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两种促排卵方案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0S)不孕患者的促排卵和妊娠结局.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PCOS不孕症妇女共9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即时促排卵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促排卵治疗(撤退性出血第5 d开始促排卵).观察两组患者排卵和妊娠结局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成熟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妊娠率分别为3.0±0.8和3.2±0.6、(1.3±0.4)和(1.2±0.5)cm、82.1%和84.2%、24.6%和26.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即时促排卵方法治疗PCOS不孕症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有效,与常规促排卵方法无差异,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内分泌紊乱、排卵障碍及卵巢多囊结构为特征的病变。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多样性、容易反复且较难根治。在育龄妇女中,PCOS常因排卵障碍而致女性不孕,给患者造成身心伤害。由于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循证研究,国内PCOS治疗策略的制订比较混乱。该文通过系统回顾近年来不孕症的相关文献,对PCOS性不孕症的促排卵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促排卵汤加减联合达因-35、克罗米芬等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达因-35、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促排卵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优势卵泡个数及排卵个数。结果:两组病例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水平、FSH/LH比值调整周期后与调整周期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孕酮(P)、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泌乳素(PRL)水平调整周期后与调整周期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调整周期后血清T、LH水平及FSH/LH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卵个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促排卵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促排卵已代替手术治疗成为首选方案,但单纯西药促排卵存在着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高,妊娠率低,多胎妊娠风险增加,远期疗效不显著的情况。中医药在治疗PCOS不孕症时,根据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临床使用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妊娠率,降低西药促排卵OHSS发生率,有效改善PCOS不孕症女性血清激素水平,本文对中医对PCOS的认识及中医药在PCOS促排卵中的积极作用加以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促排卵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治疗效果及对子宫内膜病理的影响。方法:B超监测45例病人接受克罗米酚(CC)、HMG或CC/HMG后卵泡的发育情况,观察用药前后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结果:CC/HMG诱导排卵可获得40%的妊娠率且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及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低;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增殖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C失败者应用CC/HMG可取得满意疗效;促排卵药物可改善子宫内膜的病理状态,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预防;黄体功能不全及间质发育不良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排卵低妊娠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促排卵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促排卵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治疗效果及对子宫内膜病理的影响。B超监测4例病人接受克罗米酚,HMG或CC/HMG后卵泡的发育情况,观察用药前后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CC/HMG诱导排卵可获得40%的妊娠率且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及过度刺激征发生率低,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增殖症的发生率有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王彤  孙艳芳  李琳 《黑龙江医学》2007,31(5):361-362
目的通过对两种促排卵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观察,筛选出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PCOS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组30例给予克罗米酚(CC)治疗;2组30例为尿促性腺激素(HMG)低剂量缓增方案,观察两组排卵及妊娠情况。两组高雄激素水平的患者降雄激素后再促排卵。结果1组排卵率60.0%,妊娠率33.3%;2组排卵率87.1%,妊娠率63.3%,两组相比较排卵率及妊娠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第2组仅有1例发生轻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结论采用HMG低剂量缓增促排卵方案治疗优于CC的促排卵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病人的最佳促排卵方案.方法 将96例PCOS患者共150个周期随机分成3个治疗组,第1组(CC HMG/HCG方案),第2组(HMG/HCG方案),第3组(HMG/HCG早用药方案).结果 第2、3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第1组(P<0.01),第3组成熟卵泡数比第1、2组明显增多(P<0.05),第3组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比第1、2组显著增高(P<0.05),第1组与第2、3组相比,OHSS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第3组与第1、2组相比,HMG用药总量明显降低(P<0.05),排卵日显著提前(P<0.05).结论 HMG早用药方案可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较理想的促排卵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四种促排卵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 4种促排卵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不孕症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96例患者的 170个周期随机分成 4组 ,每组采用不同促排方案治疗 ,观察每组的子宫内膜发育情况、优势卵泡发生率、妊娠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发生率。结果 :第 2、3、4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平均厚度和优势卵泡发生率明显高于第 1组 (P <0 .0 1和P <0 .0 5 ) ,而妊娠率未见显著差异 (P <0 .0 5 ) ;OHSS发生率第 3、4组明显高于第 1、2组。结论 :第1组效果较差 ,第 3、4组HMG或FSH促排卵可引起多卵泡发育及增加OHSS的风险。第 2组方案既能克服仅用CC促排卵引起的卵巢反应不良和子宫内膜发育欠佳 ,又能避免单纯使用HMG或FSH引起OHSS高发生率和高费用 ,因此CC/HMG/HCG可作为PCOS不孕患者最佳和首选促排卵方案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3种促排卵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3种促排卵方案:CC/HCG、CC/HMG/HCG、HMG/HCG联合官腔内人工受精(IU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3种方法治疗,观察各组的临床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多卵泡发育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情况。结果 CC/HMG/HCG和HMG/HCG组子宫内膜厚度、多卵泡及OHSS发生率明显高于CC/HCG组,而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多胎率无差异。结论 3种促排卵方案都是可行的,临床上CC仍作为P—COS的一线促排卵药物,对于对CC抵抗或内膜发育不良者可采用第2、3组方案。但PCOS不孕患者用HMG促排卵可引起多卵泡发育及增加OHSS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从中寻求一种便捷、有效且并发症少的促排卵方案。方法 选取195例PCOS不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克罗米芬组n=48)、B(来曲唑组n=50)、C(克罗米芬+来曲唑组n=47)、D(来曲唑+来曲唑组n=50)4组,观察4组之间的成熟卵泡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妊娠率以及早期流产率等。结果 A组成熟卵泡个数较B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排卵率、妊娠率而言,C组和D组分别较A组、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及D组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期流产率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结论 来曲唑+来曲唑方案也能够相对提高PCOS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及排卵率,为促排卵方案提供了一个新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促排卵治疗中诱导卵泡成熟及排卵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取接受促排卵治疗的PCOS不孕患者(101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GnRHa组(49例)和h CG组(52例),分别使用GnRHa(天兴0.1mg)、h CG(10 000 IU)诱发排卵。通过两组患者的血清FSH、LH、E2水平、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发生率、妊娠率、多胎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和未孕患者的下次月经期囊肿发生率,比较GnRHa、h CG诱导卵泡成熟及排卵作用在促排卵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GnRHa组与h CG组的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发生率、妊娠率、多胎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Ha组OHSS发生率及下次月经期囊肿发生率均低于h 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排卵治疗PCOS不孕症患者,曲普瑞林可以代替h CG诱导卵泡成熟及排卵,并且给予常规黄体支持方案不影响其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来曲唑(LE)和克罗米芬(CC)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PCOS排卵障碍及中医辨证属肾阴虚型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E组(LE+中药,n=30),CC组(CC+中药,n=30)。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3个月经周期内两组的卵泡发育、排卵、子宫内膜和受孕的情况。结果排卵情况:两组的卵泡直径≥16mm,卵泡数、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子宫内膜及宫颈粘液情况:LE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平均厚度、A型内膜、宫颈粘液平均评分与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孕情况:LE组妊娠率为73.33%,CC组妊娠率为5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与CC均有促卵泡生长作用,LE可作为CC反应不良患者促排卵的替代治疗,LE较CC有较高的妊娠率,可能与其不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研究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经促排卵治疗发生排卵异常的67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研究组):在阴道B超超声介导下行成熟卵泡穿刺协助排卵,穿刺1小时后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共34例。B组(对照组):在追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0 IU后行IUI,共33例。结果:A组患者妊娠率为41.18%,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为17.65%,多胎妊娠率为11.76%,B组患者分别是24.24%、30.30%、24.2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促排卵后,当卵泡发育成熟行卵泡穿刺加IUI是治疗PCOS合并不孕的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肾促排卵汤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5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进行分析,应用双色球法随机分为西药组和研究组,各26例。其中西药组给予患者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补肾促排卵汤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卵泡数量、主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及催乳素(PRL)、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卵泡数量、主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和妊娠率明显高于西药组,而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PRL、T、FSH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治疗中应用补肾促排卵汤治疗效果较佳,能明显提高妊娠率,减少PRL、T、FSH水平,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先行对症治疗,比如抑制LH、雄激素的高水平分泌,恢复月经等。再用r-hFSH进行促排卵,HCG诱发排卵治疗。结果:治疗28例,89周期,妊娠17例,总妊娠率为60.7%;周期妊娠率为19.1%,其中双胞胎4例,3胞胎1例,流产1例。娩出婴儿均健康正常。结论:应用r-hFSH促排卵,HCG诱发排卵治疗PCOS不孕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在育龄妇女中PCOS的患病率5%~10%[1],占无排卵性不孕50%~70%[2].对于PCOS不孕症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促排卵药物治疗.用于促排卵的药物主要有氯米芬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近年研究发现来曲唑作为第三代口服的选择性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以诱发卵泡生长发育与排卵[3],为了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案,笔者收集2005年8月至2009年8月144例PCOS患者的256个周期,采用不同的促排卵方案,对每种方案的子宫内膜发育情况,优势卵泡发生率、妊娠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多胎妊娠发生率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一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即时促排卵方法,并观察研究该方法促排卵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PCOS不孕症病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入组条件:①即时激素测定雄激素正常,LH/FSH<2;②即时子宫内膜测定,厚度0.4~0.6 cm;③即时卵巢测定(超声)直径<4.0 cm.研究组病人实施即时促排卵治疗.对照组为随机的同期就诊PCOS不孕症病人,实施常规促排卵治疗,即撤退性出血第5天开始促排卵.观察两组病人第一促排卵周期中卵泡发育、排卵和妊娠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病人成熟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排卵率、妊娠率分别为2.8±0.4和3.1±0.5、(1.12±0.31)和(1.09±0.28)cm、(1.81±0.35)和(1.92±0.36)cm、82.8%和84.3%、24.0%和26.0%,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和流产率也相似.结论 即时促排卵方法治疗PCOS所致不排卵性不孕症安全、有效,与常规促排卵方法治疗PCOS的临床排卵率、妊娠率相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排卵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8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应用地塞米松配合促排卵药物)和对照组34例(单独应用促排卵药物),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雄激素(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卵泡平均生长率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比较两组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血清T值较治疗前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LH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血清FSH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卵泡生长率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能降低PCOS患者血清T,对促排卵治疗能产生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二甲双胍联合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5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病例均采用氯米酚(CC)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服用二甲双胍,治疗后统计两组病例排卵率、妊娠率及孕早期流产率。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BBT双相型、排卵率、妊娠率、流产或先兆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促排卵可提高PCOS不孕症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降低妊娠后流产率,是不孕PCOS患者的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