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晚期产后出血89例产妇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的分娩方式,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母乳喂养与否,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胎膜残留、蜕膜残留、子宫胎盘附着面感染、复旧不全、剖宫产术后子宫伤口裂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胎盘残留致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对宫腔刮出物病理检查符合胎盘残留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晚期产后出血分组比较其差异。结果:因胎盘残留引起的晚期产后出血,同时存在产后出血和清宫手术中大量出血,对病人的危害大、并发症多,增加了治疗难度。结论:胎盘残留致晚期产后出血是同一病因在不同的时间段启动了不同机制所导致的出血(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清宫术中出血)过程,产后仔细检查胎盘,高度重视胎盘残缺和产后出血者的转归,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刮宫或留院药物保守治疗能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胎盘残留致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对宫腔刮出物病理检查符合胎盘残留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晚期产后出血分组比较其差异。结幂因胎盘残留引起的晚期产后出血。同时存在产后出血和清宫手术中大量出血,对病人的危害大、并发症多,增加了治疗难度。结论胎盘残留致晚期产后出血是同一病因在不同的时间段启动了不同机制所导致的出血(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清宫术中出血)过程,产后仔细检查胎盘,高度重视胎盘残缺和产后出血者的转归,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刮宫或留院药物保守治疗能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雷红  赵凌  孙莉君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593-159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459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459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48例,发生率为3.2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胎次、中重度贫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收缩乏力、胎盘粘连/植入/残留、软产道裂伤、妊高征、分娩方式、血功能障碍异常等等因素与产后出血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残留、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残留、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控制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马晓莉 《药物与人》2014,(8):183-183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预防产后出血和子宫切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五年来收治的9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与同期收治的79例普通型前置胎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凶险型组与普通型组发生产前出血的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发生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的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有极大的威胁,应努力做好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抢救,减少子宫切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韩咏霞 《医药与保健》2002,10(11):42-42
一般情况下,产后出血多发生在分娩后24小时内,但有少数产后出血发生在分娩24小时后,有时可迟至分娩后十余天。若出血量多,持续或间断阴道大量出血,总出血量大于400毫升以上,即为产后晚期大出血,此时患者多已回家,危险性相对于产后即发生的大出血更为严重,若救治和处理不及时,常危及生命,应当高度警惕,做好预防及救治工作。发生晚期大出血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胎盘胎膜残留:多发生于产后6~14天,是由于残留的胎盘胎膜部分发生变性、机化,脱落后暴露出基底部血管而引起阴道大量出血。胎盘胎膜滞留多数与第三产程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发生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单胎前置胎盘发生的病因及治疗方法。结果:前置胎盘主要的发病原因是流产史、引产史、前次剖宫产史、多产史、盆腔炎史、辅助生育技术史、高龄。剖宫产率77.3%,产后出血率61.4%,出血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附着面出血、胎盘粘连及植入。结论:减少人流及引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实行计划生育,注意生殖卫生是防止发生前置胎盘的重要措施;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可采用加强宫缩、宫腔填纱、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扎、子宫胎盘创面缝合、胎盘植入部位子宫肌层切除术、子宫切除,以及子宫动脉栓塞、髂动脉球囊导管置入术、改良B-Lynch外科缝合术、宫内球囊压迫术等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导致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9月~2009年9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25例中央型前置胎盘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导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3.60%,其危险因素为:瘢痕子宫、前壁胎盘、侵入性胎盘及徒手剥离胎盘。结论:瘢痕子宫、前壁胎盘、侵入性胎盘及徒手剥离胎盘是造成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王波 《工企医刊》2010,23(4):51-52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要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必须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包括:全身因素、产科因素、子宫因素;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部分残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前置胎盘是指妊娠28W以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本文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51例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妇做一回顾性分析,探讨中央型前置胎盘发生的相关因素及胎盘厚度与产后出血量的关系,提前做好前置胎盘术前的准备工作,以期减少前置胎盘的发生及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1.
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胎盘因素也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有些初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子宫收缩药物应用不当等可以使胎盘嵌顿,影响子宫收缩而引起产后出血,第三产程过早牵拉脐带或挤压子宫,影响胎盘正常剥离而引起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引起难治性产后出血救治经验的总结,提高发生紧急产后出血时的急救能力,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目的。方法对我院3年内发生的1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发生原因、治疗方法、输血情况和产后并发症等信息,总结因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引起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救治经验。结果 1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中,有8例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6例为宫缩乏力,1例为子宫内翻。8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者中,4例采用B-Lynch缝合,3例宫腔内纱布填塞,1例子宫切除,无孕产妇死亡,急救成功率为100%。结论⑴难治性产后出血发生的首要原因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其次为宫缩乏力,如瘢痕子宫、多胎妊娠和子痫前期等,另有极少见原因如子宫内翻。(2)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引起难治性产后出血应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准确判断,争取抢救时间,可提高急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的时间、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2010年间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生晚期产后出血28例,病因依次为: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子宫切口裂开、子宫肌瘤。结论晚期产后出血是由多种原因和因素所致,该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前置胎盘的发病因素和妊娠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463-1464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分析98例前置胎盘发病因素和妊娠结局。结果:前置胎盘主要病因为人流史、剖宫产史、盆腔炎、分娩次数增多;此资料剖宫产率78.6%,产后出血率59.2%,出血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附着面出血、胎盘粘连及植入。结论:减少人流、注意生殖卫生、降低剖宫产率、实行计划生育是防止发生前置胎盘重要措施;前置胎盘可采用加强宫缩、宫腔填纱、结扎子宫动脉及子宫动脉栓塞术等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方法160前置胎盘患者,按照是否出现产后出血分为对照组116例,观察组44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次≥2次、有子宫手术史、早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前置胎盘类型构成比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产次多、有子宫手术史及早产患者更容易出现产后出血,同时与边缘性前置胎盘比较,部分性和完全性前置胎盘更容易出现产后出血。结论前置胎盘患者出现产后出血与多种因素有关,治疗过程中应综合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时子宫下段胎盘剥离面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56例在本科室住院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在剖宫产术中采取子宫下段压迫缝扎术止血处理。分析该方法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效性。结果本次研究中有效止血率91.1%,如果以“保留生育功能”为判断终点,成功率为98.2%;产后出血发生比例为57.1%;产后平均出血量(980±684)ml;并发症发生较少。结论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时子宫下段胎盘剥离面出血的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晚期产后出血33例临床病因治疗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该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33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回顾性分析33例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处理。结果:晚期产后出血是产科重要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病人休克,甚至威胁生命。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手术产高于阴道分娩,主要病因依次为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以及剖宫产术的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等。结论:治疗以清宫为主,予宫缩剂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均获全部治愈。预防晚期产后出血应加强第三产程处理,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剖宫产技术,严格无菌操作,提倡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对46例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的情况主要表现在胎盘嵌顿、胎盘剥离不全、胎盘粘连、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其中多产史3例,人工流产史9例,剖宫产史16例,肌瘤剔除史5例,高龄产妇(≥35岁)7例。46例患者均首选宫缩剂止血,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仍大出血者联合多种"二线"技术,41例救治成功,5例药物联合多种"二线"技术仍出血不止行子宫切除术。均救治成功,无1例死亡。结论近年来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比例越来越高,药物和多种治疗技术联合应用治疗产后出血有效。产后出血重在预防,降低人工流产率及剖宫产率、尽量减少和预防胎盘因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李宝英 《职业与健康》2001,17(12):121-121
胎盘滞留包括:胎盘残留、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这些胎盘异常均是因子宫蜕膜化所至。临床上最常见症状是产后持续性出血,重症病人需要做子宫切除。彩色多普勒(Doppler)在产后胎盘滞留诊断上有较大实用价值,现将我们发现的3例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1.1 例1:女,26岁,停经42W,入院待产,于住院后第2日产下1男婴,体重3.8kg,婴儿发育良好,但产妇产后出血较多,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高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前置胎盘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产后出血发生率,并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前置胎盘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98例前置胎盘高龄产妇中有15例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5.31%。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前置胎盘高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不受产次、孕次的影响(P>0.05),但可能受合并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妊娠期合并症、前置胎盘类型的影响(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妊娠期合并症、中央性前置胎盘是引发前置胎盘高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OR>1, P <0.05)。结论合并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妊娠期合并症及中央性前置胎盘是前置胎盘高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故临床需高度关注以上危险因素,并进行合理干预,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