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对比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硬化与结扎治疗效果。[方法 ]16 2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病人分为两组 ,食管静脉硬化治疗 (EVS)组 6 6例 ,食管静脉结扎治疗 (EVL)组 96例。[结果 ]在EVS组和EVL组中急诊止血率分别为 92 .4 %和 95 .8%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曲张静脉消失率分别为 6 0 .6 %和 91.7%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再出血率分别为 6 .0 %和 0。[结论 ]在治疗食道静脉出血中EVL法优于EVS法。  相似文献   

2.
内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评价内镜下硬化疗法(EVS)、套扎疗法(EVL)、硬化与套扎结合(EVS EVL),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68例患者分为三组,硬化剂组9例,套扎组28例,联合治疗组21例。结果 三种方法止血率分别为68.4%,85.7%,90.4%,食管静脉消失率分别为89.4%、67.8%、95.2%。结论 内镜下治疗是控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消除食管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套扎与硬化结合可作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内镜下静脉套扎(EVL)联合硬化(EV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3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EVL+EVS治疗65例(EE组),EVL治疗72例(EL组)、EVS治疗86例(ES组),比较三组患者止血率和近期再出血率及6个月和12个月时再出血率。结果三组患者的止血率、近期和6个月时再出血率无显著差异(P&gt;0.05)。12个月时EE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EL组和ES组(P&lt;0.05)。结论EVL联合EVS与EVL和EVS近期止血疗效相似,但可提高远期止血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经内镜下技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2月-2008年4月采用EVL、EVS、EVS与EVL联合疗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共104例。结果104例活动性出血套扎治疗32例,硬化注射治疗34例,联合治疗38例,合计止血成功率88.5%;套扎或硬化注射方法治疗66例,食管曲张静脉根除率66.7%;套扎及硬化注射联合疗法治疗38例,食管静脉曲张根除率73.7%;所有治疗生存率96.2%,并发症15%。结论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单环套扎术及硬化治疗术,具有创伤小、止血效果好、预防反复出血及使食管曲张静脉消失或曲张静脉程度减轻的治疗作用,单环套扎及硬化注射联合治疗方法,食管曲张静脉消失效果最佳。内镜下硬化注射方法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效果优于套扎方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硬化治疗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60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用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 (EVS) ,采用大剂量 1 %乙氧硬化醇 (德国 )血管内注射 ,同时与 50例内镜下结扎法 (EVL)进行比较 ,结果 :EVS组 :急症止血成功率 1 0 0 % ,静脉曲张消失率 96 7%。,再出血率 1 0 % ,静脉曲张复发率 1 3 3 % ,EVS组各项分别为 :96 %、64 %、1 2 %、44 % ,两组急症止血成功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静脉曲张消失率有显著差异 (P>0 0 5)。再出血率无显著 (P >0 0 5) ,静脉曲张复发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研究提示 :EVS组在静脉曲张消失率及复发率明显优于EVL组 ,二者急症止血成功率均高 ,再出血率EVS组较EVL组无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起病急,出血量大,首次出血病死率超过50%,未治患者再出血率高达60%[1]。国际上推荐的内镜治疗方法主要有内镜下套扎(EVL)和硬化剂注射(EVS)两种。近年来我们采用EVL联合EV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与单纯使用EVL及EVS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内镜下不同方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99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病人随机分成3组:硬化(EVS)组29例,套扎(EVL)组40例,内镜联合治疗(EVL EVS EVL)组30例。比较止血和曲张静脉消失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种方法内镜下止血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镜下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术中出血及胸骨后疼痛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溃疡、发热发生率,以EVS组较高(P<0.05)。EV复发率、再出血率、3年存活率,3种方法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内镜治疗EVB,EVL EVS EVL在降低静脉曲张复发率、再出血率和3年存活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优于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EVS和EVL加续贯EVS两种方法治疗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两组食道静脉曲张消失率、并发症和远期复发出血率.方法:5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并食道静脉曲张、近期有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年龄28-84岁,随机分为EVS组32例,EVS EVL组25例.结果:在EVS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3.8%,高于EVS EVL组32.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818,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84.3%,88.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061,P>0.05).随访1年、2年静脉曲张复发率在EVS组(12.5%,31.3%)、EVS EVL组(12.0%,34.3%),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003,P>0.05).结论:EVL EVS联合治疗较单一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远期复发率低,EVL EVS在减少并发症和预防再发出血优于EVS治疗,我们认为EVL EVS治疗是一个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万宁  林丽立 《四川医学》2010,31(8):1100-1102
目的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8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EVS治疗组(n=29)、EVL治疗组(n=39)及二者联合治疗组(n=30)。通过观察食管曲张静脉消失率、EV复发率及再出血率等指标,比较三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EVS、EVL组和联合治疗组的EV消失率分别为86.2%、87.1%和90%;EV复发率分别为37.9%、35.9%和16.7%;随访3年再出血率为44.8%、35.9%和22.2%(P〈0.05)。结论 EVS、EVL均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但二者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套扎术和硬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与套扎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均为我院消化科住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三组:硬化组(EVL组)、套扎组(Evs组)和硬化联合套扎组(ESL组),各30例。结果EVL加EVS联合(ES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单一的硬化治疗及套扎治疗(P〈0.05)。其中ESL组的静脉曲张消失率明显高于EVS、EVL组(P〈0.05);随访12~24个月发现,ESL组1年复发率及2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单一的EVS、EVL组(P〈0.05);三组治疗的次数比较显示,ESL组的次数明显低于EVS、EVL组(P〈0.05),术后ESL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EVS、EVL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镜下EVL加EVS联合(ES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优于单一的EVL或EVS的疗效,是治疗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套扎及硬化术治疗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及其安全性。方法:1995年3月至2005年10月对18例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行硬化和套扎治疗。结果:17例术后食管远端曲张静脉均明显塌陷,1例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急诊硬化治疗后血止。硬化术中出血4例,经再次注射或附加气囊压迫后血止;套扎术未并发术中出血,1例套扎术后第13d再次出血,内科治疗无效,改行手术治疗。结论:内镜治疗对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疗效较满意,初步印象套扎治疗对静脉曲张明显者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食管曲张静脉内镜下治疗和门脉高压性胃病 (PHG)的关系。方法 对 47例食管曲张静脉采用内镜下治疗。其中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 (EVL) 2 2例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 (EIS) 2 5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食管静脉曲张消除后均行胃镜和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胃镜下PHG的胃粘膜变化和多普勒超声测量的门静脉宽度。结果 食管曲张静脉内镜下治疗后PHG的发生率为 19%,EVL组为 3 1.82 %,EIS组为 8%。内镜治疗前后门脉宽度变化 :EVL组治疗前为 15 .82± 4.76mm ,治疗后为 17.13± 4.95mm (P <0 .0 5 ) ;EIS组治疗前为 15 .3 3± 4.83mm ,治疗后为 15 .86± 4.62mm。结论 食管曲张静脉内镜治疗可能是PHG发生和加重的原因之一 ;EVL较EIV治疗更易诱发PHG。因此对已有PHG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内镜治疗时宜选择EI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EVL)联合内镜下硬化剂注射(EVS)治疗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止血成功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EVL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EVS进行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止血成功率、静脉曲张消失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再出血率、静脉曲张复发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低热、溃疡出血、吞咽梗阻以及胸骨后疼痛发生率均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L与EVS连用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止血成功率,降低静脉曲张复发率,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套扎与硬化注射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疗效,评价两者在二级预防中的价值.方法 检索Springer、Pubmed、Sinomed、CNKI、Cochrane Library,万方等数据库,用Cochrane图书馆的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套扎治疗后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硬化治疗(OR=0.54,95%CI:0.38~0.76,Z=3.56,P=0.000);在降低病死率方面两者疗效相似(OR=0.79,95%CI:0.55~1.14,Z=1.27,P=0.21);套扎组较硬化组能明显减少合并症(OR=0.22,95%CI:0.13~0.38,Z=5.51,P=0.000);两组在消除静脉曲张方面效果等同(OR=1.46,95%CI:0.98~2.18,Z=1.88,P=0.060).制作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图中落点分布比较对称,表明本研究对纳入文献评价的发表偏倚较小.结论 套扎较硬化注射在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二级预防中疗效更佳,套扎治疗在一般情况下更适合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