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姜宏教授运用具有益气活血、化湿通络作用的消髓化核汤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姜宏教授认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气血、络病密切相关,提出调气血,通络脉的原则,结合辨病、辨证、辩期、辩型论治,运用消髓化核汤加减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学者认为,后纵韧带破裂是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的关键因素。因此,对破裂型突出的影像学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系统叙述了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表现及其突出物大小测量方法,并对临床上常见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首选保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变化。方法将2008-06-2014-06期间首选保守治疗的89例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统计其最终手术率、临床疗效,并根据MR图像计算突出物体积及吸收率。结果 89例患者中,72例经保守治疗病情得到缓解或治愈,17例最终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率19.10%。保守治疗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JOA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0.56%、83.33%、83.33%,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保守治疗患者中,15例发生明显重吸收(RR50%),占总人数的16.9%。结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部分通过保守治疗症状可得到缓解,一部分可出现突出物重吸收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与成年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观察益气逐瘀利水方对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重吸收的影响。方法以苏州中医院骨伤科门诊的27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79例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益气逐瘀利水方为主要治疗手段,采用JOA评分,ODI指数,指地距以及直腿抬高度数观测进行疗效评估;通过MRI观察,对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类型与重吸收的关系进行相关析因分析。结果提高患者的JOA评分,降低ODI指数,提高直腿抬高度数,减少指地距对于青少年和成年患者的吸收率进行Mann-Whitney秩和检验,青少年吸收率与成年患者吸收率无统计学差异对于所有样本后纵韧带破裂型和后纵韧带非破裂型的吸收率进行fisher精确概率计算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益气逐瘀利水方对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疗效。青少年与成年患者在突出髓核的吸收机率方面无明显差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后纵韧带破裂型突出较易发生重吸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后突出物的转归及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对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单纯接受保守治疗的147例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及MRI随访。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退逐步回归法),分析患者性别(X1)、年龄(X2)、病程(X3)、突出率(X4)、Komori分型(X5)、MSU分型(X6)、Iwabuchi分型(X7)、Pfirrmann分级(X8)、相邻椎体Modic改变(X9)、椎管形态(X10)、马尾沉降征Schizas分型(X11)共11项二分类变量与突出物吸收率的关系。结果:所有病例经随访,共发现64例突出物重吸收(吸收率≥30%),占43.5%。其中病程1年(P=0.006)、MSU分型3型(P=0.001)、Iwabuchi分型1或5型(P=0.000)、马尾沉降征Schizas分型A型或B型(P=0.004)的患者最容易发生重吸收。回归方程Y=-10.363+1.916X3+1.446X4-1.445X5+2.070X6+4.679X7+1.125X9+1.023X10+2.223X11。而年龄、性别、Pfirrmann分级和椎管形态对突出物重吸收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非手术治疗后可出现突出物的重吸收现象,其中病程1年、MSU分型3型、Iwabuchi分型1或5型、马尾沉降征Schizas分型A型或B型的患者最容易发生重吸收,可作为突出物转归预测的关键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根据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首次MRI检查特点进行分组研究,观察治疗后不同影像学分型的转归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自2019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的首选保守治疗的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按Komori分型、突出髓核游离方向,增强MRI上“牛眼征”进行分类,并测量首次就诊时影像学的突出率,治疗后复查MRI并测量其影像学突出率,计算治疗后椎间盘的吸收率;根据不同影像学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率。结果 共有4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6例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率14.63%。35例获得持续保守治疗,并进行了1年以上随访,突出率(85.05±15.06)%,吸收率为(34.61±41.08)%,其中“牛眼征”阳性组患者吸收率明显高于平均值,头侧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吸收率明显低于其他类型(P<0.05)。结论 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保守治疗可发生椎间盘重吸收现象,增强MRI显示“牛眼征”阳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重吸收的概率较大,头侧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吸收的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巨大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非手术治疗发生重吸收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2年3月~2016年5月因巨大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非手术治疗后发生重吸收并获得2年以上随访的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0~58岁,平均(39.17±8.60)岁;病程5 d~6个月,平均(38.63±33.37)d。所有患者均行非手术治疗,初诊和末次随访分别采用JOA下腰痛评分,测量MRI突出率、MRI突出物体积、MRI突出物最大面积占椎管面积比值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0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临床症状完全缓解。JOA下腰痛评分由初诊时(9.97±3.50)分增加至末次随访时(25.00±1.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影像测量表明,突出率由初诊(84.72±10.54)%减少至末次随访时(18.50±6.46)%,突出物体积由(2 389.35±712.82)mm~3减少至(512.58±305.21)mm~3,MRI突出物最大面积占椎管面积比值由(41.56±10.60)%减少至(13.02±4.64)%,上述3项指标两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突出物吸收率为(77.78±8.43)%,与初诊时牛眼征边缘信号平均宽度值呈显著正相关(r=0.564,P0.001)。[结论]2年以上的随访证实巨大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非手术治疗发生重吸收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显著改善,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飞速发展,许多症状较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未经规范的保守治疗,而直接选择了手术。事实上,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突出物的重吸收现象及其理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但保守治疗方法繁多,不同的治疗方法对重吸收现象有无影响尚无确切证据。本文着重就各种保守治疗对突出物的重吸收的可能机理作一整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进行综述。指出以往传统认为的需积极考虑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巨大型、破裂型和游离型重吸收的几率大,存在因重吸收而致症状缓解的可能。对于初发上述类型椎间盘突出,如患者症状不重,或者症状可耐受,且有充足休养时间,可尝试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时间不宜过长,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神经症状加重或马尾神经综合征,则需积极考虑手术。腰椎间盘重吸收最短可在2个月内发生,作为手术依据的影像资料距离手术时间不宜超过这个期限。对重吸收的机理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的转归趋势。方法以2007年7月~2009年1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非手术方法治疗,资料完整的30例为研究对象,按JOA下腰痛评分标准(29分法)和MRI吸收率对病人转归进行分析评定。结果JOA评分治疗前平均10.97分,治疗后平均24.90分,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MRI前后对比测量发现,70%(21/30)发生缩小,10%(3/30)没有明显变化,20%(6/30)增大,发生明显缩小的5例中4例为巨大型游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而8例突出物中等程度以上缩小的患者,初诊MRI显示突出率多为30%。发生稍微缩小、不变以及增大者,初诊时突出率30%,突出类型多为膨出型以及后纵韧带下型。结论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经非手术治疗后能得到显著改善,突出物的影像学显示能够显著缩小,特别是破裂型突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1):2010-2012
<正>腰椎间盘突出自发性重吸收(spontaneous resorption/regression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是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未经手术治疗或侵入性治疗而发生的突出髓核自发性消失或明显缩小。随着CT和MRI的普及应用,腰椎间盘突出自发性重吸收的病例报道日益增多。也有学者对重吸收的特点和机制进行了研究,期待为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许安荣 《颈腰痛杂志》2005,26(3):205-207
目的探讨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同顾性分析42例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术中术后处理。结果按许氏评分,优38例,良4例。结论破裂型腰推间盘突出症最好早行手术治疗,注意手术操作,适当应用治疗水肿及抗粘连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其重吸收的因素。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集130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Iwabuchi位移、"牛眼征"改变特点分类,给予消髓化核汤为主的中医药保守治疗。其中男93例,女37例,年龄15~64(37.11±13.96)岁;病程1d~8年,平均(11.82±20.45)个月。观察并比较椎间盘突出率变化、症状改变情况,突出率采用富田庄司法测量,疗效评价采用腰椎JOA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48(21.45±11.87)个月,不同影像学类型患者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5例持续保守治疗患者吸收率为(44.08±35.70)%,Iwabuchi位移阳性组、"牛眼征"阳性组患者吸收率明显高于平均值(P0.05);95例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JOA评分优良率分别为78.95%、81.05%、85.26%,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26.92%)选择了手术治疗,治疗后3、6、12个月JOA评分优良率均为100%(P0.05)。结论:消髓化核汤保守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满意,Iwabuchi位移阳性、"牛眼征"阳性改变患者发生了明显的突出物重吸收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手术治疗48例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48例术前均明确诊断并及时进行了椎间盘切除术,术后随访1~7年,平均3.1年,按Nakai标准判定,优30例,良15例,可3例,优良率93.7%。结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即可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后的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后的转归。方法 :对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治疗的107例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男60例,女47例;年龄39.9±14.3岁(16~60岁);病程16.94±21.01个月(3d~10年),其中1年52例,1年55例;突出节段:L3/4 6例,L4/5 46例,L5/S1 55例。突出物Iwabuchi分型1型51例,2型12例,3型10例,4型8例,5型26例。31例伴有突出椎间盘相邻终板Modic改变。治疗前JOA评分11.87±5.62分(5~21分)。均采用非手术治疗,治疗3~6个无效或治疗过程出现症状进行性加重、伴马尾神经症状者采用手术治疗。统计患者手术率,对非手术治疗者在治疗后1个、3个月、6个月、1年和3年时进行JOA评分,计算JOA评分改善率,采用改善优良率评估疗效,并根据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MRI图像计算突出物体积及吸收率。结果:86例患者完成非手术治疗,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3年的JOA评分分别为19.65±2.77、21.77±2.81、23.55±2.78、24.02±3.01、23.99±3.15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JOA评分改善优良率分别为40.69%、80.23%、82.56%、83.72%、82.56%。其中20例患者突出椎间盘出现了明显重吸收(RR50%),占18.7%,3年随访其疗效优良率为100%;其余66例无明显重吸收,疗效优良率为81.82%。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吸收率与治疗后3年时JOA评分改善率呈中等正相关(r=0.488,P0.001)。21例患者在非手术治疗过程出现症状进行性加重或伴马尾神经症状,改行手术治疗,手术率为19.6%;其中病程1年12例,Iwabuchi分型为2、3、4型14例,伴有相邻终板Modic改变14例。结论:病程1年、Iwabuchi分型为1或5型、不伴有相邻终板Modic改变的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非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并且部分患者发生突出物重吸收现象。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治疗规律.[方法]分析2000~2005年住院的536例凸起型及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的病例.[结果]凸起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疗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破裂型手术治疗疗效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破裂型腰腿痛多呈突然加剧(P<0.01),疼痛分级多为重度疼痛(P<0.01);破裂型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1),破裂型与凸起型非手术治疗疗效比较也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凸起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疼痛程度较轻、根性损害较少,非手术治疗疗效好;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多种疼痛因素并存,腰腿痛症状较重,首选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7.
刁志君  姜宏  刘锦涛 《中国骨伤》2018,31(4):386-390
细胞自噬作为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性机制,可通过降解自身衰老物质而维持细胞稳定,且可被高度诱导,自噬对细胞的降解能力会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弱。腰椎间盘突出后的重吸收现象是临床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效的机制之一,退行性病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胞自噬又广泛参与了腰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并延缓了退行性病变的发生,同时细胞自噬可潜在性诱导重吸收现象的发生。细胞自噬的研究对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以及腰椎间盘突出后的重吸收现象意义重大,对临床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应重视细胞自噬在重吸收现象中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外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各种手术和非手术方法甚多,意见也不一致,但是多数学者认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宜早期手术治疗,反复非手术治疗可延误诊治,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能正确诊断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对该病的诊断作一综述。 一、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复杂,一般仅根据病史和体征往往难以对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确诊[1],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系指腰椎间盘纤维环完全破裂或破碎,并同髓核甚至软骨板脱出于纤维环外,但未完全游离椎管内[2],可分为脱出后纵韧带下…  相似文献   

19.
105例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 ,大多数患者行保守治疗效果可。但对于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及时行手术治疗。通过对 10 5例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CT、MRI检查及手术疗效分析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5年 10月至 2 0 0 3年 4月本院共进行了手术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10 5例 ,男 5 7例 ,女 4 8例 ,年龄12~ 6 8岁 ,平均 4 6 .2岁。有明显外伤史的 76例 ,病程最短 4 d,最长 14个月。L3~ 4节段突出 3例 ,L4~ 5节段突出 5 2例 ,L5/S1节段突出 5 0例。有长期腰痛史 84例 ,有明显外伤或推拿…  相似文献   

20.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57例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并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个月-11年,平均2年3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腰背痛于术评定标准,本组优良率98%。结论: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即可明确诊断,宜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