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水泥遥控推注装置在PV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运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20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84例OVCF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均采用PVP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间断手动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与传统的骨水泥单次灌注技术进行比较,评估骨水泥温度梯度灌注技术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共234例行PKP的OVCF患者,根据骨水泥灌注方法的不同分为温度梯度灌注组(采用缓慢、低压、间隔1~2min将骨水泥分次灌注入椎体内)和传统灌注组(采用传统的骨水泥调制好一次性灌注的方法)。温度梯度灌注组:129例患者,160个手术椎体;传统灌注组:105例患者,128个手术椎体。比较术后1周内及末次随访时两组的VAS评分、ODI、伤椎椎体后凸角、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温度梯度灌注组术后随访25.3±12.2个月;传统灌注组术后随访24.7±11.5个月,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温度梯度灌注组:术前VAS评分、ODI、伤椎的椎体后凸角及前缘相对高度分别为7.19±0.94、71.55±7.83、16.66°±8.40°和(62.50±24.64)%;术后为2.18±0.62、28.86±4.71、11.72°±7.81°和(84.50±14.92)%;末次随访时为2.1±1.9、28.79±6.25、11.87°±8.34°和(85.49±12.67)%。传统灌注组:术前VAS评分、ODI、伤椎的椎体后凸角和前缘相对高度分别为7.20±1.07、70.49±9.28、16.97°±9.48°和(61.91±24.84)%;术后为2.25±0.64、28.55±4.46、11.90°±7.42°和(85.09±10.71)%;末次随访时为2.3±2.5、28.51±6.55、11.92°±9.03°和(85.10±14.61)%。两组患者VAS评分、ODI、伤椎的前缘相对高度和椎体后凸角手术后与手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传统灌注组有9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渗漏率8.60%;温度梯度灌注组有3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渗漏率2.3%,显著低于传统灌注组的骨水泥渗漏率(P0.05)。结论:骨水泥温度梯度灌注技术可以获得满意的影像学及临床效果,并且可以显著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经皮脊柱内镜去除PVP/PKP骨水泥渗漏物致神经根损害的手术技术与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7年10月使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13例PVP/PKP术后骨水泥渗漏导致神经根损害症状的患者。C型臂透视定位,以神经根致压处为靶点,穿刺处皮肤行一长约7 mm切口,插入工作通道与器械。去除椎板外侧缘或椎板上缘与关节突移行处的部分骨质、咬除部分黄韧带,显露硬膜囊外侧缘、神经根及渗漏的骨水泥。将硬化的骨水泥钳咬逐块取出,或以磨钻逐级磨除,镜下探查见神经根减压彻底、压迫解除。[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2.35±18.62)min,术中、术后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疼痛、麻木症状均有减轻。平均随访时间(5.60±0.24)个月,VAS评分由术前(8.53±1.38)分显著减少至术后即刻(3.61±0.82)分,术后1周(2.15±0.22)分,及末次随访时(0.79±0.15)分;末次随访时按MacNab的标准,临床结果优良率为84.62%。[结论]经皮脊柱内镜技术能有效将PVP/PKP渗漏的骨水泥取出,使神经根充分减压,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自2012-02—2016-04诊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KP治疗者50例(PKP组),行高粘度骨水泥PVP治疗者50例(PVP组)。比较2组术后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值、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比值,以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 2组术后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值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术后3 d、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值低于PVP组,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比值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高粘度骨水泥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功能障碍程度,PKP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效果更优,而高粘度PVP骨水泥渗漏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姜亮  柳达  邱敏  付勤 《颈腰痛杂志》2022,43(1):124-126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均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微创疗法,主要用于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al f...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与温度梯度灌注技术进行比较,探讨低温间断灌注技术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周壁破裂型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共60例周壁破损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均为单椎体骨折,根据骨水泥灌注方法的不同分为温度梯度灌注组30例和低温间断灌注组30例。温度梯度灌注组男6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71.9±6.9)岁;低温间断灌注组男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9.7±7.2)岁。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体后凸角,伤椎椎体前缘相对高度,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分布面积比,骨水泥可推注时间(从开始推注到所有骨水泥至团块期晚期不可推注的时间),骨水泥渗漏率。结果温度梯度灌注组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5.3±8.4)个月;低温间断灌注组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8.6±8.2)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后2 d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末次随访时与术后2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和末次随访时,两组组间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VAS评分和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两组组间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和伤椎椎体后凸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温间断灌注组的骨水泥可推注时间(12.1±1.0)min,显著长于温度梯度灌注组(5.3±1.1)min(P<0.05)。低温间断灌注组的骨水泥灌注量(3.9±0.79)mL,骨水泥分布面积比(0.46±0.10),均优于温度梯度灌注组(3.20±0.67)mL和(0.31±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间断灌注组有2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渗漏率6.7%,显著低于温度梯度灌注组的骨水泥渗漏率26.7%(P<0.05)。结论低温间断灌注技术可以有效延长骨水泥可推注时间,有利于提高骨水泥在椎体内的注射量和分布面积,降低骨水泥渗漏率的同时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使用高粘度PMMA骨水泥和低粘度PMMA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2008年9月~2011年2月对行PVP治疗的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患者随机化分为高粘度组(PVP使用高粘度PMMA骨水泥,30例)和低粘度组(PVP使用低粘度PMMA骨水泥,30例).高粘度组采用PALACOS R+G高粘度PMMA骨水泥,低粘度组采用MENDEC Spine低粘度PMMA骨水泥.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BMI)及手术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分,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腰椎功能评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骨水泥静脉渗漏、椎间盘渗漏、椎旁渗漏及邻近椎体骨折等发生情况.结果:60例患者均获随访,其中高粘度组随访时间2~5年,平均3.7±0.9年;低粘度组随访时间2~5年,平均3.7±1.0年,两组平均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粘度组VAS评分由术前8.4±14分降低到末次随访时0.5±0.7分,ODI由术前(59.7±18.0)%降低到末次随访时(8.1±5.6)%;低粘度组VAS评分由术前8.3±1.5分降低到末次随访时0.9±0.9分,ODI由术前(67.7±12.5)%降低到末次随访时(8.7±7.6)%(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及ODI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粘度组骨水泥静脉渗漏率明显低于低粘度组(8.2% vs.41.3%,P<0.05);高粘度组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率、椎旁渗漏率和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分别为6.1%、8.2%和6.6%;低粘度组分别为13.0%、12.0%和3.3%,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VP术中使用高粘度骨水泥和低粘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相似的治疗效果、椎间盘渗漏率、椎旁渗漏率和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但高粘度骨水泥能显著降低骨水泥静脉渗漏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水泥明胶海绵复合体椎内预填充技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中预防骨水泥渗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PV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 compressed fracture, OVCF)患者80例,根据是否采用骨水泥明胶海绵复合体椎内预填充技术,分为对照组(常规PVP手术)和实验组(骨水泥明胶海绵复合体椎内预填充联合PVP)各40例。实验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65~87岁,平均(75.30±6.58)岁。对照组男13例,女27例;年龄65~93岁,平均(75.60±8.42)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 ODI)、伤椎Cobb角、残余疼痛率、骨水泥渗漏率、邻近椎体骨折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3.98±...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比较两种黏度骨水泥对老年重度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骨科择期行PVP治疗的老年重度胸腰段OVCF患者15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76)及对照组(n=76)。所有对象均行PVP治疗,观察组于PVP术中采取高黏度骨水泥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低黏度骨水泥治疗。汇总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于术前及术后第1 d和第3、6个月时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受试者当时主观疼痛的程度,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被调查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于术前及术后第3、6个月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病人腰椎骨密度(BMD)。结果两组疼痛VAS评分均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且两组术后第1 d和第3、6个月时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疼痛VAS评分组间同时间点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ODI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且两组术后第1 d和第3、6个月时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第3、6个月时ODI评分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随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腰椎BMD均逐渐增加(P0.05),且两组术后第3、6个月时腰椎BMD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但术后同时间点,两组腰椎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压疮、坠积性肺炎及肺栓塞的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骨水泥渗漏率[5.26%(4/76)]显著低于对照组[19.74%(15/76),P0.05]。结论与低黏度骨水泥相比,将高黏度骨水泥应用于老年重度胸腰段OVCF病人PVP术中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与传统骨水泥单次灌注技术比较,评估两次骨水泥灌注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urst fracture,OVBF)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56例无神经脊髓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患者,其中30例患者术中采用两次骨水泥灌注(两次组),其余26例患者采用传统的骨水泥单次灌注(单次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记录两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伤椎前缘高度比、椎体后凸角和随访过程中的并发症。[结果]两次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与单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次组的骨水泥注入量多于单次组(P0.05),而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单次组(P0.05)。术后随访12~28个月,平均18.53个月。两组患者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VAS、ODI、椎体后凸角均低于术前(P0.05);而伤椎前缘高度比显著高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VAS、ODI均低于术后1 d(P0.05);但伤椎前缘高度比、椎体后凸角较术后1 d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术后1 d、末次随访时的各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无椎体再发骨折等并发症。[结论]PKP分次调制灌注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有效地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次调配骨水泥、靶点封堵裂口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防止骨水泥渗漏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3-2019-12诊治的29例椎体前壁骨皮质存在裂口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4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5例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以裂口为靶点进行穿刺,分次调配骨水泥,使用高粘状态...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时,相同黏度骨水泥按不同骨水泥体积分数注射的疗效及骨水泥渗漏情况。方法 采用PVP治疗103例老年OVCF患者。记录骨水泥注入量、伤椎骨水泥体积分数[(骨水泥注入量/伤椎体积)×100%]、疼痛VAS评分、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骨水泥注入量1.5~6.3(3.52±1.23) ml/椎,伤椎体积为16.11~22.62(19.27±1.51)cm3,伤椎骨水泥体积分数为9%~31%(18.43%±6.39%)。按伤椎骨水泥体积分数将患者分为A组(<10%)24例、B组(10%~25%)63例、C组(>25%)16例。疼痛VAS评分术后1、2、3 d 3组均较术前明显减轻(P<0.05),术后1、2、3 d 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骨水泥渗漏率C组高于A、B组(P<0.05),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伤椎骨水泥体积分数的大小与OVCF患者术后疼痛症状缓解无明显关系,伤椎骨水泥体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伴有椎体前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术中应用明胶海绵对骨水泥渗漏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于我院行pvp术的72例OVCF患者,分为2组,其中明胶海绵组术中应用明胶海绵预先填塞椎体破损处,常规组未用明胶海绵。评估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并对手术后VAS评分改善、椎体高度改善、Cobb角改善以及骨水泥渗漏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明胶海绵组骨水泥渗漏0例,常规组骨水泥渗漏6例,总体渗漏率为8.33%,明胶海绵组渗漏率为0%,常规组渗漏率为16.67%。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AS评分改善、椎体高度改善及Cobb角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伴有椎体前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中应用明胶海绵可以有效减少骨水泥的渗漏率,对骨水泥渗漏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骨水泥渗漏分为渗漏组(n=89)和非渗漏组(n=100),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PVP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结果89例骨水泥渗漏患者中A型渗漏38例(42.70%),B型渗漏26例(29.21%),C型渗漏15例(16.85%),D型渗漏10例(11.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一次性治疗椎体个数和骨折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伤椎高度、骨水泥注入量、术前Cobb角、穿刺路径和椎体周壁破坏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伤椎高度、骨水泥注入量、术前Cobb角、穿刺路径和椎体周壁破坏等因素是导致PV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伤椎高度、骨水泥注入量、术前Cobb角、穿刺路径和椎体周壁破坏等是PV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使用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98个椎体)采用高黏度骨水泥PVP治疗。观察手术前后腰痛VAS评分、脊椎功能障碍指数(ODI)、骨水泥渗漏及邻近椎体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6(4.2±1.4)年。VAS评分由术前6~10(8.4±1.2)分降低到末次随访时0~3(0.7±0.8)分(P0.001);ODI由术前45%~91%(63.7%±15.9%)降低到末次随访时2%~31%(8.4%±6.6%)(P0.001)。共8个椎体(8.2%)发生骨水泥静脉渗漏,6个椎体(6.1%)发生椎间盘渗漏,8个椎体(8.2%)发生椎旁渗漏,2例(3.3%)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结论采用高黏度骨水泥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骨水泥渗漏率及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增强(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 PVA)术治疗老年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采用PVA治疗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骨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其中,20例采用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30例采用分次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30例采用海绵PVP。比较三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结果]三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海绵组发生1例骨水泥渗漏。手术时间由高至低依次为PKP组>分次组>海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2±4.5) min vs (35.4±4.0) min vs (28.9±3.2) min, P<0.001]。骨水泥注入量依次为PKP组>分次组>海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0.4) ml vs (5.4±0.5) ml vs (4.9±0.6) ml, ...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差注射法在椎体成形术(PVP)中预防和减少骨水泥的外渗效果。方法 :对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42例(48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9例,女23例;年龄为62~80岁,平均72岁。椎体骨折节段:T_8-L5,其中腰椎30个,胸椎18个,病程3 d~2个月。其中20例(20个椎体)采用单纯椎体成形术治疗(A组),22例(28个椎体)采用温差注射法治疗(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术后3 d的VAS评分、骨水泥渗漏率及再骨折率。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术后3 d VAS评分别为(40.05±7.78) min,(3.93±0.19) ml,(3.55±0.74)分;A组患者分别为(38.90±6.81) min,(4.03±0.24) ml,(4.05±1.0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渗漏率为9.1%(2/22),比A组患者的40.0%(8/20)更低(P0.05);B组患者再骨折率为9.1%(2/22),A组患者为15.0%(3/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差注射法椎体成形术能有效降低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外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