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年哺乳动物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神经再生与功能修复,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近年来,应用神经组织移植修复SCI取得了一些进展,笔者就此方面的研究作一扼要综述。一、周围神经移植的历史与现状早在Cajal时代,就曾发现游离周围神经(freeperipheralnerves,FPN)脊髓内移植,可使一些损伤脊髓轴突再生出芽。40年代以后,Sugar、Gerard和Kao还发现坐骨神经存活和吸引轴突长入的能力明显优于其他非神经移植物。进入80年代,Richardson等[1]从形态学上证实…  相似文献   

2.
全兴  赵玲  王玲  刘弦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2):192-193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致残率高。目前采用脊柱内固定及脊髓减压术只能防止早期脊髓的二次损伤及尽可能地保留脊髓的残留神经,但不能促进神经轴突的再生。据文献报道,许旺细胞移植患者术后2w,运动、深浅感觉、胃肠及膀胱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我院脊髓损伤治疗中心在脊柱内固定、椎管减压、脊髓减压术的基础上,对损伤节段脊髓进行许旺细胞移植术,以促进损伤脊髓的修复,现将手术治疗配合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BDNF基因转染的嗅鞘细胞(OECs)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无OFCs移植组(6只)、非转染OECs移植组(6只)和转染OECs移植组(8只),利用免疫组化、逆行示踪及顺行示踪技术对脊髓横断损伤区及其上位、下位脊髓不同平面进行观察。结果移植后12周在局部注射区仍可以见到预标记的OECs,免疫组化观察到脊髓损伤区有BDNF的表达。逆行示踪法在损伤平面头侧的脊髓、脑干和皮质中观察到示踪剂。顺行示踪法在脊髓损伤区可以见到再生的神经纤维通过。无嗅鞘细胞移植组及非转染嗅鞘细胞移植组损伤平面头侧的脊髓、脑干和皮质中未观察到示踪剂,脊髓损伤区内亦未见有再生神经纤维长入。结论移植BDNF转染的OECs可促进损伤的中枢神经轴突存活和再生,较单纯应用OECs能更好地促进脊髓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标准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 ,SCI)是非常严重的疾病 ,多见于交通伤和战伤等。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 ,美国每年有2 5万人罹患不同程度的SCI,年发生率为 2 8~ 5 0 /百万人。由于脊髓是许多神经功能的中介通路 ,SCI及其继发性病理生理反应可直接导致神经功能损伤 ,从而引起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致残率与致死率非常高。目前 ,对SCI的治疗效果仍不佳 ,预后难以预料 ,原因是SCI后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 ,人们对此认识还很不全面、深入。为了寻求新的、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或方案 ,更透彻地阐明SCI所涉及的复杂机…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后的修复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组织或细胞移植可能是极具治疗前景的方法之一。脊髓损伤后移植治疗的目的在于;提供适合轴突再生的基质;桥接损伤后形成的缝隙;替代补充死亡的神经细胞;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等几个方面。移植采用的组织和细胞多种多样,目前部分研究已经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氏细胞(SC)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后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组(A组),SC移植组(B组),损伤对照组(C组)。移植后12周,对SCI区的脊髓组织切片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甲基绿-派诺宁染色法和荧光原位标记法)以及Bc1~2和Fas蛋白表达的测定(免疫组化法)。结果在A、B、C组中,均发现凋亡细胞及Bc1~2和Fas蛋白阳性表达。体视学计量发现,细胞凋亡率为C>B>A;Bc1~2蛋白阳性表达顺序为A>B>C;Fas蛋白阳性表达顺序为C>B>A。结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移植能抑制SCI后的细胞凋亡,而创伤则可诱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来源于嗅觉系统的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具有外周与中枢胶质细胞特性,能够终生促进哺乳动物嗅神经再生。动物实验表明,OECs 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能促进受损的运动、呼吸等功能恢复[1],且已在临床用于人类脊髓损伤的治疗。笔者就OECs生物学特性、OECs在脊髓损伤部位的迁移、促进轴索再生、提供神经营养、形成轴索髓鞘、OE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急性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急性脊髓损伤(SCI)后的一种主要并发症,与其相关的肺栓塞(PE)是导致SCI人群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笔者拟就近年来有关急性SCI后DVT的病因、发生率与预防方面的文献作一概述。一、病因脊髓损伤人群DVT的临床诱因包括: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周围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能力。方法:以210只Wistar大白鼠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研究:(1)周围神经移植后肌肉源22、35kD神经营养因子(MNTF)的作用;(2)带血管周围神经移植;(3)二步吻合法技术的应用;(4)高压氧(HBO)和脉冲电磁场(PEMF)的作用;(5)带血管周围神经(VPN)与胚胎脊髓联合移植。观察指标为组织学、组织形态计量和电生理检测。结果:本实验动物存活率为62.38%。带血管周围神经与胚胎脊髓联合移植组再生轴突数目、质量及SEP恢复均优于其它组。结论:(1)在Wistar成鼠可成功建立带血管周围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模型。(2)手术方法如带血供的周围神经和二步吻合技术,物理治疗如HBO和PEMF,以及生物化学方法如MNTF的应用等,虽然能提高损伤脊髓的再生能力,但其作用微弱,无功能性恢复。(3)带血管周围神经与胚修复脊髓损伤,对移植神经再生和胚胎脊髓的分化表现出相互促进、相互增强的作用,预示这种联合移植具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再生与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民  刘大雄 《人民军医》2001,44(6):332-334
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 ,SCI)后的中枢神经再生 ,一直是生物医学界研究的前沿课题 ,尤其近10余年来进展较快 ,综述如下。1 影响中枢神经轴突再生的因素1 1 中枢神经再生的抑制性环境  1981年 ,David等[1] 研究证明 ,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细胞的轴突有能力再生 ,前提是必须为其提供有利的环境。在未损伤的中枢神经中 ,轴突与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相接触。SCI后 ,发生了创伤性细胞反应 ,星形胶质细胞分裂 ,并衍化为“瘢痕性”胶质细胞 ;微胶质细胞和原始少突胶质细胞增殖并移向损伤区。中枢神经损伤区存…  相似文献   

11.
创伤性脑损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机制已深入到基因水平 ,但在分子水平上对脊髓损伤 (SCI)的探讨尚少。笔者旨在检测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细胞(SC)移植对SCI后早期局部脊髓组织神经细胞中c -fos基因及bcl- 2基因表达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意义。一、材料与方法健康SD大鼠 80只 ,体重 2 5 0~30 0g ,雌雄不拘 (由华西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 )。随机分为 4组 ,pSVPoMcat微基因 (在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重组DNA研究室构建 )修饰的SC组为A组 ,SC组为B组 ,损伤组为C组 ,正常对照组为D组。用质量…  相似文献   

12.
郭树章  任先军 《人民军医》2005,48(11):664-667
脊髓损伤后之所以恢复困难,主要原因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轴突再生能力极其有限、成年人脊髓的少突胶质细胞不能像神经膜细胞那样在轴突断裂后引导轴突生长并形成髓鞘,以及神经因子分泌不足、轴突再生微环境中存在抑制因素、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和空洞的形成阻止了轴突进入远端等。纵观脊髓损伤实验性治疗的历程,主要集中在药物治疗、神经营养因子治疗、拮抗轴突生长抑制因素,以及细胞或组织移植、组织工程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方面,现分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由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神经支配靶组织产生的神经营养多肽,是维持神经元生存、促进轴突生长的重要因素。周围神经移植可促进损伤神经元轴突再生,使其成为治疗脊髓损伤及促进脊髓再生研究的候选之一。嗅鞘细胞表现出类似于星形胶质细胞和雪旺细胞的双重特性,可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具有促进脊髓损伤后的髓鞘重塑、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 ,SCI)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患 ,一旦发生将给患者直至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令人沮丧的是 ,虽经百余年来全世界神经科学研究者的孜孜努力 ,SCI的治疗效果仍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 ,乃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nervoussystem ,CNS)极其有限的再生能力。目前有学者认为 ,哺乳动物外周神经系统之所以远比CNS有更强的再生能力 ,原因之一即为CNS缺乏为其自身损伤提供足够营养支持 (trophicsupport)的能力 ;而营养支持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可导致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包括椎板切开减压术、大剂量静脉注射甲强龙等。这两种治疗方式均不能促进轴突和神经再生, 且有严重的并发症。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具有活性高、免疫原性低、免疫调节作用强等优势, 可以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为靶点, 缓解损伤局部微环境, 为脊髓损伤的修复创造有利的条件。但目前对HUC-MSCs移植在脊髓损伤后发挥的免疫调节作用尚缺乏全面认识。为此, 笔者就HUC-MSCs在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中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为脊髓损伤治疗靶点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CISS-3D序列在MR脊髓成像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MR脊髓成像CISS- 3D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 例(男27例,女18例)病人用Siem ens Vision 1.5 T磁共振仪用CISS- 3D序列进行脊髓成像术检查,所得原始图像用曲面重建处理。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高质量、高对比的脊髓腔图像,其中阳性33例,包括脊髓损伤5例,椎管内肿瘤12例,脊髓先天异常4 例,脊椎骨病变3例,阴性12例。结论:CISS- 3D序列MR脊髓成像是可靠的,减少了对MR脊髓增强检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脊髓损伤治疗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目前脊髓损伤治疗主要包括移植外源性神经干/祖细胞(neural stem/progenitor cells,NSPCs)和激活内源性NSPCs。移植外源性NSPCs治疗脊髓损伤面临细胞来源受限、伦理道德、移植细胞的存活等问题。内源性NSPCs治疗脊髓损伤,面临如何促使内源性NSPCs的激活、增殖、迁移、分化、转归等问题。本文就内源性NSPCs及脊髓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移植神经干细胞对脊髓全横断性大鼠部分结构与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 在脊髓全横断处移植神经干细胞 6 0d后 ,在横断处下方 3mm注射荧光金逆行标记轴突再生的上运动神经元 ,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神经干细胞在宿主内的分化 ,同时用体视学方法观测脑干细核和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内锥体细胞层的神经元密度变化。用BBB评分法和爬网格法观测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等。结果 移植的神经干细胞能在宿主内存活并向前后方向迁移到脊髓内 ,部分神经干细胞分化为GFAP、NF - 2 0 0和GAP -43阳性细胞。移植神经干细胞后在红核和感觉运动区内锥体细胞层可见有被荧光金荧光金标记的神经元胞体 ,脊髓横断处附近脊髓组织的溃变程度减轻 ,红核及躯体感觉运动区内神经元密度高于未移植组 ,大鼠后肢的自主运动功能明显好于未移植组。结论 神经干细胞移植入损伤脊髓后能分化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 ,能减轻脊髓的继发性损伤 ,保护受损伤的神经元 ,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药物在脊髓损伤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何有效保护脊髓、减少继发性损伤、促进受损神经元再生一直是脊髓损伤药物治疗研究的重点。本文就目前脊髓损伤药物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脊髓损伤的高压氧治疗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脊髓损伤在我国的发病率约每年20/100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对完全性脊髓损伤,因神经组织的再生和移植研究尚未产生明确的临床效果,目前尚无有效疗法。现今的临床治疗是针对脊髓的不完全损伤而言,常用治疗方法是减压固定手术,可解除水肿脊髓受压及硬性组织的持续损伤,但无法逆转损伤脊髓内部的病理变化进程。如损伤严重,脊沉可在24~48h内发生自溶。在处理这类患者时,由于手术减压起不到作用,往往过早宣布预后不佳,不能及时从积极的方面去寻找更有效的方法。病理生理研究表明,脊髓受到压迫或扭转后,发生一系列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