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胫骨骨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胫骨是下肢主要承重骨,由于交通事故以及各种机械伤、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发生率不断升高,因而胫骨骨折是经常遇到的损伤,而且多为开放性损伤.胫骨的前内侧和前嵴仅为一层皮肤和极薄的皮下组织覆盖,受伤以后骨折暴露于创面.不仅血循环受影响,而且易于招致感染,严重影响骨折的愈合,还会造成骨坏死,形成胫骨缺损.  相似文献   

3.
骨延长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采用组合式外固定装置治疗胫骨缺损合并感染 42例的疗效观察。方法 :采用单臂、双臂及半环、环形组合式骨外固定装置治疗胫骨缺损合并感染 42例 ,平均骨缺损为 8.2cm。结果 :平均骨外固定时间 1 3 .6月 ,其中治愈 38例 ,软组织及局部骨感染未愈合 3例 ,截肢 1例。平均愈合指数 35d·cm- 1 ,并发各种畸形 8例 ,均获得矫正。结论 :采用组合式外固定装置治疗胫骨缺损取得较传统方法更肯定的疗效 ,但治疗周期较长 ,存在若干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杨学舟  叶勇 《中国骨伤》1997,10(4):37-37
胫骨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或因受伤当时软组织缺损,碎骨通过创口向外丢失,或因创口感染,骨质外露或骨感染而坏死,人为将其去除,均造成局部骨缺损。由于早期处理不当或因故不能一次性修复,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而且效果不满意。我们收治12例,均为陈旧性,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中男10例,女2例;年龄18~42岁;全部病例均系车祸伤所致,均为胫腓骨中段和中下段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仅1例伤后首诊于我院.其余病例均为外院作过第一期处理;缺损范围2~5cm,平均3.3cm,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贴骨疤痕和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5.
6.
胫骨大段骨缺损特别合并小腿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难治疗的骨科疾患.2003年12月-2007年3月,作者使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成功地治疗了16例胫骨骨缺损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腓骨横向搬移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4年4月至2009年10月收治4例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14~62岁,平均27岁.胫骨缺损长度为13~25 cm.采用环形外同定支架固定,腓骨远、近端分别截骨后用2根橄榄针穿过腓骨固定于牵引器上,术后逐渐牵拉腓骨至胫骨骨缺损区,并于断端取髂骨植骨.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2~60个月(平均34.6个月)随访.4例患者应用腓骨横向搬移修复胫骨大段骨缺损均获成功,治疗时间(安装外固定支架至拆除外固定支架时间)为12~26个月,平均19个月.全部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复发,牵引过程中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有针道感染,均为表浅软组织感染,无需特殊处理,拔除牵引针后愈合.随着负重行走等功能锻炼,腓骨逐渐增粗,未发生再骨折.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均能完全负重行走.结论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进行腓骨横向搬移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ipsilateral fibular transport with an Ilizarov frame for treatment of massive tibial bone loss. Methods From April 2004 to October 2009, 4 cases of massive tibial bone loss were treated with an Ilizarov frame and ipsilateral fibular transport. They were 3 men and one woman, aged from 14 to 62 years (average, 27 years). Their tibial losses ranged from 13 to 25 cm. The whole tibia was first fixed with an external Ilizarov ring frame. Osteotomy was then performed at both distal and proximal parts of the fibula, before the isolated fibula was fixed to the Ilizarov frame with 2 olive wires. Next, the isolated fibula was gradually distracted to the site of tibial bone loss at a speed of one mm per day. Bone grafts were transplanted where and when the isolated fibula touched the tibia at last. Results The 4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n average duration of 34. 6 months (range, 12 to 60 months). The external fixation time ranged from 12 to 26 months, (average, 19 months). Two patients had superficial pin site infection during fibular transport and healed spontaneously after removal of the pins. All the wounds were completely healed and no wound infection recurred. No nerve injury occurred during the fibular distraction.After full-weight bearing exercise, the isolated fibula became thicker gradually and no refracture happened.All patients regained good walking with full weight-bearing. Conclusion Gradual ipsilateral fibular transport with an Ilizarov frame is a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therapeutic method for patients with massive tibial bone loss.  相似文献   

8.
胫骨平台塌陷骨缺损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胫骨平台塌陷骨折的特性决定了关节面必须解剖复位,胫骨力线必须恢复以及内固定必须坚强。在恢复关节面平整性的同时,关节面下骨缺损的处理却带来了许多难题。目前用于骨缺损治疗的材料归纳起来大致分3类: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和骨替代物。部分学者认为自体骨移植存在增加创伤、手术时间延长、来源有限、供骨区出血、持续疼痛与感觉麻木等缺点,但大多数学者认为目前治疗骨缺损的金标准仍是自体松质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存在免疫反应及病毒传染的可能,且因骨诱导特性受到破坏,移植骨力学特性和骨传导作用仍被保留。同样,骨替代物存在成骨与降解速率不匹配的问题。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和经济状况选择符合需求的移植骨。  相似文献   

9.
胫骨远端截骨延长治疗儿童胫骨骨缺损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病例资料 患儿,男,6岁.4岁余时不慎摔伤致左小腿上段肿痛,伤后出现感染,经治疗后好转.伤后4个月发生左胫骨近段感染并病理性骨折,在当地医院住院行抗感染治疗;8个月行病灶清除术;12个月行胫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取右侧髂骨植骨术,术后左膝内翻畸形日渐加重;20个月余(2009年8月17日)入本院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8):1683-1686
[目的]对胫骨骨膜瓣治疗胫骨骨不连、骨缺损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方法]以"骨不连""骨缺损""胫骨骨膜瓣"为关键词检索国内数据库和Pub Med,对搜集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胫骨骨膜由隐动脉、膝下内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腓动脉供养,利用这些血管骨膜支为蒂切取相应骨膜瓣覆盖骨折处,可促进骨折愈合。[结论]胫骨骨膜瓣的修复部位遍及胫骨上、中、下各段,为临床治疗胫骨骨不连、骨缺损提供诸多选择。  相似文献   

11.
卢伟良 《中国骨伤》1996,9(4):54-55
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并骨缺损三例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514500)卢伟良我院曾经收治3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并骨缺损,以一期大块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满意,兹报告如下。例1.曾×,男,45岁。因被汽车压伤右小腿2小时入院。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尚好,右小腿皮肤...  相似文献   

12.
胫骨远端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临床多见,由于局部血运欠佳,存在感染及骨缺损双重病变,治疗难度大。笔者自2003年7月~2007年12月,采用外固定、扩创,一期开放植骨治疗胫骨远端感染性骨缺损11例,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9~62岁,平均39  相似文献   

13.
延长加压外固定治疗胫骨创伤性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1992年1月~1997年1月,我们收住15例外伤性胫骨骨缺损患者,采用延长加压外固定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17~49岁。左小腿8例,右小腿7例。骨缺损长度3~8cm。彻底清创骨折端加压外固定,同期进行截骨延长5例,延期行骨延长10例。2 治疗方法对骨折部位无创面缺损或已有瘢痕组织形成,感染基本静止者,手术中彻底清除骨端肉芽组织,有内固定物者一并去除。修整骨折端,使更适应加压固定。安装半环式外固定架,即每组用3mm骨圆针2根,在骨折的远近侧骨干穿针,对骨折端进行加压达两骨折端紧密结…  相似文献   

14.
开放植骨治疗严重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介绍开放植骨治疗严重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方法 ,探讨与提高治愈率有关的因素.方法 26例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或骨缺损患者,患处彻底清创,切除失活组织至骨折端点状出血,外固定架固定,一期或择期植入自体腓骨棒和(或)髂骨条,无张力缝合切口,油纱布覆盖.结果 4例于术后4~8周行游离植皮闭合创面,其余22例于术后7~22周瘢痕自行愈合,24例骨折于术后平均8个月愈合,10个月去除外固定物.结论 开放植骨术是治疗感染性骨折不愈合和骨缺损的简单、积极而有效的方法 ,感染并非植骨的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15.
延长加压外固定治疗胫骨创伤性骨缺损李卫忠王景枝许宝玉*段伟焘宋志勇自1992年1月到1997年1月,我们收治15例外伤性胫骨骨缺损患者,采用延长加压外固定方法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7~49岁...  相似文献   

16.
手风琴技术用于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时加用"手风琴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22例,男19例,女3例;年龄23~60岁,平均44.04岁;骨搬移前骨缺损长度5~11 cm,平均7.68 cm;14例交通事故,3例摔伤,4例砸伤,1例高处跌落;左侧6例、右侧16例。分成两组,手风琴组搬移结束后实施手风琴技术11例,对照组搬移结束后外架锁定等待矿化11例。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7.9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缺损的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愈合时间、愈合指数等指标,并采用Paley等方法评价骨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X线评价均达到骨性愈合;手风琴组:骨愈合时间(365±91)d,愈合指数(46.2±3.5)d/cm;对照组:愈合时间(435±108)d,愈合指数(57.8±3.5)d/cm;两组骨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8:P=0.115);两组骨愈合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4,P=0.000)。末次随访时依据Paley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实验组优9例,良2例;对照组优8例,良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79,P=0.619)。并发症:钉道感染:手风琴组9例,对照组10例;局部牵拉痛:手风琴组2例,对照组1例;轴向偏移10°:手风琴组4例,对照组3例;骨缺损汇合端对位差:手风琴组3例;对照组2例;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时加用"手风琴技术"操作后可缩短治疗时间和矿化时间,提高愈合指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我科应用膜诱导技术治疗的10例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14~64岁,平均(37.3±17.3)岁;均为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第一阶段手术清创后骨缺损长度为3~11 cm,平均(6.1±2.8)cm,在骨缺损处填塞万古霉素骨水泥诱导生成生物膜;第二阶段手术在膜内植自体髂骨,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记录相关并发症。根据Samantha X线评分对骨愈合情况进行评定;采用Paley法对骨缺损愈合和邻近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1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6.8±9.8)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骨愈合,愈合时间6~16个月,平均(9.1±3.1)个月;Samantha X线评分为4~6分,平均(5.4±0.7)分;Paley评估邻近关节功能,优5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0%。结论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应用骨搬移技术治疗38例胫骨骨缺损患者,男26例,女12例;年龄36~66岁,平均49.0岁;均为开放性胫骨骨折。38例患者骨缺损长度为4~9.6 cm,平均5.2 cm,术后及时调整力线及搬移速度,患者坚持负重。结果 :3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7~36个月,平均24.0个月。19例患者对合端自然愈合,其余18例分别经手风琴技术(10例)、植骨辅助内固定(8例)相应处理后愈合。1例患者因神志不清、肺炎、膝关节脱位、糖尿病、脑瘫后遗症等难以护理,患者家属强烈要求手术截肢,故予以截肢处理。骨搬移时间为4~10个月,平均7.1个月。搬移长度为5~11.6 cm,平均8.0 cm。根据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疗效评价标准:优11例,良18例,中6例,差3例。除1例截肢外,其余病例均治愈,无感染复发、再骨折等。结论:骨搬移法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但其存在许多并发症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包括搬移距离过长时长骨力线的偏移(骨外露)、钉道感染、钢针松动、软组织下陷、膝踝关节功能丧失、牵张骨痂不长、对合端接触后骨不愈合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有大段骨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2003—09-2012—04对51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骨缺损者根据骨缺损长度进行分组,其中24例一期行外固定架结合腓骨钢板固定骨折端,二期骨缺损处行髂骨植骨;27例一期行Ihzam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结果骨缺损均得以重建,患者肢体长度完全恢复,患者肢体长度与健侧之差均〈2cm,无一例出现畸形,皮肤软组织得到修复。结论外固定架结合钢板固定是治疗合并胫骨骨缺损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骨缺损6em以内患者肢体功能及长度得以重建。IHzamv骨搬移技术也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骨缺损长度大于6cm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总结择期Ilizarov外固定架辅助下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4年1月择期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辅助下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20~59岁,平均36岁。受伤原因:9例交通事故,5例高处跌落,3例砸伤,均系开放性骨折,其中GustiloⅡ型1例,GustiloⅢA型5例,GustiloⅢB型7例,GustiloⅢC型4例;左侧5例,右侧12例;骨缺损部位在胫骨上段7例,中段6例,下段4例。骨延长-骨搬移前骨缺损长度6~10cm。感染创面清创后软组织缺损面积约3cm×4cm~7cm×9cm。一期手术清理创面:去除感染骨段、植入骨水泥链珠或以VSD及皮瓣覆盖创面控制感染;择期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骨延长-骨搬移技术通过骨段输送或加压使骨缺损修复、重建。分析各项指标如骨缺损长度、携带外固定架时间等,并对患肢功能恢复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所有病例随访时间10~22个月,平均13.5个月。其中12例应用皮瓣患者术后均成活,余5例经游离植皮或换药愈合。胫骨骨段搬移或延长6~10cm,平均7cm;外固定架携带时间7~16个月,胫骨缺损均获得重建,平均11个月。根据Paley标准评价骨延长-骨搬移结果及功能,优13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4.1%。结论择期Ilizarov外固定架辅助下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具有治疗周期短、并发症少等特点,同时重建肢体及矫正畸形,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