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生素D(VitD)对高糖诱导的巨噬细胞(MO)内维生素D受体(VDR)、PPAR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前期浓度及时间依赖实验,以浓度25 mmol/L葡萄糖依赖性培养小鼠MO系(U937)24 h。实验分为对照组(Con)、VitD组、PPARγ抑制剂(T0070907)组、VitD+T0070907组。ELISA法检测TNF-a、IL-6、VEGFC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VDR、PPARγ、VEGFC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VitD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表达增加MO内TNF-α、IL-6、VEGFC水平,在VitD浓度为0.1 mmol/L作用24 h产生最大效应。与Con组比较,VitD组VDR、PPARγ、VEGFC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VitD组比较,T0070907组、VitD+T0070907组PPARγ、VEGFC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减少(P<0.05)。结论VitD可能通过VDR-PPARγ信号通路,促使MO内VDR、PPARγ、VEGFC表达增加,减轻高糖环境下MO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维生素D(VitD)对糖尿病足溃疡(DFU)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VDR)、PPAR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mRNA、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VitD对DFU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DFU患者90例,根据VitD水平分为VitD...  相似文献   

3.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维生素D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有关,主要机制包括维生素D和环境危险因素等共同作用导致免疫系统的失衡.以及维生素D影响胚胎肺发育等.本文主要综述维生素D、维生素D受体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维生素D如何通过免疫学机制影响哮喘发病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研究维生素D、维生素D受体在哮喘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哮喘的发病机制.从而为哮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量研究表明维生素D及维牛素D受体(VDR)与肥胖密切相关.血清25(OH)D及1,25(OH),D的浓度都与体重指数(BMI)呈负相关.潜在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肥胖者活动少及着装习惯导致的日光照射少以及大量的维生素D储存于脂肪组织中所致.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减轻体重.因此,肥胖者比非肥胖者更需要补充维生素D.只有增加安全、合适的日照时间,食用强化维生素D的食品或者补充高剂量的维牛素D才能保证体内充足的维生素D水平.  相似文献   

5.
钙、维生素D缺乏大鼠长骨成骨细胞的维生素D受体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正常、钙缺乏和维生素D缺乏的大鼠 ,观察其体外培养的长骨成骨细胞的维生素D受体最大结合容量 ,结果显示维生素D缺乏组显著低于正常组 (P <0 .0 1)。  相似文献   

6.
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gamma,PPARγ)与PPARγ激动剂PPARγ属于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由于启动子和拼接方式不同,PPARγ可以分为PPARγ1、PPARγ2、PPARγ3三种亚型,功能涉及脂肪酸代谢、脂肪细胞分化以及抑制巨噬细胞激活。PPARγ与配体结合而被激活后,与视黄醛X受体(retinoidXreceptor,RXR)结合形成异源二聚体,转移到细胞核,再结合于特定DNA序列-PPARγ目标基因启动子应答元件(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responsiveelement,PPRE),启动目标基因———糖、脂代谢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以及PPARγ激动剂对结肠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作用途径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SP法检测56例结肠癌及相应正常组织中PPARγ的表达.应用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PPARγ在SW480和LS174T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 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PPARγ的阳性率为71.4%,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的44.6%(P<0.01).PPARγ在Dukes分期C期 D期中的阳性率为82.9%,显著高于A期 B期的52.4%(P<0.05).PPARγ在有淋巴结或肝转移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1.1%,100%)显著高于无淋巴结或肝转移组的52.6%和66.0%(P值均<0.05).PPARγ在两种结肠癌细胞中均有表达,其激动剂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和吡格列酮(PGZ)对2种结肠癌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PARγ激动剂的生长抑制作用能部分被其拮抗剂GW9662阻断.15d-PGJ2和PGZ能诱导细胞生长周期改变,即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而S期明显减少,并诱导凋亡率显著上升(P值均<0.01).结论 PPARγ的高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15d-PGJ2和PGZ部分通过PPARγ依赖途径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该作用可能与诱导癌细胞阻滞于G0/G1期及增加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及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和金属蛋白酶 9(MMP 9)的影响。方法 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并加入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 (0 1~ 10 μmol/L)共同培养 2 4h ,采用RT PCR检测PPARγ和MCP 1的表达。并采用定量夹心酶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 9和MCP 1的浓度。结果 阿托伐他汀能明显增加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PARγ的表达 ,1、10 μmol/L阿托伐他汀使PPARγ的表达明显增加 (P <0 0 5 ) ,并能明显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MCP 1的表达和分泌。与基础状态相比 ,阿托伐他汀降低单核细胞培养上清MCP 1和MMP 9浓度分别达 73%和 6 2 % (P <0 0 5 ) ,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MCP 1的表达和分泌以及MMP 9的分泌 ,说明它具有抗炎作用 ,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其改善PPARγ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12):1141-1141
25(OH)D羟化为1,25-2羟基维生素D,作用于体内维生素D(VitD)受体,不仅与钙的体内平衡有关,还参与体内许多其他病理、生理过程,如抑制肾素表达和平滑肌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D对肺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D作为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其活性形式1α,25(OH)2D3是调节许多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激素.1α,25(OH)2D3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形成特别的复合物与细胞核内的维生素D反应元件连接,从而完成对细胞活动的调节,其对细胞癌变及癌变细胞的转移都有抑制作用.目前的体内和体外实验都充分证实,维生素D对肺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移具有明确的抑制作用.临床研究发现促进维持高维生素D水平的因素及增加维生素D受体活性的多态性基因型对肺癌患者的预后改善和正常人患肺癌的风险的降低有益.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D、维生素D受体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维生素D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有关,主要机制包括维生素D和环境危险因素等共同作用导致免疫系统的失衡,以及维生素D影响胚胎肺发育等。本文主要综述维生素D、维生素D受体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维生素D如何通过免疫学机制影响哮喘发病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研究维生素D、维生素D受体在哮喘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哮喘的发病机制,从而为哮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活性维生素D3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质量25(OH)D3和1,25(OH)2D3水平及肾脏VDR mRNA表达的影响,为临床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 36只八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Model),假手术组(Sham),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Treatment),每组12只,对照治疗三月后全部处死,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及生物力学技术评估模型的骨密度及骨质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或组织中25(OH)D3和1,25(OH):D3含量,用FQ-PCR方法检测肾脏组织中VDR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模型大鼠股骨头及粗隆部的BMD及骨生物力学指标(最大载荷和最大压应变)均明显下降(P<0.05);(2)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肝脏和肾脏组织中25(OH)D3和1,25(OH)2D3的含量明显提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模型组大鼠肾脏VDR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P=0.004).结论 本实验结果提示适当补充活性维生素D3可有效的防治去卵巢大鼠骨量丢失和骨质量下降,为临床活性维生素D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γ(PPARγ) mRNA表达变化及其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 序贯收集发病3 d以内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脑梗死患者64例,同时收集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用RT-PCR法测定两组对象空腹周围血淋巴细胞PPARγ mRNA表达情况,用散射速率法测定CRP含量.结果 脑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PARγ mRNA表达值分别为(0.321±0.038)和(0.843±0.07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为(38.41±12.05)mg/L,对照组血清CRP浓度为(5.53±2.12)mg/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PPARγ mRNA表达和血清CRP水平呈负相关(r=-0.539, P<0.01.结论 发病3 d内脑梗死患者周围血淋巴细胞PPARγ mRNA表达下调,并与血清CRP水平呈负相关,提示PPARγ可能通过调节CRP路径参与脑梗死病理方面的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和促进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4.
人体维生素D主要来自阳光照射皮肤后合成和饮食摄入,其经典作用是通过维生素D受体(VDR)介导调节骨钙代谢,此外,脑、胰腺、心脏、血管以及免疫细胞等也存在VDR,配体激活的VDR可调节许多基因表达.研究表明维生素D负性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血管具有潜在的作用,流行病学资料提示维生素D缺乏与高血压关联.维生素D不足发生率高,进一步明确维生素D不足在高血压中的作用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 γ/Caspase-8/Caspase-3信号通路在大鼠高脂血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4周龄,体质量(110±1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叶酸组、维生索B12组、叶酸+维生素B12组.适应性喂养1周后,叶酸组、维生索B12组、叶酸+维生素B12组分别腹腔注射叶酸(0.5 mg/d)、维生素B12 (0.05 mg/d)、叶酸(0.5mg/d)+维生素B12(0.05 mg/d),同时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腹腔注射0.9%NaCl溶液(0.5 ml/d)同时给予正常饲料喂养;高脂饮食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第17周末取腹主动脉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PPARγ、Caspase-8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 叶酸组、叶酸+维生素B12组腹主动脉的PPARγ mRNA水平高于高脂饮食组;Caspase-8、Caspase-3mRNA水平低于高脂饮食组(P<0.05),且叶酸+维生素B12组较叶酸组降低mRNA水平更明显(P<0.05).结论 叶酸与维生素B12可以改善血管壁PPARγ、Caspase-8和Caspase-3 mRNA的水平从而防止高脂血症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D(VitD)是脂溶性维生素,调节钙磷代谢是其经典作用。DM患者VitD不足或缺乏广泛存在,低水平VitD除与DM发生密切相关外,还会增加DM并发症发生率。补充适量VitD可改善IR并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调节免疫、抑制炎症反应以延缓DM并发症发生。本文对VitD与DM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D(VitD)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其缺乏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VitD在小儿佝偻病、反复呼吸道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正在被逐渐认识。本文对VitD与小儿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8.
大量研究表明维生素D及维牛素D受体(VDR)与肥胖密切相关.血清25(OH)D及1,25(OH),D的浓度都与体重指数(BMI)呈负相关.潜在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肥胖者活动少及着装习惯导致的日光照射少以及大量的维生素D储存于脂肪组织中所致.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减轻体重.因此,肥胖者比非肥胖者更需要补充维生素D.只有增加安全、合适的日照时间,食用强化维生素D的食品或者补充高剂量的维牛素D才能保证体内充足的维生素D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以及PPARγ激动剂对结肠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作用途径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P法检测56例结肠癌及相应正常组织中PPARγ的表达。应用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PPARγ在SW480和LS174T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结肠癌组织中PPARγ的阳性率为71.4%,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的44.6%(P<0.01)。PPARγ在Dukes分期C期 D期中的阳性率为82.9%,显著高于A期 B期的52.4%(P<0.05)。PPARγ在有淋巴结或肝转移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1.1%,100%)显著高于无淋巴结或肝转移组的52.6%和66.0%(P值均<0.05)。PPARγ在两种结肠癌细胞中均有表达,其激动剂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和吡格列酮(PGZ)对2种结肠癌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PARγ激动剂的生长抑制作用能部分被其拮抗剂GW9662阻断。15d-PGJ2和PGZ能诱导细胞生长周期改变,即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而S期明显减少,并诱导凋亡率显著上升(P值均<0.01)。结论PPARγ的高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15d-PGJ2和PGZ部分通过PPARγ依赖途径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该作用可能与诱导癌细胞阻滞于G0/G1期及增加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症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的多因子复杂疾病.维生素D受体基因被认为是调控骨量的候选基因之一,但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和骨质疏松性骨折两个表型)的关系在不同种族人群的研究仍存在争议,本文就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