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2,(6):328-334
目的分析广东省重症登革热(severe dengue, SD)患者的临床特征, 提高对中国SD的诊治认识。方法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来自广东省29家登革热定点收治医院的257例SD患者, 采集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测结果, 量化严重器官损伤判定标准的相关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D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 257例SD患者的年龄为(64.1±20.1)岁, 60岁及以上占65.4%(168/257);男142例, 女115例。152例(59.1%)患者合并基础疾病, 其中高血压115例(44.7%)。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98.4%(253/257)]、乏力[70.0%(180/257)]、咳嗽或咳痰[44.4%(114/257)]、嗜睡或烦躁[39.3%(101/257)]、呕吐[30.4%(78/257)]、腹痛或压痛[20.6%(53/257)]、肝大[2.3%(6/257)]、出血倾向[59.5%(153/257)]、胸腔积液或腹水[43.6%(112/257)]。90.9%(231/254)的患者血小板计数降低, 97.1...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广西岑溪市地区308例登革热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为登革热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9月1日—10月31日在岑溪市人民医院确诊的308例登革热患者临床信息,根据年龄,将308例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60岁),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登革热患者以中青年人群为主,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纳差、皮疹、肌肉酸痛、瘙痒.非老年组患者的皮疹、瘙痒症状发生率分别为81.51%、49.81%,均显著高于老年组(P均<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PLT及ALB降低的发生率分别为32.56%和81.40%,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均<0.05),2组患者的其他血液指标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5例患者胸部CT或胸片有不同程度异常改变.结论 本次登革热暴发流行首起病例的传染源尚不明,发病人群以中青年为主,发热、纳差、皮疹、肌肉酸痛、瘙痒为其主要临床症状,目前对登革热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尚无疫苗可有效预防登革热,预防登革热以切断传染源为主,而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为治疗本病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广西岑溪市地区308例登革热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为登革热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9月1日—10月31日在岑溪市人民医院确诊的308例登革热患者临床信息,根据年龄,将308例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60岁),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登革热患者以中青年人群为主,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纳差、皮疹、肌肉酸痛、瘙痒.非老年组患者的皮疹、瘙痒症状发生率分别为81.51%、49.81%,均显著高于老年组(P均<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PLT及ALB降低的发生率分别为32.56%和81.40%,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均<0.05),2组患者的其他血液指标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5例患者胸部CT或胸片有不同程度异常改变.结论 本次登革热暴发流行首起病例的传染源尚不明,发病人群以中青年为主,发热、纳差、皮疹、肌肉酸痛、瘙痒为其主要临床症状,目前对登革热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尚无疫苗可有效预防登革热,预防登革热以切断传染源为主,而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为治疗本病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2014年在番禺区中医院就诊的登革热患者临床特征。 方法  对2014年 8~11月该院收治的103例登革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登革热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100%),肢体酸软乏力(97.09%),头痛(64.08%),皮疹(45.63%),白细胞及血小板显著减少分别占84.47%和75.73%,血清AST、LDH、CK和α-HBDH结果高于参考值上限分别占76.70%、46.60%、55.34%和67.96%。 结论  上述病例均为普通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典型,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1978至2006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广州市登革热发病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方法 对广州市1978至2006年法定传染病年报、疫情监测、实验室监测、历年登革热防控工作总结以及相关的调查报告、疫情简报和阶段性汇报材料等数据进行收集、提取和分析.结果 全市各区、县级市均有登革热病例报告,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数13 301例,死亡12例.先后有13个年份出现不同规模大小流行,有8年无病例报告,其他年份有散发或输入病例报告.登革病毒血清型的4个型别曾在广州市流行,除1991年出现登革1型和登革Ⅳ型两种病毒血清型的交替流行外,其他年份为一种血清型;5至12月份为流行期,8至9月份为发病高峰,疫情发生与控制程度有关;临床类型以典型登革热为主,病死率较低;性别、年龄和不同人群发病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广州市登革热流行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较广;疫情多由输人性病例引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梧州市区首次发生登革热流行的临床特征。方法对该院收治的60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0例患者中,属本土发病患者47例(78.33%),输入性患者13例(22.67%),全组患者呈急性发热起病,热程3~7 d,平均4.92 d,出现皮疹36例(60.00%),白细胞(WBC)减少56例(93.33%)例,中性粒细胞(NEUT)减少55例(91.67%),血小板(PLT)减少45例(75.00%),无红细胞压积(HCT)升高病例;重症登革热发生率为8.33%,全组患者平均住院(4.13±1.75)d,全部临床治愈出院。结论地处亚热带的广西各地,可能存在着登革热隐性感染者或隐性疫源,应该重视和加强监测;及时定点集中治疗、密切监测、防蚊灭蚊是有效治疗患者和控制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上海市松江区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得2014—2020年松江区登革热病例信息,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发病时间、空间、人群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4—2020年松江区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20例,均为输入性病例,无本地病例发生;无死亡病例。主要来自东南亚,占所有报告病例的95.0%(19/20)。时间分布呈单峰,以7—8月为高峰。男女性别比为4[∶]1,发病年龄中位数37岁,以青壮年为主(65.0%)。职业以公司职员(35.0%)、商业服务人员(20.0%)和工人(20.0%)为主。全区15个街道(镇)中7个有登革热病例报告。20例病例发病到确诊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6 d。实验室检测检出DENV-1型和DENV-2型,以DENV-2型为主(71.4%)。结论    上海市松江区登革热疫情以输入性病例为主,有明显的季节性。登革热疫情防控的重点是严防输入,控制本地疫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08-2009年74例住院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09年该院收治的74例麻疹患者的年龄、预防接种史、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并发症等资料。结果麻疹发病高峰集中于3-6月份,发病年龄主要在8月龄以下婴儿和成人,分别占40.5%和21.6%;农村患者61例(82.4%),明显高于城市患者;70例(94.6%)麻疹IgM抗体阳性;部分伴有呛咳、腹泻等临床表现;并发症有支气管肺炎47例(63.5%),心肌炎14例(18.9%),脑炎4例(5.4%)等。结论近两年麻疹出现的高峰时间在3-6月份,以8月龄以下的婴儿为主,并以农村患者多见,出疹多典型,多伴呛咳,并发症以支气管肺炎最多见,麻疹抗体IgM仍是实验室诊断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登革热(DF)并发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9年1~1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DF患者,给予DF患者对症处理,给予肝损伤患者甘草酸类护肝、降酶和对症处理。总结分析临床资料,包括血液和血生化指标。结果 在70例DF患者中,主要症状有发热、关节痛、皮疹、腹痛、腹泻、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外周血白细胞降低者34例,血小板计数降低者35例,血生化异常33例;33例肝功能损伤患者住院时间为(7.1±2.2)天,显著长于37例无肝损伤患者【(5.8±2.0),P<0.05】,70例DF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肝损伤与无肝损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肝损伤患者血小板计数为(105.0±48.6)×109/L,显著低于无肝损伤组【(156.2±88.7)×109/L,P<0.05】;肝损伤组血生化指标主要表现为血清ALT、AST、GGT、CRP和CK-MB水平轻度升高,但均恢复良好。结论 DF患者可能并发肝损伤,但总体肝损伤程度轻,护肝降酶效果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1999年福州市暴发流行登革热1649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1999年福建福州发生了解放以来首次登革热 (DF)暴发流行。据文献记载该病首次暴发至今相隔 (194 4~ 1999)达5 5年之久。 1999年 7~ 10月间先在福州近郊仓山区城门镇连坂村发生 ,以后迅速波及邻近的村庄 ,市区也出现散在性病例 ,流行时间 10 1d ,患病者达 16 4 9例。现作回  相似文献   

11.
狂犬病31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01/2008-10收治的31例狂犬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3.5%的患者为农村人口,96.8%的患者未进行有效的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临床表现以发热、恐水、怕风、流涎、狂躁为主,一些少见症状如阴茎异常勃起,上消化道出血等可助诊断.多数患者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病死率100%.结论 狂犬病的防治重点在农村,加强动物检疫和犬只管理、暴露后正确及时的伤口处理及疫苗接种,可以有效地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目前狂犬病的诊断主要靠犬咬伤史和典型的临床表现,尚无治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云南省昆明市2019年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登革热防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按《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收集2019年昆明市输入性登革热病例信息;采集1—6月部分输入性病例血清,采用实时荧光RT-PCR对血清样本进行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血清型分型,扩增病毒E基因序列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2019年昆明市共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400例,境外输入297例(占74.25%),主要来自柬埔寨(187例)、缅甸(38例)和老挝(28例);境内输入99例(占24.75%),主要来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州(93例)。全年均有病例输入,5—10月为输入高峰。男女比例为2.01∶1;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以青壮年为主,20~50岁病例占84.25%;职业主要为家务及待业人员(占19.50%)、商业服务人员(占14.00%)、干部职员(占13.00%)、农民(占11.50%)和工人(占10.75%)。1—6月共采集60份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血清样本,来源国为柬埔寨(49例)、老挝(1例)、缅甸(3例)、越南(3例)、泰国(1例)和非洲地区(3例),共检出29例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19年杭州市登革病毒分子特征和可能的传播来源.方法 收集登革热患者血清样本,分析登革热流行特征.分别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登革热抗体、登革病毒核酸及其型别,再对核酸阳性样本进行E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进化分析.结果 2019年杭州共检测登革热病例212例(输入性病例158例,本地病例54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近年来急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为更好地诊断、治疗及预防急性乙型肝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1月-2011年2月确诊的177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乙型肝炎发病以男性多见,高发年龄段为20-49岁,以工人和农民为主,多数患者传播途径不详,发病无明显季节性;起病急,76.84%为黄疸型,大多数患者出现乏力和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低到中度发热,少数患者出现皮疹、关节痛,个别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等罕见的肝外损害表现;绝大多数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个别患者曾被误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发热原因待查、糖尿病酮症及多发性肌炎等;急性乙型肝炎预后较好,临床治愈好转率较高达93.78%,5.08%的患者进展为暴发性肝炎,半年内随访92.44%的患者HBsAg阴转,95.80%的患者HBVDNA阴转,7.56%患者转变为慢性乙型肝炎;3例口服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暴发性肝炎患者病情均出现了好转,4例未抗病毒治疗者死亡3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年龄及传播途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个别患者出现了罕见的肝外损害表现;少部分患者存在误诊现象,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急性乙型肝炎的预后较好,但仍有部分会发生慢性化,少部分进展为暴发型肝炎,甚至死亡;重型肝炎或有重症倾向的患者应及时使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中缅边境地区云南省耿马县孟定镇首次暴发登革热的住院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为登革热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云南省耿马县孟定镇2015年收治住院的174例登革热暴发疫情病例的个案资料,对登革热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结果、治疗转归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4例登革热住院病例均来自耿马县孟定镇,分别收治于孟定镇中心卫生院和孟康中医院,发病时间集中在2015年7—11月。其中男性99例(占56.90%),女性75例(占43.10%);年龄分布以18~35岁为主(72例,占41.38%),民族分布以汉族为主(147例,占84.48%),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120例,占68.97%)。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162例,占93.10%)、肌肉酸痛(123例,占70.69%)、畏寒(110例,占63.22%)、乏力(86例,占49.43%)和头痛(84例,占48.28%)。实验室检查出现白细胞计数降低89例(占51.15%)、血小板计数降低121例(占69.54%)、谷丙转氨酶升高23例(占13.22%)、谷草转氨酶升高70例(占40.23%)、乳酸脱氢酶升...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了解近年散发性戊型肝炎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5例戊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纳入男性221例(72.7%),女性84例(27.3%),平均年龄57.8岁;在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40~59岁年龄组发病率分别为33.3%、48.7%、46.3%和50.9%,除2009年外,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lt;0.05);大于60岁年龄组患者血清胆红素峰值为(254.21&#177;103.9)μmol/L,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患者(P&lt;0.05)。结论散发性戊型肝炎呈发病率增加和年轻化趋势,需要加强监管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王云  周柳如  何子毅  殷思纯 《内科》2021,(2):168-171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3日至3月16日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流行病学史、基本情况、潜伏期、住院时间、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CT检查结果等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4例患者中,...  相似文献   

19.
威海市2004~2008年共报告疟疾病例48例,其中间日疟37例,恶性疟6例,未分型5例;男性31例,女性17例。37例间日疟中,每日发热26例,间日发热8例,不规律发热3例。6例恶性疟病例均为非洲回乡人员,每日发热5例,持续高热不退1例,症状较间日疟凶险。5例未分型病人每日发热4例,不规律发热1例。恶性疟用科泰复进行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 2016—2020 年深圳市南山区登革热的流行特点和病例就医行为的特征,为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 2016—2020 年南山区登革热病例资料和蚊媒监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 结果 2016—2020 年南山区共报告 198 例登革热病例,其中本地病例 110 例,输入性病例 88 例,年均发病率为 2. 73 / 10 万。 全年除 3 月份外,其他月份均有登革热病例发生,以 9、10 月份病例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65. 66%(130 / 198)。 南山区 8 个街道均有登革热病例发生,年均发病率最高的 3 个街道为蛇口、西丽和桃源,分别为 4. 96 / 10 万、3. 76 / 10 万、3. 16 / 10 万。 发病年龄为 10 ~ 81 岁,其中 20 ~ 59 岁病例数最多,共 169 例,占 85. 36%;男性登革热年均发病率(3. 28 / 10 万)高于女性( 2. 12 / 10 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9. 041,P< 0. 05)。 2016— 2020 年共发生 6 起暴发疫情,其中 4 起为工地暴发疫情。 蚊媒监测发现,布雷图指数(BI)高峰为 8—9 月,6—10 月BI 均超过警戒值 ( 5)。 198 例登革热病例中,初诊正确率为 36. 87%,住院率为 70. 71%,公立医院首诊率为58. 59%,发病至首次就诊的间隔时间为 1 d(0~ 3 d),发病至确诊的间隔时间为 5 d(3~ 6 d)。 公立医院首诊率输入性病例高于本地病例,发病至首次就诊间隔天数输入性病例比本地病例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 672、 Z= 0. 493, P均<0. 05)。 结论 南山区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应对所有医疗机构开展诊疗和防控培训,加强蚊媒消杀公司培训,加强口岸入境人员和工地等高风险区域的健康教育,做到登革热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