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意识障碍患者脑脊液总蛋白的变化特点及其对脑积水的预测价值和治疗评估。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入院时依据CRS-R评分把患者分为植物状态组和最小意识状态组。所有意识障碍患者每15天行腰穿抽取脑脊液和头颅CT检查,连续6次测量脑脊液总蛋白数值和头颅CT评估。依据患者最终的转归分为脑积水患者和非脑积水患者。通过两组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意识状态患者脑脊液总蛋白的变化特点及脑积水的发生率;分析脑脊液总蛋白与脑积水的关系,讨论脑脊液总蛋白增高引起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和时机。结果 植物状态组脑脊液总蛋白水平高于最小意识状态组;植物状态组脑积水发生率高于最小意识状态组,脑脊液总蛋白数值在脑积水患者高于非脑积水患者。对发生脑积水患者治疗后脑脊液总蛋白下降,且患者意识状态有明显改善。结论 脑脊液总蛋数值与意识障碍程度成正比,脑脊液总蛋白数值高的患者脑积水发生率高,早期治疗脑积水可以降低脑脊液总蛋白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2.
意识障碍患者的疼痛评估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综述了疼痛的定义、疼痛神经关联、意识障碍患者与疼痛相关的残留脑活性.着重讨论了植物状态及最低意识状态两类意识障碍患者的疼痛评估、处理及与此相关的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增加及意识恶化的危险因素,评估超敏C反应蛋白(CRP)与早期血肿增加及意识恶化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自发性脑出血患者256例,统计基线数据及随访,以血肿增加组及未增加组,意识恶化组及未恶化组对照研究,分析基线数据及CRP与早期血肿增加及意识恶化的相关性及预后评估。结果脑出血患者14.8%发生早期血肿增加,危险因素有口服抗凝药物、CT表现密度不均匀,CRP水平与其呈正相关(r=0.460,P0.01),CRP=10.5mg/L为最佳预测值;17.6%发生早期意识恶化,危险因素有口服抗凝药物、CT表现密度不均匀,CRP水平与其呈正相关(r=0.175,P0.01),最佳预测值为14mg/L。CRP还能较好的预测患者的预后(r=-0.546,P0.01),当CRP高于9.5mg/L,脑出血患者死亡率显著升高。结论 CRP水平与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增加及意识恶化呈正相关,能较好地预测血肿增加及意识恶化,同时能较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是理想的临床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康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评估与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调查表对4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得分为51~173(132.43±19.71)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业、ADL评分、经济收入、主要照顾者是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共解释总变异的17.4%。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年龄大、非脑力劳动者、ADL评分低、经济收入低、无家属照顾者的患者康复复原力水平较低。护理人员应重视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复原力评估及干预,帮助其积极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引入医护人员医疗成本意识量表并进行汉化与信效度检验,为评估医护人员医疗成本意识提供适合的工具。 方法 按照Brislin翻译原则对医护人员医疗成本意识量表进行翻译、回译与文化调适,以便利抽样法选择四川省6所三甲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264人进行调查并检验量表信效度。 结果 中文版医护人员医疗成本意识量表包括感知到具有成本意识的高价值照护、感知到控制医疗成本的参与以及感知到控制医疗成本的责任3个维度共15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629%。量表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57~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88;总量表Cronbach′s α为0.914,各维度Cronbach′s α为0.727~0.895,重测信度为0.797。 结论 中文版医护人员医疗成本意识量表信效度良好,可用于评估医护人员医疗成本意识水平。建议结合我国医疗人文环境特点进一步发展出本土化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声门下吸引用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吞咽功能评估的效果,预防评估中误吸的发生,保证吞咽功能评估的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最小意识状态患者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功能时给予持续声门下负压吸引。结果声门下吸引对误吸的检出率高于洼田饮水试验(P0.05)。结论声门下吸引技术应用于气管切开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吞咽功能评估,能及时吸出误入气道的液体,保证吞咽功能评估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心脏病人的功能水平,改变疾病的自然进展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通过评估病情,采取康复运动疗法,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方法.结果:接受康复运动后,病情恢复较快,平均住院日缩短.结论:通过调整患者的身心状态,对患者进行康复运动,降低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等措施,预防疾病再复发达到心脏康复的目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疾病防治知识,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预防疾病复发,促进康复,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方法对2007年1月至12月内科收住的9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其病情及个体特点,采取一对一的指导方式,利用口头、书面及经验式指导等方法,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后的患者在疾病知识及处理、合理饮食、合理休息与活动、保持情绪稳定及用药知识等方面,自我保健意识明显提高。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正确的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是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提高病人健康意识、纠正不良健康行为、促进康复、预防疾病复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发声训练对声带小结非手术患者嗓音康复的效果。方法将确诊为双侧声带小结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两组均予非手术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3个月的发声训练护理干预。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临床疗效、患者自我评估及医护人员主观评估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发声训练可改善声带小结患者的发声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验脑氧饱和度对于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意识恢复的评估效能。方法选择110例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成年患者,应用近红外光谱法(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的变化。记录患者不同时点(基线值、第1次反应前、第1次反应时、意识恢复时)的MAP、心率、P_(ET)CO_(2)、SpO_(2)及左右两侧rSO_(2)(rSO_(2)‑L、rSO_(2)‑R),计算并比较ΔrSO_(2)‑L、ΔrSO_(2)‑R、ΔMAP、ΔHR(ΔrSO_(2)‑L、ΔrSO_(2)‑R、ΔMAP、ΔHR为该时点rSO_(2)‑L、rSO_(2)‑R、MAP、心率与基线值的差值)对应意识变化的预测概率(prediction probability,Pk)。结果110例患者中,与基线值比较,第1次反应时患者rSO_(2)‑L、rSO_(2)‑R、心率、MAP升高(P<0.05)。ΔrSO_(2)‑L、ΔrSO_(2)‑R、ΔHR和ΔMAP评估刺激无反应‑第1次反应的Pk值分别为0.973、0.949、0.844和0.667。110例患者中,有94例在第1次反应时即表现出意识恢复,而16例患者意识恢复延迟。与第1次反应时比较,16例意识恢复延迟患者意识恢复时rSO_(2)‑L、rSO_(2)‑R升高(P<0.05)。ΔrSO_(2)‑L和ΔrSO_(2)‑R评估第1次反应‑意识恢复的Pk值分别为0.729、0.718。结论rSO_(2)监测可有效评估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意识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术后首次饮水、下床排尿及活动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乳腺、甲状腺、胆囊、胃肠择期手术患者依照病种均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按术后常规护理;康复组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术后饮水、下床排尿及活动干预,评估患者满足相关条件后,将术后首次饮水、下床排尿及康复功能锻炼分别提前至术后回病房15min、30min、6h。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不同术式首次饮水、下床排尿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术后首次饮水、下床排尿及活动评估技术中的应用,能促使术后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DCO)在严重多发伤中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9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总结其DCO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19例中存活17例(89.5%),死亡2例(10.5%);死亡原因:2例均于术中或术后24 h内死于失血性休克,其中1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术后并发多器官不全综合征(H-MODS);随访8~34个月,存活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DOC在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时具有重要作用,能够迅速准确地评估并采取一体化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术后康复率,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ICF)通用组合在综合性三级医院康复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可行性和易用性。方法引进ICF通用组合7项对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50例,在出入院时评估,根据首次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督促各责任组落实,于出院前再次评估。结果 50例患者入院3个ICF类目(能量和驱力系统、执行日常事务、到处移动)的分值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ICF通用组合易于康复专科护理人员理解和掌握,帮助护理人员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正确护理可增加患者的意识水平及定向能力,预防并发症,为以后康复治疗打下良好基础.本组80例病例为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脑外伤患者,对这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经观察验证:实施早期康复指导,可达到康复或减少残疾,预防残疾,会有效地提高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早期康复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首发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问卷对177例首发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首发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得分62.69±17.27.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人月收入、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是首发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的影响因素(P<0.05,P<0.01),解释总变异的51.90%.结论 首发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应重视首发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行为执行意向的评估及干预,促进康复锻炼行为的形成,更好地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经麻醉医师评估后拔除人工气道,在麻醉恢复监测过程中出现呼吸抑制重建人工气道的原因,提出预防与处理措施。方法回顾2012年3月-2014年3月由麻醉科送入重症医学科的择期全身麻醉术后患者2209例,对其中6例已拔除人工气道患者在入住重症医学科后5-20min内出现呼吸抑制并重建人工气道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全麻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拔除人工气道后,出现呼吸抑制及气道梗阻与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短、全麻药及肌松药残留、气道高反应性等因素相关。结论全麻术后意识恢复不是拔除人工气道的主要指征;气道高危患者可适当延迟拔除人工气道;术后适当应用拮抗剂可减少全麻术后呼吸抑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公共保健操(公健操)对颈肩综合征针刀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门诊颈肩综合征针刀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教会患者公健操锻炼方法,发放光碟及书面资料,督促患者坚持锻炼,每日2次,每次15min。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量表(JOA)以及视觉疼痛量表(VAS),对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VAS、JOA评分比较,干预主效应均P<0.01。结论坚持公健操锻炼能提高颈肩综合征针刀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本院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60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常规护理组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疼痛评估、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情况。结果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组患者在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短于常规护理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加速康复时间、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加速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已在骨科深入推广,大量研究证实,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机体平衡稳定及控制能力的恢复,减少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肢体无力等骨科常见的术后功能不良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和工作,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康复治疗包括术前康复治疗和术后康复治疗两部分。术前康复治疗包括术前门诊康复评估与治疗和术前住院康复评估与治疗;术后康复治疗包括术后早期康复评估与治疗、出院前康复评估与治疗和出院后康复评估与治疗,以及康复治疗场地的分级管理。本文将对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康复评估与治疗中手术医师与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的合作进行探讨,供骨科医师和康复医师参考应用,共同合作造福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侧卧位引流在意识障碍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神经重症康复单元意识障碍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患者7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人工气道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特定节段3/4俯卧位引流。 结果 干预1周后,观察组自主排痰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后14 d及28 d观察组肺部渗出完全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肺部感染抗生素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侧俯卧位引流在意识障碍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促进肺部渗出物吸收,缩短抗生素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