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患者男性,60岁,因“双眼上睑红肿、眼球突出10年,加重半年”入院。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上睑红肿、眼球突出,左眼重,严重时上睑下垂,无眼痛,无复视、虹视。曾在当地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给予静滴抗生素及激素,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但易反复。近半年来,双眼上睑红肿、眼球突出明显加重,未行特殊治疗。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规律服用降血压药物,血压控制稳定,无其他病史。专科检查:双眼视力0.6,矫正均不提高,气动测眼压:右眼28.3 mmHg ,左眼48.7 mmHg。双眼球突出,眼球突出度测量:右眼15 m m ,左眼18 mm。双眼上睑高度红肿,颞上方可触及肿物,质略硬,边界欠清,活动度差,表面欠光滑,轻度压痛,后界不可触及,左眼上睑下垂,平视时左眼睑裂宽约4 mm ,左眼上转、外转受限,双眼结膜轻度充血,颞上方血管怒张,左眼底视乳头色淡,C/D约0.5,右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双眼彩超示双侧眼球周围软组织内可探及多个中低回声,以左侧明显,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边界不清晰,内回声不均匀,CDFI示其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球后组织回声尚均匀,视神经显示清晰,其周围未见明显异常回声。眼眶M R示双侧泪腺区见不规则 T1、T2异常信号,与外直肌分界欠清,双侧眼球及视神经、内直肌、上下直肌、眼眶骨质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增强扫描后双侧泪腺区病变明显强化。化验检查Ig G 25.07 g/L ,RF 106.7 IU/ml ,较正常值明显升高。入院后给予地塞米松每天10 m g 静滴,同时补钙、补钾、保护胃黏膜治疗,连续5d后改为口服强的松每天60 m g ,连续1周,患者症状较前明显改善,复查眼眶 MR示双侧泪腺区不规则病灶范围较前明显缩小,治愈出院后口服强的松每周减量5 mg ,至5 mg时维持用药1个月,目前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2.
胡茵 《四川医学》2001,22(2):145
患儿 ,男 ,3岁半。双眼进行性突出一个半月 ,于1999年 12月来我院就诊。患儿呈急性病容 ,神差 ,昏睡 ,呼之难应。全身皮肤无瘀斑及皮下出血 ,浅表淋巴结未扪及。眼科情况 :双眼视力无法测 ,双眼球向前方突出 ,左眼尤重。双眼球固定 ,向各方向运动均受限 ,眼眶周围瘀斑 ,以左眼为重。眼球突出度 :右眼 18.5mm,左眼 2 2 .5mm。双侧眼睑皮下及外侧眼眶均扪及质地坚硬的结节样肿块 ,不能移动。左眼上下睑不能闭合 ,角膜暴露 ,干燥无光泽 ,瞳孔光反射消失。眼底难窥。右眼睑闭合时下方露白约 5mm,右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 ,眼底见视神经色淡 ,边界欠…  相似文献   

3.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14岁,因“发现左侧腰部肿物10余天”入院.专科检查:左侧腰部局部膨隆,皮肤颜色无异常,可触及一大小约9*7cm的包块,质地韧,活动度欠佳,边界清楚,无压痛.术前B超提示:左侧腰部囊实性块.术前MRI示:左侧腰部竖脊肌及背阔肌组织内可见一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9*10*8cm,T2WI长信号,病灶内可见液液平面,其内见类圆形及结节状短T2信号灶(图1),增强扫描后病灶内短T2低信号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隐约见血管流空影,病灶边界清楚,可见完整包膜呈明显强化,病灶向前上方推压左肾,临近皮下脂肪间隙尚清晰可见(图2).正反相位未见明显变化(图3、4).  相似文献   

4.
1 病例资料例1,患者,女,14岁,2011年1月19日因“左侧眼睑肿胀伴眼球突出10 d”收住我院眼科。体检未见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眼部检查:右眼正常。左眼睑轻度肿胀,眼球向左下方突出约20 mm,眼球运动正常,眼睑闭合尚可,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眼底检查未见异常,眼压指测正常。眼部 CT 检查提示:左侧筛窦及鼻腔内见软组织影,病灶向左突入左侧眼眶,左侧眼内肌受压、推移,左侧眼球稍向外下推移,向上侵及左侧额窦及前颅窝底,左侧眼眶内侧壁、筛窦及部分左侧上颌窦内侧壁、部分额窦骨质吸收,鼻中隔向右移位(图1a、1b)。其他辅助检查:胸片、心电图及腹部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5.
张帆  吴晓梅 《实用新医学》2007,8(12):1154-1155
1临床资料 患者,女,8岁。因右眼球前突,合并眼部疼痛一个月,于2006年11月来我院就诊。2年前曾有类似眼突,但程度略轻,未经治疗自愈。发病前无外伤史,无血液病及肿瘤家族史。全身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双眼视力检查不配合,右眼上下睑肿胀,眼球极度向前突出、固定,球结膜高度水肿,突出睑裂外,下方角膜暴露,眶压高。双眼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直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屈光介质透明,眼底检查不配合。左眼未见异常。眼眶CT显示图(图见封三3):右眶内眼球后方见一软组织影,形态不规则,充满眶尖部,包绕视神经,与内外直肌间隙尚清,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因临床病程短,考虑以横纹肌肉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6.
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在踝关节的MRI表现。方法3例踝关节PVNS,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均行X线和MRI检查。结果X线表现:3例均可见关节及软组织肿胀,关节内外可见较致密结节状、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影,可见邻近关节骨质侵蚀性缺损。MRI表现:3例病变部位增生肥厚的滑膜在T1WI上呈等或中等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中等稍高信号,其内可见多发散在结节,呈T1WI、T2WI低信号灶;在快速梯度回波FLASH T2WI序列上结节样低信号更明显。关节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关节积液。3例均有骨质破坏,表现为凹陷性类圆形骨质缺损,骨缺损区T1、T2WI呈中等信号灶,周围有硬化边,相邻骨髓腔内可见弥漫性反应性水肿灶,呈片状高T2信号。结论MRI能准确显示踝关节PVNS的病变范围和程度,对踝关节PVNS有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3岁,因“左眼红肿疼痛、眼球突出1个月”于2011年9月2日来淄博市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6,左眼指数/50 cm;右眼眼压17 mmHg,左眼无法检查。右眼前节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球向前下方突出固定,突出度22 mm,各方向运动受限;上下眼睑充血肿胀,眶压高,触痛明显,眶内触及肿物,质硬、固定、弥漫性;泪腺肿大,睑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清,前房深度正常,瞳孔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应迟钝;晶体皮质部分灰白色混浊;眼底模糊,见视乳头色红,边界模糊,视网膜未见出血及渗出。全身检查: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无瘀斑、无皮下结节,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心音可,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眼眶MRI提示:左眼眶内眼球外后上方异常信号占位影,考虑为炎性假瘤(图1)。眼B超提示:左眼眶内不规则占位病变,内回声较少(图2)。肝胆胰脾彩超、血常规正常。入院诊断:左眼眶内炎性假瘤?左眼眶内占位性病变,双眼老年性白内障始发期。诊疗过程:甲强龙500 mg,每天1次静脉滴注,共3 d,治疗后患者左眼视力0.2,上下睑充血明显减轻,眶压较前降低,触痛消失,眶内仍触及肿物。停用甲强龙,口服强的松片80 mg,每天晨起顿服,后按疗程规律减量。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患者男,43岁,因头痛、右眼胀痛10 d来我院就诊。查体,患者意识清楚,右眼微凸,视力较左眼略减低。其它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行CT检查示,右侧后组筛窦内见一大小约3·7 cm×2·5 cm×4·0 cm软组织密度灶影,CT值平均为35·16 HU,密度基本均匀,其内未见分叶状改变,边缘光整,肿块向右眼眶内侧壁压迫,突入眶内,右侧视神经轻度受压,侧弯,眼球轻度外凸。肿块向右侧蝶窦腔内突入,并突入颅内约1 cm,受压的骨质呈壳样包绕肿块边缘。核磁共振示,右侧后组筛窦内见一软组织密度影,肿块向右眼眶内侧壁压迫,突入眶内,右侧视神经轻度受压、侧…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46岁。2016年9月体检。胸透示:右肺上野示一绿豆大小高密度影,建议CT进一步检查。肺CT示:右肺结节灶,建议定期复查。另外又发现:T7椎体右侧可见小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晰,约为17.30×11.13mm,边缘钙化,其内密度均匀。气管及支气管通畅,纵隔无明显移位,其内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结论:T7椎体右侧占位,考虑良性病灶,建议MRI检查。MRI:T7/8水平椎体右侧可见类圆形结节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边界清楚,信  相似文献   

10.
曹庆松  张涛 《广东医学》2008,29(1):36-36
患者,男,3岁.因发热、头痛、右眼红肿2 d于2006年11月3日夜急诊入外院就诊.体格检查:患儿体温38.9℃,脉搏115次/min,呼吸30次/min.精神差,右眼睑红肿溢泪,右眼球突出,球结膜充血,眼球各方向活动受限,右眼视物不清.右面颊部肿胀并压痛明显.双侧鼻腔黏膜肿胀,右侧中鼻道内可见黏脓性分泌物.该患儿1周前曾有感冒病史,1周来一直有脓涕、鼻塞.鼻窦及眼眶CT示:右上颌窦内及眶内可见软组织影,右筛窦内及右眼眶内侧壁与内直肌之间密度增高,内直肌显示不清.WBC 20.0×109/L,N75.7%.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10岁,因双眼视力下降1a余,于2003年11月初到我科就诊。检查:左眼裸视力0.6,右眼0.5,左右眼经压平式Goldman眼压测得1.3mmHg,眼睑、眼眶无异常,球结膜无充血,水肿,眼球运动、泪器、角膜、巩膜、前房、房水、晶体均正常,右眼虹膜瞳孔区附近可见一层增生膜围绕整个瞳孔,  相似文献   

12.
泪腺腺癌1例     
杨红  秦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24):2181-2181
患者,男性,58岁,因"左眼球渐进性突出伴流泪1个月"入院.查体:左眼视力1.0,左眼球突出度20 mm(右眼球突出度15 mm).左眼眶颞上方眶缘可触及前缘约1 cm×0.5 cm包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无压触痛.左眼及其他部位无明显异常.CT检查显示:左侧眶上缘额骨、蝶骨骨性破坏,其内见软组织密度影,眶内可见软组织块影.考虑:左眼眶内占位,泪腺癌可能性大.泪腺超声检查提示:左眼球眼睑后方实质性包块,内部血流信号丰富.手术切除肿块.术中见肿物位于左侧泪腺窝,呈暗红色,约2.4 cm×2.5 cm×1.5 cm,有包膜,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切开后呈鱼肉状.光镜检查结果为组织中见大量癌细胞,呈立方状或高柱状,胞浆淡染,核卵圆形或多角形,染色深,异型性明显,癌组织呈腺管状排列,浸润性生长.术后辅以放疗,总量66 Gy.随访3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13.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28岁,主因头面部巨大肿物20余年,影响视物及外观入院.查体见:病变位于左侧头面部,呈巨大下垂外观.分布于左侧颞顶部头皮内、左侧面颊部.表面无破溃,可见较多毛发不均匀分布.色泽不均,大部分呈咖啡样外观,局部黑灰,病变质软,下垂明显,严重遮盖左眼,影响正常视物(图1A).平卧位行头面部MRI检查示(图1B):左侧头颞部头皮软组织可见巨大软组织肿块,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其内见多个迂曲血管影及结节影,病灶大小约20.9 cm ×6.9 cm×15.5 cm,病变向前生长,部分遮盖左眼.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38岁,2年前无意中发现右眼上睑深部、眶内肿物,生长缓慢,无其他不适,于2012年1月11日入院。专科查体:左右眼视力均1.0。右眼上睑中央深部、眼球上方可扪及一大小约为1 cm×1cm×1.2cm肿物,呈卵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质地中等硬,无压痛,活动良好,余均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眶眶64排CT示右眼球上方、眶内见一高于周围眶内组织密度结节影,呈椭圆形,其大小约1 cm×1cm×1.5cm,边缘清晰,其内密度均匀,CT值约为32Hu,周围组织无受侵。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及检验,排除手术禁忌证,于1月13日在局部麻醉下行右眼眶内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包膜完整,大小约0.8cm×0.8cm×1 cm,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明显,呈灰白色,质韧,完整切除肿物。术后病理报告示右眼眶内基底细胞腺瘤。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5岁。右眼渐进突出4年,加剧伴视力减退半年入院。查体:全身情况正常,甲状腺无肿大。右眼球明显突出并向外下移位(图1),活动正常;双瞳孔对称,光反射灵敏,右眼视力0.1。眼眶CT(轴位+冠状位)显示右眶内上角类圆形软组织块影,中等密度,边界清,眶壁骨质正常,右视神经受压并扭曲呈S形,右眼球外下移位(图2)。眶部彩超显示右眶内软组织肿瘤,中等回声。行右眶内肿块针吸活检,细胞学检查见良性瘤细胞。视诱发电位显示右视神经异常电位。入院诊断:右眶内良性肿瘤待查(脑膜瘤可能性大)。于气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的CT及MRI表现,进一步提高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肿瘤位于膝关节周围9例,髋关节周围2例,踝关节周围2例;肿瘤直径6.7~13.8 cm,平均(9.12 ± 4.67)cm?9例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4例软组织肿块边界欠清楚?CT特征:肿瘤呈团块状或分叶状软组织影,肿瘤密度与周围肌肉密度相似,其内可见不规则的低密度区或钙化;3例肿瘤边缘见钙化灶?增强扫描示:肿瘤呈不均匀强化,其中2例可见异常增粗的动脉血管影?MRI特征:肿瘤呈团块状或分叶状软组织影,T1WI上与周围肌肉信号相比呈等或稍高不均匀信号;T2WI表现为以高信号或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3例肿瘤内部可见低信号分隔;MRI增强后均表现为明显的不均匀强化?结论: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使用CT及MRI对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其诊断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列锐锋 《罕少疾病杂志》2020,27(2):67-69,封2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膝关节PVNS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PVNS中,弥漫型者22例,局限型者5例。所有弥漫型PVNS患者均表现为滑膜呈绒毛状或结节状增厚,T1WI呈低信号,T2WI及PDW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滑膜明显强化。膝关节周围脂肪垫区、髌上囊及腘窝可见大小不等软组织结节影。增厚滑膜及结节内见条片状或点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无明显强化。9例伴有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破坏。前后交叉韧带受累1例。所有患者见不同程度关节积液。局限型者表现为关节腔内单发的软组织肿块,伴关节积液。结论膝关节PVNS具有较特征的MRI表现,MRI是诊断PVN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型神经纤维瘤病眼眶受累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5例经病理证实或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证实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眼眶受累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5例均行眼眶MRI检查,其中8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15例中视神经受累7例,眶内软组织受累11例,眼球受累5例,泪腺1例;另伴有海绵窦受累2例,眼睑受累8例,多部位受累1例。病变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轻中度强化。MRI增强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病灶范围及肿瘤自眼眶向颅内蔓延的情况。结论I型神经纤维瘤病除累及视神经外可以累及眶内各个结构;MRI表现多种多样,结合临床及其他相关检查资料可以提高其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9.
例1,患儿, 男性, 10岁.因左眼外伤后眼球不能上转,视物成双1 个月收入院.既往无眼病史.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1.0.右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左眼球上转明显受限,眼睑无肿胀,结膜无充血,角膜清,前房深浅正常,未见浮游物,瞳孔正常大小,对光反射灵敏,眼底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7岁.因右侧头痛2年、加重1周于2009年8月14日来本院检查.患者头痛剧烈时放射至整个头部,并伴神智改变及认知障碍.查体未见特殊.入院行MRI检查显示双侧额叶跨大脑镰占位性病灶,大小约为5.1 cm×5.3 cm×8.1 cm,肿块在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内部可见血管流空影,瘤周可见中度水肿带,增强扫描后肿块明显强化,初步诊断为双侧大脑镰旁恶性脑膜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