管的舒张功能相关的靶点6个,与雌激素相关的靶点2个。结论托里消毒散精简方中含有的黄酮、皂苷、香豆素、甾体类及萜类成分可通过调节NF-κB、MAPK、PI3K、ERK2等靶点进而调节NF-κB、PI3K/Akt/e NOS、MAPK等相关信号通路,从而共同产生抗菌、抗炎、免疫调节及促血管新生等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晰黄芪花中资源性化学成分组成,探讨其资源潜在利用价值。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黄芪花中总多糖、水溶性蛋白进行分析评价;采用HPLC-PDA/ELSD法对黄芪花中单糖寡糖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采用GC-MS法对黄芪花中挥发性成分及脂肪酸类成分和含量进行分析;采用UPLC-TQ-MS法对黄芪花中核苷类及氨基酸类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黄芪花中含有多糖类(47.02 mg/g)、水溶性蛋白质(470.66 mg/g)、果糖(45.46 mg/g)、葡萄糖(8.71 mg/g)、蔗糖(1.05 mg/g)营养物质;检测出黄芪花中3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以含氧衍生物为其主要组成成分;6种核苷类和15种游离氨基酸类资源性化学成分,总量分别达2.77和6.52 mg/g。在黄芪花中还检出8种脂肪酸类成分,其中肉豆蔻酸、棕榈酸和油酸为其主要组成成分。结论阐明了黄芪花中各类型营养成分的组成及含量,为黄芪花的系统利用与精细化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抱茎苦荬菜在中国分布广泛,为传统药食两用植物。近几年,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其药用价值不断被发现,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尤其在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方面有显著疗效。因此,综述了近几年抱茎苦荬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为该植物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朱嘉欢  黄小平  邓常清 《中草药》2019,50(1):111-119
目的探讨黄芪和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芪甲苷、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和阿魏酸配伍对衰老造血干细胞(HSCs)增殖的影响,并从细胞周期调控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构建小鼠HSCs衰老模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5种活性成分对HSCs衰老和增殖的影响,寻找可促进细胞增殖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5种活性成分配伍对HSCs衰老和增殖的影响,寻找5种活性成分促进细胞增殖的合理配伍。最后,采用HSCs衰老模型,制备黄芪-当归1∶1配伍含药血浆,设立对照组、模型组、空白血浆组、阿魏酸组、黄芪甲苷组、芒柄花素组、毛蕊异黄酮组、毛蕊异黄酮苷组、活性成分配伍组、黄芪-当归1∶1含药血浆组,药物作用于衰老细胞,以SA-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测定HSCs衰老率,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蛋白表达。结果阿魏酸、黄芪甲苷、芒柄花素均可显著促进衰老HSCs增殖和降低细胞衰老率,而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单独应用对HSCs增殖和细胞衰老率无显著影响。正交试验发现,以阿魏酸、芒柄花素和黄芪甲苷为基础因子,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苷为次要因子进行配伍的5种活性成分组合促细胞增殖和降低细胞衰老率的作用最强。阿魏酸、黄芪甲苷、芒柄花素、活性成分配伍、含药血浆均可降低细胞衰老率,使G0/G1期细胞减少,G2/M+S期细胞增加,并使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增强。以上效应以活性成分配伍组和含药血浆组最强。结论黄芪和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黄芪甲苷和芒柄花素对衰老HSCs具有促增殖和改善衰老作用,而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苷单用时并无明显的作用。当5种活性成分配伍后对衰老HSCs的促增殖作用最强,并可改善HSCs衰老,促进衰老HSCs由静止期向增殖期转换。黄芪和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配伍促HSCs增殖和抗HSCs衰老的作用可能与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及促进细胞周期转换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