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精浆免疫抑制物抗体(SPIM-Ab)的作用机理。方法用补体结合试验(CFA)测定了不明原因不育症患者SPIM-Ab的补体结合功能,并与血清C3、C4、CH50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29例血清SPIM-Ab阳性患者CFA值为6.42±1.55U/ml,明显低于71例血清SPIM-Ab阴性患者的8.11±1.62U/ml(P<0.01)和30例对照组的8.60±1.80U/ml(P<0.01)。且血清SPIM-Ab水平与血清C3、C4、C50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0.01)。结论SPIM-Ab能够与SPIM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并可能对精子和受精卵产生免疫损伤,干扰生育。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见察了50例急性心肌梗塞(AM1)患者、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 P)患者、50例正常对照者(NC)血小板四项参数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表明:AMI及UAP与NC组比较血小板数目减少(P<0.05或 P<0.01),以AMI组减少更为明显.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式P<0.01),以AMI组增高更为明显.AMI及UAP与NC组相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或P<0.01),以AMI组增高更为明显.结果提示:血小板功能亢进及血液高粘滞状态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很重要作用,血液粘度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联合检测AFU与AFP对PHC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国产AFU试剂盒化学比色法和AFP放免法检测了正常人31例、PHC和其他疾病病人114例的血清AFU、AFP。结果PHC的AFU活力为259±124nKat/L、阳性率为71%,正常人AFU活力为99±36nKat/L、阳性率为0,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以AFU>200nKat/L为阳性,AFU对PHC的诊断敏感性71%、特异性72%,与AFP>20ng/ml为阳性诊断PHC的敏感性85%、特异性77%相近(P>0.05);AFU与AFP联合检测,对PHC诊断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87%;若以AFU>200nKat/L且AFP≥400ng/ml为阳性,则特异性高达97%。结论AFU与AFP联合检测是提高PHC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50例脑梗塞为观察组,4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观察噻氯匹定对脑梗塞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1)治疗前,观察 血小板聚集率(PAR)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观察组PAR非常显著地低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3)观察组各亚组治疗后PAR大多非常显著地低于治疗前(P〈0.01)。(4)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显著  相似文献   

5.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伍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维脑路通治疗恢复期脑梗塞52例,治疗前后观察临床表现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示: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下降(P<0.05或P<0.01),表明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伍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维脑路通治疗恢复期脑梗塞具有降低血粘度、血脂,改善循环等作用,有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6.
血液流变学对腔隙性脑梗塞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血液流变学对腔隙性脑梗塞脑血流动力学及脑血流量(CBF)的影响;随机选择58例患者同时检查血液流变学、TCD及133Xe吸入法测定CBF;结果血液流变学异常24例,正常24例,异常组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及CBF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0.01;切变率分别为200s-1、10s-1时全血比粘度及血浆比粘度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呈负相关,r=-0.87、-0.92、-0.83,P<0,01。相应局部脑血流量(rCBF)与Vm呈良好的一致性。故认为高粘血症使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速度下降,脑血流量减少。  相似文献   

7.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综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UBIO)和抗栓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机制。方法:应用UBIO和抗栓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30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血液流变学、血脂、脑血流图变化。结果: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血液流变学、血脂各项指标明显下降(P〈0.05 ̄0.01),脑血流图指标改善(P〈0.05 ̄0.01)。结论:UBIO并抗栓酶疗法具有降低血粘度、血脂、提高血氧孢和度和氧分压  相似文献   

8.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老年脑卒中不同类型及其不同阶段的血液流变学特点。检测10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急性期及恢复期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液粘度明显降低,而脑梗塞患者因液粘度明显增高;恢复期脑出血患者血液粘度较急性明显增高,而脑梗塞患者的血液粘度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血液流变学的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了108例健康老年人的血清CAT活性(男58名,女50名).男性组的血清CAT活性水平是58.5±19.7KU/L(25.8~119.8),女性组为56.8±117;4KU/L(18.5~102.2),二者平均值是57;8±17.5KU/L(18.5~119.8)。对273例不同疾病组的老年患者的血清CAT活性检测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66例血清CAT结果增高明显,占24.2%(P<0.01);其中胰腺炎组的阳性符合率为75.0%,肝癌组为55.6%,心衰组为50.0%,肝炎组为40.0%。  相似文献   

10.
改良凝胶吸附法制备的凝血酶原复合物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采用DEAE-SephadexA50和DEAE-SepharoseCL-6B凝胶从人血浆中吸附制备经S/D病毒灭活处理后的PCC制品,DEAE洗脱液经S/D处理(0.3%磷酸三丁脂和1%Twen80,6~8h,24℃)后,使所加入具有感染剂量(>106)的标志病毒VSV、Sindbis、HIV均被有效灭活;PCC制品中Ⅱ、Ⅶ、Ⅸ、Ⅹ因子的比活性(U/mg)分别为0.799±0.349、0.343±0.252、0.747±0.348、0.580±0.199(n=7),均比传统PCC提高1.5~2.5倍(其中FⅨ∶C的比活性提高有显著性,t=3.105,P<0.01),同时也优于国内同类制品(t=2.360,P<0.05),对其杂蛋白(AT-Ⅲ、Fn、PKA、Plg、ⅧR∶Ag抗A、抗B凝集素)的分析也反映出PCC纯度有所提高。SDS-PAGE、IE、CIE电泳图谱及HPLC层析图谱证实上述结果,PCC中TNBP残留量≤10μg/ml,Tween80残留量≤100μg/ml,均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growth stimulationexpressed gene 2,ST2)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脑梗死患者100例,其中患者心功能I~II级43例,III~IV级57例。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ST2水平,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medial wall thickness,IMT)。结果 脑梗死组ST2水平和IM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12.385~15.374,均P<0.05)。脑梗死患者有斑块组血清ST2水平58.74±5.81 ng/ml,颈动脉内膜1.89±0.41 mm。无斑块组ST2水平18.31±3.38 ng/ml,颈动脉内膜1.12±0.31 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14~21.531,均P<0.05)。心功能Ⅰ~Ⅱ级脑梗死患者组ST2水平22.53±2.95 ng/ml,心功能Ⅲ~Ⅳ级脑梗死患者组ST2水平65.32±3.65 n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148,P<0.05)。结论 血清ST2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可作为脑梗死及有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老年人急性脑卒中 (ACA)并发心肌梗死与假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例老年人急性脑卒中轻、重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重型组 84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 (AMI) 2 4例 ,占 2 8.6 % ,轻型组116例并发AMI 4例 ,占 3.4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 ;重型组与轻型组假性AMI的心电图 (ECG)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结论 :急性脑卒中并发AMI与假性AMI心电图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背景国外研究发现脑卒中危险因素与微量白蛋白尿有一定的关系,但结果并不一致.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与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脑梗死复发的关系.设计以急性脑梗死患者和有脑梗死危险因素者为研究对象,以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的病例-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病房.对象选择2000-01/2001-1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及有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住院病例共214例,年龄50~80岁.急性脑梗死组(发病在1周之内)78例,脑梗死危险因素组,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史(6个月以上)患者56例,28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其中联合组包括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和脑梗死危险因素组中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史者31例,共109例.方法测定过夜空腹12 h以上血白蛋白、血肌酐、血糖、总胆固醇、总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早晨第1次尿中白蛋白.主要观察指标①终点结局指标随访2年新血管事件(包括脑卒中复发、心肌梗死和血管性死亡)的发生率;②危险性指标脑梗死危险因素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③替代指标各组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者占35%,显著高于脑梗死危险因素组(15%)和对照组(3.5%)(P均<0.01).急性脑梗死组和联合组中存在6个独立预测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分别是糖尿病、血白蛋白水平、年龄、冠心病、高血压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或P<0.01).随访(1.5±0.9)年,急性脑梗死组23%再发血管意外,显著高于脑梗死危险因素组(12%)和对照组(0%)(P均<0.01).急性脑梗死组微量白蛋白尿者36%再发血管意外,与大量白蛋白尿者(41%)和正常白蛋白尿者(10%)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急性脑梗死组、脑梗死危险因素组控制糖尿病、高血压后,微量白蛋白尿是脑卒中复发独立的预测指标,危险率分别是3.8(95%CI,1.2~13.5;P<0.05)、4.7(95%CI,1.4~16.7;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较常见.在调整脑卒中基本危险因素后,微量白蛋白尿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张建宏  范建中 《中国康复》2000,15(3):152-153
研究雅达心达康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对4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按常规治疗及口服雅达心达康每次20mg,每日3次。治疗4周后评估疗效并观察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痊愈显效率分别为83.3%和70.8%,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扶植均有明显变化,全血粘度高低切变值、血浆粘度和血脂均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血浆粘度和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athogenetic rol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nterleukin 6(IL- 6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and 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sIL- 2R)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CI) .Methods The IL- 6,TNF and sIL- 2R levels were measured in 46 CI patients with ELISA. Results The serum IL- 6,TNF and sIL- 2R levels of CI group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s group .The variation of IL- 6,TNF and sIL- 2R level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iz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The serum IL- 6,TNF and sIL- 2R levels of recovery period we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of acute period in patients with CI .Conclusions The IL- 6 ,TNF and sIL- 2R take part in the pathologic process after CI .The measurement of IL- 6, TNF and sIL- 2R is useful in determining the siz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中高尿酸血症(H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脑梗死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心源性脑栓塞(CE)、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患者283例,检测血清尿酸水平,使用彩色超声评估双侧颈总动脉及颈总动脉分叉处内膜厚度,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HUA间的关系。结果:HUA组颈总动脉内膜厚度、斑块的数量及大小均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脑梗死患者中高甘油三血酯症(P=0.024,OR值1.300,95%CI为1.014~1.194)、肾功衰(P=0.030,OR值1.534,95%CI为1.043~2.581)、LAA(P=0.004,OR值2.017,95%CI为1.256~4.018)为罹患HUA的危险因素。结论:H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关系密切,HUA是脑血管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不同剂量的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时疗效对比及降低纤维蛋白原和血液流变学的观察。方法 急性脑梗塞 12 0例分为A、B两组 ,A组入院后用降纤酶 2 0U ,B组用降纤酶 5 0U。全部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细胞计数、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肝肾功能 ,用药前及治疗后第 1、3、7天重复检测纤维蛋白原、PT、KPTT和D 二聚体。结果 全部患者临床症状均好转。A、B组显效率分别为 5 1.6 7%和 75 % ;总有效率分别为 71.6 7%和 91.33 % ,B组较A组有显著性差异。血液学检测除全血细胞和肝肾功能无显著性差异外 ,余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降纤酶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与红细胞免疫黏附(RCIA)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检测14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包括脑梗死、脑血栓、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RCIA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健康人比较.结果:与健康人比较,缺血性中风患者红细胞受体花环率(RBC-C3bRR)明显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明显升高;血液流变学呈高凝血症和(或)红细胞聚集症.相关分析显示,脑梗死、脑栓塞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和脑血栓的全血高切黏度与RBC-ICR呈正相关.结论:不同类型缺血性中风患者均存在RCIA功能紊乱和血液流变学异常,且是缺血性中风病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合并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T)的临床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上海市东方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37例心房纤颤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并发颅内出血分为HT组与非HT组。先做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HT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及相关专业知识,拟合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相关的混杂因子,找出影响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比较两组入院时和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改善比、残障程度及改善比、病死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心房纤颤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T发生率为16.8%(23/137)。NIHSS评分>4分是HT的独立危险因素(OR=4.275,95%CI:1.36813.356,P=0.012)。HT组的NIHSS改善比、mRS改善比均小于非H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3±0.52 vs.0.33±0.44;0.08±0.29 vs.0.13±0.39,均P>0.05);HT组与非HT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vs.6.1%,P=1.000);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 d vs.19 d,P=0.515),两组平均住院总费用及药物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 246元vs.19 922元;11 617元vs.11 636元,均P>0.05)。结论神经功能缺损较重的心房纤颤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更易发生HT,但HT对患者的近期预后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非糖尿病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的危险因素。方法2 0 0 3年3月~2 0 0 4年8月,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的3 0余项内容进行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中风史OR 13 2 84( 95 %CI 1 2 84~13 7 413 )、高血压病程OR 7 2 84( 95 %CI 2 62 4~2 0 2 17)、吸烟年限OR 3 2 5 3 ( 95 %CI 1 44 1~7 3 40 )、收缩压OR 1 0 41( 95 %CI 1 0 0 9~1 0 75 )、低密度脂蛋白OR 3 481( 95 %CI 1 786~6 786)、载脂蛋白A1OR 8 5 62 ( 95 %CI 1 5 13~48 44 4)及纤维蛋白原含量OR 2 5 17( 95 %CI 1 460~4 3 3 8) 7项是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中风史、高血压病程、吸烟年限、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是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