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集1 474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水平的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CRP/PAB)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HR=19.29,95%CI 10.14~36.71,P<0.01)和无进展生存期(HR=23.94,95%CI 12.58~45.55,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术前CRP/PAB预测患者术后1、3和5年总生存率的AUC值分别为0.811、0.842和0.855,预测术后1、3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的AUC值分别为0.793、0.799和0.814。上述结果表明术前CRP/PAB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有望成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的新型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背景: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和炎症指标与预后存在联系。目的:探究术前营养/炎症指标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并寻找有预后价值的评估指标。方法:纳入2018年4月-2020年12月接受根治性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建立患者队列,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并进行分析,探究术前营养/炎症指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并筛选出能够预测预后的术前营养/炎症指标。结果:共收集146例患者。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家族史、TNM分期、CEA、AGR、PLR、SII与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GR(HR=0.227, 95%CI:0.087~0.595;P=0.003)、NLR(HR=2.472, 95%CI:1.058~5.778;P=0.037)、PLR(HR=2.692, 95%CI:1.162~6.235;P=0.021)和SII(HR=5.237, 95%CI:1.857~14.771;P=0.002)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相关,其中AGR的预测能力最优。结论:术前AGR、NLR、PLR和SII四项术前营养/炎症指标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mi-1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临床意义及在卵巢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1年7月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结直肠外科的44例患者病理样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mi-1蛋白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正常肠黏膜及原发灶中肠源性卵巢转移癌中的表达,实验结果采用t检验或者χ2检验。 结果Bmi-1在直肠癌原发灶中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黏膜(分别为65.9%、15.9%,χ2=22.752,P<0.01)。Bmi-1在原发灶中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χ2=5.116,P=0.024;χ2=4.856,P=0.028;χ2=5.495,P=0.019),而卵巢转移灶中的Bmi-1未见异常表达。Bmi-1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期明显低于Bmi-1低表达者(13.16个月,16.87个月,t=-2.524,P=0.012)。 结论Bmi-1在结直肠癌原发灶中的高表达表明Bmi-1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Bmi-1与伴有卵巢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可能是结直肠癌预后重要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结直肠癌血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在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系统检索关于血中CRP和结直肠癌预后关系的文献,文献检索日期截止至2015-05.使用Stata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以风险比(hazard risk,HR)及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作为效应量.同时进行亚组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篇文献,包含4242例结直肠癌患者.我们的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血中CRP水平与总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相关且具有统计学差异.总生存率:HR=1.89,95%CI:1.52-2.35(P0.001);肿瘤特异性生存率:HR=2.08,95%CI:1.42-3.04(P0.001);无病生存率:HR=1.44,95%CI:1.25-1.67(P0.001).基于取样时间、样本量和研究区域的亚组分析也得到相似的结果.此外,敏感性分析证实了我们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血中CRP高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因此,CRP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S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课题组2013~2015年收集的195例确诊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CST1的表达量,并根据其表达量高低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CST1表达量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生存期之间的关系;通过过表达CST1的表达后检测其对结直肠癌细胞系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CST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量高于对应癌旁正常组织(0.0062±0.0198vs.0.0032±0.0139,P=0.026);CST1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分期(χ~2=16.465,P0.001)、是否原位癌(χ~2=10.739,P=0.013)、淋巴结转移(χ~2=14.461,P=0.001)、远端转移(χ~2=17.278,P0.001)相关;CST1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χ~2=13.04,P0.001)CST1过表达后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F=43.88,P=0.0002)、迁移(78.0±6.7 vs.51.2±10.6,P0.001)和侵袭(63.6±8.0vs.43.0±9.3,P0.001)相关。[结论]CST1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且高表达将缩短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过表达CST1能够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单位的G蛋白耦联受体5 (LGR5)与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在结直肠癌样本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医院初诊并行手术治疗的114例结直肠癌患者,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配对组织样本中LGR5、CSF1R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它们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总生存期(OS)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分析明确LGR5、CSF1R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预后意义。结果 LGR5、CSF1R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4%(70/114)和63.2%(72/114),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05)。LGR5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淋巴血管浸润、浆膜侵犯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均<0.05)。CSF1R阳性表达者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及淋巴血管浸润风险显著高于阴性表达者(P均<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LGR5(中位OS:45.1 vs 56.1)、CSF1R(中位OS:42.3 vs 59.2)阳性表达与结直肠患者不良预后显著相关。LGR5表达(HR=2.385,...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化疗或联合抗EGFR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KRAS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用"colorectal carcinoma"、"cetuximab"、"Panitumumab"系统检索PubMed、EMBASE、Ovid、CENTRAL(2000年1月-2011年11月)中关于KRAS突变对化疗或联合抗EGFR单抗(包括Cetuximab和Panitumumab)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的影响。结果包括无进展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其相应HR,依据Cochrane Handbook 5.0.2对符合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 PFS的HR在KRAS野生型患者和突变型患者分别为-0.22(95%CI:-0.37~-0.07,P=0.005)和1.07(95%CI:0.88~1.30,P=0.48),OS的HR在KRAS野生型和突变型则为0.83(95%CI:0.82~0.85,P0.00001)、1.04(95%CI:0.95~1.15,P=0.40)。抗EGFR治疗均未见明显延长KRAS突变型mCRC患者的PFS和OS。结论 KRAS状态是预测mCRC患者抗EGFR治疗疗效的有效生物学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K20阳性表达与术后患者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211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CK20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细胞标志物,采用Cellular FACTT方法检测术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K20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及术后随访资料对患者肿瘤进展因素和临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11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K20阳性率为59.2%(125/211),且与肿瘤TNM分期及肝转移密切相关(P<0.001);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阳性检出患者3年术后复发或转移率和无瘤生存期均明显劣于阴性检出患者(P<0.001);进一步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发现,外周血肿瘤细胞CK20阳性可能是结直肠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K20阳性率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分期和肝转移密切相关,是结直肠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对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背景:替吉奥和卡培他滨同属于第三代口服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在胃肠道肿瘤治疗中被广泛使用。近年关于两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虽多,但结果不一。目的:比较替吉奥与卡培他滨用于治疗胃肠道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PubM 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中检索对比替吉奥与卡培他滨治疗胃癌和结直肠癌的英文文献,对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并应用RevM 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根据设置的标准共13篇文献纳入分析,包括3 54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中,替吉奥与卡培他滨的总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总生存期(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R:OR=0. 97,95%CI:0. 67~1. 39,P=0. 86; DCR:OR=1. 15,95%CI:0. 74~1. 79,P=0. 52; OS:HR=0. 96,95%CI:0. 91~1. 01,P=0. 15);按肿瘤部位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不变。在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替吉奥在患者总体和结直肠癌患者中优于卡培他滨(总体:HR=0. 94,95%CI:0. 89~0. 98,P=0. 008;结直肠癌:HR=0. 93,95%CI:0. 88~0. 98,P=0. 004)。替吉奥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卡培他滨(3-4级:OR=0. 07,95%CI:0. 04~0. 13,P=0. 000),但3-4级白细胞减少、便秘、腹泻发生率高于卡培他滨。结论:临床治疗胃和结直肠癌时,以替吉奥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0.
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1-2]。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有15%~25%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合并有肝转移,而另有15%~25%患者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可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80%~90%)的肝转移灶初始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3-7]。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2],未经治疗的肝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无法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5%[8-9],而肝转移灶完全切除[或可以达到“无疾病证据(no evidence of disease,NED)”状态]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5个月,5年生存率为30%~57%[10-14]。有一部分最初肝转移灶无法根除的患者经治疗后可以转化为可切除[15]或达到NED状态。因此,通过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个性化地制定治疗目标,开展相应的综合治疗,以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提高肝转移灶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16-17]。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 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诊断为结肠癌且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生存分析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共选取84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71.38岁,与同期75例中青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相关因素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计算。 结果84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患者临床表现以血便为主。直肠是最常见出血部位。病理组织类型以腺癌为主(占86.9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方式、病理分型、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化疗是影响预后重要的独立因素。与中青年结肠癌患者(年龄<65岁)相比,肿瘤大体分型(χ2=10.652,P=0.005)、组织学类型(χ2=29.466,P<0.001)、分化程度(χ2=26.806,P=0.033)、淋巴结转移(χ2=6.963,P=0.031)、肿瘤浸润深度(χ2=7.983,P=0.018)、TNM分期(χ2=9.720,P=0.021)及远处转移方面(χ2=5.165,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病程发展缓慢、肿瘤分化程度较高,早期根治性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及预后,化疗是保护性因素,早期诊疗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RNF113A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 根据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通过R语言评价RNF113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价值。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果。应用TCGA数据集对RNF113A进行生存分析。此外,通过基因集浓缩分析(GSEA)和免疫浸润分析检测RNF113A的功能作用。结果 RNF113A在结直肠癌样本中显著上调。RNF113A在结直肠癌中的高表达与M分期、病理分期、性别、组织学类型及肿瘤类型显著相关。RNF113A表达升高与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包括总生存期(OS)、无进展间期(PFI)及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RNF113A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RNF113A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的潜在诊断标志物。GSEA揭示,RNF113A可能参与多种途径,包括真核生物翻译延伸、真核生物翻译起始等。此外,RNF113A与Th2细胞、T辅助细胞、Tcm、T细胞、Th1细胞和pDC细胞的浸润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FBXO5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癌和癌旁组织配对的结直肠癌临床标本中的FBXO5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40例石蜡包埋的结直肠癌标本,统计学分析FBXO5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指标、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相应配对的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标本中FBXO5 mRNA和蛋白明显上调。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FBXO5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临床分期(P=0. 004),T分期(P=0. 009),M分期(P=0. 003)。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显示,FBXO5表达可作为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因素(P=0. 045,HR 1. 53,95%CI 1. 01~2. 31)。结论 FBXO5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升高预示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预后。FBXO5可以成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经EGFR-TKI治疗的NSCLC患者117例为对象,其中接受肺叶切除术63例为观察组,未接受肺叶切除术54例为对照组。分析围手术期病死率,比较两组3年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Cox回归分析影响OS和RFS的因素。 结果OS观察组生存47例(74.60%)高于对照组23例(42.59%)(P<0.05);RFS观察组未复发14例,对照组12例(22.22%)(P>0.05)。Cox回归分析术前CEA(HR=4.493)、EGFR-TKI治疗反应(PD)(HR=9.397)是肺叶切除术后影响OS的危险因素;EGFR-TKI化疗时年龄(≥70岁)(HR=12.597)、T分期(2~4)(HR=3.075)是肺叶切除术后影响RFS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EGFR-TKI靶向治疗NSCLC后肺叶切除术可延长OS,术前CEA、EGFR-TKI治疗反应(PD)、EGFR-TKI化疗年龄(≥70岁)及T分期(2~4)影响肺叶切除术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糖尿病与结直肠癌患病危险关系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糖尿病(DM)与结直肠癌患病的关系,明确糖尿病相关因素对结直肠癌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同时期住院的结直肠癌(n=364)与非肿瘤患者(n=733)与糖尿病相关因素的关系及差异.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患病情况、糖尿病家族史、结直肠癌家族史、并发病情况、吸烟、饮酒等生活行为以及血脂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结直肠癌组糖尿病患者患结直肠癌的危险度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72倍,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患结直肠癌的危险度也明显增加(OR=1.64);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度(OR=3.23)高于无结直肠癌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OR=1.57);但通过进一步分层分析表明无论患者有无结直肠癌家族史,结直肠癌组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糖尿病家族史、冠心病、高血压、吸烟、饮酒及血脂对结直肠癌没有显著影响;糖尿病及结直肠癌家族史对结直肠癌患病具有显著影响(OR=2.99,P<0.01;OR=1.79,P<0.01).结论:糖尿病与结直肠癌患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增加了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性,其是结直肠癌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背景:LncRNA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在肿瘤中表达和调控异常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目的:利用Cancer LncRNome数据库筛选结直肠癌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并探讨LINC0236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提取Cancer LncRNome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癌患者芯片数据,筛选结直肠癌差异表达的lncR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直肠癌细胞株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53例结直肠癌组织中LINC02363表达。分析基于TCGA数据库的LINC02363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共筛选出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2条表达上调的lncRNA和12条表达下调的lncRNA。与正常肠上皮细胞相比,LINC02363在结直肠癌细胞中表达下调。LINC0236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LINC02363低表达组生存期显著短于LINC02363高表达组,LINC02363低表达与结直肠癌远处转移呈正相关。结论:LINC0236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低表达LINC02363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差、转移可能性大。提示LINC02363有可能作为评估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以及远处转移的新型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FOLFOX化疗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Ⅳ期结直肠癌患者198例,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贝伐单抗使用情况,将患者分为中青年贝伐单抗组(78例)、老年贝伐单抗组(59例)和老年对照组(61例)。主要观察指标为无进展生存期和2年死亡率;次要观察指标是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和严重并发症。结果与老年对照组相比,中青年贝伐单抗组和老年贝伐单抗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P=0.006);2年死亡率显著降低(15.38%和20.34%vs.34.43%,P=0.015);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显著增高(73.14±14.25和72.98±12.04 vs.66.52±13.86,P=0.008)。三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贝伐单抗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2年死亡率和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在人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铂类化学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术后接受奥沙利铂化学治疗的78例结直肠癌患者,取其手术标本,另取正常结肠黏膜标本14份、结直肠癌标本中非癌组织部分标本12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BRCA1的表达情况并行x2检验.随访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情况,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的比较,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BRCA1的阳性率[52.6% (41/78)]低于癌旁组织(11/12,x2=6.518,P=0.011)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13/14,x2=7.949,P=0.005).结直肠癌组织分化越差,BRCA1阳性率越低(x2=14.160,P=0.001).BRCA1阴性的结直肠癌患者中位无病生存期为51.0个月(95%CI:47.7~54.4个月),长于BRCA1阳性者[45.0个月(95%CI:36.6~53.4个月),x2=4.367,P=0.032].结论 BRCA1阴性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奥沙利铂为主的化学治疗可获生存获益.BRCA1表达情况或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学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血清层粘连蛋白-1(LAMB1)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在我院普通外科住院并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结直肠癌患者及无结直肠癌的同期住院患者,分为结直肠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LAMB1和癌胚抗原(CEA),并分析其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效果,观察LAMB1的浓度与病理分型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患者血清中的LAMB1和CE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LAMB1和CEA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肿瘤类型无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均呈正相关,其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单分析LAMB1、单分析CEA及同时分析LAMB1与CEA对结直肠癌诊断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7、0.842及0.901,LAMB1鉴别结直肠癌患者与无结直肠癌患者(对照组)优于CEA。此外,LAMB1联合CEA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性能。结论 LAMB1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可反映患者病理分型,且有望作为结直肠癌诊断的一种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