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通道减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nimal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21年6月采用MIS-TLIF治疗的90例LSS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47例采用单侧通道双侧减压,另外43例采用双侧通道双侧减压。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随访与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单侧组为10.64%,双侧组为1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1)。单侧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下地行走时间均显著优于双侧组(P<0.05),两组间切口总长度、切口愈合等级和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和ODI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单孔分体内镜(one-hole split endoscope,OSE)技术行单侧减压或双侧减压治疗中老年单侧症状中重度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21年1月~2021年12月应用OSE技术行单侧减压与双侧减压治疗的中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老年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12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单、双侧减压组(A、B组)分别为60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腰椎动力X线片的手术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矢状位平移量(sagittal translation,ST)、入路侧关节面保留率及手术节段椎管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canal,CAC)。术前及术后7d、3个月、18个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腰痛和腿痛程度,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功能改善情况,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评估临床疗效,分析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临床疗效评估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与B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腰痛及腿痛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组内术后各指标随时间推移改善显著,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3个月、18个月B组腰痛及腿痛VAS评分和ODI均较A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手术节段ST、RO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关节面保留率B组较A组更高(P<0.05)。手术节段CAC术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B组较A组更大(P<0.05),CAC改善率B组较A组更高(P<0.05);两组术后CAC较术前均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的优良率A组为86.7%,B组为91.7%,两组间优良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例术后出现健侧下肢麻木不适症状,B组发生1例轻度硬脊膜撕裂。结论:OSE技术行单侧减压和双侧减压治疗中老年单侧症状的中重度中央管及双侧侧隐窝狭窄LSS安全有效,早期临床疗效确切,其中双侧减压较单侧减压更充分,临床疗效更优,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UBE)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ligament flavum, TOLF)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5月本科收治的29例TOLF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12例行UBE治疗(UBE组),17例行传统全椎板切除术治疗(开放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UBE组切口总长度、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但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多于开放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等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14.0±1.3)个月,UBE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开放组(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的ODI评分、JOA评分、锥体束征情况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术后胸椎后凸角、椎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51例脊柱转移瘤伴病理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28例采用单侧PKP,23例采用双侧PKP。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5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术后下地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单侧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小于双侧组(P<0.05),单侧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双侧组(P<0.05),双侧组骨水泥注入量显著多于单侧组(P<0.05)。单侧组骨水泥渗漏率显著高于双侧组(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随访期间,共9例出现邻近椎体再发类似骨折,3例因原发肿瘤病情加重死亡。随时间推移,两组VAS、ODI和KPS评分均呈显著曲线变化(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单侧组骨水泥分布显著不及双侧组(P<0.05);与术前相比...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改良单侧穿刺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0年6月—2020年12月,86例腰椎OVCF患者接受PVP手术,依据医患沟通结果,51例采用经椎体后上缘入路单侧穿刺(单侧组),35例采用常规双侧穿刺(双侧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骨水泥渗漏单侧组有18例,双侧组有13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单侧组术中X线曝光次数、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双侧组(P<0.05),但前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后者(P<0.05),两组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分布、骨水泥渗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早期VAS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3~24个月,平均(15.8±2.1)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VAS和ODI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脊柱内镜下可视化半环锯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本院诊治的92例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患者行腰椎后路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术为对照组,47例行脊柱内镜下可视化半环锯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研究组较少;两组住院时间相比,研究组较短(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的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的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4.44%vs. 4.26%),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脊柱内镜下可视化半环锯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DLSS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康复快等优点,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腰椎功能恢复,且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与单通道内镜(uniportal interlaminar endoscopy,UIE)技术行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unilateral laminotomy and bilateral decompression,ULB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3月—2022年11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5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UBE技术行ULBD 23例(UBE组)、UIE技术29例(UIE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身体质量指数、手术节段构成、腰椎狭窄类型以及术前腰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腿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盘高度、硬膜囊面积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情况)、临床指标(术前以及术后3 d及1、6、12个月腰腿痛VAS评分、ODI)和影像学指标(术前及术后1、12个月椎间盘高度、硬膜囊面积,硬膜囊扩张面积)。结果 两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机器人辅助椎弓钉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15例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8例采用机器人辅助置钉,7例采用徒手置钉。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和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机器人组置钉准确性、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徒手组(P<0.05),而术中透视次数和透视剂量明显低于徒手组(P<0.05)。两组患者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VAS、ODI、JOA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椎弓钉固定治疗AS胸腰椎骨折可提高置钉准确性高,降低辐射伤害,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保留与不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后路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2月—2020年12月采用PLIF治疗腰椎不稳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42例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42例术中常规切除棘突韧带复合体。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保留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切口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腰痛VAS、腿痛VAS、ODI评分和JOA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保留组腰痛VAS评分和JOA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间腿痛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保留组无术后持续综合征(postoperative persistent syndrome, POPS)发生,而常规组为8/42 (19.05%)发生POPS,两...  相似文献   

10.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短节段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减压髓核摘除、双侧和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所有病例均同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患者,其中双侧固定21 例,单侧固定32 例.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根据JOA(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改善率.根据ODI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及手术疗效.结果 术后53 例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23个月.复查X线片,两组达到骨性融合.出血量、手术时间及ODI评分两组相比较,单侧内固定组优于双侧内固定组.JOA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短节段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植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可有效的进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单侧和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老年胸腰段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疗效。方法 将86例本院的OVC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分布情况,椎体高度重建、Cobb角改善、邻近椎体骨折发生情况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单侧组的手术时间、骨水泥量和骨水泥渗漏率均显著低于双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骨水泥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两组的椎体高度重建和Cobb角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邻近节段新发骨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随着术后时间延长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同期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PVP由于骨水泥渗漏率更低,更适用于胸腰段OVCF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分析经皮脊柱内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与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治疗微小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自2021-01—2023-02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29例微小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髓核最大直径≤6 mm),其中PELD组18例,UBE组11例。比较PELD组与UBE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术后第1天与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2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神经损伤、硬膜撕裂、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1天所有患者腰围保护下床活动自如,未诉不适症状。2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12.2个月。PELD组手术时间较UBE组短,切口长度较UBE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LD组与UBE组术后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差异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BE)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sequestrat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 SLDH)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1年10月应用UBE治疗的27例S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俯卧位全麻下UBE摘除脱垂游离的髓核组织,评价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88.5±12.8)min,术中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类脊髓高压反应等相关并发症,硬脊膜撕裂1例。随访时间平均(19.2±4.0)个月。随着术前、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时间推移,腰痛VAS评分[(3.2±1.8),(0.8±0.5),(0.2±0.2), P<0.001]、腿痛VAS评分[(7.8±1.1),(1.0±0.4),(0.4±0.4), P<0.001]和ODI评分[(74.4±5.3),(17.8±1.3),(10.7±1.3), P<0.001]显著减少,JOA评分[(14.5±2.7),(22.6±3.1),(2...  相似文献   

14.
田地  吕鹏 《脊柱外科杂志》2022,20(6):366-371
目的 对比分析单侧双通道内窥镜(UBE)技术及传统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5月-2021年6月,宁波市康复医院收治60岁以上LSS患者73例,其中35例采用UBE技术治疗(UBE组),38例采用传统开放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术治疗(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腿痛程度及腰椎功能。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10.9±0.8)个月。与对照组相比,UBE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VAS评分、ODI较术前明显改善,UBE组术后12个月VAS评分优于对照组,UBE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ODI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UBE组疗效优良率为82.85%,对照组为7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发生伤口感染1例;对照组发生伤口感染3例,脑脊液漏1例,神经牵拉伤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明显改善。结论 相较于传统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术,UBE 技术可以安全有效地对LSS患者进行减压,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下单纯减压与腰椎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LIF)治疗Ⅰ度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58例Ⅰ度DL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UBE下单纯减压治疗28例(减压组)、ULIF治疗30例(ULIF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节段以及术前腰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腿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椎间盘高度(disk height,DH)、节段前凸(segmental lordosis,SL)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离...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比较大通道全内镜下椎间减压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0月在我院行大通道全内镜下椎间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7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单侧固定组),男5例,女15例,年龄39~69岁(54.1±9.6岁);27例采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双侧固定组),男9例,女18例,年龄40~70岁(57.8±9.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性别、手术节段、疾病类型、随访时间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及变化值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3天、3个月、1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腰腿痛,术前及术后3个月、1年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功能障碍情况;术后1年根据CT评价椎间融合情况,通过改良MacNab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均获得1年及以上随访,双侧固定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显著性高于单侧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及血红蛋白变化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天、3个月、1年的VAS评分及术后3个月、1年的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同时间点VAS评分及ODI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单侧固定组10.0% vs 双侧固定组11.1%)、术后1年融合率(单侧固定组90.0% vs 双侧固定组92.6%)及改良MacNab优良率(单侧固定组90.0% vs 双侧固定组88.9%)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通道全内镜下椎间减压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均安全有效,与双侧固定相比,单侧固定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辅助和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减压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治疗的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1年6月本院采用TLIF术治疗64例单节段中度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2例采用内镜辅助下TLIF,32例采用传统开放TLIF。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内镜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但是内镜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多于开放组(P<0.05)。术后并发症内镜组早期并发症为1/32(3.1%),开放组为8/32(2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64例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随时间推移,两组ODI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间ODI和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时,内镜组的ODI评分和JOA评分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影像方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内镜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1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内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医患沟通结果,132例采用单侧双通道内镜下椎管减压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81例采用全内镜可视化椎孔成形术减压术(endoscopic foraminoplasty and decompression,EFD),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UBE组术中硬膜撕裂[1 (0.8%) vs 5 (6.2%),P<0.05]和神经根损伤[2 (1.5%) vs 6 (7.4%),P<0.05]显著均少于EFD组,且术中射线暴露时间[(1.1±0.1) min vs (3.3±0.6) min,P<0.05],显著短于EFD组。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单侧及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期临床疗效,探讨单侧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2008年3月~2009年6月在我科行髓核摘除椎体间融合固定术治疗的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54例,其中行单侧内固定22例,平均随访20.3个月;双侧内固定32例,平均随访19.5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融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无统计学差异,术前VAS评分及ODI评分单侧组分别为7.23分和42.36分,双侧组分别为6.96分和41.88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评分单侧组分别为2.77分和16.82分,双侧组分别为2.91分和18.75分,与术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侧组手术时间比双侧组平均减少22min,出血量平均减少57ml,住院费用平均减少6007元,两组住院天数无差异。结论:单侧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达到双侧内固定同样的疗效,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析PKP单侧穿刺入路和双侧穿刺入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OVCF患者78例,按手术方法统计39例施行单侧PKP治疗(单侧组),39例施行双侧PKP治疗(双侧组)。结果 双侧组的术中透视次数、出血量、骨水泥灌注量、手术时间均高于单侧组(P<0.05)。两组患者的伤椎Cobb角、VAS评分、ODI评分在术后6个月较术前均有减少,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如骨水泥渗漏、神经损伤、肺栓塞、邻近椎体骨折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KP单侧穿刺入路以及PKP双侧穿刺入路均是治疗OVCF的有效方法,疗效无明显差异,且安全性较高,但单侧穿刺有透视次数少、骨水泥注射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