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黄连素治疗运动性腹泻的机制。方法 取EWG B豚鼠 ,体重 2 5 0g~ 35 0g ,雌雄不拘 ,于实验前 2 4h禁食 ,12h禁水。击枕处死动物 ,取近端结肠约 5cm ,分离黏膜层和浆膜层得到肌条。将肌条剪成 2mm× 4mm小块 ,用含 1%Ⅱ型胶原酶、1%胰蛋白酶抑制剂、2 %牛血清白蛋白的消化液于 37℃消化 15min左右后洗净消化酶 ,实验前反复吹打得单个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取细胞悬浮液约 0 1mL接种于细胞灌流槽中 ,使细胞自然沉降、贴壁。用充灌电极内液的玻璃微电极在倒置显微镜下封接细胞形成高阻封接 ,然后击破细胞膜 ,然后分别用PSS和含B…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采取离体胃、肠平滑肌条灌流方法和在体动物胃排空、肠推进实验,系统研究了单味中药黄芪水煎剂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按常规方法分别取胃底、胃体纵行肌、胃窦及幽门环行肌、十二指肠、头端空肠、末端空肠、回肠的纵行肌条、近端结肠、远端结肠的纵、环行肌条.将肌条放置在恒温(37℃)Krebs液的灌流肌槽中,记录肌条等长收缩活动,观察黄芪对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在体胃排空、肠推进实验选用小白鼠.动物禁食18~24h, 灌胃不同浓度的黄芪,1h后口服营养性半固体糊或灌服10%阿拉伯胶碳末混悬液,20min后脱颈处死,计算胃内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百分比.结果 1.黄芪(3×10-3g/mL、10-2g/mL、10-1/mL增高胃底纵行肌条的张力(38.8±9.2%),79.2±13.5,127.7±19.2%,P<0.001).黄芪(10-2g/mL、10-1g/mL)增高胃体纵行肌条的张力(7.8±3.2%,18.9±6. 6%,P<0.05)增加幽门环行肌条运动指数(29.5±8.0%,51.3±11.0%,P<0 .001).但各浓度黄芪对胃窦肌条活动无明显影响.阿托品(10-8mol/L)、六烃季胺( 10-5mol/L)、异博定(10-8mol/L)可不同程度阻断黄芪对胃肌条的兴奋效率.2 .黄芪对离体小肠平滑肌条和近端结肠纵、环行肌条以及远端结肠环行肌条的收缩活动无明显影响,但10-2g/mL、10-1g/mL浓度的黄芪可明显减弱远端结肠纵行肌条的收缩波平均振幅(-18.7±5.4%,-20.8±4.9%,P<0.01).酚妥位明(10-6mol /L)、LNNA(10-4mol/L)可使黄芪对远端结肠纵行肌条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心得安、消炎痛不影响黄芪的作用.3.黄芪(40g/kg)使在体小鼠胃内残留率增加(75.8±6.3%),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54.2±13.2%)比较P<0.001.黄芪可对抗阿托品对胃排空的抑制作用(73.7±8.4%到61.9±7.7,P<0.01).4.黄芪(30g/kg)明显增加在体小鼠小肠推进百分比(60.3±7.8%),与生理盐水对照组(47.9±5.9%)比较P<0.01.黄芪可对抗阿托品和异丙肾上腺素对小肠推进的抑制作用(39.6±5.5%到49.0±11.3%,P <0.01和32.9±10.2%到42.6±9.1%,P<0.05).结论黄芪对离体胃底、胃体、幽门平滑肌条具有兴奋作用,这种作用可能部分经由胆碱能M、N受体介导,并与胞浆内Ca2+浓度升高有关.黄芪对结肠平滑肌条的抑制作用可能部分经由肾上腺素能α受体介导并与NO有关.黄芪对阿托品所造成的胃排空、肠推进异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对异丙肾上腺素的肠推进抑制也有对抗作用,提示黄芪对动物在体胃肠运动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毒蕈碱受体在豚鼠输尿管Cajal间质细胞(ICC)上的表达,初步探讨ICC在胆碱能神经递质传递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豚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输尿管肌条实验,观察在卡巴胆碱作用下输尿管肌条的收缩幅度和频率的变化;10只豚鼠,将输尿管进行固定、撕片和荧光染色,检测豚鼠输尿管毒蕈碱受体亚型(M1-M5)在ICC上的表达情况。结果卡巴胆碱作用后,实验组肌条的收缩幅度为0 g,频率为0次/分,对照组的幅度为(0.106±0.021)g,频率为(4.900±0.875)次/分,两组差异显著(P〈0.01)。免疫荧光双标显示,输尿管ICC仅表达M2、M3受体亚型。结论胆碱能神经可能通过ICC来调控输尿管平滑肌。  相似文献   

4.
材料为一老年男性,腹部无疤痕。打开腹腔时,未见粘连。盲肠位于右髂窝内,外观正常。三条结肠带汇合处未见阑尾或其痕迹。切开肠壁,水冲洗后,没见三条结肠带汇合点对应处的盲肠壁内面有阑尾的开口。以三条结肠带汇合处为中心,取1.5cm×1.5cm的盲肠壁,HE染色切片观察结果如下:盲肠壁的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较清楚,外膜不清楚。但在粘膜下层中有一由粘膜层围成的0.8mm×5mm的不规则腔隙。连续切片观察,该腔隙逐渐延长,最长达7mm,并发现该腔隙开口于盲肠腔,开口处与盲肠的粘膜相连续。但该腔隙仍未突破粘膜下层。此外还可见盲肠壁的粘膜下层中由粘膜层围成的腔隙,表面  相似文献   

5.
ATP敏感钾通道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3年,Noma[1]首次报道细胞内ATP可抑制豚鼠心室肌选择性钾通道(即KATP),并推测KATP激活与心肌缺血时动作电位缩短有关,KATP激活可降低细胞内 ATP的消耗,避免细胞发生不可逆性损伤.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KATP在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部分肝切除(PH)对大鼠结肠黏膜层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SD大鼠35只,分为1个正常对照组、3个假手术(SO)对照组和3个2/3 PH组,正常对照组大鼠直接处死,SO组和PH组大鼠分别于术后6、12和24 h处死,均取结肠固定后超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结肠黏膜层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O组大鼠结肠黏膜层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PH 6和12 h组结肠黏膜层超微结构发生了较明显变化:微绒毛萎缩,上皮细胞间隙增大,杯形细胞线粒体损伤,内分泌细胞分泌增强,肥大细胞脱颗粒明显,巨噬细胞吞噬活跃,中性粒细胞富集.PH 24 h组,内分泌细胞仍然活跃,其他变化不明显.结论 PH后结肠黏膜屏障结构破坏,易发生感染;内分泌细胞和肥大细胞等活化,有利于残肝的修复和再生.  相似文献   

7.
女尸,约60岁,右下肢动脉于肌上缘处(肌下缘上方5 2 .7mm)分为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胫前动脉于肌表面下行至肌下缘处发出腓动脉后,穿过小腿骨间膜至小腿前区;胫前动脉胫后段起始处外径3 .8mm ,穿入骨间膜处2 .7mm ;长度为5 6.9mm。腓动脉起始处外径2 .8mm ,在腓静脉的外侧下行于足母长屈肌与腓骨之间,沿途发支至腓骨和邻近肌肉。胫后动脉起始处外径3 .4mm ,与同名静脉、胫神经伴行,下行于小腿浅深两层肌肉之间,沿途未见腓动脉分支。腓静脉注入腓侧胫后静脉。左下肢动脉、腓动脉未见异常。国人资料表明,动脉末端平面最高在肌上…  相似文献   

8.
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中发现胸大肌前有三条变异肌 ,左侧两条 ,右侧一条 ,均为纵行排列。现报导如下 :左侧第 1条为内侧靠近前正中线。长为1 1 .5cm,上端起于胸骨左侧 ,下端止于第 5肋 ,上端肌宽 2 cm,下端肌宽 1 cm,肌的上端内侧缘距前正中线 0 .5cm,下端肌内侧缘距前正中线 2 cm。左侧第 2条在第 1条的外侧 ,长为 1 2 .5cm,上端起于 2~ 3肋间 ,内侧缘距正中线4.5cm,下端止于第 5肋下缘 ,内侧缘距前正中线 4cm,上端肌宽 2 cm,距前正中线 3 .5cm,下端肌宽 3 .5cm。右侧 1条肌肉长 1 3 cm,上端起于胸骨角右侧 ,下端止于第 6肋上缘 ,上端肌…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解剖教学标本时,于一成年男性标本右侧胸大肌浅面、胸骨旁发现一胸骨肌,为积累解剖学数据,现将变异报道如下. 右侧胸大肌浅面见一纵行扁肌,有第2、3肋间神经前皮支穿入该肌,该肌肌纤维分为内、外两束,其内侧肌束起于胸骨角水平前正中线处,内侧胸骨肌上段肌腱由两束汇合而成,上束起源于胸大肌,下束起源于第2肋软骨膜;外侧肌束起于第2肋前正中线右侧12.00 mm,内外侧肌束共同止于第7胸肋关节水平距前正中线右侧23.04 mm,内侧肌束长12.70 cm,外侧肌束长12.4 cm(图1).内侧肌束上段肌腱长4.1 cm,宽4.48 mm,厚0.44 mm;肌腹长6.00 cm,上1/3宽8.78 mm、下1/3宽10.06 mm,厚2.16 mm;下段肌腱长2.60 cm,宽8.58 mm,厚0.64 mm.外侧肌束上段肌腱长2.80 cm,宽8.74 mm,厚0.32 mm;肌腹长6.90 cm,上1/3宽7.86 mm、下1/3宽8.36 mm,厚1.68 mm;下段肌腱长2.70 cm,宽3.32 mm,厚0.64 mm.  相似文献   

10.
胫前动脉前肌间隔穿支为蒂的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以胫前动脉下段前肌间隔穿支为蒂的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4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经颈总动脉灌注红色乳胶,4侧新鲜成尸下肢标本行乳胶-硫酸钡动脉造影。解剖观测胫前动脉自前肌间隔发出穿支的起始部位、外径、伴行静脉、走行、长度、吻合及分布范围。 结果 胫前动脉自小腿前肌间隔主要发出2条穿支:(1)胫前动脉下段前肌间隔穿支,起始距外踝尖(14.9±3.2)cm,出现率70%,起始外径(1.0±0.4)mm,伴行静脉多为2条,占96.4%,外径分别为(1.1±0.4)mm和(0.8±0.2)mm,偶见1条,占3.6%。穿支水平走行(2.5±0.4)cm分为升、降支,均伴腓浅神经走行,升支与腓浅动脉吻合,吻合处外径(0.6±0.2)mm;(2)腓浅动脉,位于腓骨头下(4.9±2.6)cm,出现率95%,外径(1.4±0.4)mm,伴行静脉多为2条,占76.3%,外径分别为(1.7±0.5)mm和(1.3±0.4)mm,1条者占23.7%,外径(1.7±0.8)mm。两穿支吻合形成小腿前肌间隔动脉弓。 结论 以胫前动脉穿支为蒂可设计3种术式修复小腿皮肤缺损:(1)以胫前动脉下段前肌间隔穿支为蒂向远端旋转修复小腿下段及踝部皮肤缺损;(2)向内侧旋转修复小腿前内侧皮肤缺损;(3)向近端旋转修复小腿上段及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与血红素氧合酶-2(HO-2)在应激后大鼠结肠的表达.方法采用水浸-束缚应激(WRS)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nNOS和HO-2在大鼠结肠中的表达,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对照组大鼠nNOS主要表达于结肠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的神经元,HO-2主要表达于结肠黏膜固有层黏膜肌、肌层环行肌及黏膜下层的血管内皮和平滑肌.应激组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的nNOS阳性神经元的平均灰度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阳性神经元的平均数高于对照组,且在黏膜上皮细胞、固有层淋巴细胞也有nNOS表达;应激组HO-2阳性黏膜肌的平均灰度值较对照组增加,环行肌阳性单位(PU)明显高于对照组,在部分大肠腺也有HO-2表达.与应激组比较,应激+L-NAME组的nNOS阳性神经元的平均灰度值减少,阳性神经元的平均数下降,应激+ZnPP组HO-2阳性黏膜肌平均灰度值减少,环行肌PU下降.结论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均是结肠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和神经递质,两者在应激所致的结肠功能失调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带深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切取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2009年,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创面12例,切取时保留绝大部分深筋膜于原位,在穿支蒂部切取直径≤1 cm的深筋膜.本组共切取股前外侧肌间隔穿支2例,肌间穿支8例,高位皮穿支2例.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切取皮瓣.12例手术时间平均为4 h,皮瓣全部存活.结论:不带深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要略薄于带深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切取难度略大,适用于污染不重或需要更薄覆盖的创面,可以进一步减少供区损伤,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自体骨—肌腿移植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临床治疗垂状指及屈肌腱止点重建的新方法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0具40侧成人尸体的跟骨-跖肌腱、第1掌骨-拇长展肌、第2掌骨-桡侧腕长伸肌可行供区,进行止点类型、附着点面积、可切取骨块情况、以及相邻解剖结构和解剖变异等方面进行解剖学研究.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①90%的跖肌腱直接附着于跟骨而不与跟腱融合(集中型占85%),止点面积为(69.5±4.4)mm2;②93%拇长展肌腱直接附着于第1掌骨基底部桡侧(集中型占87%),止点面积为(27.9±3.4)mm2;③90%桡侧腕长伸肌腱直接附着于第2掌骨背侧或大于1/2桡背侧(集中型占90%),止点面积为(31.6±4.2)mm2.切取骨块形状分为椭圆形(平均占12%)、横形(平均占8%)、圆形(平均占7%)、弥散形(平均占13%).结论①跟骨-跖肌腱、部分第1掌骨-桡侧腕长伸肌和第2掌骨-拇长展肌的肌腱附着点形状、面积、可切取的骨块都能满足骨-肌腱移植的要求;②切取3个骨-肌腱供区对手足功能无任何影响,为临床构制骨-肌腱移植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外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及ATP敏感性钾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s,KATP)在慢性应激结肠高动力中的作用。方法:制作慢性避水应激(water avoidance stress,WAS)和假避水应激(sham water avoidance stress,SWAS)大鼠模型,观察2组大鼠结肠肌条的收缩活性以及硫氢化钠(Na HS)和格列本脲预处理后对2组大鼠结肠肌条收缩影响并计算Na HS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使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KATP通道各亚基在结肠中的分布及表达。结果:WAS组结肠肌条收缩活性明显高于SWAS组;Na HS浓度依赖性抑制2组大鼠纵行肌(longitudinal muscle,LM)和环形肌(circular muscle,CM)的收缩;WAS组LM和CM的Na HS IC50分别为0.2033 mmol/L和0.1438 mmol/L,均明显低于SWAS组(P0.01);格列本脲明显增加2组大鼠肌条Na HS IC50(P0.01);Kir6.1、Kir6.2和SUR-2B在2组大鼠结肠固有肌细胞膜均有分布;WAS组(去除黏膜及黏膜下层后)Kir6.1和SUR2B蛋白表达高于SWAS组(P0.01)。结论:H2S外源性供体Na HS对慢性应激结肠高动力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KATP通道亚基Kir6.1/SUR2B表达增加可能是慢性应激结肠动力紊乱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调查了62个胎龄为第10~38周的胚胎,确定结肠袋和结肠带出现的年龄,并讨论了结肠袋的成因。结肠袋出现在胚胎第10周末,坐高56mm的阶段。系膜带较网膜带和独立带为早。我们发现结肠系膜带出现于胚胎第10周末,而其他两结肠带在坐高68mm阶段出现,即较前者迟一周。结肠袋缝隙中的环走肌和结肠带中的纵走肌随胎龄的增长而增厚。结肠袋缝隙的数目和深度亦与胎龄的增长相应。结肠袋的环走肌层分布不均匀,尤其在结肠袋缝隙处环走肌层增厚,由此提出它们在结肠袋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内层的纵走肌纤维与环走肌相交错是结肠袋持续固定出现的形态学基础。人类结肠袋和结肠带同时出现,因此,我们对结肠袋的形成是由于纵走肌和结肠长度发育速度不相称的这一传统说法表示怀疑。而认为结肠袋的形成与摄食种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口角轴的大体解剖,了解口角轴的位置及参与肌的形态学特点等,为面部美容整形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5具(3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进行解剖和观察,并以口角为原点做水平线(X轴)和垂直线(Y轴),X轴过原点并平行于同侧耳屏点与眶下点的连线.对组成口角轴的肌肉做相应测量并记录其位置、特点及层次.结果:(1) 组成口角轴的肌肉有口轮匝肌、颧大肌、提口角肌、降口角肌、颊肌、颈阔肌的口角轴部和笑肌,其中笑肌非恒定存在,出现率为57%;(2) 组成口角轴的肌肉可分为3层,各层肌肉的组成有差异,其中口轮匝肌参与组成口角轴的各层;(3) 颧大肌以4种不同的类型方式加入口角轴;(4) 口角轴尖部中心点的位置在水平方向位于口角外侧(11 7±2 3)mm,在垂直方向上根据口角轴尖部中心点与口角的相互关系可分为3种类型即口角旁型(56 7%)、口角上型(23 3%)和口角下型(20%);(5) 颧大肌、笑肌、降口角肌及提口角肌加入口角轴时的宽度分别为(6 8±1 8)mm、(4±1 3)mm、(8±1 9)mm、(8 3±1 8)mm;长度分别为(59 4±3 5)mm、(43 9±7 4)mm、(40 4±7 4)mm、(27 4±2 8)mm.结论:口角轴由7块肌肉在3个层次上相互交织构成,其中笑肌出现率为57%;颧大肌以4种类型加入口角轴;口角轴可以根据口角轴尖部与口角的关系来分成3类,定标线为口角平面±2mm平行线.  相似文献   

17.
结肠的器官内淋巴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隋广智  王云祥 《解剖学杂志》1991,14(4):367-369,F002
本文对家兔、大白鼠和豚鼠的结肠器官内淋巴管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结肠粘膜层毛细淋巴管位于肠腺底与粘膜肌之间。粘膜下层毛细淋巴管位于粘膜肌直下方;淋巴管多位子其深方。肌层和浆膜层存有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质中有大量的囊泡,囊泡与细胞质膜有密切关系,淋巴管内皮细胞间的连接主要有三种形式,即重叠连接、指状插入连接和端端连接。淋巴管壁存有内皮内管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眼球直肌联结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30具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和 4具新鲜尸头眼直肌动脉进行了显微解剖学观测。结果 :眼直肌的动脉主干可分为单干、双干和三干三种类型 ,上、下、外直肌动脉多为单干型 ,分别占 53.3%、91.7%、68.3%。上、下、外直肌动脉干的长度分别为5.7± 1.4 mm、8.2± 1.8mm、5.9± 1.9mm。上、下直肌动脉入肌点距肌止点距离分别为 2 8.1± 4 .0 mm、19.2± 3.6mm。将各直肌分为前、中、后三段 :上直肌入肌动脉共有 2 81支 ,其中在肌的后 1/ 3段入肌者2 52支 ( 89.7% )、中段 2 3支 ( 8.2 % )、前段 6支( 2 .1% ) ;外直肌入肌动脉有 398支 ,在肌后 1/ 3段入肌者 2 76支 ( 69.3% )、中段 10 2支 ( 2 5.6% )、前段2 0支 ( 5.0 % ) ;下直肌入肌动脉共有 34 3支 ,在肌中1/ 3段入肌者 170支 ( 4 9.6% ) ;后段 167支 ( 4 8.7% ) ;前段 6支 ( 1.7% )。下直肌动脉干入肌前分支最多 ,各直肌内小动脉走行与肌束平行。结论 :行眼球直肌联结术时 ,应注意保护肌动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血压降低、血管反应性低下是导致创伤、脓毒性等休克病 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 室曾提出了致血管反应性降低的细胞膜超极化理论,并报道了ATP敏感钾通道在血管反应性 低下中的作用:认为随着休克的发展,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加重,ATP耗竭,细胞内乳酸堆 积,从而激活了ATP敏感钾通道,使细胞膜超极化,血管舒张。除ATP敏感钾通道外,在微动 脉平滑肌细胞中还有两种钾通道,即:内向整流钾通道(Kir)和钙激活钾通道(Kca)。 其中钙激活钾通道(Kca)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上尤其丰富,而且在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肌 源性调节中起着重 要的作用。本文目的在于进一步阐明钙激活钾通道在休克大鼠肠系膜细动脉平滑肌细胞膜超 极化中的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实验用Wistar大鼠,雌雄兼有,体重200+10 g。大鼠以13.3%乌拉坦+0. 5 %氯醛糖肌肉麻醉,双侧股动脉插管,一侧用于测量血压,另侧用于放血,血压维持在38-40 mmHg 2 h,复制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对照组只做手术,不放血。手术毕的动物放血除死 ,立即取 肠系膜动脉置于0℃的HPSS(mmol/L:NaCl l30,KCl 5,CaCl2 l.5,MgCl2 l.2,HEP ES l0,G1ucose l0,pH 7.2-7.4)液中,小心剥去周围脂肪组织,分离出肠系膜A2、A3 动脉(直径约 80-150 μm),平衡30 min后,用1 g/L Pronase E 37 ℃温浴消化15-30 min,机械吹 打出单个平 滑肌细胞。细胞悬液滴入17 mm×17 mm的盖玻片上,细胞贴壁后,将盛有细胞的盖玻片用浴 槽液 冲洗后放入浴槽中,选用舒张态、边缘清晰的细胞进行膜片钳实验。膜片钳实验采用细胞贴 附式和内面向外式的单通道电流记录法。电极液成分为mmol/L:KCl l40,MgCl2 l.0, HE PES l0,EGTA 0.5,CdCl2 0.3,pH7.2-7.4,根据需要加入不同的CaCl2以调节自 由Ca 2+浓度;浴槽液用生理的HPSS液。由于电极液与细胞内液无K+浓度梯度,而浴槽液为 生理溶液,根据公 式I=g(Vm-Vp)(其中I为单通道电流,g为电导,Vp为电极电压,Vm为静息膜电位),用细胞 贴附式记录时,当电流为零时,Vp等于Vm,即可通过所给予的电极电压算出细胞的膜电位。 实验采用的电极电阻为8-10 MΩ,封接电阻大于2 GΩ,放大器(CEZ-2400,NIHON KOHDEN , 日本)探头反馈电阻为50 G,低通滤波频率为2 kHz,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用Pclamp7.0(A xon ,美国)。结果:1.Kca通道的鉴定:实验记录的通道具有电压依 赖性、高度的K+选择性、对胞外TEA 的敏感性和胞内Ca2+浓度的依赖性,据此可以鉴定实验中所记录的通道为钙激活钾通 道。2. Kca通道的变化与休克后细胞膜电位超极化:对照组(n=7)的I-Vp曲线 方程式 为I=0.073Vp+2.8528;而休克组(n=8)为I=0.058Vp+4.5672,由此算出正常组肠系 膜平 滑肌细胞膜电位为-39.0 mV,休克组为-78.4 mV。静息(钳制电压为零)时,休克组KC a通道电流(3.36±l.17 pA)明显高于对照组(2.27±l.86 pA)。结论和讨论:由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1.在重症失血性休克时,大鼠肠 系膜细动脉平滑肌细胞膜发生了超极化:2.Kca通道参与了休克时细胞膜的超极化 。 测量膜电位的方法有多种,如细胞内直接记录法、荧光标记法等。曾有报道在脓毒性休 克和失血性休克时动脉平滑肌细胞膜发生了超极化,我室前期工作也证明失血性休克大鼠肠 系膜平滑肌细胞膜发生了超极化,但对于超极化产生的直接原因一直没有阐明。本文采用的 膜电位记录法不仅阐明了休克后细胞膜电位产生了超极化,从而引起血管平滑肌反应性降低 ,同时也证明,Kca在休克后膜电位的变化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免疫介导运动神经元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取成年雄性白化病远交系Hartley豚鼠,用新鲜牛脊髓前角匀浆、弗氏佐剂和PBS制成油包水乳剂,于豚鼠背部皮下/皮内接种。观察动物的行为学表现及肌电图改变。取材进行组织学和血清抗豚鼠脊髓前角抗体检查。结果牛脊髓前角匀浆免疫后,豚鼠17/19只出现肢体和/或颈部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肌电图示失神经改变及运动单位电位波幅增高、时限增长;运动皮质大锥体细胞及大脑脚有髓神经纤维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脊髓颈腰膨大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丢失及胶质细胞增生。免疫组豚鼠血清内抗豚鼠脊髓前角抗体滴度升高,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内可见IgG沉积。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免疫介导的运动神经元损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